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动物药材> 动物给药溶媒剂量,实验动物的常用给药方法包括哪些

动物给药溶媒剂量,实验动物的常用给药方法包括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实验动物的常用给药方法包括哪些2,动物试验给药剂量怎么定3,动物实验大鼠和小鼠给药剂量一样吗4,动物实验常用动物及给药方法有哪些5,请教实验动物中高中低剂量如何确定的及依据6,给动物打针的那种用什么单位对药克还是千克还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1,实验动物的常用给药方法包括哪些

静脉给药,灌胃给药,皮下给药
腹腔注射 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 灌胃

动物给药溶媒剂量

2,动物试验给药剂量怎么定

观察一种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动物用多大的剂量较合适。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1.先用少量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作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2.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3.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特别是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剂量。4.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用药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5.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防止动物中毒死亡,开始的剂量可采用鼠类的1/15~1/2,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6.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龄动物,剂量应减小。如以狗为例:6个月以上的狗给药剂量为1份时,3~6个月的给1/2份,45~89日的给1/4份,20~44日的给1/8份,10~19日的给1/16份。7.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以口服量为100时,皮下注射量为30~50,肌肉注射量为20~30,静脉注射量为25。二、人与动物的用药量换算方法人与动物对同一药物耐受性不同,一般动物的耐受性要比人大,单位体重的用药量动物比人要高。必须将人的用药量换算成动物的用药量。一般可按下列比例换算:人用药量:1小鼠、大鼠:50~100兔、豚鼠:15~20狗、猫:5~10以上系按单位体重口服用药量换算。如给药途径为静脉、皮下、腹腔注射,换算比例应适当减小些。

动物给药溶媒剂量

3,动物实验大鼠和小鼠给药剂量一样吗

可以,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标准

动物给药溶媒剂量

4,动物实验常用动物及给药方法有哪些

静脉给药,灌胃给药,皮下给药
常用动物有小鼠,大鼠,兔,蟾蜍等。主要给药方法有喂食(将药掺入水或食物中),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

5,请教 实验动物中高中低剂量如何确定的及依据

实验动物中高中低剂量如何确定的及依据1、先用少量小鼠粗略的摸索山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的若干分之作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2、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实验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体重下降、精神不振、活动减少或其它症状),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减少剂量再次实验。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儿个剂量做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3、用人动物进行实验时,开始的剂量可采用给鼠类剂量的十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4、确定动物的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果幼小动物,剂量应减小。服量为100,灌胃量应为100-200,皮下注射量为30—50,肌肉注射量为25—30,静脉注射量为25。二、实验动物给药量的计算方法动物实验所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按毫克/公斤体重或克/公斤体重计算,应用时须从已知药液的浓度换算十相当于每公斤体重应注射的药液量(毫升数),以便给药。三、人与动物的给药量换算方法人与动物对同药物的耐受性相差很大。一般说来,动物的耐受性比人大,也就是单位体重动物的用药量比人要人,近几年来新药药效研究中多以下列公式计算:D2=D1×K2/K1×W1/W2D为药物剂量,K为常数,W为动物体重(kg)(1指人;2指动物。人及不同种类动物的K值不同,人1.6、猴11.2、兔10.1、大鼠9.1、小鼠9.1、鼠9.8、猫9.8。如一例体重为70kg的人,某药剂量为20ug.kg-1.D-1,—只5kg重的猴为53.6 ug.kg-1.D-1,一只10kg重的大为40.4ug.kg-1.D-1,而一只20g重的小鼠为260.6 ug.kg-1.D-1(见表三)人用剂量与不同种类动物间剂量的关系。

6,给动物打针的那种用什么单位对药克还是千克还是什么啊

龙虎鼠蛇
在兽药使用剂量计算过程中,必须先弄清药物含量的重量、容量,国际单位与毫克之间的换算,千万不要混淆,下面举例说明。某养猪户利用环丙沙星治疗猪下痢,使用环丙沙星注射液,剂量为2.5毫克/千克体重,药物规格含量2.5%,10毫升(含0.25克)。如55千克的猪,则需药量为:2.5×55=152.5毫克。计算该注射液中环丙沙星含量为25毫克/毫升,计算出152.5毫克环丙沙星需该注射剂的体积是152.5/25=6.1毫升。55千克的猪应注射6.1毫升环丙沙星。

