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昭通天麻> 药用天麻,吃天麻的禁忌有哪些

药用天麻,吃天麻的禁忌有哪些

吃天麻的禁忌有哪些服用天麻的禁忌:出现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病症的患者不可以服用天麻。天麻在配伍其它药材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不可以盲目乱用。选用天麻

1,吃天麻的禁忌有哪些

服用天麻的禁忌:出现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病症的患者不可以服用天麻。天麻在配伍其它药材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不可以盲目乱用。选用天麻来治病时也要讲究时机,并且要分析病情。天麻煎水时应注意不宜久煎。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根茎。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等。本品主入肝经,功能息风止痉,且味甘质润,药性平和。故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应用。服用天麻的禁忌1、出现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病症的患者不可以服用天麻。2、天麻在配伍其它药材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不可以盲目乱用。合理的搭配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需要根据不同病证组方用药。3、选用天麻来治病时也要讲究时机,并且要分析病情。即使针对肝阳上亢、痰阻经络等实证时,使用天麻也要详审病情,把握病机,随证加减,才能奏效。4、天麻煎水时应注意不宜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为天麻甙,遇热后容易挥发,天麻与他药共煎会因热而失去镇静镇痛的有效成分。生长习性喜凉爽、湿润环境,怕冻、怕旱、怕高温,并怕积水。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由种子到种子的2年整个生活周期中除有性期约70d在地表外,常年以块茎潜居于土中。营养方式特殊,专从侵入体内的蜜环菌菌丝取得营养,生长发育。宜选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土壤pH5.5-6.0,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

药用天麻

2,天麻有什么药用

天麻原名赤箭,始载《本经》,宋代《开宝本草》始收载天麻之名。明代《本草纲目》中将二者合并称“天麻赤箭”。别名明天麻。可见我国很早就将天麻用于药用了。天麻的块茎内含香草醇、甙类和微量生物碱;药用有通络止痛、息风镇痉的作用。用以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神经衰弱及小儿惊风等。

