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冠豸山好玩吗好玩。景区门票价格30元,开放时间早上8:00-下午5:00冠豸山景区面积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个游览区组成。冠豸山开发始于宋元佑年间,在石门湖筑亭建阁,植……
1,去冠豸山好玩吗
好玩。景区门票价格30元,开放时间早上8:00-下午5:00
冠豸山景区面积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个游览区组成。冠豸山开发始于宋元佑年间,在石门湖筑亭建阁,植以松竹,成为吟诗斗酒之地。山中风景秀丽,独树一帜。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楼台亭阁及书院等人文景观。今尚存半云亭、松风亭、东山书院、修竹书院、灵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处。最为珍贵的有林则徐登临冠豸山时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现存于东山草堂内;还有乾隆年间的名士纪晓岚,任福建提督学院时题写的“追步东山”真迹。
厦门到冠豸山火车车次K901/K904,发车时间13:40,到站时间19:56冠豸山到厦门火车车次K903/K902,发车时间23:33,到站时间 06:56上个星期末刚去玩过,个人建议不要去,没啥好玩的。门票好像不贵,几十块钱吧,单位组织的,不太清楚。现在的话 冠豸山门票40 石门湖 80 ,通票 115 学生票90 包含船票 一般的话都要买通票 除非你只爬山。好玩。景区门票价格30元,开放时间早上8:00-下午5:00
冠豸山景区面积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个游览区组成。冠豸山开发始于宋元佑年间,在石门湖筑亭建阁,植以松竹,成为吟诗斗酒之地。山中风景秀丽,独树一帜。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楼台亭阁及书院等人文景观。今尚存半云亭、松风亭、东山书院、修竹书院、灵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处。最为珍贵的有林则徐登临冠豸山时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现存于东山草堂内;还有乾隆年间的名士纪晓岚,任福建提督学院时题写的“追步东山”真迹。
厦门到冠豸山火车车次K901/K904,发车时间13:40,到站时间19:56冠豸山到厦门火车车次K903/K902,发车时间23:33,到站时间 06:56
2,冠豸山风景区著名景点有哪些
冠豸山介绍 冠豸山历史 冠豸山特点 寨门 寺庙 石门湖 冠豸山风景区由于形似中国古代的灵兽“豸”而得名,这里不仅有着秀美壮观的自然风景,更由于这里曾是许多历史名人的隐士之地以及游览之地而获名,有着深远悠久的文化传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番吧。冠豸山介绍 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是人们对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冠豸山(“豸”此处读“zhai寨”)山势的总体描绘,而“客家神山”、“生命神山”则是冠豸山在全世界客家人心中地位的写照。冠豸山风景区位于福建西部的连城县县城东侧,有“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之称。“豸”为古时灵兽,似羊而独角,能辨曲直,遇恶人则以角触之,是平民百姓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是执法者标榜与警示的“图腾”,是统治者自警的座右铭。旧时执法官之帽称“獬豸冠”,表现了人们对执法无私、公正廉明的期盼。