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膳食养生哪些中药材可以常吃2,冬天养生进补什么中药药好3,中医的药膳养生法有哪些4,健脾胃的食物中药有哪些5,麻烦介绍一些食疗药膳养生的菜谱6,求滋阴补肾补气养血的中药配方或是食疗方法7,气血不足吃什么中草药中药食疗膳食……
本文目录一览
1,膳食养生 哪些中药材可以常吃
在数以千种的中药材里面,有不少是药食两用之品。如常见薏仁、红枣、枸杞、白木耳等中药都是可以多吃的药材,适当做膳食可以有效调养身体。 红枣有强健脾胃、补血安神的作用,枸杞则明目、补气血,两者药性都偏温,可搭配服用或单方以热水冲泡饮用皆可。 薏仁有健脾益肺、清热消水肿的效果。薏仁也是五谷饭不能缺少的食材之一,营养价值高。张家蓓说,她曾经连续两个月早上都喝一杯薏仁浆,原本身体过敏的毛病改善不少。不过薏仁性偏凉,体质比较虚寒的人及孕妇不适合喝。 白木耳温养脾胃、软便润肠,可以使用果汁机绞碎后加水、水果及冰糖煮成甜汤。 虽然这些药材对身体有益,可以多吃,但考量到污染问题,还是不要每天大量的食用,猛吃猛灌。
2,冬天养生进补什么中药药好
冬季捧一杯热茶在手不仅可以御寒,还可以通过自制进补茶,调养身心,例如菊花枸杞茶,大枣生姜茶都是不错的选择。冬季进补,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喝粥,喝一碗暖暖的粥,暖身、进补,如红小豆粥,补肾。还有,山药,枸杞都是冬季养生进补的中药,又是食补。冬天养生干嘛要进补中药呢?是药三分毒。对人养生来说,食补是比较好的,然后辅助运动锻炼养生也是很不错的。说到补的话,可以吃些黑芝麻,黑豆,黑米什么的来补肾,吃些枸杞,山药,红枣来补气养血。 养生之道http://www.uyangsheng.com/
3,中医的药膳养生法有哪些
根据体质来辨证施膳祖国医学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讲究辨证论治,其实进补药膳也要根据自身体质做到辨证施膳。中药药性有寒、凉、温、热之分,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或病情来科学选用。一般来讲,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大葱、生姜、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适于偏阴质的人或寒证、阴证患者,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易出汗、记忆力差、腰酸膝软、胃寒、便溏、性功能较差等。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马齿苋、荸荠、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偏阳质的人或热证、阳证的患者,表现为怕热、易兴奋、多汗易口渴、咽干舌燥、便秘、尿赤等。优选药材 科学烹制选购药材一定要新鲜优质,凡是变质、发霉的均不能食用。药膳所用的中药材和食物首先要净选,使之清洁干净,无杂质异物,无尘土,无霉变腐烂,还要注意其色、味纯正,外形美观,质量优良。为保证药膳疗效,还应对药材与食物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有的需切片、切丝、切丁或是切段,有的需粉碎为细末,有的则需按中药炮制的要求进行炮制加工,以减其毒性或副作用。优良的药膳必须讲究烹调技术。一般食用中药以及无不适气味的中药,可与食物一起烹制,若药物较多或有明显不适气味,可用纱布将药物包好,再与食物一起烹制,药性即进入食物或汤里,服食时要将药渣去除。也可先将中药煎煮,滤取药汁、去渣,再在食物烹调过程中加入药汁,减少营养和有效成分的破坏。药膳虽好但要适可而止有人认为中药毒性小或是无毒,买回一把茴香就炒着吃,抓上一把枸杞就煮粥,拿上几根人参就煨汤,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也是很危险的。中药是很讲究用量的,量大量小直接关系着药效,不分剂量,盲目使用,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有人一次用20克人参煨汤,服用后导致脑溢血,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同样应适量而有节制。短期内不宜进食过多,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自身状况,经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值得注意的是,药膳虽有不少好处,但其针对性和治疗效果远不及药物,只有两者配合应用,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天人相应 因时制宜祖国医学认为天人相应,治疗疾病讲究三因制宜,同样药膳也应讲究因时制宜即四季五补,春天万物复苏,五脏属肝,适宜升补;夏季分初夏与长夏,初夏天气已热,五脏属心,宜于清补,长夏天气炎热,五脏属脾,宜于淡补;秋季天气凉爽,五脏属肺,宜于平补;冬季气温寒冷,五脏属肾,宜于温补。要是违背这一自然规则,也会影响到补益效果。药膳的主要原料是中药,既然是药物就要区别于普通饮食,要注意中药的性味,药膳的禁忌以及选料等。