药用天麻

3,天麻的药用价值

1、性味:甘,平。①《本经》:味辛,温。②《药性论》:无毒。味甘,平。③《医学启源》:气平,味苦。2、归经:入肝经。①《纲目》:入肝经气分。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膀胱二经。③《本草新编》:入脾、肾、肝、胆、心经。3、功效: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①《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②《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③《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④《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⑤《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⑥张元素:治风虚眩晕头痛。⑦《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4、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1、《圣济总录》天麻丸:①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一两,荆芥穗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②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天麻二两,地榆一两,没药三分(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一两,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③治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天麻(生用)五两,麻黄(去根、节)十两,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各五两。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2、《本草汇言》: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天麻曲两(酒洗,炒),胆星三两,僵蚕二两(俱炒),天竺黄一两,明雄黄五钱。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二两,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3、《昔济方》天麻丸: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天麻半两,芎藭二两。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4、《十便良方》天麻酒:妇人风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两。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5、《魏氏家藏方》天麻丸:治小儿诸惊: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一两,天南星(炮,去皮)半两,白僵蚕(炒,去丝)二钱。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6、《清·光绪皇帝医方》:①主治前额头痛,洗药方。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水煎,洗之。②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用水熬透,洗之。7、《医学心语》: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症,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8、《外科正宗》:玉真散。治风毒痰阻之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南星6克,防风6克,白芷6克,天麻6克,羌活6克,白附子6克。上为末,每服10克,热酒一盅调服,更敷伤处。方中天麻长于熄风止痉,为佐药。9、《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8克,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经,有平肝熄风之效,且有定眩晕之专长,为君药。 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半数致死量为51.4-61.4g/kg,家兔每天注射天麻稀醇浸剂0.25-1g/kg,可见软弱少动,食欲大减,体重下降,甚至死亡。如腹腔注射煎剂12g/kg,则有疲困、反应迟钝、共济失调、拒食、心跳加快。脑电波出现每秒1-2次的慢波,1例心电图有T波倒置。12只兔多数在用药后48小时内死亡。香荚兰醛副作用较小,静脉注射40mg/kg或口服1g/kg,动物的一般状态和心电图、脑电图都没有特殊变化。小鼠腹腔注射,1次给药香荚兰醇的半数致死量为891.3±31.7mg/kg。天麻浸膏(每支相当生药7.14g)雄性小鼠x次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43ml/10g,雌鼠半数致死量为0.36ml/10g,相当生药0.514g/10g。天麻素毒性很小,用dd系雄性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37mg/kg,灌胃为半数致死量>1000mg/kg,亦有测得灌胃半数致死量>5000mg/kg。动物的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天麻素及甙元对血液红细胞及血小板、转氨酶、非蛋白氮、胆固醇等均无影响,心、肝、脾、肺、肾、胃及肠切片未见细胞变性。天麻素及甙元不影响家兔清醒时心律,但心率略减慢。兔腹腔注射天麻水剂12g/kg30分钟后动物反应迟钝,继则出现共济失调和拒食。5小时后心率增至300次以上,多在48小时内死亡。天麻注射液1g/kg静脉注射,产生显着的镇静作用,匍伏不动并拒食,但心电和脑电图均无变化。香荚兰醛40mg/kg静脉注射或1g/kg灌胃,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心、脑电图无改变。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946mg/kg,大鼠灌胃半数致死量3000mg/kg。天麻素或对羟基苯甲醛给大及小鼠灌胃14-60日,对血象均无影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 天麻的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对小鼠和大鼠胎仔影响的实验表明,在小鼠和大鼠受胎后第6-15日,灌胃373mg/(kg·日)乙酰天麻素,对胎盘、胎仔鼠体重、性别、外观、内脏及骨骼发育无明显影响。小鼠373-149mg/(kg·日),大鼠32.3-64.5mg/(kg·日)分别于受孕后第6-15日灌胃,与对照组比较胎仔未见受到明显影响和畸形。
1、性味:甘,平。①《本经》:味辛,温。②《药性论》:无毒。味甘,平。③《医学启源》:气平,味苦。2、归经:入肝经。①《纲目》:入肝经气分。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膀胱二经。③《本草新编》:入脾、肾、肝、胆、心经。3、功效: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①《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②《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③《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④《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⑤《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⑥张元素:治风虚眩晕头痛。⑦《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4、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1、《圣济总录》天麻丸:①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一两,荆芥穗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②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天麻二两,地榆一两,没药三分(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一两,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③治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天麻(生用)五两,麻黄(去根、节)十两,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各五两。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2、《本草汇言》: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天麻曲两(酒洗,炒),胆星三两,僵蚕二两(俱炒),天竺黄一两,明雄黄五钱。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二两,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3、《昔济方》天麻丸: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天麻半两,芎藭二两。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4、《十便良方》天麻酒:妇人风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两。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5、《魏氏家藏方》天麻丸:治小儿诸惊: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一两,天南星(炮,去皮)半两,白僵蚕(炒,去丝)二钱。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6、《清·光绪皇帝医方》:①主治前额头痛,洗药方。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水煎,洗之。②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用水熬透,洗之。7、《医学心语》: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症,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8、《外科正宗》:玉真散。治风毒痰阻之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南星6克,防风6克,白芷6克,天麻6克,羌活6克,白附子6克。上为末,每服10克,热酒一盅调服,更敷伤处。方中天麻长于熄风止痉,为佐药。9、《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8克,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经,有平肝熄风之效,且有定眩晕之专长,为君药。 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半数致死量为51.4-61.4g/kg,家兔每天注射天麻稀醇浸剂0.25-1g/kg,可见软弱少动,食欲大减,体重下降,甚至死亡。如腹腔注射煎剂12g/kg,则有疲困、反应迟钝、共济失调、拒食、心跳加快。脑电波出现每秒1-2次的慢波,1例心电图有T波倒置。12只兔多数在用药后48小时内死亡。香荚兰醛副作用较小,静脉注射40mg/kg或口服1g/kg,动物的一般状态和心电图、脑电图都没有特殊变化。小鼠腹腔注射,1次给药香荚兰醇的半数致死量为891.3±31.7mg/kg。天麻浸膏(每支相当生药7.14g)雄性小鼠x次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43ml/10g,雌鼠半数致死量为0.36ml/10g,相当生药0.514g/10g。天麻素毒性很小,用dd系雄性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37mg/kg,灌胃为半数致死量>1000mg/kg,亦有测得灌胃半数致死量>5000mg/kg。动物的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天麻素及甙元对血液红细胞及血小板、转氨酶、非蛋白氮、胆固醇等均无影响,心、肝、脾、肺、肾、胃及肠切片未见细胞变性。天麻素及甙元不影响家兔清醒时心律,但心率略减慢。兔腹腔注射天麻水剂12g/kg30分钟后动物反应迟钝,继则出现共济失调和拒食。5小时后心率增至300次以上,多在48小时内死亡。天麻注射液1g/kg静脉注射,产生显着的镇静作用,匍伏不动并拒食,但心电和脑电图均无变化。香荚兰醛40mg/kg静脉注射或1g/kg灌胃,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心、脑电图无改变。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946mg/kg,大鼠灌胃半数致死量3000mg/kg。天麻素或对羟基苯甲醛给大及小鼠灌胃14-60日,对血象均无影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 天麻的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对小鼠和大鼠胎仔影响的实验表明,在小鼠和大鼠受胎后第6-15日,灌胃373mg/(kg·日)乙酰天麻素,对胎盘、胎仔鼠体重、性别、外观、内脏及骨骼发育无明显影响。小鼠373-149mg/(kg·日),大鼠32.3-64.5mg/(kg·日)分别于受孕后第6-15日灌胃,与对照组比较胎仔未见受到明显影响和畸形。

