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滋补肝肾的药膳都有哪些2,简便的温补肾阳中医药膳有哪些3,补肾中药方女性滋阴补肾食疗4,中医的药膳养生法有哪些5,药膳汤有哪些怎么做6,补助肾肝脾的药膳7,求个养颜美容的药膳滋补汤谱滋补肝肾的药膳都有哪些姜附烧狗……
本文目录一览
1,滋补肝肾的药膳都有哪些
1、姜附烧狗肉可温补肾阳
将狗肉洗净后切块,然后将姜片煨熟备用;接着将再熟附片置入沙锅中用中火熬煎2小时,最后再放入狗肉、大蒜及生姜,加入适量的水炖煮,直至狗肉炖烂即可。这道药膳具有补益肾阳的功效,尤其适合肾虚阳痿、夜间小便多、畏寒及四肢冰冷等人食用。
2、一品山药可滋补肾阴药膳
将山药洗净后蒸熟去皮,然后放入瓷盆中,接着加入适量的面粉,将其揉成面团并再制成饼;接下来可将核桃仁和什锦果脯铺上,然后上锅蒸大约半个钟,最后在出锅后浇一层蜜糖即可。这道药膳可起到滋补肾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因肾阴亏损而致消渴、尿频、遗精等病症。
3、鱼鳔炖猪蹄可填补肾精
将鱼鳔和猪蹄洗净,并将猪蹄切块,然后同时放入沙锅中,最后再加入适量的水、酒、盐、葱和姜熬炖,直至猪蹄酥烂即可。经常食用可起到补肾益精和滋养筋骨的功效,非常适合适肾虚体弱、腰膝软弱以及头晕乏力的人食用。
4、杜仲烧猪腰可补肾壮腰
将生杜仲切段后用竹片将猪腰破开,然后将杜仲装入猪腰内,再用湿草纸包裹,最后放入柴炭火中烧烤至熟即可。这道药膳具有壮腰补肾的功效,常用治疗肾虚腰痛及肾炎和肾盂肾炎。
5、首乌煨鸡可补肾乌发
将鸡肉洗净切块后加入适量的何首乌一同熬炖两小时即可食用,这道药膳可起到补肾乌发的效果,肾虚患者可适量食用。

2,简便的温补肾阳中医药膳有哪些
冬季是阳气最弱的季节,用中医理论说,中医专家介绍说这样的季节养生更要注意壮阳,下面是饮食专家推荐的几款有助壮阳的中医药膳,有温补肾阳的功效,一起来学学吧~1.锁阳壮阳粥 材料:锁阳10克,羊肉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羊肉切细。先煎锁阳,去渣,入羊肉、大米同煮为粥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温阳补肾的作用,适合肾阳不足所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早泄及老年便秘。 2.萸肉苁蓉羊肉汤 材料:羊肉600克,山萸肉20克,肉苁蓉20克,龙眼肉20克。 做法:将羊肉切块放入滚水中煮5分钟,捞起洗净后放入瓦煲中,煲至水滚,放入山萸肉、肉苁蓉、龙眼肉和姜片,用中火煲3小时,加入细盐调味即可服用。 功效:本品具有补肾温阳、强壮身体的功效。适合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尿频、便秘服用。 3.茴香腰子 材料:猪腰子90克,小茴香6克。 做法:在热锅内将小茴香略炒片刻,待脆后打成细末。将猪腰子撕去皮膜,洗净,用尖刀从侧面划一条长约3厘米的口子,再向里扩展成三角形,然后塞入茴香末,并用细绳将开口处缠紧待用。将锅置中火上,倒入卤汁,调好味,放入猪腰子,煮沸后30分钟即可起锅,除去腰臊,切片装盘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补肾阳、散寒湿、止疼痛的功效。适合肾阳虚而致畏寒肢冷、腰痛腰凉、或性功能减退者服用。 4.益智仁粥 材料:粳米50克,益智仁5克。 做法:将益智仁研为细末。将粳米淘洗后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稀粥。调入益智仁末和少量精盐,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即可。 功效:补肾助阳,固精缩尿。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老年人脾肾阳虚、腹中冷痛、尿频、遗尿等。
3,补肾中药方女性滋阴补肾食疗
1、黑豆
黑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抗衰老、降血压有良好的功效,且黑豆所含的丰富粗纤维可助于消化,防止便秘。黑豆性味甘,有活血、清热解毒、滋养健血等功效。 2、黑芝麻
黑芝麻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氨基酸在维生素的作用下,能加速人体代谢,多吃黑芝麻能预防贫血、活化脑细胞,黑芝麻还可治疗肝肾虚弱所致的眩晕、四肢乏力等病症。 3、阿胶
