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中医秘方> 肝阴虚肝火旺的中药秘方,阴虚肝火旺

肝阴虚肝火旺的中药秘方,阴虚肝火旺

本文目录一览阴虚肝火旺2,本人属于阴虚体质肝火旺盛该用哪种中药各路神仙出个方子3,阴虚肝火旺盛吃什么好4,治疗肝火旺的偏方5,肝阴虚如何治疗吃什么中药好6,肝火旺中药7,降肝火的中药方阴虚肝火旺舌苔白;是胃中寒。两舌边觉干是肝火……

本文目录一览

1,阴虚肝火旺

舌苔白;是胃中寒。两舌边觉干是肝火,头和脸很多油,肝有热。
肝火旺用栀子,龙胆草,黄苓,芦荟治疗最好。
玉竹 枸杞 菊花 麦冬

肝阴虚肝火旺的中药秘方

2,本人属于阴虚体质肝火旺盛 该用哪种中药各路神仙出个方子

你好!我前一段时间就是肝火太旺了,我买的是浓缩的.80/,吃什么都是苦的;瓶龙胆利肝丸。吃了两天就好了,14,特有效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你丫阴虚火旺 滋阴泻火 效果好的很 金银花30 生地30麦冬20五味子15知母10沙参20黄连3
六味地黄王加龙胆泻肝丸,或知柏地黄丸加龙胆泻肝丸

肝阴虚肝火旺的中药秘方

3,阴虚肝火旺盛吃什么好

阴虚内热体质可以服用知柏地黄丸,该药滋阴清热补肾,擅长于滋阴清热,有清降下焦相火的功用。知柏地黄丸特别适合于少阴阴虚体质,临床表现为咽干口喝、多饮、头晕眼花、耳鸣、五心烦热、盗汗、尿多、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健忘、遗精、月经不调、...
黄连3g 甘草3g 牡丹皮6g 炒枳壳6g 柴胡6g 龙胆草6g 生白芍10g 当归10g 泽泻10g 生地黄10g 生黄芩10g 生栀子10g 淡竹叶10g 杏仁10g 车前子 15g 瓜蒌皮 10g龙胆泻肝加减方,加了你阴虚的地黄。

肝阴虚肝火旺的中药秘方

4,治疗肝火旺的偏方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喝梨水去肝火,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预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中医常用夏枯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绵茵陈调治,效果不错。 方法如下: 1、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 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2、金银花15克、绵茵陈15克 将金银花、绵茵陈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即可代茶饮。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调味。 此外,预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 枸杞先煮30分钟,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就可作茶饮,适用于头晕脑胀、眼赤目乾,经常用脑者。 另外,中医也认为,养肝可多吃猪肝或鸡肝,尤其是那些看东西经常模模糊糊,用神太多者。 食疗方面,可用红萝卜、马蹄(荸荠)、竹蔗加雪梨煲水饮,这味性质略寒,脾胃弱者不能常饮,但有实热在身者正好适用 猪胆绿豆粉 猪胆汁120g,绿豆粉80g,拌匀晾干研末,每服6g,日2次。 菊花粥 秋季霜降前,将菊花采摘去蒂,烘干或蒸后晒干,或阴干,然后磨粉备用。先以粳米100ml,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15g,稍煮一、二沸即可。 芹菜粥 新鲜芹菜60g(切碎),粳米100g,放砂锅内,加水如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应现煮现吃,不宜久放。 刀豆茶 刀豆根30g,加红茶3g,水煎服。