药用天麻

4,人工种植的天麻有多大的药用价值

1、性味:甘,平。①《本经》:味辛,温。②《药性论》:无毒。味甘,平。③《医学启源》:气平,味苦。2、归经:入肝经。①《纲目》:入肝经气分。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膀胱二经。③《本草新编》:入脾、肾、肝、胆、心经。3、功效: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①《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②《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③《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④《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⑤《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⑥张元素:治风虚眩晕头痛。⑦《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4、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1、《圣济总录》天麻丸:①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一两,荆芥穗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②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天麻二两,地榆一两,没药三分(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一两,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③治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天麻(生用)五两,麻黄(去根、节)十两,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各五两。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2、《本草汇言》: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天麻曲两(酒洗,炒),胆星三两,僵蚕二两(俱炒),天竺黄一两,明雄黄五钱。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二两,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3、《昔济方》天麻丸: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天麻半两,芎藭二两。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4、《十便良方》天麻酒:妇人风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两。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5、《魏氏家藏方》天麻丸:治小儿诸惊: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一两,天南星(炮,去皮)半两,白僵蚕(炒,去丝)二钱。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6、《清·光绪皇帝医方》:①主治前额头痛,洗药方。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水煎,洗之。②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用水熬透,洗之。7、《医学心语》: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症,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8、《外科正宗》:玉真散。治风毒痰阻之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南星6克,防风6克,白芷6克,天麻6克,羌活6克,白附子6克。上为末,每服10克,热酒一盅调服,更敷伤处。方中天麻长于熄风止痉,为佐药。9、《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8克,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经,有平肝熄风之效,且有定眩晕之专长,为君药。 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半数致死量为51.4-61.4g/kg,家兔每天注射天麻稀醇浸剂0.25-1g/kg,可见软弱少动,食欲大减,体重下降,甚至死亡。如腹腔注射煎剂12g/kg,则有疲困、反应迟钝、共济失调、拒食、心跳加快。脑电波出现每秒1-2次的慢波,1例心电图有T波倒置。12只兔多数在用药后48小时内死亡。香荚兰醛副作用较小,静脉注射40mg/kg或口服1g/kg,动物的一般状态和心电图、脑电图都没有特殊变化。小鼠腹腔注射,1次给药香荚兰醇的半数致死量为891.3±31.7mg/kg。天麻浸膏(每支相当生药7.14g)雄性小鼠x次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43ml/10g,雌鼠半数致死量为0.36ml/10g,相当生药0.514g/10g。天麻素毒性很小,用dd系雄性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37mg/kg,灌胃为半数致死量>1000mg/kg,亦有测得灌胃半数致死量>5000mg/kg。动物的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天麻素及甙元对血液红细胞及血小板、转氨酶、非蛋白氮、胆固醇等均无影响,心、肝、脾、肺、肾、胃及肠切片未见细胞变性。天麻素及甙元不影响家兔清醒时心律,但心率略减慢。兔腹腔注射天麻水剂12g/kg30分钟后动物反应迟钝,继则出现共济失调和拒食。5小时后心率增至300次以上,多在48小时内死亡。天麻注射液1g/kg静脉注射,产生显着的镇静作用,匍伏不动并拒食,但心电和脑电图均无变化。香荚兰醛40mg/kg静脉注射或1g/kg灌胃,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心、脑电图无改变。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946mg/kg,大鼠灌胃半数致死量3000mg/kg。天麻素或对羟基苯甲醛给大及小鼠灌胃14-60日,对血象均无影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 天麻的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对小鼠和大鼠胎仔影响的实验表明,在小鼠和大鼠受胎后第6-15日,灌胃373mg/(kg·日)乙酰天麻素,对胎盘、胎仔鼠体重、性别、外观、内脏及骨骼发育无明显影响。小鼠373-149mg/(kg·日),大鼠32.3-64.5mg/(kg·日)分别于受孕后第6-15日灌胃,与对照组比较胎仔未见受到明显影响和畸形。
1、性味:甘,平。①《本经》:味辛,温。②《药性论》:无毒。味甘,平。③《医学启源》:气平,味苦。2、归经:入肝经。①《纲目》:入肝经气分。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膀胱二经。③《本草新编》:入脾、肾、肝、胆、心经。3、功效: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①《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②《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③《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④《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⑤《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⑥张元素:治风虚眩晕头痛。⑦《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4、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1、《圣济总录》天麻丸:①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一两,荆芥穗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②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天麻二两,地榆一两,没药三分(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一两,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③治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天麻(生用)五两,麻黄(去根、节)十两,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各五两。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2、《本草汇言》: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天麻曲两(酒洗,炒),胆星三两,僵蚕二两(俱炒),天竺黄一两,明雄黄五钱。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二两,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3、《昔济方》天麻丸: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天麻半两,芎藭二两。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4、《十便良方》天麻酒:妇人风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两。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5、《魏氏家藏方》天麻丸:治小儿诸惊: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一两,天南星(炮,去皮)半两,白僵蚕(炒,去丝)二钱。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6、《清·光绪皇帝医方》:①主治前额头痛,洗药方。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水煎,洗之。②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用水熬透,洗之。7、《医学心语》: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症,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8、《外科正宗》:玉真散。治风毒痰阻之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南星6克,防风6克,白芷6克,天麻6克,羌活6克,白附子6克。上为末,每服10克,热酒一盅调服,更敷伤处。方中天麻长于熄风止痉,为佐药。9、《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8克,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经,有平肝熄风之效,且有定眩晕之专长,为君药。 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半数致死量为51.4-61.4g/kg,家兔每天注射天麻稀醇浸剂0.25-1g/kg,可见软弱少动,食欲大减,体重下降,甚至死亡。如腹腔注射煎剂12g/kg,则有疲困、反应迟钝、共济失调、拒食、心跳加快。脑电波出现每秒1-2次的慢波,1例心电图有T波倒置。12只兔多数在用药后48小时内死亡。香荚兰醛副作用较小,静脉注射40mg/kg或口服1g/kg,动物的一般状态和心电图、脑电图都没有特殊变化。小鼠腹腔注射,1次给药香荚兰醇的半数致死量为891.3±31.7mg/kg。天麻浸膏(每支相当生药7.14g)雄性小鼠x次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43ml/10g,雌鼠半数致死量为0.36ml/10g,相当生药0.514g/10g。天麻素毒性很小,用dd系雄性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37mg/kg,灌胃为半数致死量>1000mg/kg,亦有测得灌胃半数致死量>5000mg/kg。动物的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天麻素及甙元对血液红细胞及血小板、转氨酶、非蛋白氮、胆固醇等均无影响,心、肝、脾、肺、肾、胃及肠切片未见细胞变性。天麻素及甙元不影响家兔清醒时心律,但心率略减慢。兔腹腔注射天麻水剂12g/kg30分钟后动物反应迟钝,继则出现共济失调和拒食。5小时后心率增至300次以上,多在48小时内死亡。天麻注射液1g/kg静脉注射,产生显着的镇静作用,匍伏不动并拒食,但心电和脑电图均无变化。香荚兰醛40mg/kg静脉注射或1g/kg灌胃,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心、脑电图无改变。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946mg/kg,大鼠灌胃半数致死量3000mg/kg。天麻素或对羟基苯甲醛给大及小鼠灌胃14-60日,对血象均无影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改变。 天麻的衍生物乙酰天麻素对小鼠和大鼠胎仔影响的实验表明,在小鼠和大鼠受胎后第6-15日,灌胃373mg/(kg·日)乙酰天麻素,对胎盘、胎仔鼠体重、性别、外观、内脏及骨骼发育无明显影响。小鼠373-149mg/(kg·日),大鼠32.3-64.5mg/(kg·日)分别于受孕后第6-15日灌胃,与对照组比较胎仔未见受到明显影响和畸形。

