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中药养生> 中药养生基础方子,排毒养颜的中药配方

中药养生基础方子,排毒养颜的中药配方

本文目录一览排毒养颜的中药配方2,求详细的女人滋阴补肾的中药配方和常用的食疗方法请高人指点3,中医进中药方4,中药药方5,补气养血的中药方子6,补气血有没简单的中药方子7,中医方剂来看看排毒养颜的中药配方荷叶、决明子、菊花、甘草……

本文目录一览

1,排毒养颜的中药配方

荷叶、决明子、菊花、甘草各3g,生姜5g煎煮服用

中药养生基础方子

2,求详细的女人滋阴补肾的中药配方和常用的食疗方法请高人指点

如果确实要滋阴补肾,用《六味地黄丸》是再好不过了。《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阴补肾基础名方,其处方组成千古绝唱。其他滋阴补肾方剂(如: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都是以它为基础加减的。其实,有了六味地黄丸这一现成的著名中成药,以其它中药作为食疗的倒不如服用它更为方便有效。能滋阴且入肾经的中药有:天门冬、石斛、胡麻仁、玉竹、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龟板等。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带苦味的中药搭配食粮果蔬作为食疗。

中药养生基础方子

3,中医进中药方

方子以六味地黄丸加一些补肾药。又以龙骨牧砺五味子等药收敛固涩。你是用于肾虚遗精遗尿的吧?
仙灵脾
做基本健康检查看数据   咨询处方医生
滋阴药过多,去些自能复阳,君臣不明,佐使不清,非良方,慎用
可治遗精早泄症。
仙灵脾

中药养生基础方子

4,中药药方

祛风解表,补气养血。
是补气养血, 祛风解表,是不是治荨麻疹的方子。
补气养血  【组成】当归10克 川芎8克 白芍12克 熟地12克 祛风解表【组成】桂枝20、白芍10、生姜3片、大枣10颗、葛根15
主治肝肾不足所致的脱发
四物消风散加减而成,治血虚风疹脱发肝肾精亏气血不足兼风兼瘀者等等

5,补气养血的中药方子

参三七6石斛15桑椹子20朱茯神20朱灯芯0.6珍珠母30合欢皮15炙远志15酸枣仁15紫贝齿30广郁金20红花10红景天15女贞子20旱莲草10我一直看的中医给我开的,有补气血的部分,有疏肝的成分,还有安神的部分,而且医生每期给我开的药不尽相同,根据情况调整的,要号脉的,楼主最好去看中医,特别我这副药红花是去瘀的,如果楼主血脉流畅是不宜服的,别自己瞎吃,多运动一下,小病要去看,我就是小病不去看,现在好多慢性病一起来,治也不好治
最简单的 大枣 既是食物也是药物 一天吃个7-8个

6,补气血有没简单的中药方子

如果你血虚   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   补血虚食品: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可经常交替选用。   血虚忌食:荸荠、大蒜。   血虚少食: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   推荐食谱:当归熟地乌骨鸡、怀山牛腩煲、怀菊带鱼、玫瑰怀菊露。   如果你气虚   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   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气虚忌食: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气虚少食: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及烟酒。   推荐食谱:怀山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枣烧猪蹄。
红糖、大枣!!
这个方子最简单,一、每天早上一个鸡蛋开水冲调加红糖吃一个月就有效;二、生晒参、银耳、黑木耳、芡实、龙眼肉、冰糖、大枣各等份炖熟,食之既可。
大枣20g龙眼肉15g
黄芪30克,带壳桂圆10粒,用时剥壳,大枣10粒,熬水喝,早晚各一次,效果很显著.
堅持每天吃幾粒紅棗;大棗紅糖生姜湯.有很多種的

7,中医方剂来看看

【方名】四逆汤 【出处】四逆汤 【分类】温里剂-回阳救逆 【组成】附子(15克) 干姜(6克) 炙甘草(6克) 【方诀】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本方常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而见休克属阳衰阴盛者。) 【禁忌】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可久服。真热假寒者忌用。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水煎服)。 【方解】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调,则腹痛吐利。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故方中以大辛大热之生附子为君,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臣以辛热之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故名“四逆汤”。 【化裁】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均为《伤寒论》中治疗少阴阳虚证的主要方剂,是在四逆汤基础上加减衍化而来,但各有深意,应用时须加以区别。 (1)通脉四逆汤证除“少阴四逆”外,更有“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等,是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危象,所以在四逆汤的基础上重用姜、附用量,冀能阳回脉复,故方后注明“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若吐下都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是真阴真阳大虚欲脱之危象,故加苦寒之胆汁,既防寒邪拒药,又引虚阳复归于阴中,亦是反佐之妙用。是以方后注明:“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2)四逆汤证原有下利,若利止而四逆证仍在,是气血大伤之故。所以于四逆汤中加大补元气之人参以益气固脱,使阳气回复,阴血自生。临床凡是四逆汤证而见气短、气促者,均可用四逆加人参汤急救。 (3)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减少干姜用量,再加葱白而成。主治阴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阳破阴,以防阴盛逼阳,所以用辛温通阳之葱白,合姜、附以通阳复脉。因下利甚者,阴液必伤,所以减干姜之燥热,寓有护阴之意。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是阴寒盛于里,阳气欲上脱,阴气欲下脱之危象,所以急当用大辛大热之剂通阳复脉,并加胆汁、人尿滋阴以和阳,是反佐之法。原文有“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方后还有“若无胆,亦可用”,可知重在人尿。这些都是白通加猪胆汁汤证治精细之处,与通脉四逆汤之“无猪胆,以羊胆代之”之反佐法,皆有深意,须详加领悟。 (4)参附汤为峻补阳气以救暴脱之剂。除上述主治外,凡大病虚极欲脱,产后或月经暴崩,或痈疡久溃,血脱亡阳等,均可用本方救治。但一俟阳气来复,病情稳定,便当辨证调治,不可多服,免纯阳之品过剂,反致助火伤阴耗血。 【附方】通脉四逆汤(《伤寒论》)、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白通汤(《伤寒论》)、参附汤(《正体类要》) 【附注】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辨证要点。 【文献】方论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7:“今此四逆汤,乃治病在于里之阴者用也。且下利清谷,脉沉无热,四肢厥逆,脉微,阳气内虚,恶寒脉弱,大吐大下,元气内脱,若此诸证,但是脉息沉迟微涩,虚脱不饮水者,皆属于阴也。必以附子为君,以温经济阳,以干姜为臣,辅甘草为住为使,以调和二药而散其寒也。”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附子10克干姜10克甘草5克 水煎一个小时以上,尝无麻舌感才服用. 方剂功效: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四逆汤 【组成】制附子9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 【功用】回阳救逆: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而见四肢厥冷、恶寒卧、下利清谷、血压下降、出冷汗,或呕吐腹痛,苔白滑,脉沉细或微细欲绝者。本方可用于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之剧烈吐泻,或大汗过多所引起的末梢循环衰竭,以及其他疾病发展到休克阶段而属于阳虚寒盛者
组成:甘草6g (炙)干姜6g 附子15g (生用,去皮) 用法:水煎服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