7,药理学实验动物用药量计算

静注硫喷妥钠剂量为100mg/kg,容量为1ml/kg,表示100mg|1ml.该药0.5g=500mg,既是500|100=5ml, 兔体重2.2kg,容量为1ml/kg,表示,2.2*1=2.2ml所以应配成5ml。注射的药量是2.2ml
推荐一个免费教育教学资源下载网站-课件素材库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kjxy8.cn%2fcaidown%2f" target="_blank">http://www.kjxy8.cn/caidown/</a>,教案/论文/反思/说课/课件下载 /课本插图/ 试题试卷/ 课件视频教程/课件制作素材等资源约20多万条,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8,动物试验给药剂量怎么定

观察一种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动物用多大的剂量较合适。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1.先用少量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作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2.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3.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已知药物,特别是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相似的剂量。4.确定剂量后,如第一次用药的作用不明显,动物也没有中毒的表现,可以加大剂量再次实验。如出现中毒现象,作用也明显,则应降低剂量再次实验。在一般情况下,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所以有条件时,最好同时用几个剂量作实验,以便迅速获得关于药物作用的较完整的资料。如实验结果出现剂量与作用强度之间毫无规律时,则更应慎重分析。5.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防止动物中毒死亡,开始的剂量可采用鼠类的1/15~1/2,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6.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给药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龄动物,剂量应减小。如以狗为例:6个月以上的狗给药剂量为1份时,3~6个月的给1/2份,45~89日的给1/4份,20~44日的给1/8份,10~19日的给1/16份。7.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要考虑因给药途径不同,所用剂量也不同。以口服量为100时,皮下注射量为30~50,肌肉注射量为20~30,静脉注射量为25。二、人与动物的用药量换算方法人与动物对同一药物耐受性不同,一般动物的耐受性要比人大,单位体重的用药量动物比人要高。必须将人的用药量换算成动物的用药量。一般可按下列比例换算:人用药量:1小鼠、大鼠:50~100兔、豚鼠:15~20狗、猫:5~10以上系按单位体重口服用药量换算。如给药途径为静脉、皮下、腹腔注射,换算比例应适当减小些。
ic50是半抑制率,意思是抑制率50%的时候药物的浓度。把药品稀释成不同的浓度,然后计算各自的抑制率,以药品的浓度为横坐标,抑制率为纵坐标作图,然后得到50%抑制率时候的药品浓度,就是ic50。要点:药品2倍稀释,多做梯度,做点线图即可!观察一种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动物用多大的剂量较合适。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 1. 先用少量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