5,天麻的禁忌和副作用有哪些

天麻是传统的保健药膳的常用药材。天麻的使用禁忌包括少年儿童、孕妇禁止使用天麻片;炎症疾病患者、气虚者、热痹者、有严重的慢性疾病者不适合服用天麻;哺乳期间、年老人一定要遵循医师的叮嘱服用;天麻不适合久煎。天麻的副作用有头晕,胸闷,心律失常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甚至引起昏迷或者休克等情况。天麻的使用禁忌:1、少年儿童、孕妇禁止使用天麻片。2、对于炎症疾病的患者不适合服用天麻。3、气虚者、凡患者见体液衰少,气血两虚、肾阴虚等,均谨慎使用天麻。4、热痹者不适合,具体表现为关节疼痛如灼、痛点发热,疼痛窜痛无定处,口干舌燥唇燥不建议服用天麻。5、有严重的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以及肝脏方面的衰竭等,不建议服用天麻。具体情况建议咨询医生。6、哺乳期间、年老人。针对所述群体,她们的人体较为孱弱,非常容易与天麻等药品造成欠佳的生理需要,因此,她们需要谨慎使用,一定要遵循医师的叮嘱服用。7、天麻不适合久煎。天麻的主要成分为天麻甙,受热极容易挥发。天麻与他药共煎会因热而丧失镇定止痛的成分。因此,天麻最好是先用小量冷水润透,待变软后切割成片状,晾晒或晾干研粉,用煎好的汤剂服用,或研粉入丸、散服食。天麻的副作用:天麻是传统的保健药膳的常用药材。长期大量服用天麻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的,没有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胡乱使用天麻就有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会出现头晕,胸闷,心律失常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有些人群服用天麻,还会引起昏迷或者休克等情况。所以用药遵医嘱和控制每次用量注意观察自己使用天麻后的反应是避免发生副作用的根本途径。

6,天麻的药用功效是什么

【释名】叶如芍药,但小些,当中长出一茎’直上如箭干。茎端结果实,形状像续随子。等到叶子枯萎时,它就发黄成熟了。它的根连一十二枚,犹如天门冬之类的块状茎,形状像黄瓜,也像芦菔,大小不定。生熟吃均可。【采集加工】在二月、三月、五月、八月里采。刚采的天麻乘着鲜润刮去它的皮,用开水煮过以后,晒干收藏,嵩山、衡山人,有的将生天麻蜜煎后当作水果吃,认为非常珍贵。【性味】味辛,性温,无毒。【功效主治】主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滋阴壮阳轻身增年,消痈肿,下肢肿胀,寒疝下血。主治各种风湿麻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久服益气轻身。治寒痹,瘫痪不遂,语多恍惚,善惊失志。助阳气,补阴气,补五劳七伤,环境不适引起的病证,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治风虚眩晕头痛。

7,天麻有什么药用功效

天麻别名:赤箭芝、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主要成分为香荚兰醇、香荚兰醛、天麻甙、多粮、维生素A类物质、粘液质,主产于安徽大别山,陕西秦巴山区,四川、云南、贵州。 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由于天麻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效果显著,故常被人当成“补药”服用。一见眩晕,不分体质虚实,气血盛衰,就妄用天麻,其结果就可能出现以上患者一样的不良反应。 服用天麻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胸闷、皮肤丘疹伴瘙痒等,个别会出现面部或全身浮肿,甚至脱发现象。不仅单用天麻会发生这类反应,有的人服了含天麻的汤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中成药如天麻丸、天麻蜜环菌糖衣片后,同样会出现对天麻过敏的症状。 对天麻的副作用或使用禁忌,古人早有认识。如《本草纲目》云:“久服天麻,遍身发出红丹。”《本经逢原》也云:“天麻性虽不燥,毕竟风剂,若血虚无风,火炎头痛、口干便闭者,不可妄用。”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天麻有一定毒副作用,天麻中毒剂量是40克以上,中毒潜伏期是1~6小时。

8,天麻的药用

天麻的功效:天麻可以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天麻的作用: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效率达81%。

9,天麻药用价值

天麻的做法及营养知识详细介绍 别名:定风草、赤箭、明天麻、赤简明、离母、鬼督、神草、独扔芝、赤箭脂、合离草、独摇使用提示:内服:煎汤,3至10克;研末,每次1至1.5克;或入丸、散。 天麻知识介绍:天麻又名赤箭、明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冬季茎枯时挖出者为“冬麻”,质量较好;春季植株出芽时挖出者为“春麻”,质量较差。挖得后,除去地上茎及菌丝,擦去外皮,洗净煮透或蒸熟,压平,微火烤干。润透切片。以体实泽亮半透明者为佳。天麻主要产于中国的华中及华南地区。中医认为天麻具有息风、止痉、祛风除痹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各种肢体麻木、头痛等症状,是中医治疗大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 天麻营养分析:1.平肝熄风。本品质润多液,能养血熄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本品甘平,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天麻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天订、酒天麻、煨天麻、姜天麻、麸炒天麻,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天麻适合人群:气虚甚者慎服 天麻食疗作用:味甘、辛,性平。归肝经。质坚微香,降而能升。 天麻食物相克:天麻不可与御风草根同用,否则有令人肠结的危险。 天麻做法指导: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
它的价值很高平 归肝经。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 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 湿痹痛。
天麻,中药材名。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根茎。冬、春两季采挖,冬采者名冬麻,质量优良;春采者名春麻,质量不如冬麻好。挖出后,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用清水泡,及时擦去粗皮,随即放入清水或白矾水浸泡,再水煮或蒸透,至中心无白点时为度,取出晾干,晒干或烘干。功能主治为: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作用,对于头晕目眩,中风偏瘫,手足不遂,口眼波斜,肢体麻木,筋骨疼痛,风湿关节炎,神经衰弱,和帕金森氏综合症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特别对治疗头晕,头痛疗效突出。