阿胶有促进健康人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同时通过对钙代谢的影响,改善人体内钙的平衡。阿胶的补血养血、滋阴润燥功效也是不容分说的。
4、当归
当归含有正丁烯酰内酯、烟酸等多种药用成分,当归可改善肾功能,减轻肾损害,其对促进肾小管病变的功效作用很好,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也很好。
5、何首乌
何首乌通过降低动物脑内和肝组织的丙二醛含量,可起到良好的抗衰老功效,其次,何首乌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血脂等功效也是被公众所认可的。
6、百合
百合有多种品种,大多数品种都可作为蔬菜食用和药用。百合性微寒平,中医常用于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百合含有多种生物碱,其对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恭喜极好,并可提高人体免疫。
7、龙眼干
龙眼干不仅含有多种成分的营养,特别对孕妇和坐月子的女性保健功效也非常好。龙眼干性味甘平,补血益智、养血安神的功效也属一流。
8、海参
研究表明,海参可用于提高人脑记忆力、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海参的补肾润燥、益气养血功能很好,常用于治疗小便频多和肠燥便秘等病症。
9、鳖甲
鳖甲可明显提高人体的缺氧能力和抗冷冻作用,缓解疲劳方面的功效更佳。鳖甲可增加血浆蛋白的作用,从而可有效防治肝病所致的贫血。
10、龟甲
龟甲性甘味寒,中医常用于滋阴潜阳、益肾强骨方面。中医常选用龟甲作为补肾的佳品,龟甲可有效治疗筋骨不健、腰膝酸软、步履发力等症状。
4,中医的药膳养生法有哪些
根据体质来辨证施膳祖国医学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讲究辨证论治,其实进补药膳也要根据自身体质做到辨证施膳。中药药性有寒、凉、温、热之分,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或病情来科学选用。一般来讲,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大葱、生姜、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适于偏阴质的人或寒证、阴证患者,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易出汗、记忆力差、腰酸膝软、胃寒、便溏、性功能较差等。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马齿苋、荸荠、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偏阳质的人或热证、阳证的患者,表现为怕热、易兴奋、多汗易口渴、咽干舌燥、便秘、尿赤等。优选药材 科学烹制选购药材一定要新鲜优质,凡是变质、发霉的均不能食用。药膳所用的中药材和食物首先要净选,使之清洁干净,无杂质异物,无尘土,无霉变腐烂,还要注意其色、味纯正,外形美观,质量优良。为保证药膳疗效,还应对药材与食物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有的需切片、切丝、切丁或是切段,有的需粉碎为细末,有的则需按中药炮制的要求进行炮制加工,以减其毒性或副作用。优良的药膳必须讲究烹调技术。一般食用中药以及无不适气味的中药,可与食物一起烹制,若药物较多或有明显不适气味,可用纱布将药物包好,再与食物一起烹制,药性即进入食物或汤里,服食时要将药渣去除。也可先将中药煎煮,滤取药汁、去渣,再在食物烹调过程中加入药汁,减少营养和有效成分的破坏。药膳虽好但要适可而止有人认为中药毒性小或是无毒,买回一把茴香就炒着吃,抓上一把枸杞就煮粥,拿上几根人参就煨汤,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也是很危险的。中药是很讲究用量的,量大量小直接关系着药效,不分剂量,盲目使用,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有人一次用20克人参煨汤,服用后导致脑溢血,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同样应适量而有节制。