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现在给桃树打什么药好2,桃树上最好的杀菌剂用什么杀菌剂3,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怎么防治用什么药治疗4,杀真菌的农药5,桃树用什么药既能杀菌又能杀虫6,用什么农药治桃子树上长包包里面有白色粉末7,桃树叶起泡用什么药防治较好8,果树……
本文目录一览
1,现在给桃树打什么药好
一般最常用的是杀菌的,再加适量的坐果的,选用百菌清,加适量的赤霉素根据药品说明书上所讲比例稀释就行。
2,桃树上最好的杀菌剂用什么杀菌剂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桃树在不同阶段使用的药物也是不一样的,在桃树萌芽前主要使用新高脂膜进行杀菌、防病的作用。在桃树开花之前要喷洒氧化果乐预防蚜虫,并喷洒多效挫促进桃树花芽分化。在桃树开花之后可以使用敌敌畏对红颈天牛幼虫进行清除。一,萌芽前打药在桃树萌芽之前,应当喷洒一些杀菌剂,选择新高脂膜进行喷洒即可,做到窒息性杀菌、预防病害感染、避免溃烂、溃疡等多种皮层病症。
二,开花前打药在桃树开花之前,发现病害后需及时喷洒药物进行防治,发现流胶需要及时刮除,同时还要做好蚜虫的预防,选择40%氧化果乐进行喷洒。在植株开花之前还可以喷洒多效挫溶液,促进植株花芽的分化,促进桃树结果。
三,花谢后打药在桃树花谢之后,需要对红颈天牛幼虫进行清除,可以使用浸有敌敌畏溶液的棉球堵塞虫孔,也可以使用新高脂膜与杀菌剂混合喷洒,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提高果树的抵抗力。
四,桃树打药时间在进入3~4月份之后,气温慢慢的回升,此时各种病菌以及害虫就开始活动了,此时就要做好对病虫害的预防。另外,桃树开花期间不能喷洒药物,很容易影响到植株正常开花。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喔,麻烦点个结束,给我一个5?赞呀,谢谢喔!祝您身体健康、财源滚滚喔殺
更多3条

3,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怎么防治用什么药治疗
近几年来,随着桃树种植面积的大量增加,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日益发生严重,有的园片甚至发生大爆发,很多果农对该病了解不深或选择药剂不当,以致有的即使用了农药,却因用药效果不理想,造成桃树大量落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一、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难防治的原因1.肥水管理及修剪不当,特别是很多果农习惯偏施氮肥,造成树体徒长,通风透光不畅,抗逆性差,给病菌的侵染创造了条件。2.多数果农习惯于用链霉素来防治细菌性穿孔病,而有些市场上的农用链霉素或青霉素质量差,含量低,甚至有的含量为零,果农误认为链霉素的防治效果差。3.没有分清是细菌性穿孔病还是真菌性穿孔病,在选择农药上存在着盲目性,没有使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农药。4.没有选择合理的防治时期,往往发现病斑才去防治,错过了防治的最好时期。二、桃树细菌性穿孔病防治1.加强桃园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并注重微量元素的应用。合理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2.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链霉素或青霉素。从现在农药市场来看,农用链霉素或青霉素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的产品没有含量,用了这样的产品,防治的效果很差或没有防治效果,所以,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来防治。3.了解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区别,合理选药用药。桃树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呈水渍状,多角形;叶片正面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进一步发展叶片病斑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穿孔连片,形成大的缺刻或孔洞。真菌性穿孔病发病初期叶片上的病斑近圆形,呈褐色,病斑落后形成近圆形穿孔。真菌性穿孔病病斑较细菌性穿孔病病斑偏大。所以,只有分清了他们的区别才能在用药上做到有的放矢,如选择叶枯唑类、二氯异氰尿酸钠类、氯溴异氰尿酸类、中生菌素类等,来防治细菌性穿孔病。4.抓住关键时期,选择特效农药,喷药保护。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石硫合剂结晶30倍液进行彻底清园。发芽后,因为春季溃疡斑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所以,这一时期要合理选择农药,如20%裁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赛高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超铜水溶性粉剂15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上这些农药对真菌、细菌均能防治,效果甚佳。套袋后可选择33.5%海正必绿2号悬浮剂2000倍液,或20%裁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超铜水溶性粉剂15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内吸性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结合使用。
4,杀真菌的农药
多得很,一般的农药销售点都有,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 甲基托布津 杀毒矾 百菌清都行,出名的有瑞士先正达 山东曹达
5,桃树用什么药既能杀菌又能杀虫