豸的聪灵、刚强、公正、诚信让人们顶礼膜拜。冠豸山因此被称为“正义山”。 冠豸山历史 冠豸山开发始于宋元佑年间,在石门湖筑亭建阁,植以松竹,成为吟诗斗酒之地。山中风景秀丽,独树一帜。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和楼台亭阁及书院等人文景观。今尚存半云亭、松风亭、东山书院、修竹书院、灵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余处。其中就有林则徐登临冠豸山时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现存于东山草堂内;还有乾隆年间的名士纪晓岚,任福建提督学院时题写的“追步东山”真迹。冠豸山特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从正面登山的话,登上百余米缓坡后,可以看到有一株枝干虬劲的百年老松挺立岗山,那就是冠豸山上最zhu名的一株迎客松。其实冠豸山在古代苍松遍布,但受清末战乱、“大跃进”毁林炼钢及“文革”时期乱伐林木的摧残,冠豸山几乎成为秃山,仅剩这颗老松因为长在峭壁之上砍不到而得以幸存。它虬劲的枝干和挺拨的姿态给人以愉悦的美感。在迎客松南面数米有一座六柱凉亭,游人可在那里静赏迎客松的风姿。景区总面积123平方公里,主要有獬豸冠、石门湖、竹安寨、云霄岩、九龙湖等五大景区。她集“山、水、岩、洞、泉、寺、园”于一体,“雄、奇、幽、秀”诸特点于一身,处处彰显旖旎的山水风光和璀璨的客家文化。冠豸山因明代名儒黄公甫,在滴珠岩上题刻字径数尺、矢劲铁强的“冠豸”二字而闻名于世。 寨门 冠豸山千峰耸峙,深谷幽泉,形成许多绝壁悬崖,峡谷险道,盛世供游人玩赏,动乱则可恃险安居。历史上多次战争祸害,人们皆上山躲避。为了防御有力,修筑了不少的关寨,因而形成了寨门这一道准军事防御型的人文景观。冠豸山的寨门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修建主持人为县尹马周卿。明弘治五年(1492)县令关铨重修加固。原设东、西、南、北4座寨门,除南寨门已毁只存遗址外,其余寨门尚完好。 寺庙 冠豸山寺庙有两座,一是灵芝峰下的“灵芝寺”,主要奉祀观音菩萨。一为冠豸前山入口处的“法云寺”,前身为华林寺,建于宋末。 冠豸山有“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之称的碧水丹山,曾经倾倒不少文人墨客,留下数千篇(首)的诗词歌赋、散文,成为冠豸山珍贵的文学遗产。最令人称道的如李鸿猷的《游冠豸山赋》、童能灵的《冠豸山夕照赋》等篇什,不仅辞彩华丽,情景交融,描述生动,而且对研究昔日冠豸山旧貌亦有参考价值。 石门湖 石门湖位于冠豸山东南,与冠豸山景区紧相毗邻,旧称“石门岩”,为连城昔日八景之第二景——“石门宿云”所在地。20世纪70年代,在此建成长73米的大坝,蓄水量300余万立方米。大坝锁蛟龙,石门蓄翠珠。石门岩变成一个山水相连、景色迷人的人工湖泊。水随山蜿蜒,港叉交错;山依水临渊,深谷纵横;碧水青山相映,蒹葭岸柳扶疏;游鱼起舞,白萍红苕相邀;水中孤渚,胜似蓬莱。真有“水似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那种令人向往的佳境。游人荡舟其间,听两岸莺声百啭,看湖中野鸭闲游,抚水底青山,追云边晓日,悠哉游哉

3,冠豸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连城冠豸山,以其主峰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于县城之东1.5公里处“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园诸神秀于一身,雄奇、清丽、幽深,与武夷同属丹霞地貌,被誉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 冠豸山有山奇、水秀、谷幽、岩深之神秀。有中开一谷的苍玉峡,惊而不险的丹梯云栈,放眼万里的一线天,冷风袭人的雪洞,山泉琮琮的莲花洞。身姿绰约的姐妹岩,...好玩啊。 