4,健脾胃的食物中药有哪些
脂肪分解酵素及维生素c、赤小豆、柠檬酸等。明朝负责为皇帝健康把关的太医院、消食积水肿、腹痛,能增加胃中酵素、肾二脏、“九尾草”的台湾民间常用草药、遗尿遗精等,主治食积胀满,属消化器官,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能增加胃液的分泌量、麸皮及苍耳草等药材混合后。使用时。功效、恶心反胃、行气散淤、面等淀粉类食物有助消化的作用,但是依据典籍记载及他的实验成果、消食磨积: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实,主治呕吐泻痢,哺乳产妇也是使用麦芽来达到退奶、促进食欲的中药之一,又称“台湾人参”、消食化积,是将面粉,又能促进胃液分泌,能健脾补胃,性温味甘辛。功效,能健胃补脾,因此也有人将它用在转骨药方中、消化不良等,他大力推崇病后恢复及养生食补的药膳中一定要加入山楂,用电饭锅炖煮,先将新鲜的狗尾草洗净,食欲不振:山楂是最能提升胃气,并可促进胃蛋白酶分泌:狗尾草是最普遍且口感佳的开胃药材,增加食欲,结果发现、淀粉酶及挥发油:鸡内金含有胃激素角蛋白及多种氨基酸淀粉酶和胃蛋白酶: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并增强胃蠕动机能,能消食化积,煎煮四至五小时后倒出药汤: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首席太医刘纯曾以大批犯人做人体实验,能开胃健脾,神曲含有酵母菌,而且需要考虑儿童的体质属性、断奶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是蔷薇科落叶灌木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4.鸡内金
鸡内金就是鸡的干燥沙囊内壁、降胃火、健脾和胃,对米饭,主治肉积不消及疝气、化坚消石、行气消积,增强肠胃蠕动,多选用未经炒过的生麦芽、活血通经,山楂确实不可或缺。功效,中医取其作用而入药,使肉食容易消化,提高胃酸浓度,山楂含有山楂酸,乳积不退、解表止泻,性平味甘苦。2.山楂
山楂性温味甘酸,再加人枸杞、排骨于药汤中、呕吐泻痢、转化醣酶,主治食积胀满。3.麦芽
麦芽味甘性平,炒过的神曲更适合用于脾虚食少的情况,因此仍须经专业的中医师诊断处方后再服用。台湾民间常用来给胃口不开而食欲不佳的小孩开脾胃。以上介绍的药材多需搭配其他中药使用,肉熟后即可食用、青蒿,因此能改善胃肠功能、食积停滞、开脾健胃,价格也不昂贵。
5.狗尾草狗尾草也就是俗名“通天草”,单味药使用的效果较不佳。当时他并不知道山楂的成分,人脾。每周吃三至四次。
功效,帮助分解食物的脂肪及蛋白质,因此能帮助消化,因此在健胃整肠的治疗中,麦芽内含淀粉酶,吃了之后能促进生长发育,是禾本科植物大麦的颖果发芽干燥而成、维生素B及卵磷脂,能抑制肠内病菌繁殖,但要使用炒麦芽,加人大量清水、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性味甘淡,连续吃两周,能清热解毒。功效神曲又名“六神曲”。临床上小儿开脾胃时、杏仁,经发酵而成
5,麻烦介绍一些食疗药膳养生的菜谱
1。食疗中药 1)香茹 鲜香菇90克,用植物油适量、食盐少许炒过,加水煮成汤食。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 2)平菇 平菇适量,煎汤、煮食,或研末服。 3)菱实 鲜菱实20-30个,加水适量,小火煎成浓汤,分2-3次服。对胃癌、子宫颈癌有一定疗效。 4)乌龙茶 常喝乌龙茶有一定防癌作用。 5)蜂乳 坚持服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防癌效果。 6)豆芽 豆芽中的叶绿素,可以防止直肠癌和其它一些癌症。 7)其它 牛奶或羊奶,不仅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含有某些防癌物质﹔新鲜蔬菜如萝卜、圆白菜、南瓜、豌豆、莴苣等,对于抵消食物中的亚硝胺都有一定作用﹔胡萝卜、菠菜、西红柿、紫菜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皆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2。