短期内不宜进食过多,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自身状况,经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值得注意的是,药膳虽有不少好处,但其针对性和治疗效果远不及药物,只有两者配合应用,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天人相应 因时制宜祖国医学认为天人相应,治疗疾病讲究三因制宜,同样药膳也应讲究因时制宜即四季五补,春天万物复苏,五脏属肝,适宜升补;夏季分初夏与长夏,初夏天气已热,五脏属心,宜于清补,长夏天气炎热,五脏属脾,宜于淡补;秋季天气凉爽,五脏属肺,宜于平补;冬季气温寒冷,五脏属肾,宜于温补。要是违背这一自然规则,也会影响到补益效果。药膳的主要原料是中药,既然是药物就要区别于普通饮食,要注意中药的性味,药膳的禁忌以及选料等。
5,药膳汤有哪些怎么做
-药膳小食
胡椒猪肚鸡
传统的炖鸡配以胡椒佐料,鲜甜的鸡肉透出微微一点辣味,口感奇特。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开胃
肉松窝蛋菠菜
红、黄、绿三色放在煲里水煮,不仅颜色搭配费尽心思,味道也颇有水准。
功效:生津血、降血压、通肠胃
锅仔归参山药猪腰
药膳色彩最浓重的一款菜式,从原料到中药搭配都十分讲究,吃起来却不见太多药味。
功效:养血、益气、补肾
锅仔天麻猪脑
最常见的炖汤原料,加入天麻,非常适合经常用脑过度的人士食用。
功效:补脑祛风
荷香蒸鹧鸪
普通的蒸笼菜式,但经过厨师调制加入一些中药佐料,使其别具一番风味。
功效:补肺润肺、化痰止咳
响螺炖水鸭
用洗干净的响螺片加上水鸭,炖3个小时左右的汤可以起到滋阴补肾的效果,补而不燥。
川芎白芷炖鱼头
川芎、白芷可以起到养血祛风、散寒止痛的效果。加上大鱼头一起炖,有利于抗感冒,止头痛。
瑶柱花菇炖鸡
来自大海的瑶柱益气,与花菇的滋补互相促进,起到益气养阴、补肾护肝的效果。
灵芝炖猪月展
灵芝炖猪月展灵芝加上猪月展除了可以补虚润肺还可以提高肌体免疫力。该汤最适合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人常饮。
市场上可以用来做滋补汤品的原料有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都适合秋冬食用。因为秋冬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干咳、皮肤干燥等,并由于肺损伤导致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因此,饮食不当容易损伤脾胃,造成消化不良、痢疾、腹泻等肠胃方面的疾病,所以秋冬进补应遵循生津润肺的原则,多吃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平补肺气的食物。用作滋补汤品的原料搭配宜选择西洋菜和鸭肾、桑杏和猪肺、昆布和瘦肉、白果薏米和小肚、鸡骨草和猪横猁等等。
滋补汤是一种饮食调养品,它具有口味鲜、醇和、食用后不口干、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等特点,可以在美食享受中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但功效的体现是因人而异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人,可分别选适合自身的汤品进行调理和滋补。只有熟知自身体质,各取所需,才能取得良好的进补效果。同时江老板还建议,在食用滋补汤品之前最好以水代茶,因为茶的作用有可能与药膳相抵触,进补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煲汤”VS“炖汤”
在做法上也要根据喜欢的口感有所区别,滋补汤品有“煲”与“炖”两种不同的烹调方式,煲是将锅子直接放于火上焖煮,而炖则是用隔水方式蒸煮为原则;煲汤会使汤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软,炖汤则是原汁不动,清而不混浊。一般来说,无论是“煲”还是“炖”都要熬足3个小时以上,而且最好在24小时内食用,既保证了它的口感鲜美又使它的营养可以被充分吸收,功效可以完全发挥出来。
据说,在以汤品进补的同时,若配上药膳小菜补充调理,进补效果将会更好。这类菜品以天然和极富营养的食物为主,以食物中药佐料。中药的选取多为平和温补型,经特殊烹制而成。既保持了原料本身的营养成分和鲜美味道,又保持了它的滋补有效成分。只要了解药膳本身制定的功效和根据自己的体质加以挑选,无论是烹调成菜肴,还是制成糕点、面食、粥品等,都能使你获得药膳的辅助调理效果。