9,给药剂量临床常用量动物等效面积系数培养基内血清稀释度中培养

有限稀释法是一种常用的克隆方法。 将需要再克隆的细胞株自培养孔内吸出并作细胞计数,计出1mL的细胞数。 用HT培养液稀释, 使细胞浓度为50~60个/mL,于96孔培养板中每孔加0.1mL(五六个细胞/孔)。接种2排,剩余细胞悬液用HT培养液作倍比稀释,再接种2排,如此类推,直至使每孔含0.5~1个细胞。培养7~10d后,选择单个克隆生长的阳性孔再一次进行克隆。一般需要如此重复3~5次,直至达100%阳性孔率时即可,以确保抗体由单个克隆所产生。例如: 实验细胞克隆化培养技术—有限稀释法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有限稀释法进行细胞克隆化培养技术; 2、学会细胞克隆形成的辩观察技能; 3、配合抗体分泌细胞筛选技术,确定抗体分泌细胞。 二、实验原理: 克隆化培养即单细胞培养技术,用有限稀释法进行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可以及时确定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同时淘汰因发生染色体丢失或抗体的轻、重链基因分离而出现无抗体分泌阴性细胞株。 一般杂交瘤细胞需经过52—3次反复克隆后,才能达到100%细胞阳性率。 该办法亦适用于一般细胞培养中的细胞纯化、突变细胞株的选择,识别和分离。是细胞株的常用方法。 三、实验材料: 杂交瘤细胞、25毫升培养瓶、96孔细胞培养板(天津有机玻璃厂)、移液管(1毫升、5毫升、10毫升)、弯头滴管、倒置显微镜、CO2培养箱、白细胞计数板、计数器、盖玻片、防水笔、RPMI-1640、小牛血清、青链霉素、10毫升刻度离心管,00橡胶塞,饲养细胞(3-6×105/ml、见腹腔细胞的制备)。 四、实验步骤: 1、分装了每孔0.1毫升腹腔细胞的96孔细胞培养板(可提前24小时准备就绪,置CO2培养箱中备用); 2、自细胞培养瓶中收集长势良好的杂交瘤细胞(亦可自24孔培养板孔中收集),制成悬液。3、按白细胞计数方法准确计得细胞悬液的细胞数,一般在105/毫升左右。 4、取3支10毫升刻度离心管排列在超净工作台试管架上,先用无血清培养基将细胞稀释至103/毫升,再用含15%小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稀释到101/毫升细胞,即每0.1毫升1个细胞。 5、每孔0.1毫升细胞悬液。 6、置37℃5%CO2培养箱,4天后取出观察,并在板盖上打上标记,做好记录并统计结果。 7、继续培养时,则在第4-5天更换1/2培养基,约第7-9天可以收获培养液上清用于检测抗体。并重复检测1-2次。 8、选择单克隆生长孔,生长良好,阳性强者,转移到24孔板再做克隆经培养或扩大培养。 五、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以总细胞孔(如96孔)中出现克隆孔统计出克隆百分率,并可进一步按单细胞孔、双细胞孔、多细胞孔分别计算出百分率。 六、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一旦发现污染(孔)必须及时处理; 2、计数细胞要求准确,稀释量亦要准确,否则将造成一孔多细胞克隆或克隆百分离太低; 3、在计数克隆出现率之前,不宜更换培养液,也不宜强烈振动培养板; 4、做克隆化培养的小牛血清必须是优质血清; 5、若做克隆抗体检测时,特别要保护细胞的生长状况,防止细胞生长不良甚至丢失。 七、说明: 哺乳动物细胞通过分离、稀释接种,培养在适宜于单细胞生长的培养液中,形成细胞克隆。运用这项技术可以制作细胞成活曲线,即在接种相同数量细胞的培养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化学药品,或照以不同剂量的射线,观察其对细胞的听见害程度。由此可以在哺乳类细胞中进行诱变试验及分离突变细胞。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10,克林是什么药