5,肝阴虚如何治疗吃什么中药好

我眼干,口干舌燥,咽有异物,胸闷打嗝,乳房有肿块刺痛,腰膝脚后跟痛,小便频繁,请问是不是肝阴虚,应该怎样用药。
1:每天清晨时,泡一汤匙橄榄油及一汤匙新鲜柠檬汁的混和液,连续喝十天,即有去除肝毒的作用。 2,滋补肝肾方:用于因肝肾阴虚而引起的眩晕、眼花、关节屈伸不利、烦热、盗汗等症状。   做法:枸杞子30克,冬虫夏草10克,百合50克,洗净后加水炖开,文火慢煮约20分钟左右,加入猪肝或羊肝50克及调料适量,再煮约30分钟即可,分次吃肝喝汤。
肝阴虚又称肝阴不足。指肝脏阴液亏虚的证候。多由气郁化火,肝病及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所致。症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或手足蠕动,经闭经少等。治宜滋阴养肝为主。肝阴虚不能潜阳,多致肝阳上亢或虚风内动。 肝阴虚应该多吃的食物:鸭肉 性平,味甘咸,能滋阴养胃。《本草汇》说它“滋阴除蒸”。《随息居饮食谱》称它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民间也认为鸭是最理想的清补之物,阴虚体质宜食之。 猪肉 性平,味甘咸,有滋阴和润燥的作用。清代医家王孟英说:“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止消渴。”《本草备要》亦载:“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精液,泽皮肤。”所以也适宜阴虚体质者食用。 鸡蛋 性平,味甘,不仅能益气养血,而且无论鸡蛋白或鸡蛋黄,均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鸡蛋被医学界认为是很好的蛋白质食品,其中卵白蛋白、卵球蛋白和卵黄磷蛋白,是很完全的蛋白质。凡阴虚之人食之颇宜,尤其是鸡蛋同大豆一起食用,如民间习惯用鸡蛋与豆浆同食,更有益处。 牛奶 性平,味甘,不仅营养丰富,更具有滋阴养液、生津润燥的功效。历代医家对牛奶的滋阴作用颇多赞誉,或称牛奶“润肌止渴”,“润皮肤”,“润大肠”,或曰“滋润五脏”,“滋润补液”。凡体质属阴虚者,宜常食之,裨益颇多。 甲鱼 性平,味甘,有滋阴凉血作用,为清补佳品,对阴虚之人,食之最宜。《本草备要》中说它能“凉血滋阴”。《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甲鱼可以“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所以,甲鱼对阴虚血热或阴虚火旺、虚劳骨蒸者,更为适宜。甲鱼的背壳,又称鳖甲,也有滋阴补血作用,阴虚之人食之亦宜。 龟肉 1.枸杞30克,鲜车前草30克,鲜桑叶60克,加水适量,煎汤服用。用于肝经有热,目赤涩痛,多眵。 2.枸杞30克,切碎,鸡蛋2个,食盐少许,―同调匀,用食油煎炒。用于肝虚血少,眼目昏花,干涩或夜盲。 3.枸杞30克,用沸水浸泡,代荼频饮。用于阴虚发热,烦渴口干。
是肝阴虚,还是肝阳虚?
龟肉、干贝、海参、蛤蜊、蚌肉、枸杞子

