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小孩真菌感染用什么药2,小朋友得了鹅口疮用什么药好的比较快3,小孩手脚上患有感染真菌的癣用什么药最好4,治疗真菌感染的外用药原则5,小儿真菌感染6,适合儿童用的手癣药膏7,儿童被真菌感染怎么治疗8,小孩误服杀真菌的药水该怎办……
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孩真菌感染用什么药
真菌感染也是念珠菌感染的,一般常使用达克宁,制霉菌素治疗的
2,小朋友得了鹅口疮用什么药好的比较快
儿童鹅口疮可以使用西地碘片、伊曲康唑等药物进行改善,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使用率是比较高的,并且效果非常好。不过这两种药物也存在弊端,所以在用药之前需要先咨询一下医生。此外,建议或者在日常生活当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和口腔卫生。儿童鹅口疮又叫白念菌病,这是出现在口腔黏膜的一种病症,在临床上发生的概率是很高的。在患病之后患者的口腔黏膜会出现不良变化,会给儿童带来一定的痛苦,所以需要尽快用药控制处理。那么,儿童鹅口疮用什么药比较好呢?下面就来介绍两种药。?1、西地碘片西地碘片是治疗儿童鹅口疮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这种药物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它能够非常快速的杀灭致病菌,具有超强的杀菌抑菌作用,在用药之后能够快速的杀灭白念珠菌,从而达到改善病症的目的;而且西地碘片还能够起到消炎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病症好转。不过这种药物也是存在弊端的,它不适合对碘制剂过敏的患者使用,并且怀孕和哺乳期的妇女,也不能使用这类药物,因为这种药物会通过胎盘屏障,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并且还会影响乳汁。2、伊曲康唑伊曲康唑也是治疗儿童鹅口疮的一种药物,这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抗真菌药,能够有效的对抗诱发鹅口疮的念珠菌,并且此药物还可以杀你深层次的真菌,对任何程度的儿童鹅口疮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不过这种药物在使用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甚至还会损害到肝肾功能。当出现这些异常反应的时候,应该立即停药,停药之后不良反应就会自动消失。上面介绍的就是儿童鹅口疮可以使用的两种药物,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结合儿童的身体表现。此外,建议患者在平时生活当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要注意口腔的清洁,还有注意饮食,还应该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强个人的身体素质。鹅口疮是由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有不易擦去的白色覆膜。小儿鹅口疮可以使用碳酸氢钠溶液、鱼肝油、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1.碳酸氢钠溶液:对于病情较轻的小儿,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可用2%-4%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2%-4%的碳酸氢钠溶液是一种弱碱性溶液,可以抑制口腔内白色念珠菌的繁殖。2.鱼肝油:小儿鹅口疮可使用鱼肝油进行治疗,鱼肝油为油剂,对口腔黏膜无明显刺激性,上药简单易操作,而且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功能,促进黏膜修复。3.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制霉菌素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可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与膜中甾醇结合,损伤膜的完整性,以致真菌细胞内容物流失,破坏真菌正常代谢,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可与鱼肝油混合使用,鱼肝油可以延长制霉菌素对口腔黏膜局部的作用,因此小儿鹅口疮使用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进行治疗,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3,小孩手脚上患有感染真菌的癣用什么药最好
小孩不要乱用药,先咨询医生,有些要对小孩有很大的副作用,不要乱用药膏呀什么的。希望能采纳!