通用名称:克林霉素   英文名称:Clindamycin   英文别名:Chlorodeoxylincomycin Hydrochloride、Cleocin、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汉语拼音:Kelinmeisu Linsuanzhi Zhusheye   中文别名:林大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氯林肯霉素、氯林霉素、盐酸克林霉素、盐酸氯洁霉素   【成 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克林霉素磷酸酯。其化学名称为:(2S-反式)-6-(1-甲基-4-丙基-2-吡咯烷碳酸胺基)-1-硫代-甲基-7-氯-6,7,8-三脱氧-L-苏式-α-D-半乳糖吡喃糖苷-2-二氢磷酸酯。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18H34ClN2O8PS分子量:504.97   【药理】   本品的抗菌谱与林可霉素同,但抗菌活性较强,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约 90%),进食对吸收的影响不大。克林霉素在胎血中的浓度比林可霉素大,在乳汁中的浓度可达3.8μg/ml,孕妇及乳母使用本品应注意其利弊。蛋白结合率高(90%)。口服的达峰时间为 0.75~l小时,T1/2为 2.4~3小时,小儿为 2~2.5小时,肾功能减退时稍延长,为 3~5小时;24小时内 10%由尿排出,3.6%随粪便排出。   【适应症】   1.本品适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和手术后感染等。(4)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5)其它: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2.本品适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1)脓胸、肺脓肿、厌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3)腹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4)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子宫内膜炎、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   【用法用量】   口服:盐酸盐,成人重症感染,一次口服150-300mg,必要时至450mg,每6小时1次. 儿童重症一日8-16mg/kg,必要时可至20mg/kg,分3-4次用.棕榈酸脂盐酸盐,供儿童用, 重症感染一日8-12mg/kg,极严重可增至一日20-25mg/kg,分3-4次给药   注射液:磷酸脂注射剂,静滴或肌注,成人革兰阳性需氧菌感染,一日0.6-1.2g,厌氧菌感染一日1.2-2.7g,极严重感染可用至一日4.8g,分2-4次用.儿童1月龄以上,重症感染一日15-25mg/kg,极严重感染可按25-40mg/kg,分3-4次用.肌注一次不超过0.6g,超过此量应静脉给药.   1.成人,剂量如下:中度感染:0.6~1.2g/日,可分2次(每12小时1次)、3次(每8小时1次)或4次(每6小时1次)给药;严重感染:1.2~2.4g/日,可分2次(每12小时1次)、3次(每8小时1次)或4次(每6小时1次)给药或遵医嘱。   2.儿童,剂量如下:中度感染:15~25mg/kg/日,可分3次(每8小时1次)或4次(每6小时1次)给药;严重感染:25~40mg/kg/日,可分3次(每8小时1次)或4次(每6小时1次)给药或遵医嘱。静脉滴注需将本品0.6g用100~2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稀释成≤6mg/ml浓度的药液,每100ml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制剂】盐酸克林霉素胶囊:每胶囊75mg(活性);150mg(活性)。磷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每支150mg(2ml)。   【不良反应】   可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皮疹,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可引起二重感染,伪膜性结肠炎. 也可有呼吸困难,嘴唇肿胀,鼻腔肿胀,流泪和过敏反应.有报告,本品引起伪膜性肠炎的发生率是最高的,可能超过2%。约10%用克林霉素治疗的人出现皮疹,其它如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可逆性血清谷草氨基转移酶及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升高、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其它过敏反应等偶可见。   1.局部反应:肌肉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见出现疼痛,硬结及无菌性脓肿。长期静脉滴注应注意静脉炎的出现。   2.胃肠道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1-2%的病人可出现伪膜性肠炎。   3.过敏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物性皮疹,偶见剥脱性皮炎。   4.对造血系统基本无毒性反应,偶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等一般轻微为一过性。   5.可发生一过性碱性磷酸酶、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及黄疸、肾功能异常。   【禁 忌】本品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有交叉耐药性,对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和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交叉过敏反应,可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   2.与氨苄青霉素、苯妥英钠、巴比妥盐酸盐、氨茶碱、葡萄糖酸钙及硫酸镁可产生配伍禁忌,与红霉素呈拮抗作用,不宜合用。   3.肝、肾功能损害者、胃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抗生素相关肠炎的患者要慎用。   4.使用本品时,应注意可能发生伪膜性肠炎,如出现伪膜性肠炎,先进行补充水、电解质、蛋白质;然后给甲硝唑口服,250-500mg,一日3次,无效时再选用万古霉素口服0.125~0.5g,每日4次进行治疗。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目前尚无详细原研究资料,尚不能作出明确的判定。因此,孕妇使用本品应注意利弊。   2.曾有报导口服克林霉素0.15g,静脉滴注克林霉素磷酸酯0.6g时,乳汁中出现的药量范围为0.7-3.8mcg/ml,因为克林霉素有可能在新生儿中引起不良反应,哺乳期妇女必须停止使用本品。   【儿童用药】   1.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2.