1.防治桃蚜的农药。主要有矿物油乳剂、柴油乳剂、石硫合剂、融蚧、速扑杀、杀扑磷、吡虫啉、蚜虱净、康福多、艾美乐、金好年、好年冬、抗蚜威、丙硫克百威、啶虫脒、莫比朗、阿克泰、噻虫嗪、硫丹、赛丹、阿托力、阿耳发特、阿灭灵、虫赛死、绿百事、歼灭等。2. 防治扁平球坚蚧的农药。主要有矿物油乳剂、蚧螨灵、柴油乳剂、石硫合剂、融蚧、速扑杀、杀扑磷、优乐得等。3. 防治桑白蚧的农药。主要有矿物油乳剂、蚧螨灵、柴油乳剂、石硫合剂、融蚧、杀扑磷、速扑杀、扑虱灵、优乐得、噻嗪酮等。拓展资料:在桃树上常用的杀虫剂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为微生物农药,具有胃毒作用。用8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00倍液,在晴天傍晚或阴天使用,对作物叶片均匀喷雾施药,施药时期为害虫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可有效防治桃树尺蠖和食心虫类害虫。该药剂不能与杀菌剂、碱性农药、有机磷类杀虫剂等混用,施药后6小时内如遇雨需重新喷施。苦参碱:苦参碱为天然植物源农药,具有触杀、胃毒作用。该药剂可以麻痹害虫的神经中枢,使虫体蛋白凝固,从而堵死虫体气孔,最终使害虫窒息死亡。用0.5%苦参碱水剂兑水稀释1000~1200倍,在桃树蚜虫初发期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治桃树蚜虫,安全间隔期为3天,最多喷3次。该制剂不能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在碱水区使用时,应先用适量食醋对水质中和,再加苦参碱水剂。吡虫啉:吡虫啉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内吸、胃毒和触杀作用。药剂主要通过阻碍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杀死害虫。在桃树蚜虫初发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制剂用药量为4000~5000倍液,可有效防治桃树蚜虫。该药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氯氰·毒死蜱:氯氰·毒死蜱是毒死蜱与氯氰菊酯的二元复配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在桃树介壳虫爬虫高峰期,喷施522.5克/升氯氰·毒死蜱乳油(有效成分含量为:毒死蜱475克/升,氯氰菊酯47.5克/升),制剂用药量为1500~2000倍液,隔10天再喷施1次,可有效防治桃树介壳虫,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个作物周期最多喷3次。该药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6,用什么农药治桃子树上长包包 里面有白色粉末
7,桃树叶起泡用什么药防治较好
你好!桃树缩叶病,病毒性病害,叶片皱缩、畸形。由蚜虫传播。叶面喷洒菇类蛋白多糖加硫酸锌加天然芸苔素加噻虫嗪进行防治,以钝化病毒、削弱病毒活性,杀灭病毒和传播疡病毒的害虫,就能减轻发病,并使患病叶片恢复正常生长。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8,果树打什么杀菌药
护树将军主要是能吸收太阳紫外线消毒杀菌,可抑制植株气传性病毒生成和传播路径,提升植物免疫力和健康指数。适用于各种果树、绿化树、木材树、橡胶树、棉花、菜果、药材、花卉、烟麻、瓜果、农作物、辣椒、花生、盆栽花草等作物防腐治腐,清园消毒,防冻防寒,保护伤口,治皮层病,冬末催眠,早春催醒,植株保健。1、代森锰锌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用于延缓抗性的产生。
9,果树清园用什么农药最有效
春季抓好时机搞好果树病虫害防治对提高果实坐果率具有重要帮助,那么我们该选哪些农药好呢?一、治粉高、秀特 1、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容易进入植物体内追杀病菌。 2、穿透性强,铲除病菌无障碍,具有双向传导性;杀菌无遗漏,剂型先进,使用安全;低毒低残留,无公害果品推荐用药。 3、杀菌谱广,高效清除腐烂病、轮纹病、黑星病、白粉病、锈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等多种越冬病原菌。 4、使用方便,涂抹500~800倍或喷雾打干枝3000~4000倍皆适宜。 二、灭菌成 作用机理独特,效果好。真菌、细菌、病毒通杀。使用方便,涂抹400~500倍或打干枝1000倍。 三、速霸螨、瑞娃、允乐 1、速霸螨对已产生抗性的叶螨具有高度的杀螨力,对白、红蜘蛛速效性强,持效期长,杀卵。在果园花期、幼果期、嫩梢期使用安全。 2、瑞娃或允乐防治棉蚜有特效,同时防治瘤蚜、苹果小卷叶蛾、绿盲蝽、康氏粉蚧效果好。目前中药制剂溃腐灵已用于苹果、葡萄、猕猴桃、桃树、樱桃及梨树(香梨)等果树清园上,具体用法为:采果后、落叶2/3时及春季萌芽期使用溃腐灵200-400倍液+有机硅清园。清园剂是机油和石硫合剂的混合液微乳剂,在葡萄落叶后和花芽萌发前稀释1000倍喷布二次,有良好的防病治虫作用。一、正确选用清园药剂。石硫合剂组合高脂膜增产剂。它是一种广谱办法:杀虫、杀螨、杀菌剂,对防治作物炭疽病、穿孔病、缩叶病、白粉病、黑痘病以及红蜘蛛、介壳虫等都有很好的效果。石硫合剂是无机农药,具有药效长、成本低,其中所含的硫和钙还是作物所需营养元素,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所以以往清园多用石硫合剂。但随着科技发展,农药种类的繁多,近几年出现有不少果农用其他药剂代替石硫合剂来清园,有的甚至用福美砷、福美双等这些国家明令禁止在果树上使用的农药清园,结果造成果园土壤环境砷污染,同时也造成了果树本身的直接污染。据专家经验,这种做法不提倡,清园还是大力提倡使用石硫合剂,而且使用人工自己熬制的石硫合剂要比市场上卖的成品石硫合剂效果好,所以建议广大果农,清园尽量用石硫合剂,而且有条件的尽量自己熬制。另外,清园可配合使用杀虫杀菌剂组合高脂膜增产剂220倍液,如高脂膜组合40%农抗500—1500倍、 50%丙环唑3000倍、42%阿维菌素能有效的杀灭一些病原菌和越冬害虫。二、正确把握清园时间据调查,多数果农清园只喷一次药,但随着近几年新的病虫害种类逐年高发的趋势,有条件的果园还是尽量喷2次药为好。第一次清园树上喷药最佳时间为萌芽时,即果树芽鳞松开露绿时较好。此次清园重点是防治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枝干病害和介壳虫、棉蚜、大青叶蝉等。第二次清园树上喷药最佳时间为花露红至花序分离时。此次清园重点是防治白粉病、锈病、霉心病及红蜘蛛、蚜虫、卷叶蛾等。若错过以上喷药最佳时期,病虫害防治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混合焦油清园剂不含化学成分,源于多种植物里的焦油提炼而成,天然绿色高效。是代替原始石灰的最新产品。能有效杀灭各种真菌 细菌 病毒 越冬害虫和虫卵,减少下茬作物病虫基说。能提高树体的抗病性 抗霜冻能力,并能修复伤口,营养树体,保护果树安全越冬。适用于大棚 果树清园5波美度的石灰硫磺合剂,如果是苹果园,腐烂病若比较重可用50倍的富美砷。