10,天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它有没有副作用呢

天麻在中医上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天麻入药的部位是它的根茎,通常冬季和春季为采摘最佳季节,晒干入药的天麻能够治疗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头痛等症状。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虽然天麻如今是中医上比较重要的一种药材,已经被大量广泛应用,还具有保健效果,虽然药用价值高但是也具有一定副作用。天麻的副作用天麻的副作用最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过记载,书中写到“久服天麻,遍身发出红丹”,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认识的过敏现象,现代医学也证明了天麻具有副作用,天麻的副作用会在人体中潜伏1到6个小时左右,除了过敏长出红斑以外还会有眩晕症状,因此在服用天麻后一定要关注自身情况,发生过敏现象及时就医。天麻副作用的表现服用天麻的副作用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过敏患者会出现头晕、胸闷、皮肤瘙痒等现象,甚至有人会发生全身肿胀以及脱发症状,很多人都知道天麻可以治疗头晕头痛,因此在炖汤时会添加一些天麻来进行食补,但是却忽略了天麻的副作用。如果出现昏迷现象就应该立刻送至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天麻使用方法天麻虽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是有一些人却不是个食用,例如血虚、阴虚以及孕妇不适合食用,在中医上使用天麻时都会配合其他药物一起入药,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降低天麻的副作用,如果单独使用天麻则药效无法达到最佳效果。食用天麻不可以长时间的煎煮,长时间过热会导致天麻的成分挥发。食用天麻千万要遵循医嘱,不要自己随意进补以免发生意外。

11,中药里面的天麻有什么用

去头风,止痛的作用
1、天麻饭 先用天麻10克,适量水浸泡2小时后切成片,再将浸泡后的水与200克大米、100克瘦肉片、10克胡萝卜块、香菇丝、天麻片等煮成米饭食用。 2、天麻鸭蛋 配方: 天麻9克,鸭蛋2个。 制法: 将鸭蛋放入盐水中浸7日后,在顶端钻1小孔,倒出适量鸭蛋清,再灌入已研成细末的天麻(若鸭蛋不充盈,可将倒出的鸭蛋清重新装入,至充盈为度)。然后用麦面作饼将鸭蛋上的小孔封闭,随即将鸭蛋完全包裹,放在火炭灰中煨熟。 功效: 平肝熄风,清热养阴。 用法: 每日早晨空腹时用开水送食鸭蛋2个,可连服5~7日。 3、天麻汤 处方:天麻(半两),羌活(去芦)、人参、桂心、白术、麻黄(去节.先煎掠去沫.焙)、杏仁(汤浸.去皮尖.炒),各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脐.一枚)。 制法:上锉如麻豆。 功能与主治:治风痉,身如板直,遍身鞭强。 用法与用量:每服五钱匕,生姜三片,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入酒半盏,再煎一沸,热服。服后以生姜稀粥投之,取汗,日二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4、天麻豆腐汤 新鲜豆腐 2塳 新鲜香菇 3朵 天麻 5鍃 茯苓 1/2大匙 九层塔 适量 制作流程 (1)将豆腐切塳,香菇切十字纹,九层塔洗渜备用。 (2)将500cc水注入锅中煮漧,放入天麻、茯苓、枸杞,用小火煮1小时。 (3)加入香菇、豆腐同煮5分钟,再放入九层塔即可食用。 5、天麻炖鸡汤 主 料: 天麻片10克,老母鸡1只,生姜3片。 做 法: 将天麻洗净,生姜洗净切丝,老母鸡杀后去毛及内脏,填入天麻片和姜丝于鸡腹中,放入炖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炖至鸡熟烂即可。分数次饮汤吃鸡肉。可每周1料。连用3料。 药用价值: 补血和血、熄风。用于病后虚弱、眩晕反复发作。 6、天麻蒸鸡蛋 原料: 天麻粉6克,鸡蛋1个。 做法: 将鸡蛋一头开一小孔,灌入天麻粉,用浸湿的白纸沾贴住鸡蛋上的小孔,孔向上放入蒸笼内蒸熟,去壳食用鸡蛋和天麻粉。 功效: 对痔脱肛、子宫脱垂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7、天麻猪肚汤 材料:天麻、肉苁蓉、何首乌各3钱,姜10片,猪肚1个,米酒1大匙,水6碗。 作法:将药材及姜、猪肚加水入电锅炖煮(可多煮一次使猪肚较软),加上米酒适度调味即可。 天麻猪肚汤有减缓衰老,及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十分适合年长者食用。 8、天麻浸酒方 处方:天麻、骨碎补、龙骨、虎骨(酒炙)、乌蛇(酒浸、.去皮骨.炙)、白花蛇(酒浸.去皮骨)、恶实(切焙)、熟地黄(焙),各半两;松节(挫)、败龟板(醋炙)、川芎、当归(切焙),各一两;茄子根(切焙)、火麻仁、原蚕沙(炒),各二两;附子(炮制.去皮脐),一枚;羌活(去芦)、独活(去芦)、牛膝(酒浸.炒),各半两。 制法:上挫如麻豆大,用酒二斗浸,密封,春夏三日,秋冬七日,熟。 功能与主治:治瘫缓风,不计深浅,久在床枕。 用法与用量:每服一盏,不拘时服。
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历代书籍中关于天麻功效的论述做了总结归纳:“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增年、消臃肿、下肢满,寒疝下血;主治风湿,四肢拘挛,瘫痪不遂,小儿风痫,惊气,助阳气,补五痨七伤;风虚眩晕,头痛,通血脉,开窍,服食无忌”等。所以天麻主要功效可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
在我国,天麻入药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的药物作用有: 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效率达81%。