一个月内婴儿不宜使用。4岁以内儿童慎用。儿童(新生儿到16岁)使用本品时应注意肝肾功能监测。   【老年用药】   1.克林霉素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业以证明,口服或静脉注射克林霉素后正常肝肾功能的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之间的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差异。   2.克林霉素的临床研究还未包括有充分数量的65岁和65岁以上的患者,目前尚难以判断是否老年人的临床反应与年轻患者有明显不同。但是,临床经验提示与抗生素有关的结肠炎和所见到的腹泻(由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在老年人中发生较多(>60岁),而且是比较严重的。因此,老年患者使用本品时,应注意仔细观察或监测这些病人所发生的腹泻。   【药物相互作用】   1.克林霉素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可能会提高其他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作用。所以,凡使用这些药物的病人应慎用克林霉素。   2.业已证实克林霉素与红霉素、氯霉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具有临床意义,两种药物不应同时使用。   3.本品与新生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苯妥英钠、巴比妥盐酸盐、氨茶碱、葡萄糖酸钙及硫酸镁可产生配伍禁忌。   4.本品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可能使呼吸中枢抑制现象加重。   【药物过量】   1.在小鼠静脉注射剂量为855mg/kg和在大鼠中口服或皮下注射剂量约为2618mg/kg时发现有明显的致死性,在小鼠中见到过惊厥和抑郁。2.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都未能有效的清除血清中的克林霉素。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为化学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在体外无抗菌活性,进入体内后迅速被水解为克林霉素发挥抗菌活性。体外试验表明,克林霉素对以下微生物有活性;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状菌(均包括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菌株)、链球菌(粪肠道球菌除外)、肺炎球菌。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属:拟杆菌属(含脆弱拟杆菌群和产黑拟杆菌群)和梭杆菌。厌氧革兰氏阳性不产芽孢杆菌属:丙酸杆菌属、真细菌属和放线菌属。厌氧和微需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属:消化球菌属、微需氧链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属。毒理研究:遗传毒性:Ames沙门氏菌属回复突变试验和大鼠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生殖毒性:大鼠经口给予本品剂量为0.3g/kg,未见对动物的交配和生育力有影响。大鼠和小鼠分别经口给予克林霉素剂量高达0.6g/kg或皮下注射剂量为0.25mg/kg,结果未见有致畸胎作用。然而,尚未对妊娠妇女进行充分和严格的临床研究,动物的生殖研究并不能完全预测人类的反应。致癌性:在动物上尚未进行长期致癌潜在性的研究。   【药代动力学】   1.克林霉素磷酸酯进入机体后在血液中碱性磷酸酯酶作用下很快水解为克林霉素。正常人的药代动力学表明:单次静脉滴注0.6g克林霉素磷酸酯,血液中克林霉素立即达高峰,浓度为11.09±2.02mg/L,8小时血药浓度为1.69±0.35mg/L;单次肌注0.6g,血液中克林霉素1~2小时达到高峰,浓度为5.92±1.45mg/L,8小时血药浓度为2.51±0.91mg/L,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8小时以上。克林霉素磷酸酯给药后,主要在肝内代谢,并经胆汁和粪便排泄。每6小时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0.6g,胆汁中浓度可达48-55mg/L,部分经尿排泄,静脉滴注0.6g, 8小时排泄率分别为11.72±1.33%和10.51±2.68%。   2.据Physicians&acute;Desk Reference(54版)介绍:   1)本品在短期静脉点滴结束时血清活性的克林霉素便达到峰值水平。生物学灭活的磷酸克林霉素迅速从血清中消失,平均清除的半衰期为6分钟;然而,活性的克林霉素的血清消除的半衰期成人为3小时,小儿患者为2.5小时。成人肌肉注射磷酸克林霉素后3小时内活性克林霉素达血清峰值,小儿患者为一小时内。血清药物浓度水平曲线可以从静脉滴注给药或肌肉注射给药的血清峰浓度值获得,对于上述的消除半衰期,血清药物浓度水平见表1。表1. 投以磷酸克林霉素后活性克林霉素的血清平均峰浓度及谷浓度剂量用法峰浓度mcg/mL谷浓度mcg/mL健康成年男性(平衡后) 0.6g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半小时,每6小时一次10.92.00.6g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半小时,每8小时一次10.81.10.9g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半小时,每8小时一次14.11.70.6g肌肉注射,每12小时一次小儿患者(第一个剂量)*9 5-7mg/kg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1小时。10 5-7mg/kg肌肉注射8 3-5mg/kg肌肉注射4 *本组资料来自正在治疗的感染患者。   2)对大多数成人每8-12小时一次,小儿患者每6-8小时一次使用克林霉素,或者持续性静脉点滴克林霉素时,其血清药物浓度可维持在体外试验时的最低抑菌浓度之上。连续使用三次,血药浓度可达稳态。   3)肝肾功能明显减退患者,克林霉素的清除半衰期略有增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清除血清的克林霉素无效。对有轻、中度肾疾病患者无须改变剂量。4)甚至是在脑膜有炎症的患者中,克林霉素在脑脊髓液均未达到明显水平。在老年人(61~79岁)和青年成人(18~39岁)自愿者中,静脉滴注磷酸克林霉素后,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年龄因素不会单独改变克林霉素的药物动力学(廓清率、消除半衰期、容量分布及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老年人口服盐酸克林霉素后,消除半衰期延长至约4小时(3.4-5.1小时)年轻人则为3.2小时(2.1-4.2小时)。然而,吸收程度在年龄间并无差异,对肝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剂量无须作调整。   【贮 藏】遮光,密封保存。
克林(聚维酮碘乳篙)
克林霉素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