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宝宝煮粥的健脾养胃促消化的中药材有哪些2,煮沙锅粥放甚么中药煮更暖胃滋补又养生3,用什么中草药熬粥比较养生4,中药研末煮粥有什么效果5,什么中药可以和粥一起煮只是养生的粥6,黄芪补气养生粥的做法步骤图怎么做好吃7,请问有谁知……
本文目录一览
1,宝宝煮粥的健脾养胃促消化的中药材有哪些

2,煮沙锅粥放甚么中药煮更暖胃滋补又养生

3,用什么中草药熬粥比较养生
用中草药熬粥养生要根据本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不能一概而论。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4,中药研末煮粥有什么效果
效果和喝中药是一样的,在煮粥时由于加入了大米,更能补胃气促进血液循环而不失原来用药的作用,对胃病的治疗效果很好,也是养生保健一个常常使用的方法。消痰软坚;利水退肿。主瘰疬;瘿瘤;噎膈;(疒颓)疝脚气水肿中止泻;温经止血。主虚寒性脘腹疼痛;呕吐;泻痢;吐血;便血;崩漏
5,什么中药可以和粥一起煮只是养生的粥
冬天,钝八宝粥吧!嫌麻烦就秤点绿豆、直接炖成绿豆粥,清凉解暑(夏天)人参、灵芝、冬虫夏草、枸杞、何首乌、阿胶、黄芪、茯苓、蜂蜜等,不过要注意不是每样都适合你,一定要根据自己体质需求食用。藕、莲子、薏米、芡实都很好,红枣莲藕粥养颜通气,我早餐就这么吃。
6,黄芪补气养生粥的做法步骤图怎么做好吃
黄芪熬粥的做法做黄芪粥,要注意黄芪本百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黄芪通过中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药汁。用这个药 汁加大米煮粥。第一步,取大约30克黄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时,连水一起度烧开,中火煮30分钟回,将药汁滗出备用。第二步,再加等量的清水烧开后煮15分钟,再次滗出药汁。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的动作。第四步,将煮过的黄芪药渣答捞出扔掉。将三次煮的药汁放在一起,放入约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用料
黄芪 4片
红枣 7颗
赤豆 一把
芸豆 一把
薏仁 少量
莲子 少量
冰糖 少许
黄芪五谷养生甜汤的做法
提前泡赤豆,芸豆,莲子。
把各种食材除了从头意外倒入炖盅,煮两个小时即可。冰糖或红糖在最后十五分钟放就可以了。特别适合产后滋补,长期喝面色光泽,补气养血,滋补五脏。
7,请问有谁知道有关于药膳粥所有的偏方
阿胶白皮粥 【来源】 《养生康复粥谱》 【原料】 阿胶、桑白皮各15克,糯米100克,红糖8克。 【制作】 将桑白皮水煎2次,去渣取汁。糯米淘净人锅内,加水煮10分钟,倒入药汁、阿胶,粥熟入红糖。 【用法】 每日服2次,早晚空腹服食。 【疗效】 补血滋阴,润燥清肺。适用于血虚、阴虚久咳咯血、月经过少、崩漏、便血等症。
阿胶龙骨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阿胶15克,龙骨15克,艾叶6克,糯米50-100克。 【制作】 先煎龙骨及艾叶,去渣取汁,后入糯米煮粥,临熟,将捣碎的阿胶放入粥中,搅匀令烊化。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养血、止血、安胎。治血虚失养、冲任虚寒而致妊娠胎动不血等。 阿胶粥 【来源】 《食医心鉴》 【原料】 阿胶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先将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人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l一2沸,加入红糖即可。 【用法】 每日分2次服,3-5日为l疗程。 【疗效】 滋阴补虚,养血止血,安胎。适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血虚,咳血,蛆血,大便出血等。 【注意事项】 连续服用可有胸满气闷的感觉,故宜间断服用。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艾叶粥 【来源】 经验方 【原料】 干艾叶15克(鲜品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将艾叶煎汁去渣。将粳米、红糖放入药汁中煮粥。 【用法】 早晚温热服食。但月经期间不宜服。 【疗效】 温暖子宫。适用于宫冷不孕等症。
安胎鲤鱼粥 【来源】 《太平圣惠方》 【原料】 鲤鱼1尾(重约1斤),芝麻根15克,糯米50-100克,盐、葱、姜各少许。 【制作】 先将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后切块煮汤,再煮芝麻根,去渣取汁,后入鲤鱼汤、糯米、盐、葱、姜等煮粥。 【用法】 空腹服食。 【疗效】 安胎,止血,消肿。治疗妊娠下血、胎动不安或尿少浮肿等症。 百合地黄粥 【来源】 传统方 【原料】 百合30克,生地15克,杞子12克,枣仁1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百合、生地、杞子、枣仁水煎取汁,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 每日2次,温热服。 【疗效】 滋补肝肾,养心安神。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妇女脏躁,症见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甚则意识朦胧。手足心热,腰膝酸软。 白果莲肉粥 【来源】 《濒湖集简方》 【原料】 白果6克,莲肉15克,江米50克,乌骨鸡1只。 【制作】 先将乌鸡去毛及内脏,白果、莲肉研末,纳入鸡膛内,再入米、水,慢火煮熟,加调味品即成。 【用法】 食肉饮粥,日服2次。 【疗效】 补肝肾,止带浊。适用于下元虚惫,赤白带下。 扁豆山药粥 【来源】 《本草纲目》 【原料】 扁豆、山药各60克,大米50克。 【制作】 将白扁豆、山药、大米等三味淘洗干净,然后同煮成粥。 【用法】 可经常服食,小儿量减半。 【疗效】 健脾益胃,消暑止泻。适用于脾虚胃弱,呕逆泄泻,食欲不振,食积痞块,小儿疳积,消渴等。 【注意事项】 外感热盛者忌食,本品多食有壅滞作胀感。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