、母乌鸡一只,整下理干净后过沸水,捞起放进炖锅里(因为乌鸡的裸尸有点吓人,所以就不拍进来恶心大家了)。 2、明参50克、当归20克、黄芪50克、党参30克、莲子20克、山药50克、百合30克、苡仁50克、红枣30克、枸杞10克,全部洗净。 做法: 1、将已过沸水的鸡放进炖锅中,加入快满锅的水,大火烧沸后放入明参、当归、黄芪、党参、莲子。沸后打去浮沫,加盖改微火煲上半小时。 2、再放入山药、百合、苡仁,加盖继续煲。 3、前后共煲一个半小时后,放适量盐,再加入红枣和枸杞,加盖再煲半小时。 4、煲至软烂后起锅倒进汤钵里即成。小鸡的话,煲两小时就软烂了。不过,煲汤最好用老母鸡。
6,补助肾肝脾的药膳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李时珍还说:“粟,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
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狗肉
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华子本草》认为: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清代医家张璐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
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猪肾
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干贝
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鲈鱼
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桑椹
俗称桑果。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如《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清·王孟英还说:“桑椹滋肝肾,充血液,健步履。”故肾虚之人,尤其是肾阴不足者,食之最宜。
芡实
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本草经百种录》称之为“脾肾之药也”。《本草从新》亦说它能“补脾固精”。《本草新编》中还说:“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栗子
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如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曾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明·李时珍亦曾记载:“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胡桃
性温,味甘,既能补肺止喘,又能补肾固精,还能润肠通便。适宜肾虚喘嗽、遗精阳痿、腰痛脚弱、小便频数、大便燥结之人服食。正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说:“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一切筋骨疼痛。为其能补肾,故能固齿牙,乌须发,治虚劳喘嗽,气不归元,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女子崩带 。用大枣,枸杞子,山药煲汤就可以,随便怎么包,建议是归脾丸和六味地黄丸,这样好些!
这样的病不能瞎吃东西,要用中国灸或者是去按摩我说的是中医的按摩.再有一个就是吃食物.要多吃动物的内脏或者是粗米之类的东西,再一个就是用热水代浮啊,或者吃佰瑞福中医药调节我的QQ号码357450565杜仲30克,煮狗肾一对,喝汤吃肾很好的.或狗脊20克,何首乌20克.杜仲15克.五加皮20克.巴戟天15克.半斤白酒,浸泡一个星期后喝酒。一次喝两口。饭前喝很严重的话吃药膳效果不大
重在补肝健肾
用六味地黄丸补肾
用逍遥丸补肝
7,求个养颜美容的药膳滋补汤谱
今天来教大家做一道简单美味的菌菇汤,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手捧暖暖的汤碗,剩下的只有尽情享受它给你带来的温暖和美丽,还等什么,让我们开始做这道药膳营养餐吧!