4,治疗真菌感染的外用药原则
真菌通过皮肤的深层入侵,对人体造成危害,治疗真菌感染不能迟缓。下面我准备了治疗真菌感染的外用药原则,希望对您有帮助! 治疗真菌感染的外用药原则 一、咪唑类抗真菌药 1、氟康唑 氟康唑是较早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可口服也可静脉滴注,每日用1次, 儿童 剂量可用6~12mg/kg/d,成人可用400~1200mg/kg/d,有时儿童可用到19mg/kg/d,成人用到1600mg/kg/d时仍可耐受。此药可渗入组织,由肾排出,对除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外的其他念珠菌、隐球菌及毛孢子菌等均比较敏感,但对一些丝状真菌如曲霉则不敏感。临床曾有 报告 可引起肝脏的不良反应,但在治疗结束后即可恢复。在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免疫缺陷病人中用持续性插管常是诱发念珠菌菌血症的诱因,故从预防着手,应及早移除插管。 近来发现念珠菌的耐药性日益多见,所谓耐药性是指抗真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超过正常体内所需的抗菌浓度。临床研究包括:1)原来敏感的菌株变成不敏感;2)所感染菌株原本耐药;3)新出现的耐药菌株。一般仅从临床治疗失败还不能说明问题,近有报告用氟康唑治疗免疫缺陷的念珠菌菌血症病人时,所用导管插管可影响其药效而与原来的MIC关系不大,但实际是近10年来临床应用得最多的咪唑类抗真菌药中,氟康唑的耐药性已不断出现,而且在短程用氟康唑时较少发生耐药,如在艾滋病病人多次应用小剂量氟康唑治疗口咽念珠菌时则很容易引起耐药。另一类则是对氟康唑有天然耐药性的真菌,如光滑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对这类菌常需要用较大剂量进行治疗才可收效。有人用NCCLS(美国国家实验法)检测氟康唑的MIC达64ug/ml时,如只用氟康唑400~600mg/d,则其疗效即差,此时如与两性 霉素B合并治疗则可产生协同作用。 2、伊曲康唑 目前已有口服胶囊、口服溶液和静脉注射3种剂型。儿童可用5~7mg/kg/d,成人可用400mg/kg/d。当应用更大剂量也可耐受,也可作为 经验 治疗两性霉素B治疗AFI一个疗程后的替代药,近来在我国上市的环糊精口服液可增加其生物利用度,对可口服者如艾滋病病人并发的口咽念珠菌病等非常适用。 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和羟丙基倍他环糊精口服液后1.5~4h可达血浆峰值;一般伊曲康唑高度结合血浆蛋白,经过肝脏广泛代谢后,经尿液和胆汁排出体外;肾功能不全和血液透析不影响其代谢,因此无需调整剂量,但在预防性应用时,必须监控血浆药物水平,保证血浆浓度为230~500mg/ml;而当与西沙比利、息斯敏、特非那丁等合用时,因其共同竞争CYP3A4酶,可以导致严重的心律不齐,与甲基强的松龙、环孢素等合用时,也可延长其作用并有可能增加其毒性;由于伊曲康唑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在长期应用时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最近欧洲进行一开放性多中心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治疗侵袭性曲霉病时,静脉输入伊曲康唑后继续口服伊曲康唑是安全、可靠而且有效的。因此,此药可以作为治疗曲霉病的二线药物;对于血液肿瘤和骨髓移植的受体,伊曲康唑可用于预防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此外,对于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中性粒细胞低下的发热性癌症患者,经随机静脉注射伊曲康唑后再予口服伊曲康唑口服液和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作对照观察,2组有效率分别为47%和38%,而且前一组的副反应比较少些。 3、活力康唑(Voriconozole) 此药又名UK109496,是从氟康唑衍生出来的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近来已由FDA标准用于临床,我国正在临床试验中。SARS流行时,我国曾用于一些病人。此药抗菌谱广,体外试验证明:活力康唑对念珠菌,包括对氟康唑耐药的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和毛孢子菌等均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对一些霉菌,如曲霉、尖端赛多孢霉、镰刀菌、皮炎芽生菌以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但是对于一些接合菌则无抑制活性。 此药口服后2小时内达到血浆峰值,在组织内分布广泛,甚至可通过血脑屏障分布到中枢神经系统;其平均清除半衰期为6小时,生物利用度可达90%。活力康唑可在肝脏内广泛代谢80~90%的药物并以无活性的代谢产物而从尿液排出。此药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CYP2C19,CYP2C9及CYP3A4等脱甲基酶异构体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在I期临床研究中,有时可引起可逆性视觉障碍、光敏性红斑,一般都与剂量有关,约有10%的病人可出现肝酶升高。 