冠豸山 冠豸山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连城县城东1.5公里.平地拔起,不连岗以自高,不托势而自远,外直中虚、山青水秀,与武夷山并称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景区面积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湖五个游览区组成。 冠豸山形如莲花,又名莲花山。因海拔最高的灵芝峰和五老峰,组成拾似法官头上戴的惠文冠,又叫"獬豸冠",故名冠豸山。 冠豸山开发始于宋元年间,在石门湖筑亭建阁,植以松竹、成为吟诗斗酒之地。元朝至正年间,县尹马周乡率千人拓宽上山石磴,建书院楼阁,标全山十三景,到了明代,垒城开池,筑南北堑关墙,凿石磴,建书院,成为闽西"上游第一观" 冠豸山风景秀丽、苍玉峡逶迤而入,一石若悬,流水潺潺,松风亭建在半山巨石之上,游人在此倾听涛声,欣赏吐红杜鹃,分外悦目赏心,走过有惊无险的丹梯云栈,穿过"云嘱"堑门,便是高壁峭立,独开一面的"滴珠岩",上有明代名儒黄公甫题刻的"冠豸"两字,字经数尺,苍劲雄健。旁有乾隆翰林朱阳镌刻的"上游第一观"五字,是为闽江、九龙江、汀江发源地之一的佐证。芙蓉坡上下有历代所建书院十余座,现存修竹书院,五贤书院,东山草堂等。东山草堂内有清代《四库全书》总篡纪晓岚所题"追步东山"以及民族英雄林则徐所书"江左风流"题匾,评为中华名匾。过金字泉,便是五老峰和灵芝峰两峰峪谷形成的长200米的一线天,中有撩人遐思的玉女池,在"白云深处"登五老峰,可眺望城区风光,只见楼宇林立,田畴如画,九曲文川,缭绕如练,尽有"千峰历落双眸下,九曲潆洄一掌中"之感。五老峰下是"天上来"、"林赤章谈书处",周围有弥勒伴观音、沃泉岩、老虎岩、观音谷等景点。灵芝峰下有灵芝庵,唐代欧阳仙炼丹处,雪洞。至后山可见项南所题"万斗朝峰",在此可见高30余丈的"照天竹"当地称为"马锥石",现代人文谓之为"生命之根",其旁有山泉琮琮的莲花洞,身姿绰约的五姐妹石,在寿星峦顶有长亭,有著名书法家罗丹所题"人长寿"石刻。 石门湖古时为连城八景中的"石门宿云"。七十年代在此筑坝建湖,形成一个山水相溶,水天一色的新景观,登船可览翠岛,疯增戴帽、莲花峰、双乳峰、千瀑岩、河马饮泉、大象戏水等景点,还可见湖一石 上似形女阴的被称为"生命之门"的大自然绝作。在香兰亭弃舟上岸,经"三叠泉"便可览"桄榔幽谷"在必达亭可观看高空飞车表演。 竹安寨,位于冠豸山右侧,与冠豸山山体相连,这里集雄、奇、险、绝于一体。踩踏有声,山体完全悬空的315级的摩天岭,有马头山、雄鹰展翅、寿星岩,永不干涸的天地,水门墙、双剑峰,三屏峰等景点。
4,冠豸山风景名胜区的详情
素有“三江上游第一观”之称。属丹霞地貌,由白垩纪赤石群构成,具有山奇、水秀、谷幽、岩穴迷离之神秀。自然布局匀称,高低峰峦连绵不绝,红层峰林密集。岭、崖、洞、谷串成一线。主要胜景冠豸山,有灵芝峰、五老峰、攀星岩、五姐妹石等20多个景点,尤以北堑雄关外红层峰林密集,一柱石笋高50多米,周长40多米,拔地而起,如红烛高烧,称为“照天烛”。山后石门湖海拔427米。1972年建成水面800亩的水库,湖中群山倒影,水光粼粼,湖心翠岛峭壁丹崖,婷婷玉立,如出浴少女。泛舟环湖,舟移景变,变幻无穷。与山、湖相连的旗石寨,其最高点百丈岩,无山不石,有石拔地入霄,还有被称为摩天岭。山景有以雄、奇、险、绝著称的竹安寨。 冠豸山始辟于宋,盛于元、明。宋嘉定年间,五老峰下建二邱书院,立“进士联芳、叔侄乡贤”牌坊,至今依然屹立。元至正年间,县令率众上山,开辟13个风景点,并刻石记其事。元末,在灵芝峰下建樵唱山房。明朝建修竹书院、东山草堂等。清末民初,五贤书院改为豸山中学。有名胜古迹30多处,今尚存灵芝庵、修竹书院、东山草堂等7处,摩崖石刻40多方。冠豸山雄奇险峻,山后是温柔秀丽的石门湖,碧水映丹山,阴阳称双绝,是游人们读不够的生命大典,作为冠豸山水代表作的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两个形象逼真的景点相距只有1公里之遥,一个在水中,一个在湖畔,阴阳相对,遥呼相应,堪称华夏一绝、神州奇观,人称“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被誉为“客家神山”,“生命神山”。