6,肝火旺 中药

肝脏虚火有什么症状呢?虚火是阴虚火旺导致的上火,跟肝脏实火有区别,不是眼睛红肿疼,而是涩,眼睛发涩不舒服。有的人会觉得眼睛里面像有沙子似的,白天还好,一到下午或晚上,尤其一累了以后更涩。涩到什么程度?有的人恨不得用一根棍把眼皮撑起来。涩不是模糊,如果眼睛模糊,那又是肝脏的另一种功能失调了,叫肝血虚。
肝火旺,可以用龙胆泻肝丸,中病即止。 1“经常易怒,发脾气,眼干”,有肝火旺的倾向,但还不能依此而诊断为肝火旺。 2中医诊断疾病要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才能做出诊断,目前患者信息(资料)不全就诊断为肝火旺,就处方开药,不符合中医的看病原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3肝火旺应该会出现口渴欲饮,小便黄,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如果出现了以上的这些,特别是舌象(舌红苔黄)、脉象(脉弦数),就可以诊断为肝火旺。 4建议去正规中医院看中医,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盲目服用中成药,可能会产生远期副作用。 中成药——舒肝散,可以按说明进行服用,非常有效。 食疗的话,薏米莲子粥较好。用莲子芯泡水喝也能平肝。 肝火旺经络做到不生气,多吃木瓜。睡前用热水泡脚。多按摩胆经。都是去肝火的好办法。建议看下人体使用手册这本书,到处都有卖。对调理身子很有帮助。 预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中医常用夏枯草、桑叶、菊花或金银花、绵茵陈调治,效果不错。方法如下: 1、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 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 (注:以上为1至2人的分量,可根据人数增加。) 2、金银花15克、绵茵陈15克 将金银花、绵茵陈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即可代茶饮。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调味。 此外,预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 枸杞先煮30分钟,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就可作茶饮,适用于头晕脑胀、眼赤目乾,经常用脑者。 养肝可多吃猪肝或鸡肝,尤其是那些看东西经常模模糊糊,用神太多者。 喝梨水去肝火: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当人体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会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 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 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经常气郁上火烦躁不安者,可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上焦有火(上焦指心肺部位), 症见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甚则微咳。 中焦有火(中焦指脾胃部位),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嗳腐吞酸,呃气上逆,脘腹胀满,饮食少进。 下焦有火(下焦指肝、肾、膀胱、大小肠部位),表现为大便干,小便少且黄赤,混浊有味,阴部时痒,妇女白带多,甚至带黄。 从食疗保健角度来看,总的原则是,平时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少吸烟,少饮酒,甚至戒烟酒;少食过于油腻性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 如有轻微上火现象,平时可以吃些梨、藕、柿饼霜类的食品。 肠胃系统有火者,可以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增加肠蠕动。如果大便干燥时,可以每日饮蜂蜜50~100克。身体比较健壮的人,可以吃槟榔片,以助消化。 症状明显者,可区分情况服用下列药物:中焦有火,可以服焦三仙(山楂、神曲、麦芽各炒焦)、焦四仙(焦三仙再加焦槟榔),也可以服鸡内金、五香槟榔糖(槟榔为主要成分加上砂仁、豆蔻等消食行气的药制成),下焦有火,可以服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等。也可以吃单味药生槐花、生地榆等。如果阴痒剧烈可买点蛇床子熏洗坐浴。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故首先应调情志,树立乐观的人生观,心胸坦荡,火自灭。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调整自己的情绪也非常重要。焦躁的情绪会“火上浇油”,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体内的“火气”。 多吃“清火”食物,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苦瓜绿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而胡萝卜对补充人体的维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也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可以口服各类清凉冲剂,如夏桑菊冲剂、金菊冲剂等对“清火”也很有效。 平时常饮菊花茶,确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喝酸甜饮料,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烟喝酒。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人们最好的灭火剂。 1.专家指出,甘蓝菜、花椰菜和西瓜、山楂、苹果、葡萄等富含矿物质,特别是钙、镁、硅的含量高,有宁神、降火的神奇功效. 2.草莓不但好吃,还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 3.西瓜性凉,吃了不会引起“上火”、心烦,而且含有丰富钾盐,能弥补人体大量造成的体内钾盐缺乏。但注意西瓜放入冰箱不要超过3个小时。 4.大豆在滋阴、“去火”的同时还能补充因为高温而被大量消耗的蛋白质。 5.西红柿尽管一年四季都可见,但西红柿在夏季最多,最甜,营养也最丰富。它同样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 吃水果也要引起注意,有的水果属于热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萝、桂圆、石榴等。食品中的葱、姜、蒜、辣椒、酒、辣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四川的麻辣烫等都是容易上火的。
清肝火的中药方子有:柴胡15---30克,甘草10克,白茅根30克,添清水,烧开后去渣,加入红糖饮用。适于:口干舌燥,身体燥热,小便发黄等症状。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加入适量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代茶饮。另外,清肝食物有,红萝卜,荸荠,雪梨,绿豆,粳米,芹菜等。