12,天麻是一种很有药用价值和食用功效的食材那天麻的功效是什么百度

天麻是一种很有药用价值和食用功效的食材,那天麻的功效是什么?天麻是一种比较名贵的中药材,来源于植物天麻,是它的干燥块茎,它性质平和,能平肝息风也能止痛,药用价值特别高。除开可以当药,天麻还能够当食疗食材供人们服食,食疗的感觉也很好。假如你要具体把握天麻的食疗实际效果,想要知道它的实际效果和效果是啥,请看一下下边的内容。天麻味柑平,可进到脾经脉,舒肝理气吸气风是其重要实际效果,通常大家因气血亏虚肝热造成头疼或头昏可以与此同时用天麻医治,除此之外,天麻也是有出色的激动实际效果,是医治少年儿童意外惊喜的规范药品。天麻可以袪风止疼,舒筋活络。它不但可以医治风痰造成的头疼和头昏,还能够医治多种常见病,如关节疼、腰腿疼、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等,治疗效果尤其显着。天麻等中小型建筑装饰材料可以调整精神实质和内分泌失调。他们通常与瘦猪肉一起煮,随后服食,可以有效的降低美尼尔综合征的造成,这种病症人群服食后可以快速改进病况。天麻是医治人们血压高的常见药品。它不但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快基础代谢,还能净化处理和医治血液,减少血液流通性中的摩阻,提升毛细管的可塑性,减少血压正常范围过高。除此之外,天麻对人们心脏供血不足、心肌梗塞、脑梗等肿瘤病症也是有明显的治疗的方法。宫颈下垂是女性朋友常用的妇科病。造成后可与此同时用天麻医治。治疗时,一个鸡蛋可以在一端开启,六克天麻粉可以放进鸡蛋中,随后用温纸牙科,随后将鸡蛋放进锅中煮开,煮熟后去皮,马上服食,每日服食一次,十天内宫颈下垂的病症可以大大提高或彻底消散。

13,天麻对人体有何药用怎么用最好

天麻  中草药  [概述]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肉质,地上茎杏红色,叶子呈鳞片状,花黄红色。块茎入药,治眩晕、头痛等。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应用】  1. 用于头晕目眩。治肝阳上亢的眩晕,可与钩藤、石决明等配伍;如风痰为患引起之眩晕,又可以半夏、白术、茯苓等同用。  2. 用于热病动风、惊痫抽搐。对高热动风、惊痫抽搐、角弓反张者,常与钩藤、全蝎等配伍同用。  3. 用于头痛,痹痛,肢体麻木。配川芎等以治头痛,配全蝎、乳香等以治痹痛等。此外,对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常配当归、牛膝等,则为临床所常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  天麻,原名赤箭,始载《本经》,宋代《开宝本草》始收载天麻之名。明代《本草纲目》中将二者合并称“天麻赤箭”。别名明天麻,还有神草(吴普本草)、独摇芝(抱扑子)、定风草(药性论)、合离草、离母(图经本草)之称。日本人称之为鬼箭杆、盗人脚等。  天麻性味甘,平,有平肝息风的功能,常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天麻是地道药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麻化学成分及药理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天麻产品的开发也不断扩大。在古代,天麻在医疗保健中已被广泛应用。《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的奇效;《名医别录》记载,天麻能“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日华子本草》记载,天麻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开宝本草》记载,天麻能“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骨”;《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木。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普济方》、《外科正宗》、《兰台轨范》等记载,天麻分别配伍相关药物,可治疗急惊风发热、痉挛抽搐、偏正头痛、筋骨疼痛、风湿脚气、早衰白发、眩晕、肢体麻木、手足不遂、肝虚头痛、中风偏瘫、破伤风等症。此外,还用于保健。《本草衍义》记载,“天麻,用根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仍须加用之。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面风,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风活络药,研末酒调,热熨患部;光绪头痛眩晕,也常用天麻配伍相关药物煎水洗头。在现代,天麻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中国药典》记载,天麻有“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天麻 “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一些名医把天麻的作用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近年来,对天麻的医疗保健作用不断有新发现。将天麻用于高空飞行人员,作为脑保健药物,可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  临床应用  1. 用于头晕目眩。治肝阳上亢的眩晕,可与钩藤、石决明等配伍;如风痰为患引起之眩晕,又可以半夏、白术、茯苓等同用。  2. 用于热病动风、惊痫抽搐。对高热动风、惊痫抽搐、角弓反张者,常与钩藤、全蝎等配伍同用。  3. 用于头痛,痹痛,肢体麻木。配川芎等以治头痛,配全蝎、乳香等以治痹痛等。此外,对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常配当归、牛膝等,则为临床所常用。  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水洋芋等,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块茎入药。天麻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两干多年前就已入药,其性辛、温、无毒。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 (当时称赤箭,,有医治惊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作用。能治疗头昏、头痛、眩晕、偏头疼、语言謇、小儿惊风、四肢痉挛、风寒湿痹、神经衰弱等症。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天麻著名食谱  天麻的吃法极为丰富,是传统药膳的极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断创新,本站只是收集了一部分极为有名的吃法,以供参考  天麻炖鸡  材料:母鸡1只(重约1500g),天麻15g,水发冻菇 50g,鸡汤 500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切片,放入碗中,上笼蒸10min取出。鸡去骨切成小块,用油氽一下,捞出。葱、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用文火焖40min,加入天麻片,再焖5min,勾芡,淋上鸡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单食均可。  功能:平肝息风,养血安神。
``人体的空间是细胞运动、能量调节的场地,只有这些空间纯净,能量流通顺畅,人体才能回归自然,恢复和保持健康。细胞的运动与细胞的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细胞周围空间能量的压力与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细胞的开合与辐射。周围空间能量浓度越高,压力越大,其细胞内的物质越积聚,即形成传统中医所谓的气血淤滞,它是造成细胞功能失调的主要因素。脏腑疾病的起因是物质、能量不能疏散,从而形成淤滞所致,即气血不通而形成疾病。