而新开辟的九龙湖景区,水面1200亩,山水相依,山徊水转,是个珊瑚状的湖泊。湖面清风碧玉,倒影幽幽、山、石、水层次分明,异彩纷呈。四季花木、葱葱郁郁,鸟语花香、神秘诱人。2004年元旦,九龙湖景区已全面对外开放,现已成为冠豸山主游线路之一。还有世界A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主体座落在连城,这里林海茫茫、奇花异草比比皆是,华南虎等猛兽珍奇游弋山中,充满原始的震撼力,被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翡翠”、“动植物基因库”。梅花山上的“水流三江源头”、衫木王、红豆衫群等景点奇妙天成,给人一种自然魅力的震撼,还有腹地的赖源溶洞群,如一座美丽神奇的迷宫,秒不可言又深不可测。 连城文化,价值连城。连城有丰富的客家文化积淀。连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连城客家方言的复杂,在中国乃至世界罕见。33万人口拥有34种方言,村与村之间语言有的不能沟通,所以普通话非常普及。连城县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远近闻名,有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北团游大粽、四堡拔龙、新泉烧炮等民俗,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每一个民俗活动中都能寻见客家文化的根底,都能映射出中原古文化的风姿。连城有独特别致的文昌阁、云龙桥、永隆桥等客家古建筑;有南山书院、二丘书院、东山草堂等客家古书院;有堪称中国客家人庄园的培田古村落。培田的古民居建筑群由三十幢高堂华屋、二十一座古祠、六个书院、二座跨牌坊. “文化大革命”期间,景区遭受破坏。70年代末,连城县民间组织发起募捐集资,修复灵芝庵。80年代起,县建设部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考察评价。县政府每年组织数万人次上山植树绿化,并颁布封山育林和严禁开山炸石的通告,同时整修景区内外道路。1984年,县政府拨款修凿后山蚁蚣路、仙女池等景点路线,购置石门湖游艇。1985年开发寿星岩,新建长寿亭,增添“人长寿”等多处石刻,修复部分景点建筑,并请省测绘局测绘风景区地形图,编制景区规划,作为连城县城规划区的组成部分,1990年经省政府原则同意,省建委批准实施。规划区范围:以县人大批准划定的保护山界为依据,风景区范围包括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等景区,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景区总体布局依托县城,把县城作为旅游基地,在景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以及休养、疗养设施。 迎客松 正面游山,轻车可直达山麓。拾级而上,景点相随。上百余米缓坡,有一株虬枝伸展的老松挺立岗阜,为迎客松。诗曰:“青松喜迎客,登高兴正浓。松涛相问候,何须一鞠躬。”据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连城知县徐尚忠作《游冠豸山记》曰:“每一罅隙,皆有松为之掩映。短髯老骨,千百其状。”冠豸山自古苍松遍布,因受清末战乱,“大跃进”毁林炼钢和“文化大革命”乱伐林木的摧残,冠豸山松林多遭斧斤之灾,这棵老松因根置峭壁,伐者无法下斧,得以幸存。迎客松南向数米有一座歇山顶式六柱凉亭曰舒心亭,游人可到此歇息,静赏迎客松风姿。苍玉峡 过迎客松,登上逶迤的山路,忽见两侧岩壁峭立,中通一峡谷,谷口有一块崩塌的巨石。巨石斜卧右侧,形成一深洞,山涧流泉汩汩注入,珠玑四溅,发出悦耳的叮咚琴声。山路绕巨石而辟,左侧石壁有马周卿篆书石刻“苍玉峡”三字,形容峡谷内碧珠飞溅,蕴含奇趣。松风亭 过苍玉峡,登阶300余米,层阶边岩上设一座四廊柱盖顶凉亭,供游人歇足,名曰“松风亭”。