最近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的一项随机研究显示:对侵袭性曲霉病,此药甚至疗效优于两性霉素B,患者存活率高,而且对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或对其脂质制剂治疗无效的AFI,此药也可有效。当此药输注后,其输入相关性反应和肾脏毒性反应较少,肝毒性反应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相似。一、咪唑类抗真菌药 4、其他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 ①Rovuconazole:此药原名BMS-207147,其化学结构与氟康唑及活力康唑相似,但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抗菌谱广而且可以口服,对念珠菌包括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新生隐球菌、曲霉、尖端赛多孢霉、暗色真菌等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镰刀菌、接合菌等也有中度抑制作用,目前正在临床研究中。 ②Posaconazole:此药原名SCH56502,是从伊曲康唑结构基础上衍生出来,因其不溶于水,所以只有口服制剂,其抗菌谱广,对曲霉、荚膜组织胞浆菌、离蠕孢、接合菌、镰刀菌等以及常见的酵母类致病真菌如各类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不良反应也与 其它 唑类抗真菌药相似。 .二、作用在真菌胞壁的新抗真菌药 1、卡泊芬净(Caspofungin) 此药商品名为Cancidas。其作用靶位在致病真菌的细胞壁,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因不能耐受其它抗真菌药或由于用其它抗真菌药失败的患者,尤其是AFI。这是一种棘白菌素类药,当静脉用药后,其半衰期长达10~12h,故可1天用药1次。此药对念珠菌及曲霉等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一些双相真菌如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也有抗菌作用,但对新生隐球菌、镰刀菌、接合菌及毛孢子菌等无抗菌作用。动物模型研究提示此药与两性霉素B及咪唑类抗真菌药有协同作用。对曲霉等感染有效。其与蛋白结合率为97%。在肝内代谢,但对肝脏CYP450酶素无影响,也非该酶的作用底物,分布容积为9.7L,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给药后约41%的药由尿排出,其中原形药约为1.4%,粪中排出约35%,其适应证为:1)AFI经其它抗真菌药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2)念珠菌口咽炎或食管炎。成人剂量第一日70mg,以后每日50mg静滴。老年及肾功能减退者剂量不需调整,中度肝功能减退者首剂不减,维持量则应减半。儿童患者暂不推荐使用。孕妇患者则应要权衡利弊而定,哺乳期妇女患者用药时应暂停哺乳。不良反应比两性霉素B少,较常见的有寒颤、发热、静脉炎、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及皮疹、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低等。静滴时不可用糖水稀释。透析不能清除本品。有时可与其它药发生相互作用,应注意。 2、米卡芬净(micafungin) 本品是通过由真菌Celeophoma empodri改造而成一新的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对念珠菌中的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及近平滑念珠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曲霉在体外试验中也显示抗菌活性较好,但与其它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相似,对新生隐球菌、镰刀菌、接合菌和丝孢子菌等无明显抗菌活性。现已在骨髓移植病人的真菌感染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当静脉滴注,尿中排出药量<1%,多剂给药后在体内有一定积蓄,蓄积系数为 1.5。已经证明对念珠菌及曲霉感染有一定疗效。临床试验中成人剂量为50~100mg1次静滴,对曲霉感染可增至每日50~300mg。患者耐受性好,其最佳有效剂量还在探索中,此药可单用或者与其它抗真菌药联合应用。 3、安道芬净(Anidulfungin) 其抗真菌作用及抗菌谱与卡泊芬净相同,对部分念珠菌可有杀菌作用,但对近平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作用稍差,对新生隐球菌、毛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等无抗菌隐性。血半衰期31h,主要在体内降解,尿中排出药物少,成人首剂50mg,继以每日25mg静滴,或首剂70mg,继以每日35mg静滴。目前正在III期临床试验中。此药也可口服。 两性霉素B于1958年批准上市后迄今已近半个世纪,该药几乎对绝大部分真菌均有抗菌活性,对多数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22~1mg/L;临床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疗效确切,耐药菌株少见。