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中药养生> 中药养生常见十种病,中药概论病症简要分析

中药养生常见十种病,中药概论病症简要分析

本文目录一览中药概论病症简要分析2,中药概论病症分析3,中医中的十种翻病叫什么名4,常见病及所用药5,哪些疾病更适合中药疗法6,有谁知道以下的病有什么中药来治疗吗7,吃中药一般会遇见什么常见的问题中药概论病症简要分析从这个病而言……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概论病症简要分析

从这个病而言,属于中医的咳嗽篇,风燥伤肺。因9月20日初诊。身热恶风微咳已二月。现咳嗽剧烈,痰少而粘,难以咯出,痰中带血丝,咽干鼻燥,舌红苔白而干,脉浮数。以杏仁15g冬桑叶15g浙贝20g沙参20g淡豆豉15g麦冬15g梨皮20g山栀10g枇杷叶15g百部20g

中药养生常见十种病

2,中药概论病症分析

喘证(寒湿阻肺) 咳嗽气喘反复发作,发有定时,胸膈满闷伴咯痰,根据症状可诊断为喘证。患者体内素有寒湿内聚,秋冬时节复感寒邪,与体内寒湿相引为病。寒湿内停,故见面白形寒,四肢不温,湿浊阻肺,故见咳嗽气急,胸膈满闷,咯痰清稀量多,舌淡苔白滑,脉滑亦为湿浊内聚之舌脉。

中药养生常见十种病

3,中医中的十种翻病叫什么名

你好!没病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没病
他没有西医的具体病名,是根据每个症状的不同,形似某个动物或什么形象而取得名字。比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症状不一样,形象也不一样。例如:蚯蚓翻。羊毛翻。等等。

中药养生常见十种病

4,常见病及所用药

感冒:病毒感染,病程一周左右。一般不要用抗菌素。可以使用维C银翘片、羚羊感冒片之类中药,也可生姜、大枣、葱须煮水服; 发热:发热是一个症状,不是疾病,所以对发热最好不要轻易用药。实在温度高的话可以口服安乃近临时地降温,也可根据当地、当时的疾病流行情况适当地用药。例如:当地正好有流感发生,则也可能用些感冒药。最好还是到医院请医生诊断一下。 拉肚子:包括腹痛,可以口服十滴水、黄连素、氟哌酸等。有时SMZ 、罗红霉素也可以治疗拉肚子的。 喉咙痛:大多是咽喉痛炎症,可以服用抗菌素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等。 筋骨痛:可以使用止痛片、伤湿解痛膏外用。还可以使用芬必得、英太青等。 暂时就想起这些。如有需要再提出来吧!

5,哪些疾病更适合中药疗法

大病初愈大病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体虚的症状。此时采用中药治疗,能使患者较快地恢复健康。妇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妊娠反应、产后无乳、回乳等妇科疾病宜看中医。相对而言,用中医中药治疗较安全,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给孕产妇、婴儿带来的危害,而且用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疾病不仅治标还可治本。儿童疾患儿童尤其是幼儿有病时,无论是患儿还足家长都很难准确地叙述病情。而中医儿科可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化验检查,经过综合分析,可准确地诊断病症并对症下药。疑难疾病各种肿瘤病人在手术和放化疗后,合理地采用中医治疗可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延长生存期。阳 痿、遗精、少精、女性不育、阴冷、神经官能症、面瘫、麻痹、脱发、风湿、牛皮癣、白癜风等疑难病若用中医中药治疗,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有病难诊许多人自觉有病,但经各种现代化检查、化验后,仍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如气虚盗汗、耳鸣、肢麻、肢冷、腹胀、便秘、溏泻、小便频数、夜尿,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上述症状以及口渴、胸闷、狂躁、忧郁、精神萎靡、身倦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等,对西药过敏或有严重副作用时,亦可改用中医药治疗。

6,有谁知道以下的病有什么中药来治疗吗

情况说的不清楚,患者是男?是女?多大了,接受过那些治疗,吃饭怎么样?睡眠怎么样?中医首先要:“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须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问服药参机变,妇女必须问经产,小儿要问麻疹病。”。
先用西医静脉补钙,可以马上取的效果!以后再用中药调理
你先补钙,钙指标上去了就会好
中医的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是由于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乏源,加上肾精不足,筋脉失养,血虚生风,肝风内动,发为痉症。 (一)脾虚肝旺 饮食所伤,脾虚失运,土虚木乘,肝风内动,而成痉症。 (二)肾虚生风 先天不足或年老肾虚及久病体虚,肾阳亏虚,静脉失养,虚风内动,而成痉症。 分型证治 分型 辨证要点 治法 方药 邪壅经络证 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羌活胜湿汤加减 肝经热盛证 高热头痛,口噤齿介齿,手足躁动,甚则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舌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而数。 清肝潜阳,熄风镇痉 羚角钩藤汤加减。 阳明热盛证 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清泄胃热,存阴增液止痉 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 心营热盛证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 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清营汤加减。 痰浊阻滞证 头痛昏蒙,神识呆滞,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祛风豁痰开窍,熄风镇痉 祛风导痰汤加减。 阴血亏虚证 项背强急,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直视口噤,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或低热。舌质淡或舌红无苔,脉细数。 滋阴养血,熄风止痉。 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 二中医辨证:中医认为本病一般属于虚症,主要有脾肾两虚,有虚寒.虚热之分。 中医治疗: 以温中健脾,滋阴益肾,柔肝熄风为其治则。具体视病情而论,拟订方案,进行治疗。
吃真键

7,吃中药一般会遇见什么常见的问题

在我看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怕苦,不能按时吃药,不能坚持是最常见的,一般的中药是温和性的,只要剂量不是太大就不会有太大反应。
服用中成药的时间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有以下5个方面: 1.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2.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发生副作用。 3.餐间服:即在两餐之间服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治疗脾胃病的药宜餐间服。 4.空腹服:具有滋补作用的中成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驱虫或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这样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具有泻下作用的汤药也亦如此,以增强药效。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宜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择患侧卧。
 遵医嘱之外;是否有突发问题,不能按时服用药物,或者突然月经,要不对路。气候,环境问题。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宜】 ------ 因地,因时,因人,养生之道;   饮食合理;五谷养生,五畜补益,五果助之。 ------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移精变气,秋冬养阴,春夏养阳; ---必须努力做到,否则一切养生,治疗不能---】】】 【忌】 【服用中药时,身体不适时,禁忌;酒,腥,膻,辛辣,生冷,生发类食品;】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