亭柱有亭名的嵌头格楹联:“松盘黛色宜人爽,风送涛声入耳频”,颇切游人心境。伫立亭中,远望文川九曲,近看田螺山,令人联想到田螺姑娘的故事,心中吟唱起一首美和善的颂歌。亭畔大片松林,峭立崖侧,清风徐来,涛声阵阵,使人顿生“凝眸收胜览,入耳生云泉”之慨。半云亭 逶迤再登百余米,即是半云亭。亭为清代罗学镳倡建。据《罗氏族谱》载:“学镳公,字瑞徵,号蔼驷,敕授州同知。生平仗义疏财,乐善不倦,修桥砌路,见义勇为,豸山半云亭,其所倡建也。”游人入亭观景,往往油然而生“石移云自定,风急鸟皆闲”的悠情和“梦想落尘寰”之仙念。古亭设在一面峭壁陡立、三面下临深渊的悬崖上,为四根圆廊柱、歇山顶式凉亭。亭柱楹联为亭名藏头格:“半壁丹梯天咫尺,云层觉路岭千寻”。亭处地势高峻,晨昏雨露,雾气迷蒙,似在云层之中。登亭之先,便可一路领略“芝茎湿路分瑶草,竹杖随云步玉台”的雅趣。丹梯 云栈 丹梯与半云亭紧紧相连,峭壁上开凿十几步磴道,垂直如梯,十分奇险,游人需攀援附壁而上。因岩石为红色砾砂岩,呈朱红色,故称“丹梯”。游人有诗赞叹:“百折丹梯上紫霄,月宫深处彩云飘。笙歌一曲霓裳舞,体态翩翩分外娆。”丹梯之上,沿峭壁开辟一条小道,路窄仅容一人通过,下临万丈深涧,称为“云栈”。栈旁岩石有一组摩崖石刻,为“丹梯”、“云栈”、“觉路”、“咫尺天”,笔意遒劲,属书法佳品。凭栏远眺城关,田园、房舍、河川、道路、楼房、街市一览无余,如锦似画。滴珠岩 过丹梯、云栈,攀“云瞩堑门”,曲折前行,即抵此岩。滴水岩高壁峭立,摩崖石刻琳琅满目,为全景区之最。其中有元代马周卿的“修莲峰记”和“冠豸”、“印松麓”以及明、清题刻数十处。岩间山岚氤氲,云蒸霞蔚,成为奇观。繁茂的松杉林木,衬托着缭绕的晨雾晓烟,形成“岚气”,使景区更显柔和、淡雅、协调。连城八景之一的“冠豸晴岚”即指此。邑人李文澜《冠豸晴岚》诗曰:“万岫岚光雨后呈,更怜冠豸值新晴。烟痕淡向峰腰抹,霁色遥从顶生。亭接半云看隐约,天开一线认分明。况当夕照余霞散,锦绣图披画不成。”滴珠岩顶的清泉随风飘洒,点点滴滴,如串珠垂挂。游人到此,多张嘴承接水珠,以为乐事。此处观赏冠豸山夕照也富有情趣。清代理学家童能灵在《冠豸山夕照赋》中叙述:“夫豸山清出,冠压群峰;夕照澄鲜,美逾朝晷。故照吞山而低回,山傍照而徙倚。妙赴妙以繁会,光磨光而旖旎。当此之时,琪草流馨,寒泉带喜。”夕照的景观,美逾仙境。凝碧山房 昔为“五贤书院”中的一景。民国初年被焚毁,仅存遗址,20世纪80年代由旅游部门重建。清乾隆六年(1741年),主持兴建“五贤书院”的连城知县秦士望,曾有《凝碧山房》诗曰:“久约青山订素盟,云峰矗立眼前生。窗临绝壁摊书坐,路绕回塘叉手行。天外雨飞襟袖爽,谷中泉响梦魂清。韬踪一日能千古,愧向尘嚣齿姓名。”重建的凝碧山房,位于冠豸西北侧悬崖险处。山房依崖构筑成方形歇山顶框架式双层高楼,柱梁、窗棂,雕饰古朴,色彩艳丽。屋面琉璃碧瓦,飞檐翘角,古雅壮观。楼西侧为万丈深渊,崖石嶙峋;北面崖石高丘;南面倾斜而下,岗阜起伏;楼后依山建有小型宾馆住房,可供游人歇宿;楼东有斜翘巨崖悬臂前伸,如敞口大厅,设茶座及饮食部,供游人品茗、小食及宴饮之需。登楼揽胜,清风徐来,沁人心脾;仰观灵芝、五老诸峰,巍峨高耸云表,分外壮观。夜宿山房,遥看城区万家灯火,晶莹闪烁,平添许多浪漫。仰云亭 凝碧山房楼北高阜建有仰云亭。它背倚灵芝、五老二峰,面临绝壑,与李氏修竹书院、谢氏东山草堂鼎足而立。亭为四方柱歇山顶式凉亭,简朴、幽秀兼而有之。楹联为亭名藏头格:“仰瞻翠豸思先哲,云护金鸡映晓霞”。从亭正面俯瞰城郭和九曲文川,令人飘逸洒脱,心旷神怡。亭建于1983年,由侨胞周千和捐资。仰云是周千和之父名,他抗战时期在家乡独资创办“明耻中学”,甚孚众望。
5,福建境内哪座山最好玩
冠豸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连城县东郊1.5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平地兀立,不连岗自高,不托势自远,外直中虚,层峦迭峰,望之若万蕊菡苕,摇曳于青标翠盖间,故称莲花峰。又因象一顶獬豸冠,又称冠豸山。素有"三江上游第一观"之称。主要胜景有:灵芝峰、五老峰、攀星岩、五姐妹石等20多个景点。北堑雄关峰林密集,一柱石笋高50多米,周长40多米,拔地而起,如红烛高烧,称为"照天烛"。山后石门湖海拔427 米为人工与天然合成,水面约800亩,湖中群山倒影,水光粼粼。与山、湖相连的旗石寨,最高点为百丈岩。景内无山不石,无石不拔。还有被称为摩天岭的竹安寨,山景以雄、奇、险、绝著称。