作用机制为药物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导致真菌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真菌死亡。其半衰期长(24h),可1日1次给药。缺点为必须静脉给药,组织穿透力弱,药物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毒性大,尤其肾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如静滴药物后寒战、高热等即刻反应,贫血,肝肾毒性,低血钾等。为克服上述缺点,已先后试制并上市了三种含脂类两性霉素B制剂,即两性霉素B含脂复合体(Abelcet,ABLC)、两性霉素B硫酸胆甾醇酯(Amphotec,ABCD)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AmBisome,L-Am。三者的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与两性霉素B常规制剂相同,但上述脂类制剂在人体内多分布于网状内皮细胞组织丰富的器官,如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了在肾组织中的分布,因而减低了药物引起的肾毒性,并在一定程度商减轻静滴本品引起的发热等即刻反应,改善患者的耐受性,保证了此药的疗效。 三、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据少数患者中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1)含脂类两性霉素制剂治疗念珠菌等的有效率优于曲霉病;2)脂类制剂的剂量为常规制剂的3~5倍时,治疗念珠菌菌血症和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与常规制剂相似;3)三种脂类制剂的肾毒性均低于常规制剂,但疗程中仍需要监测肝肾功能。三者的其它不良反应并不完全相同,Amphotec静滴后引起的即刻反应较多见,偶尔有患者对含脂类制剂较常规制剂耐受性更差的报道。目前含脂两性霉素B尚不作为一线药物应用,仅适用于对两性霉素B常规制剂无效(已用常规制剂总量>0.5g)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四、脂质体霉菌素 脂质体霉菌素注射剂(Nystran)目前在III期临床试验中。本品抗真菌作用与制菌霉素同,对新生隐球菌、念珠菌属、曲霉属、镰刀菌、根霉菌、毛霉菌、毛孢子菌属等均有良好作用。对某些耐两性霉素B株亦有作用。实验动物感染中对播散性念珠菌病、肺曲霉病等有效,其体内作用于较游离的制菌霉素强。正常人终半衰期为20分钟。临床试用于念珠菌菌血症患者经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治疗失败者有效率达60%,用于侵袭性曲霉粒减少发热者均获相当疗效。用药后患者耐受性好,肾毒性、低血钾及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均较两性霉素B少。发热、发疹、肝功能异常少见。 五、 总结 总之,随着一些急性侵袭性真菌病的不断增多。近年来对这些重症真菌病患者的治疗药物也不断出现,相信在不久将来,还会有更多治疗这类真菌病的药物问世。 真菌感染的主要分类 一、浅表真菌病 感染仅仅局限于皮肤角质层的最外层,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组织反应,感染毛发时也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主要包括:花斑癣、掌黑癣和毛结节菌病。 二、皮肤真菌病 感染累及皮肤角质层和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甲板等,能广泛破坏这些组织的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宿主免疫反应;这类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癣菌病,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还包括皮肤念珠菌病等。 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足癣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发病率高。 三、皮下真菌病 感染皮肤、皮下组织,包括肌肉和结缔组织,一般不会经血液流向重要脏器播散;但有些感染可以由病灶向周围组织缓慢扩散蔓延,如足菌肿等;也有些则沿淋巴管扩散,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免疫受损患者的皮下真菌具有潜在的播散全身的危险。 四、系统性真菌病 除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累及组织和器官,甚至引起播散性感染,又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 近年来,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技术以及外科其他介入性治疗的深入开展,特别是AIDS的出现,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病日益增多,新的致病菌不断出现,病情也日趋严重。主要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接合菌病和马内菲青霉病等。 真菌感染的诊断检查 1、详询有无外伤史及手术史,受伤时间、场所,受伤后的处理,发病时间、病情发展经过,有无破伤风预防接种史;对女性患者,应详询分娩或流产史;如为新生儿,应询问分娩史及脐带处理的情况。