14,天麻有哪些功效

天麻的功效中药天麻以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入药,天麻在中医上的使用也是历史悠久,从《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天麻性平,味甘,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等功效。天麻中主要含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荚兰醇、B-谷甾醇等。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血压、痉挛、头痛眩晕等疾病治疗。用量一般为3-10g。天麻的临床应用治疗脑梗塞、脑外伤性综合征:天麻中含有天麻苷元与天麻苷可以改善细胞代谢状态,促进侧支循环和脑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微循环障碍,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镇痛及治疗眩晕:天麻素可以扩张脑部血管,增加脑部血流量,增强心脑血管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可用于三叉神经痛、枕骨大神经痛、药物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的治疗。其他方面:当前,天麻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症、高血压等。有研究者提出将天麻作为脑保健药物,增强使用者的神经分辨能力圈。使用天麻需要注意什么?不良反应:天麻虽治头晕但常见不良反应仍有头晕或恶心、胸闷、皮肤丘疹伴瘙痒等,个别会出现面部或全身浮肿,甚至脱发现象。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天麻有一定毒副作用,中毒剂量是40g以上,中毒潜伏期是1—6小时。天麻不能与御风草根同时使用,否则可能会引起肠结证。天麻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对于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病人要特别注意,不适合用。天麻不宜久煎:因天麻的主要成分为天麻苷,遇热极易挥发。延缓衰老留住容颜 ,从药膳饮食开始 ,如何用好天麻.关于天麻的小知识:天麻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称“赤箭”。后来为什么称其为天麻,一是天麻无根和叶,自身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按普通作物播种,第二年根本没有收获。古人认为:天麻生长神奇,若上天赐予、天所设施,是其状,古时麻为之鞋,故名谓天麻。其二天麻的籽很小,用肉眼难以分辨,所以古人说“凡人无法能栽种”, 且发现了天麻,就认为是上天的赐予。所以称其为“天麻”。20世纪60年代在云南镇雄县一苗族家中种有天麻,长势非常好,最后分析原因是这里树桩比较多,湿度也很大,经过探索发现,天麻的一生自始至终依靠于杂木林下,能分解吸收腐烂树叶的菌,这种菌后来经鉴定为蜜环菌。天麻离开蜜环菌不能生活,而蜜环菌离开天麻仍可腐生在枯枝落叶或寄生在其它植物体上。这就确立了天马靠“吃什么”生长的奥秘,到1970年人工无性繁殖栽培成功。天麻籽无外源营养供给,种子不能发芽,须经紫箕小菇等共生菌的侵染,建立营养关系后才可发芽,形成原球茎,人工有性繁殖栽培成功。所以现在我们见到的商品天麻,只有少量野生的,绝大多数的是人工培植的。二者外观是有区别的,野生天麻的大小不等,形体稍短,而种植的天麻大小均匀,形体稍大而扁圆,近似长条状。二者的疗效应该相同。目前在农贸市场所售的天麻,仍有伪天麻,其品种主要为紫茉莉、土豆等,购买时要注意鉴别。但你只要认识了正品天麻,伪品是很容易识别的。天马微辛、甘、平,入肝经。具有息风止痉,通络止痛的功效。古人方中多以治疗风湿痹者之症的组方。而今天麻以治疗眩晕症最为常用。凡头目眩晕,痉挛抽搐,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一切风症,皆可赖以平定。天麻主要保健功效为改善睡眠,调理血糖,预防老年痴呆,头痛眩晕等。蜜环菌的菌丝体和发酵液与天麻有相似的作用。天麻的服用方法可蒸也可做粥,用量一般为5—15克。下面是天麻的搭配,以供养生保健选择与使用。1.天麻15克,胖鱼头800克,豆腐500克,木耳、大枣、枸杞各适量,砂锅烹汤成乳白色,最后加入西红柿、香菜碎即可。具有平肝息风,定惊止痛等功效,用于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胖鱼头即鳙鱼头,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等,可明显改善记忆力,延缓衰老,还可滋润皮肤。2.天麻15克,土鸡1只,黄姑20克,生姜10克,加热至沸,煲2小时,最后加入油菜即可。具有补脑安神,增强免疫力,辅助降压的作用。3.天麻15克,麻鸭1只,砂锅炖食。可以用于调理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等。4.天麻15克,猪脑1个,放不锈钢锅内,隔水炖熟,起锅前加入葱花即可。适宜于辅助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衰弱 ,以及预防老年痴呆症。5.天麻3克,三七粉2克,温水冲服。可有效改善记忆,活血理气,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头痛头晕等病症。天麻是中药,食用不当是有副作用的,尤其是单独食用可能出现头晕、恶心、胸闷、皮肤瘙痒、全身无力、脸色发白等,所以需要请中医辨证组方才能有效。天麻食用禁忌人群主要有: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肾病患者等。如果你感觉有帮助,请给予评论并点赞,谢谢。以上照片均来自网络

