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藤的药用价值,千金藤的使用说明,千金藤产地信息
千金藤,中药名。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 ( Thunb. ) Miers.[Menispermum japonicum Thunb.]的根或茎叶。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风湿痹痛,胃痛,脚气水肿。
千金藤又名小青藤。多年生落叶藤本,长可达5m。全株无毛。根圆柱状,外皮暗褐色,内面黄白色。老茎木质化,小枝纤细,有直条纹。叶互生;叶柄长5-10cm,盾状着生;叶片阔卵形或卵圆形,长4-8cm,宽3-7cm,先端钝或微缺,基部近圆形或近平截,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白色,两面无毛,掌状脉7-9条。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株为复伞形聚伞花序,总花序梗通常短于叶柄,小聚伞花序近无梗,团集于假伞梗的末端,假伞梗挺直;雄花:萼片6(-8),排成2轮,卵形或倒卵形;花瓣3(-4);雄蕊6,花丝合生成柱状。雌株也为复伞形聚伞花序,总花序梗通常短于叶柄,小聚伞花序和花均近无梗,紧密团集于假伞梗的端;雌花:萼片3(-4);花瓣3(-4);子房卵形,花柱3-6深裂,外弯。核果近球形,红色,直径约6mm,内果皮背部有2行高耸的小横肋状雕纹,每行通常10颗,胎座迹通常不穿孔。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路边、沟边、草丛或山地丘陵地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上海: | 浦东新 |
江苏: | 南京、江宁、无锡、宜兴、镇江、句容 |
浙江: | 杭州、临安、宁波、奉化、温州、平阳、文成、乐清、诸暨、舟山、台州、天台、临海、丽水、景宁 |
安徽: | 芜湖、繁昌、黄山、舒城、金寨、霍山、亳州、池州、东至、宣城、广德、泾县、旌德 |
福建: | 福州、平潭、长乐、南靖、武夷山 |
江西: | 南昌、新建、萍乡、莲花、芦溪、九江、庐山、九江、武宁、修水、星子、都昌、上犹、崇义、安远、会昌、安福、井冈山、宜春、奉新、万载、靖安、铜鼓、崇仁 |
河南: | 信阳、商城、济源 |
湖北: | 武汉、武昌、阳新、宜昌、五峰、荆门、京山、罗田、嘉鱼、通城、崇阳、通山、利川、鹤峰 |
湖南: | 宁乡、衡山、武冈、平江、澧县、张家界、慈利、泸溪、凤凰、保靖、古丈、永顺 |
广东: | 广州、蕉岭 |
广西: | 南宁、靖西 |
海南: | 澄迈 |
重庆: | 武隆 |
四川: | 都江堰、凉山 |
贵州: | 桐梓、湄潭、江口、石阡、兴仁、晴隆、凯里、黄平、台江、雷山、麻江、罗甸 |
云南: | 文山、广南、洱源、盈江 |
西藏: | 芒康 |
台湾: |
金线吊乌龟、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朝天药膏、合钹草、金丝荷叶、天膏药。
根或茎叶。
味苦、辛,性寒。
归肺、肾、膀胱、肝经。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风湿痹痛,胃痛,脚气水肿。
1、治风湿性关节炎:千金藤根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d;然后,取根30g,加白酒500ml,浸7d,每晚睡前服1小杯。
2、治痢疾,咽喉肿痛:千金藤根15g。水煎服。(1-2方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瘴疟:千金藤根15-3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4、治胃痛:千金藤研为细末,1.5-3g,开水吞服。
5、治鹤膝风:千金藤120g,韭菜根60g,葱3根,大蒜头1个。先将千金藤研末,加后三味捣烂,用蜂蜜调均匀敷患处,逐渐发泡流水,再用消毒纱布覆盖,让其自愈。(4-5方出自《湖北中草药志》)
内服:煎汤,9-15g;研末,每次1-1.5g,每日2-3次。外用:适量,研末撒或鲜品捣敷。
服用过量,可致呕吐。
7-8月采收茎叶,晒干;9-10月挖根,洗净晒干。
本品性状与白药子类似。唯本品多呈块片状,直径4-6cm,厚1.5-2cm。外皮为棕褐色,质坚实,粉性较大。
1、肌松作用;
2、神经节阻断作用;
3、其他作用:国外研究证明千金藤有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
1、《海药本草》:“谨按《广州记》云,生岭南山野,陈氏呼为石黄香。味苦平,无毒,主天行时气,能治虫野诸毒、痈肿、发背,并宜煎服。浸酒,治风,轻身也。”
2、《植物名实图考》:“石猴子,产南安,蔓生细茎,茎距根近处有粗节,手指大,如冬麦,黑褐色。节间有细须缭绕,短枝三叶,叶微似月季花叶。气味甘温。土人取治跌打损伤、妇人经水不调,敷一切无名肿毒。按《本草拾遗》,江西山林间有草生叶。头有瘿子似鹤膝,叶如柳,亦名千金藤,或即此。”
本品最早收入《本草拾遗》,纲目载千金藤入药者多种,但均未详细描述植物形态。载其疗效“霍乱中恶,矢行虚劳疟瘴,痰嗽不利,痈肿大毒,药石发,癫痫,悉主之。”此与本种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功能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