7,降肝火的中药方

1、夏枯草说到夏枯草,或许大家一点都不陌生,一味清热去火的常用中草药。也在许多夏日凉茶制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广东的凉茶,夏枯草是重要原料。其实,夏枯草的功效远远不止清热去火这么简单。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入肝、胆经。具有化痰止咳、消肿祛瘀、降血压的功效。夏枯草煮水喝,可起到清肝火、降血压之功效,适于体内干热、熬夜后出现头晕、头痛及眼红者服用。也可以用其和瘦肉一并熬成粥。具体做法是用夏枯草10克、猪瘦肉50-100克与适量的水一起煲,煮至肉熟后,再加盐少许调味,吃肉喝汁,每日1次。2、菊花菊花富含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还有养肝护肝的功效,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人,尤其是常使用电脑的人,不妨多喝些菊花茶。去肝火推荐枸杞菊花茶,枸杞子、菊花适量,开水冲泡饮用。除养眼外,还适用于血虚兼有肝热的干眼患者。3、柴胡柴胡性凉、微寒,入肝、胆二经,有和解退热、护肝解郁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经郁火、内伤胁痛、疟疾、口苦目眩等证。中医治疗传染性肝炎的肝气郁滞型所用的柴胡疏肝散,其主要成分就是柴胡。常喝柴胡粥,同样可起到促进机体免疫、利胆、护肝等功效。常喝柴胡粥可护肝。柴胡10克,大米100克,白糖2汤匙。将柴胡洗净放入锅里,加清水适量,煎煮后取汁液,加入大米煮粥。等米熟透放入白糖,再煮一会儿。需要注意的是,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上逆者应忌用或慎用。4、桑叶新鲜脆嫩的桑叶既能清凉解毒又能补充体内的元素,具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的功效。此外,由于粗纤维多,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有效地缓解体内毒素堆积现象。桑叶味苦性寒,有疏散风热、润肺润燥功效,一种药物兼有清、润两种功效实在难得。可以选用干桑叶30克泡水,每日一次,也可以与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汤当作茶喝,既可防治感冒,又能养生。5、蒲公英吃点鲜蒲公英可以败肝火。蒲公英又名蒲公草、尿床草、奶汁草,为菊科多年生药食两用的植物,性寒,味甘微苦,入肝、胃经,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蒲公英通常是下水焯过苦味之后,用点蒜末、生抽、香醋、香油、盐拌了端上来的。这时的蒲公英清香怡人,非常祛火,吃了以后,身体里面顿觉清爽了不少。如果肝火旺、有肝炎者不妨在春天多吃些蒲公英。6、薄荷薄荷叶清爽可口,有清心明目、解毒败火、疏风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多种保健功效。用薄荷泡茶喝,可以利用薄荷中薄荷醇、薄荷酮的疏风清热作用,而且泡茶喝之有清凉感,是清热利尿的良药。薄荷除了用来泡茶外,还可以和豆腐一起烹炒,或者与鲫鱼一起煲汤。需要提醒的是,有夜间盗汗、烦躁不安、皮肤瘙痒、吹风容易感冒等症状的人以及脾胃虚寒、腹泻者要少吃。7、龙胆草龙胆草为清热燥湿类中药,性苦味寒,归肝、胆经,有清肝胆湿热、泻下焦郁火的功效,始载于《神龙本草经》就列为中品,在我国入药历史已十分悠久。推荐龙胆草粥的做法。龙胆草10克,竹叶20克,白米100克。先用水煎龙胆草、竹叶,取汁加入白米煮成粥,代早餐食。龙胆草泻肝降火,竹叶清心除烦。适用于失眠兼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属于肝郁化火者。8、甘草甘草具有补气益脾、泻火解毒等作用,是防暑降温的佳品。具体来说,生甘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而熟甘草能入中焦,有补中益气的作用。如果您是平素爱上火的体质,一到秋天就出现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问题,可以选生甘草2-3片,菊花5-6朵,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即成一杯温润去火的甘草菊花茶。9、栀子栀子虽有显着的清火作用,但它味苦性寒,苦寒药容易伤胃,所以古代医学家采用煮粥服食的方法,既可达到清热毒治目疾的效果,又能减轻对胃的不良的刺激。这就是栀子仁粥的妙用。栀子仁3~5克,粳米1~2两。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清热,泻火,适用于目赤肿痛,急性眼结膜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10、金银花金银花被誉为是名副其实的“降火英雄”。相对于各种降火食材、中草药来说,为什么金银花的降火功效尤其突出呢?这是因为在金银花的体内含着一种重要的物质“木犀草苷”。将金银花的花、叶加水,先用猛火,后用小火煮三分钟,滤出汤汁加冰糖后饮用。可以清热、解暑。以金银花为主的“双花饮”,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渴等症。
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气属于阳,肝气就是指肝的阳气,通俗地说就是肝功能的外在表现。它在正常状态下是维持肝脏各项功能的原动力。   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若肝火旺盛,可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肝火上炎: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中医认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因此多表现为人体上半身的病症。治宜疏肝降火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等。   2 肝火不得卧:见于《病因脉治》卷三,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因“肝藏魂”,肝火旺则神不守舍。