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祛湿的方子有哪些2,中医中药健脾祛湿的方法3,求一祛湿中药方4,去出体内湿气有什么好方子5,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6,除湿寒中药方大全7,什么中药方最祛湿祛湿的方子有哪些外湿有九位羌活汤内湿有平胃散2,中医中药健脾祛……
本文目录一览
1,祛湿的方子有哪些
2,中医中药健脾祛湿的方法
可以用茯苓,白术,猪苓,泽泻,桂枝,等中药来试试,说明具体的症状
3,求一祛湿中药方
推荐一个中医祛湿毒方子,将薏仁、赤小豆、淡竹叶、马齿苋、槐米、芡实、绿茶晒干后煮水,当茶喝,每天喝一到两杯薏仁茶,可祛湿排毒,美白淡斑,对湿气重、脚气、湿疹均有效。目前市面有成品芡实薏仁茶,省去自制的麻烦,但要看好配料表,单一的薏仁祛湿效果没有那么好。
4,去出体内湿气有什么好方子
拔火罐,每晚拔一次,一次15分钟左右,连续3,4天就好不如你试试薏米仁加红豆煮水喝吧~~
薏米仁去湿~~红豆还可以补心呢~~~
我都这样喝~~~ 食疗推荐红豆薏米粥。做法简单,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开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现在家里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再熬了。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因为到下午喝就会变味了。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5,健脾祛湿的中药配方
红薏米和栀子搭配:红薏米功效,具有健脾祛湿,排毒清热;栀子,清利湿热,保肝利丹,凉血止血。我知道怀府薏康堂的红薏米栀子茶对健脾祛湿效果不错。 中药健脾祛湿的方法很多,但是在生活行之有效、方便使用的,当属成药治疗和食疗 中成药治疗: 1、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2、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脘腹冷痛,肢冷便溏 3、健脾丸:健脾开胃,食少便溏 4、参苓白术片:健脾益气,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5、霍香正气丸(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健脾祛湿食疗: 1、白菜薏米粥 材料:小白菜500克,薏米60克。先将薏米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净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 用法:食用时不加盐或少加盐,每日2次。 功能健脾祛湿,清热利尿。适用于急性肾炎之浮肿少尿者。 2、健脾祛湿汤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3、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4、清热去湿汤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6,除湿寒中药方大全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下面推荐几款健脾祛湿方剂,供大家参考。1、三仁汤组成:杏仁15g,滑石18g,通草6g,白蔻6g,竹叶6g,厚朴6g,苡仁18g,半夏10g。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2、胃苓汤组成:五苓散3g、平胃散3g。功用:祛湿和胃。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3、防己黄芪汤组成:防己12g、黄芪15g、甘草6g、白术9g。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卫表不固,风水或风湿。4、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12g、桂枝9g、白术6g、甘草6g。功用: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5、实脾汤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腹皮、附子、茯苓、干姜各6g,甘草3g。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主治阳虚水肿。6、连朴饮组成:厚朴6g,黄连3g,菖蒲3g,半夏3g,香豉9g,枝子9g,芦根60g。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湿热温伏。7、五苓散组成:猪苓9g,泽泻15g,白术9g,茯苓9g,桂枝6g。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8、五皮散组成:姜皮、桑皮、橘皮、腹皮、苓皮、各等份。功用:利湿消肿,理气健脾。主治脾虚湿甚,皮水。健脾祛湿的食物健脾祛湿的方法很多,除了使用中医方剂调理外,食疗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健脾祛湿的食物,下面一起来看看。1、茯苓:具有利水渗湿、促进消化的功效,我们可以用茯苓、猪骨头或鲤鱼煲汤喝以祛湿。2、薏米: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毒的功效,我们可以用薏米做成粥、饭等食用,特别适合老弱病患者。3、冬瓜:具有利水、利湿、解暑、减肥的功效。除了祛湿,想减肥的朋友该注意了,冬瓜还可以减肥,应该多吃。另外,冬瓜偏凉性,女性生理期不要吃,引起痛经。4、红豆:具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的功效,我们可以用红豆煮粥喝,但是,尿多之人不宜食用,主要是由于红豆具有利水的功能。5、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6、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体内湿气重的症状如果体内湿气过重,那么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如何及时看出自己是否有湿气。体内湿气重的症状,一起来看看。1、工作时,疲乏懒动,头昏困倦。