有少数病例无损伤史,亦未见明显的创口。 2、检查受伤部位、创口情况,创口周围肌肉有无痉挛及抽动,特别注意腹直肌是否强直。如创口有渗出物或脱落的组织块,应行细菌学检查(包括涂片及厌氧菌培养)和病理检查。 3、观察患者有无牙关紧闭、阵发性抽搐、痉笑、角弓反张,全身强直及阵发性痉挛,特别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喉头痉挛。待患者安静后,再检查有无肺部并发症,也可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除头癣和甲癣外,大多数真菌感染症状都较轻微,常用抗真菌霜剂 草本霜 治疗。很多疗效较好的抗真菌霜剂可不需处方在药店购买。一般不用抗真菌粉剂。抗真菌药物的活性成分有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 一般霜剂每天涂敷两次,治疗持续到皮损消退后7~10天。如果霜剂停用太快,感染并未消除,皮疹又会复发。 抗真菌霜剂要在使用几天后才显效,其间可用皮质类固醇霜剂缓解瘙痒和疼痛。可用市售的低剂量氢化可的松霜剂,浓度更高的氢化可的松需要医生处方。 严重的或顽固性感染,可用灰黄霉素治疗几个月,有时同时用抗真菌霜剂。口服灰黄霉素很有效,但可引起副作用,如头痛、胃肠道功能紊乱、光敏、水肿和白细胞减少等。停用灰黄霉素后,感染可能复发。皮肤真菌感染也可用酮康唑治疗。与灰黄霉素一样,口服酮康唑也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肝脏损害。 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促进皮肤愈合。感染处应经常用肥皂和水清洗,擦干后扑撒滑石粉。避免使用含玉米粉的粉剂,因为它能促进真菌生长。 如果真菌感染有渗液,可能并发了细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涂敷抗生素霜剂或口服抗生素。稀释醋酸铝溶液或怀特菲尔德软膏也可用来使渗液的皮肤干燥。
5,小儿 真菌感染
能的!首先要断绝细菌来源 和大人分开洗脚,每天换袜子用足光粉泡半个月就行了,病情轻的就用不着吃药!三字经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效果好,建议找当地中医儿科医生调理!荆州市中医医院-儿科-涂一世副主任医师
6,适合儿童用的手癣药膏
问题分析:根据你的叙述此病是感染真菌引起的皮肤病,此病具有传染性,避免接触其他部位,以免感染,意见建议:可以抗真菌药物如藓达净软膏,患病期间不要接触刺激性东西如洗涤剂等这个病还是不要胡乱用药了,我之前也没少尝试,就是都是无功而返,也没少花冤枉钱。后来我一朋友给我推荐的一款众仁堂化癣膏的产品,说她妈就是用这好了的。我就买了5 盒试试,效果还真的挺好的,给你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
7,儿童被真菌感染怎么治疗
病情分析: 为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常局限于一侧,伴瘙痒。角化过度型主要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粗糙无汗,每到寒冷冬季皮肤皲裂,治疗宜用各种抗真菌外用药,重者可口服抗真菌药。可配合口服药治疗:用中药苍参、黄柏、苍术各30克浸泡,涂抹患处,同时服用维生素C。避免接触肥皂、洗手液等刺激性化学用品,真菌可传染,所以需要到医院早诊早治,坚持涂抹医生开具的专用药膏。呵呵,这个一言难尽,可能是遗传,可能是感染,最好上医院看看!
8,小孩误服杀真菌的药水该怎办呢
赶快去医院,不要在这里发帖了。看喝了多少量多的话会有生命危险的名称:盐酸特比萘芬溶液(原名癣净溶液 宠物专用)北京亚科希药物研究所研制是治疗真菌的,小瓶喷剂!这个行吗?可以停止正常饮食,给予大量高纤维食物,例如,炒熟的韭菜等等。使得食物裹住和粘附药水,并且排出体外。要快,耽误会被吸收。只要把药吐出来或冲出来就没事啦!祝:小孩子平安无事 快高快大 健康成长!
9,儿童头癣用什么药好用
儿童脓疱型头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建议家长及时去医院给孩子诊断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用药,因为,头癣不注意治疗,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大家要注意额,而且,头癣还会严重损害头发的发育,所以,大家要重视起来。儿童头癣是指真菌感染导致,头皮的一种浅表真菌性皮肤病,头癣确定有传染性。它的表现在儿童往往是白癣,也有黄癣、黑点癣、脓癣。无论哪种类型的头癣治疗,首先就是要抗真菌治疗,治疗原则有五个字,叫服、擦、剃、洗、消,具体如下:1、服就是服药,严重头癣面积比较大时要口服抗真菌的药,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但这种抗真菌药的口服的剂量还有适应症、禁忌症,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选用;2、擦药,擦就是外涂,外涂抗真菌药,如特比萘芬软膏,硝酸咪康唑软膏,阿莫罗芬软膏,联苯苄唑软膏,这些抗真菌的软膏和溶液都是可以;3、剃,剃就是剃头,面积大可以把整个感染的头发都剃掉,这样有利于上药,因为这种真菌附着在毛干上非常紧固,如果单纯靠洗很难达到去除的目的,所以能剃头尽量剃头;4、洗,洗是洗头,包括经常接触的枕巾、被褥都要去高温的洗浴、暴晒;5、消毒,也是就是梳子、毛巾、枕巾,接触的被真菌污染的生活用品都要严格的去消毒,这样才能从彻底上治疗头癣。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