【原料】鸡汤、金针菇、白玉菇、蟹味菇、袖珍菇、香菇、枸杞适量、西洋参片适量。【调料】老姜片、葱花、食盐(个人喜欢偏淡一点,更爽口、更健康)、胡椒粉少许、白砂糖少许(提味增鲜)、味精。
【制作】 提前将菇类洗净后用水漂1~2天,沥干水后放入砂锅,放入姜片,加入事先准备好的鸡汤(高汤或者清汤都行),大火煮至沸腾改
小火,加入枸杞、西洋参片、砂糖(只要一点点喔)、胡椒粉、盐,敖30分钟,关火撒上葱花即可,也可滴点香油。
【功效】本汤可调节免疫力,有抗癌作用,同时有清热解毒、润肺利尿等功效。
【按语】真的特别特别好喝,特鲜美,根据前些日子在外面吃的芦荟菌菇褒改创的,嘿嘿,营养养颜的喔!其实无论哪个季节食用都不错的呢。
若你感兴趣,更多相关资讯请登录雅食药膳营养餐。 我自己的一些小经验觉得不用大费周章的去找什么菜谱,就喝蜂蜜吧,管你美不胜收。。。呵呵
内服:利用蜂蜜直接冲水喝,千万别用太烫的水, 应该用温水,否则的话 蜂蜜会失去营养价值的!!!外用:蜂蜜牛奶香蕉面膜,又滋润又简单,材料又好准备,保证你的皮肤会变得嫩嫩的!!10道冬季进补汤:
1、羊肉汤
滋补功效:羊肉汤属热性,可以温胃御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特点: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质优美,营养丰富;不膻不腥,味道鲜美异常。
制法:1)先把羊肉、羊骨架洗一下,羊杂做些处理,把羊肉、羊杂放一个锅内煮,可放些葱姜等,(不宜放大料,串味),等羊肉、羊杂煮熟,捞出切成片,备用。
2)把羊骨架放锅里,加满清水,好了,开火,熬吧,熬一个小时左右,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杂质舀出去,这时的汤就比较纯净了,放些葱姜,继续熬吧,什么时候熬的汤成乳白色,象牛奶一样就可以了。熬汤一定要舍得花时间。
3)把切好的羊肉、羊杂放碗里,放些葱花、香菜,蒜黄之类的菜,放适量精盐,把熬好的羊汤趁热倒入碗里,好了,一碗色泽乳白,口味鲜香醇正的羊肉汤就做好了配上千层饼或火烧,味道真的好极了。如果喜欢辣椒,可以放些辣椒。
2、萝卜烧排骨
特点:成菜色泽红亮,肉质酥嫩,味道鲜美。
原料:猪排骨 500克,萝卜500克,酱油20克,料酒5克,盐4克,味精3克,白糖5克,葱8克,姜5克,淀粉5克,油50克。
制法:萝卜切绞成块,葱切段,姜切片。炒锅上火,放油将葱、姜和萝卜放入,煸炒至上色加入料酒、酱油、盐、味精、白糖和清水,放入排骨坯料,用火烧开锅后,转用小火烧 25分钟,待汁收浓且口味浓香时,加入水淀粉,把汁全部挂在原料表面即可。
3、清炖马蹄鳖
主料:甲鱼 1只(重约750克),火腿骨1根,火腿肉100克。
辅料:葱结、姜片、冰糖、熟猪油各 10克,精 盐1克、绍酒25克,白胡椒粉1克,鸡清汤750克。
制作: 1)将甲鱼宰杀,用开水烫泡后,剥去外层内膜,用刀沿甲壳四周剖开,掀起甲盖,去掉内脏(留下甲鱼盖),剁成约3.5厘米长、1.7厘米宽的块(尾和脚爪不用);
2)放入开水锅中煮至水再开,捞出沥水;
3)火腿切成4 大块;
4)将甲鱼块整齐地码在沙锅中,把火腿、葱、姜和火腿围在甲鱼四周,加入鸡清汤和绍酒,盖锅焖住;
5)旺火烧开后,去除浮沫,放冰糖,转用微火炖1小时左右,拣出姜和火腿骨,放盐;
6)再将火腿捞出切成片放入锅里,淋上熟猪油,撒入白胡椒粉即可。
4、黄芪炖乌鸡
原料:黄芪 50克,乌骨鸡1000克,葱10克,姜10克
制法: 1.清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净。
2.将黄芪洗净,放入乌骨鸡腹中,放入沙锅,注入鸡清汤,放入料酒、盐、葱段、姜片,用小火炖至乌鸡肉烂入味即成。
功效:一说、补肝肾、益气血、男子遗精、早泄有辅助治疗作用。