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的感觉;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好象不灵活;有头昏沉、头脑不清爽的感觉;易困倦,有时记忆力减退。2、大便稀烂不成形。大便稀烂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较软,而且大便完了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3、体重明显增,浑身酸痛。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而且表现为虚胖的体征,更严重的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4、食欲不佳。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有隐隐的恶心感,好象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5、早晨舌边缘有明显齿痕。早晨眼皮肿,或有下眼袋;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总之,要尽早查明自己体内湿气重不重,避免引发疾病困扰,促进身体健康。
7,什么中药方最祛湿
祛湿方-利水渗湿方 1 .五苓散【来源】『伤寒论』。【组成】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去皮)。【用法与用量】散剂,生服3-6g,或汤剂水煎服。【功用】清热利湿通淋。【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者。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者。水湿内停者。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或乱吐泻者。痰饮者。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2 .柴苓汤【来源】『杂病源流犀烛』。【组成】柴胡、泽泻、赤茯苓、猪苓、白术、半夏、人蔘、黄芩、甘草、桂心、生姜。【用法与用量】水煎服。【功用】和解少阳,渗水利湿,温阳化气。【主治】少阳湿热者。 3 .猪苓汤【来源】『伤寒论』。【组成】猪苓、茯苓、泽泻、阿胶、碎滑石。【用法与用量】水煎服,阿胶分两次烊化。【功用】利水清热养阴。【主治】水热互结者。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者。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舌偏红,脉细数者。你好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命名】本方能平胃土之不平,故称平胃散。【组成与方解】苍术-----苦温性燥,除湿运脾 君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 臣陈皮-----理气化滞 佐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使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使本方所治诸证为湿浊困阻脾胃,运化失常,胃失和降所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为湿邪所困,则运化失司,胃失和降。脾阳不运,故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浊阴上逆,故呕哕恶心,嗳气吞酸;湿阻气滞,则脘腹胀满;脾不运湿,水湿下走肠间,故常多自利;水湿泛滥,肢体肌肉失养,则身重怠惰。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皆湿盛气阻所致。法当运脾除湿,以其振奋被困之脾阳,温化中焦寒湿。宜用辛香温燥之品,去其湿滞、理其脾胃,使中运得复,则诸证自除。 方中苍术苦辛温燥,“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凡湿困脾阳,倦怠嗜卧,肢体酸软,胸膈满闷,甚至月真胀而舌浊厚腻者非茅术芳香猛烈不能开泄,而痰饮弥漫亦非此不化(《本草正义》)”最善燥湿健脾,重用为君;臣以厚朴,苦温行气,燥湿除满,助苍术加强健脾燥湿之力;佐以陈皮,理气化滞健脾和胃,协厚朴下气降逆,散满消胀,且陈皮、厚朴二药气味芳香,能辅助苍术醒脾调中,开启胃口。炙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助健运,俱为使药。且炙甘草能补能和,可制苍术、厚朴、陈皮之燥烈太过,使本方如有制之师,能戡祸乱而致太平,使湿去而土不伤。诸药相合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哕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濡缓者。可以用像这个稀健薏米红豆茶就可以了。希望能帮到你咯。h俄亥祛湿汤 泽泻1钱,黄柏1钱,白茯苓1钱,木通1钱,防己1钱6分,苍术1钱6分,杜仲1钱6分,破故纸1钱6分方剂主治 湿热腰痛,重坠如带数千钱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祛濕方-利水滲濕方 1 .五苓散 【來源】『傷寒論』。 【組成】豬苓、澤瀉、白术、茯苓、桂枝(去皮)。 【用法與用量】散劑,生服3-6g,或湯劑水煎服。 【功用】清熱利濕通淋。 【主治】外有表證,內停水濕者。頭痛發熱,煩渴欲飲,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脈浮者。水濕內停者。水腫,泄瀉,小便不利,以及或亂吐瀉者。痰飲者。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眩,或短氣而咳者。 2 .柴苓湯 【來源】『雜病源流犀燭』。 【組成】柴胡、澤瀉、赤茯苓、豬苓、白术、半夏、人蔘、黃芩、甘草、桂心、生薑。 【用法與用量】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陽,滲水利濕,溫陽化氣。 【主治】少陽濕熱者。 3 .豬苓湯 【來源】『傷寒論』。 【組成】豬苓、茯苓、澤瀉、阿膠、碎滑石。 【用法與用量】水煎服,阿膠分兩次烊化。 【功用】利水清熱養陰。 【主治】水熱互結者。小便不利,發熱,口渴欲飲,或心煩不寐,或兼有咳嗽,嘔惡,下利者。又治血淋,小便澀痛,點滴難出,小腹滿痛者,舌偏紅,脈細數者。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