鼓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离市区17公里。在众多的峰峦岩洞中,尤以白云峰、狮子峰、喝水岩、八仙岩、白云洞、灵源洞、达摩洞等为胜;还有溪洞峡谷,如鳝溪、磨溪、鼓山溪等,典型的峡谷如被称为"谷中之谷"的喝水岩、录源洞。植物种类1000多种,有上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柳杉、马尾松、香樟、枫香、苏铁、丹桂、油杉等,有稀有珍贵植物刺桫椤、香杜鹃以及寄生石斛、冬凤兰等闽北武夷山、泰宁大金湖、将乐玉华洞;
闽西连城冠豸山、永定土楼、梅花山、龙岩龙崆洞;
闽中永安桃源洞、石磷石林;
福州市、永泰青云山;
闽东太姥山、杨家溪、三都澳;
闽南泉州市、厦门市、东山县、龙海火山地质公园。
很多,不一而足。武夷山崇武古城,
漳州东山岛,
福建武夷山1988年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境内,在市区以南约15公里,处在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麓,景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潆洄、碧水丹峰、风光绝胜的美景,古人说它“水有三三胜,峰有六六奇”,被誉为“奇秀甲东南”。
武夷山风景区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及一百零八景点。不仅全年有景,四季不同,而且阴晴风雨,其山川景色亦幻莫测,瑰丽多姿。现全区分为武夷宫、九曲溪、桃源洞、云窝天游、一线天——虎啸岩、天心岩、水帘洞七大景区。它兼有黄山之奇、桂林之秀、泰岱之雄、华岳之险、西湖之美。
武夷山风景的精华在九曲溪。九曲溪源于三保山,溪水碧清,折复绕山,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九曲之胜,武夷山中最著名的一些山峰和高插于悬崖峭壁上的神秘悬棺都列在九曲溪边。景区内还有遇林亭宋代瓷窑遗址、武夷宫等游览景点,极具人文价值。 武夷山也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冲佑万年宫、虹桥和架壑船棺等,还有世界罕见的动植物,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这里并建有武夷山自然博物馆。
武夷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古人称:“东周孔丘,南宋朱熹,北有泰岳,南有武夷”。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此居住四十多年,设帐授徒,著书立说,使这里成为我国东南文化的中心,被誉为“道南理窟”。道家也把这里称为“第十六洞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写下的赞美诗文不下二千多篇,题镌摩崖石刻有四百多处,这些丰富的人文史迹,也为名山增添风采。而古越人的架壑船棺、汉代的古城墟、宋代的古瓷窑遗址和元代的御茶园等,使武夷山更成为人们访古探奇,寻幽览胜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南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峰峦林立,原始森林茂密,景色融雄浑、古朴、隽秀于一体,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被纳入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区。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