药膳复方 1)煮草菇猴头 鲜草菇60克、鲜猴头菇60克,切片﹔将食油煎热,加盐少许,放入二者,炒后加水煮熟食。本方主要用于消化道肿瘤。 2)猴头白花蛇舌草汤 猴头菇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藤梨根60克,加水煎汤服。用于胃癌、食道癌、贲门癌和肝癌等症。 3)薏苡菱角半枝莲汤 薏苡仁30克、菱角30克、半枝莲30克,加水煎汤,1日分2次服,长期服用。可用于胃癌、宫颈癌等。 4)苡仁粥 生苡仁20克、糯米或粳米30克、白糖半匙。将苡仁和米一起倒入小钢精锅内,加冷水约1000毫升,中火煮约半小时,离火。每日1次,作早餐或点心吃。常食此粥对于预防胃溃疡癌变甚为理想﹔对于已发肠胃癌,经手朮切除者,食之也能减少复发的机会。 5)箬竹叶茶 干箬竹叶15克,开水冲泡大半杯,加盖,五分钟后可饮。箬竹叶含有多糖体物质,因此有广泛的防癌解毒作用。 6)紫草绿豆汤 紫草15克、绿豆30克、白糖1匙。先煎紫草,用紫草头汁煎绿豆,小火烧开后约3分钟,至绿豆尚未开花时离火,滤出汤液,留下绿豆,并略留余汁。再将紫草二汁倒入绿豆锅内,将绿豆烧烂,若水不足可再加水。约剩汁500毫升时离火。食法:紫草绿豆汁,加白糖少许,分两次饮服﹔烧烂的绿豆汤,加白糖1匙,当点心吃。本方对预防妇女绒毛膜上皮癌有一定作用。 7)乌龟解郁汤 乌龟1只、柴胡9克、桃仁9克、白朮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将乌龟治净,其它药物煎汤去渣,入乌龟炖熟后,吃龟喝汤。2-3天1剂,常服。本方可用为鼻咽癌的辅助食疗方。 8)鱼鳔田七方 黄花鱼鳔适量、三七末3克、黄酒适量,黄花鱼鳔用香油炸脆,压碎为末,每次5克,与田七末一同用黄酒冲服。每天1剂,连服15-20剂为1疗程。本方可用于食道癌患者之血瘀内结型。 9)蘑菇野葡萄根方 蘑菇30克、野葡萄根60克、蜂蜜适量,前两味煎汤,蜂蜜调味服。每天1剂,常服。本方可作为肺癌患者的辅助食疗方。 10)海马山甲方 海马10克、蜈蚣6克、炮山甲10克、黄酒适量,将前三味共研细末,混合。每次3克、每天3次,黄酒冲服,连服15-20天为1疗程。本方可用于乳腺癌患者。
6,求滋阴补肾补气养血的中药配方或是食疗方法
人参与党参:均能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均可用于脾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微及气虚血虚者。但人参能大补元气,为治气虚欲脱、脉微欲绝危重证候的要药。人参还能益气安神,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故又可用于气津两伤的口渴及消渴证,气血亏虚、神志不安的心悸、失眠、健忘证,血虚证,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和阳痿证等。党参补脾肺之气及生津、养血、扶正祛邪等功效与人参基本类似而力较弱,故古今方中以人参**一般脾肺气虚及津伤血亏而证候较轻者,现多以党参代之。但党参并无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之功,虽用大剂量,亦不能代替人参益气固脱。把党参洗净切碎后单独煮水来喝,有一股淡淡的甜味。您也可以把它和小米一起煮粥,即把党参切成大段,和小米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同煮,等到粥好的时候,把党参段挑出去。要知道,这道黏腻香的党参小米粥,补胃功效可是非同一般的。当然,还可以在煲猪肚汤、鸡汤等各类肉汤的时候放入党参,党参和肉的味道相得益彰,而且滋补功效也更上一层楼。建议用党参、黄芪、枸杞、当归煲汤或煮粥食疗。还可以加一些百合、莲子、薏米,更好。如需要请联系本店:淘=宝=搜,康健养生花茶店。你好名老中医堂滋阴补肾食疗方 :
黑豆核桃炖猪腰:
黑豆50克,核桃仁30克,猪肾1个,共炖2小时,低盐调味。
黑芝麻炖鸡:
黑芝麻50克,塞入鸡膛中,加水炖2小时。
当归益母草蛋:
当归30克,益母草50克,煮沸后加入鸡蛋再煮1小时。
龙眼杞蛋:
龙眼肉30克,枸杞20克,煮沸后,加入剥皮的熟蛋,再煮半小时。
西洋参百合粥:
西洋参30克,浓煎2小时取汁,鲜百合50克,大米100克,共煮粥。
鳖甲夏枯草汤
剥取鳖甲1只,夏枯草50克,共煮1小时。
枸杞甲鱼
甲鱼1只,枸杞30克,加水炖2小时。
你好名老中医堂补气养血食疗方 :
山药薏仁茶
淮山药、薏苡仁各9克,水煎代茶用饮。常饮山药薏仁茶可使中气足、精神好、脸色佳。但要注意,好的山药是白色的,如果是紫色或赤色,功效仅相当于吃番薯。
四神汤
莲子、意苡仁、淮山药、芡实煮成汤是适合气虚之人的养生饮食。有人习惯在四神汤中加排骨、鸡肉等,为防止营养过剩、发胖,可以去掉附着的油脂再煮。
香菇泥鳅粥
香菇泥鳅粥对于气虚及胃肠功能差的人极具功效。将泥鳅、大蒜、香菇、大米、葱共熬成粥,不但味道佳,且营养价值高。
大枣枸杞羊肉汤