15,天麻的药用及用法

天麻的做法及营养知识详细介绍 别名:定风草、赤箭、明天麻、赤简明、离母、鬼督、神草、独扔芝、赤箭脂、合离草、独摇使用提示:内服:煎汤,3至10克;研末,每次1至1.5克;或入丸、散。 天麻知识介绍:天麻又名赤箭、明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冬季茎枯时挖出者为“冬麻”,质量较好;春季植株出芽时挖出者为“春麻”,质量较差。挖得后,除去地上茎及菌丝,擦去外皮,洗净煮透或蒸熟,压平,微火烤干。润透切片。以体实泽亮半透明者为佳。天麻主要产于中国的华中及华南地区。中医认为天麻具有息风、止痉、祛风除痹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各种肢体麻木、头痛等症状,是中医治疗大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 天麻营养分析:1.平肝熄风。本品质润多液,能养血熄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本品甘平,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天麻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天订、酒天麻、煨天麻、姜天麻、麸炒天麻,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天麻适合人群:气虚甚者慎服 天麻食疗作用:味甘、辛,性平。归肝经。质坚微香,降而能升。 天麻食物相克:天麻不可与御风草根同用,否则有令人肠结的危险。 天麻做法指导: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
天麻治头痛配方摘抄1、天麻川芎丸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②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下。③主治:偏正头痛,眩晕欲倒。——摘自《元·御药院方》2、川芎天麻茶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叶适量。②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③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摘自《本草纲目》3、天麻川芎茶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将上四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饮之。③主治:满头作痛。——摘自《元·御药医方》4、天麻洗药方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②用法:水煎,洗之。③主治:前额头痛。——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5、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①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③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天麻食疗菜谱1、天麻炖鸡〔原料〕鸡1只(500)克,天麻10克,调料适量。〔制法〕(1)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2)天麻洗净、切片。(3)天麻置鸡腹内,鸡入锅加水清炖至熟烂,加调料入味后食用。〔功效〕熄风、行气、活血。〔应用〕治疗身体虚弱、产后血虚头昏。2、天麻炖猪脑一〔原料〕天麻15克,猪脑1具。〔制法〕(1)天麻洗净、切片。(2)猪脑洗净。(3)猪脑、天麻片放搪瓷盆内隔水炖熟。〔功效〕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补。〔应用〕肝虚 型高血压、动脉 硬化、美尼尔氏综合症、神衰、头晕眼花及脑血管意外致半身不遂。天麻炖猪脑二天麻炖猪脑,是民间常用的滋补食品。[功效] 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养。[适应症] 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脑血管意外后遗半身不遂及语言障碍等。[分量和用法] 每次用天麻10克,猪脑一个(洗净),水适量,放入瓦盅内隔水炖熟服食。[注意事项] 本方四季可用。猪脑必须新鲜,用时可每天或隔天一次,3-4次显效。天麻蒸猪脑三配方:天麻10克 猪脑2只 姜5克 大蒜10克 葱5克 盐5克 绍酒5克 鸡汤200毫升制作:1.把天麻打成细粉9猪脑去红腺及膜洗净,姜、蒜洗净,切片,葱切花。2.把猪脑放在蒸盆内,加入天麻粉、盐、姜、葱、蒜和鸡汤。3.把盛有猪脑的蒸盆置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35分钟即成。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猪脑1只。功效:平肝熄风,降低血压。高血压风痰上逆型患者食用。3、天麻鲤鱼〔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尾(1.5千克),酱油、料酒、食盐、味 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姜、水豆粉适量。〔制法〕(1)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2)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内,然后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3)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应用〕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4、天麻烧牛尾〔原料〕天麻10克,牛尾2条,母鸡、肘子、干贝、调料各适量。〔制法〕(1)将母鸡、肘子下锅煮汤,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后切片,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清水、葱、姜、白酒煮开,去其异味。(2)锅内放入 煮好的 母鸡、肘子及汤,再放入牛尾、火腿、干贝,调好色味,用文火煨2小时左右,待熟后将牛尾捞出去,骨留肉 整齐地码入盘中,再将 天麻片镶上,把原汁内的母鸡、肘子等料挑出,用淀粉勾芡,淋香油,浇入盘中即可。〔功效〕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应用〕治头晕、头痛、风湿痛5、天麻炖乳鸽药材:天麻(10克)、桂圆肉(5克)、无花果(2个)材料:老母鸽肉(100克)、瘦猪肉片(50克)、老姜片(少许)制作:1、将老母鸽肉、瘦肉片煮熟; 2、将所有材料放在一起文火炖制2-3小时。天麻具有止头痛的功效,且效果极佳。滋补程度:中等【菜名】 天麻鱼头【所属菜系】 浙江菜【特点】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 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原料】天麻25克 川芎10克 茯苓10克 鲜鲤鱼1尾(1500克) 酱油料酒 食盐 味精 白糖 胡椒粉 香油 葱 生姜 水豆粉各适量【制作过程】1. 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 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 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 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将鱼仍置盆内,然后加入葱、生姜和 适量清水,上笼蒸约30分钟。 3. 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生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料 酒、酱油、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用法】佐餐食,每日2次。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功用】健脾燥湿,化痰熄风。【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点评】1、本方是为风痰眩晕而设。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对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导致眩晕,不宜服用。2、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的患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若肝阳偏亢的患者,加钩藤、代赭石潜阳熄风。3、耳源性眩晕、神经性眩晕属风痰而有上述证候的患者,均可随证加减服用本方。总之,本方主要治疗由于水饮痰湿所致的头目眩晕证,并且收效较好,可谓良方。另外,本方也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在原方燥湿化痰的基础上,加入健脾燥湿的白术,平肝熄风的天麻,而组成化痰熄风方剂。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