症见夜卧不宁,善惊,口渴多饮,胁肋时胀,或小腹季胁引痛,痛连阴器,脉弦数。洽宜疏肝清火为主,可用疏肝散等方。   3 肝火耳聋耳鸣:见于《医学元要·耳》,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鸣善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脉弦者。因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4 肝火眩晕:眩晕的一种,见于《证治汇补·眩晕》。由于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可见于现代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因肝开窍于目,肝经上行于巅顶。偏火旺者,宜以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5 肝火月经先期: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自《妇人良方》,病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行先期,经量时多时少,色红或紫,或有淤块,乳房及小腹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枙逍遥散加减。   6 肝热自汗:自汗之一,见于《证治汇补·汗病》。因肝热所致,常兼见口苦多眠。治宜清肝敛汗,可用逍遥散加减。   7 肝热恶阻:恶阻证型之一,因孕后血聚养胎,冲脉气盛,冲气挟肝胃之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平时性情急躁的妇女,症见呕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晕、¨苦等、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可用加味温胆汤(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芦根、麦冬)。   8 肝火头痛:头痛病证之因肝火上扰所致,见于《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若兼肝胆火盛者可予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等。   以上只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若见其他辨证属于肝火偏旺者,均可参考以上类型治疗,同时也应注意对兼症的治疗。
单味药食疗方 1)山楂 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每日9-15克煎服或泡水。适用于高血压病或兼患高脂血症、冠心病者。 2)菊花 有降压明目作用。每日服用6-12克,可长期代茶饮用。适用于肝火上炎或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 3)芹菜 本品所含芹菜素有降压作用。鲜芹菜250克,切细绞汁,每日分2次服;或以鲜芹菜30-60克煎汤服(不宜久煎)。适用于肝火上炎或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 4)洋葱 有防治高血压的作用。可捣汁饮用或炒菜食用。 5)大蒜 所含大蒜甙能降低血压。可生食、煨食、煮粥、煎汤或捣泥丸服。 6)胡萝卜 可生食,或煮食、煎汤、绞汁服。 7)荠菜 宜鲜品绞汁或煎汤服,亦可炒食。适用于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常用量为每次30-60克。 8)昆布 所含海带氨酸有降压作用。一般每日服15-60克。可煮食或煎汤服,亦可入丸、散。 9)草菇 宜鲜品煮食或炒食。常用量为每次30-60克。 10)其他 银耳、黑木耳、茭白、苹果、梨、柿、橘等,均可选择食用。此外,玉米须煎水饮服,亦有降压、利尿作用。 复方药食疗方 1)山楂菊花代茶饮 山楂12、杭菊花9克,开水沏,代茶饮。高血压病或兼高脂血、冠心病者均可常服。肝火上炎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亦可配用。 2)菊槐绿茶饮 杭菊花、槐花各3-6克,绿茶3克,开水沏,代茶饮。适应症同山楂菊花代茶饮。 3)雪羹汤 荸荠、海蜇头各100-200克,煮汤,每日分2-3次服。适用于高血压病而兼见痰浊表现者,临床以眩晕、头痛、胸脘满闷或有呕恶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为特征。 4)双耳汤 银耳、黑木耳各9-12克,以温水浸泡,洗净后,放入碗中,加适量水和冰糖,置锅中蒸1小时后取出,吃银耳、黑木耳,饮汤。每日1-2次。适用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或兼有眼底出血者,以肝肾阴虚型尤为适宜。 5)芹菜大枣汤 鲜芹菜(下部茎段)60克、大枣30克,加水适量煎汤服。每日分2次服用,可连续服1个月以上。 6)山楂决明汤 山楂、决明子各15-30克,加水适量,煎汤服,或开水沏代茶饮。适用于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又兼便秘者。大便不秘结时,决明子量宜酌减。 7)玉米须龟汤 将龟1只(500克以上),放入盆中,倒入热水,待排尽尿,洗净,去头足,除内脏,放入沙锅内,将洗净的玉米须120克也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慢煮至熟透。食龟肉,饮汤。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 8)菊花山楂粥 干菊花(去蒂)、山楂片各9-12克,研为粉末。以粳米45-60克,冰糖少许,加水500毫升,煮至米开而汤未稠时,调入菊花、山楂末,然后改文火煎煮片刻,粥稠火停,盖紧焖5分钟,待稍温服食,每日1-2次。高血压病或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者均可服用,冬季停服。 9)海带绿豆汤 绿豆90克,海带45克,加水及冰糖适量,煮开后改文火,待绿豆、海带煮烂,食用。常服有预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之功效。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