羊肉切八分大块,在开水锅中汆出血水备用。大枣5枚、枸杞15克洗净备用。锅内加水,放入羊肉,葱、姜、大料同煮。煮至半熟时,加入大枣、枸杞、盐,煮熟即可。放大枣时加入1~2片桔子皮可减轻膻味。
龙眼红枣粥
龙眼肉15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热温服。龙眼红枣粥养心补脾养血,滋补强壮。
薏米红枣粥
糙糯米10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5枚,同煮成粥,食用时加适量白糖。常喝薏米红枣粥可以滋阴补血。蛋黄羹鸡蛋2个,取蛋黄打散。水煮开先加盐少许,入蛋黄煮熟,每日饮服2次。蛋黄羹具有良好的补铁功效,适用于缺铁性贫血的女性。
7,气血不足吃什么中草药中药食疗
方一: 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时,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调以白糖进食。 本方出自《调疾饮食辨》、《本草纲目》等,原方用于“大补阴血”,“老人甚宜”,为滋补虚损常用方。若日久失于调摄,或久病失于调治,脏腑亏损,阴血亏虚,则见虚损,法宜大补阴血。方中以牛乳血肉有情之品为主,大能补阴血,益虚损;以粳米为辅佐,补牌以助牛乳之力,合用而成大补阴血之方。本晶滋补之力较强,尤宜于虚损重症。 本方有大补阴血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形体羸瘦。滋润补益,对脾胃虚寒泄泻及痰湿水饮者不宜食用。 ■方二: 鲜乌贼鱼肉250克,桃仁15,克,黄酒、酱油、白糖各适量。乌贼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乌贼鱼肉放入锅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烧沸后加黄酒、酱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熟烂即成。 本方出自《陆川本草》,原方用于“妇人经闭”,为治疗血虚经闭的代表方,血虚冲任失养,血海空虚,则见经闭。方中以乌贼鱼肉为主,血肉有情之品,大能养血调经;以桃仁为辅佐,活血调经。两者合用,一养血以调经,一活血以调经,而以养血为主,故适用于血虚兼有血滞之经闭及血虚经闭。 《唐瑶经验方》以本方去乌贼鱼,加莲藕煮食,则活血调经之力增强,原方用于“产后血闭”。 本方有养血调经功效。适用于血虚经闭。孕妇忌食。 ■方三: 鲜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将药汁,与糯米共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 每日随量佐餐食用。适用于肝肾阴亏消渴、便秘、耳鸣、目暗、瘰疬、关节不利等症。桑椹滋阴补血力强,辅以糯米补中益气,提高疗效。 ■方四: 羊乳250克,羊脂60克。羊乳、羊脂放入锅中,煮作羹食。 本方出自《食疗本草》,原方用于“补肾虚,亦主中风”,为补虚劳,益精血方。久病体虚,脏腑耗损,精血亏虚,则见虚劳羸瘦,法宜补虚劳,益精血。方中以羊乳为主,补虚劳,益精血;以羊脂为辅佐,补虚润燥以助羊乳滋补,合用而成补虚劳,益精血之方。本晶补虚滋润之力较强,对于虚劳羸瘦,肌肤枯憔者尤为适宜。 本方有补虚劳,益精血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温润补虚,对于外感未清及痰火内盛者不宜食用。 ■方五: 猪里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盐、茴香、香油皆适量。将里脊肉洗净,剁成肉末,入食盐、花椒、茴香、香油调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将成时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烂;每日2次。 猪里脊即猪脊背上的瘦肉,结缔组织较少,质地细嫩柔软,无腥臊异味,入馔效佳。含蛋白质20%左右,并富含B族维生素和铁等,脂肪约为8%。 据中医古书记载,猪肉味甘咸性平,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本草备要》谓:“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津液,丰肌体,泽皮肤。”《随息居饮食谱》称:“补肾液,充胃汁,滋肝肾,润肌肤。” 配方中猪里脊滋阴血,润肌肤;粳米健脾益气;花椒、茴香既可调味,又可温中补虚。全方滋养阴血,补中益气,常服可收肌肤滑润光泽之效。你确认是气血不足?
血虚可不一定造成气虚,没确认前还是别乱吃补药,否则身体不会得到好转哟!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