10,应用抗菌药物需考虑哪些问题
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病人所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谱、选择性和对机体的影响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而不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行不良反应影响病人的健康外,还会产生抗菌药物的独特的耐药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会影响用药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一旦产生了耐药菌株,对其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抗菌素常用于防治畜禽细菌性疾病,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1)正确选择药物:在防治鸭的某种疾病时,常有数种药物可供选用,但一般应以防治效果最好、不良反应小、价廉易得为原则。(2)不要把抗菌素当保险药任意滥用,滥用抗菌素不仅无益,而且会产生危害。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会使一些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使抗菌素失效,还会破坏动物体内正常菌群间的平衡,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株则大量繁殖,出现二重感染,并难于治疗,如可能出现长期拉稀等。所以,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抗菌素;能用一种决不用多种;用药量要足,疗程要够;一般不宜长期将抗菌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3)联合用药时,目的要明确,合理应用,否则效果不佳,一般认为,两种抗菌素联合使用能提高杀菌力,扩大杀菌范围,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但若联合用药不当,不仅不能增加杀菌力,相反还互相拮抗,或增加副作用。如青霉素与四环素类合用,就会使青霉素的杀菌力降低。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或耐药,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以下简称药敏)的结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药敏工作。 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上述特点,按临床适应证(参见“各类抗菌药物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二)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三)给药途径: 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例如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此情况见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以及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等。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四)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 (五)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六)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1. 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2.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4.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5. 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其他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1. 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2.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3.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4.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一)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1. 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 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 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