二说、黄芪,是一味中药,功能补脾益气。乌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钙、磷、铁和核黄素、尼克酸等。功能养阴益血、治妇科疾病。黄芪炖乌鸡,有补脾益气、养阴益血的功效。榆次民间用这种传统保健食品治疗月经不调、白带过多、月经痛、血虚头晕等妇科疾病。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乌鸡,性味甘、平,入肝肾经。
5、杞精炖鹌鹑
原料:鹌鹑 1只,枸杞子、黄精各30克,盐、味精少许。
制作:将鹌鹑宰杀,去毛及内脏,冼净,枸杞、黄精装鹌鹑腹内,加水适量,文火炖酥,加盐、味精适量调味即成。
服法:弃药,吃肉喝汤,每日 1次。
功效:滋养肝肾,补精益智。鹌鹑是良好的益智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有助于小儿发育、增进食欲、提高记忆力。脑力劳动者常食,能消除眩晕健忘症状,能提高智力,有健脑养神之作用;枸杞子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抗疲劳、增强体力和智力;黄精能补脾润肺、养阴生津、强化筋骨、益智强身。几味同用更增加其滋补和益智作用。适宜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而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眩晕健忘者服食。
6、素笋汤
取冬笋 200克,鲜汤250克,香菜梗、水发黑木耳、葱姜汁、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先将冬笋去皮洗净,切成长8厘米、宽1厘米的薄处,放沸水中略烫捞出,放凉水中过凉后捞出控水。黑木耳择成小朵,香菜梗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炒锅上旺火,放入鲜汤,加入葱姜汁、精盐、味精,再放入竹笋片、黑木耳片,待汤煮沸时,用后勺撇去浮沫,放入香菜梗,淋上麻油搅匀后盛入碗中。本品特点为素雅清淡,鲜美可口,消痰利肠,通脉化食。
7、冬笋鲫鱼汤
取冬笋 100克,鲫鱼1条(250克),黄酒、生姜片、精盐、味精、精制植物油各适量。先将冬笋剥完后切成长丝,洗净,然后用沸水煮一下,以除去涩味。鲫鱼去鳞除去内脏洗净,锅中放油烧热,放入鱼煎两面至皮微黄,烹入黄酒,加清水及笋丝、生姜片烧开后,略焖煮一会,加入精盐、味精即成。本品特点为汤鲜醇浓,肉嫩笋脆弱,利水下乳,健脾益气。
8、三丁豆腐羹
取豆腐 250克,猪肉丁150克,番茄250克,青豆米50克,精盐、味精、湿淀粉、麻油、鲜汤各适量。先将豆腐切成丁,下沸水焯一下,沥干水待用。番茄烫去皮,去籽,切成小丁,烧热油锅,下葱略煸一下,放入鲜汤、豆腐、肉丁、番茄、青豆米、精盐、烧沸,再加味精,淋上湿淀粉,出锅装碗,淋上麻油即成。本品特点:味道鲜美,滋阴润燥,补中益气,补脾健胃。
9、骨头汤
原料:脊椎骨 1000克,棒子骨500克,适量清水。
调味佐料:姜片、葱段、酱油、料酒、花椒、大料、桂皮、盐。
制法:切记酱油要少放,以汤略显酱色即可。熬制时间为 40-60分钟。骨头汤做好后,盛入小盆内,放入冰箱冷冻室储存,随吃随取。
10、胡椒茴香牛肉汤
用料:胡椒 10克,大茴香10克,牛肉500克,大蒜1条。
制作:胡椒、大茴香洗净;大蒜洗净切节;牛肉挑去筋膜,洗净,切成大块。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 2小时,调入酱油、味精即可,饮汤吃牛肉及大蒜。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暖胃。用于脘腹冷痛、食少呕吐、形寒肢冷者。.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