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真菌药材> 乱用抗真菌药,外用抗真菌药物都有哪些

乱用抗真菌药,外用抗真菌药物都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外用抗真菌药物都有哪些2,毒性大不能注射用的抗真菌药3,什么病要用抗真菌药4,人体抗真菌药物能不能乱换吃5,抗真菌的药物有那些6,滥用抗菌药物对人体有什么伤害7,滥用抗菌药物有什么危害8,滥用抗菌药有什么危害外用抗真菌药……

本文目录一览

1,外用抗真菌药物都有哪些

病情分析: 外用抗真菌药物有达克宁软膏、丁克软膏、克霉唑软膏、酮康唑软膏等药物。如果身体出现皮肤病变,建议做一下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

乱用抗真菌药

2,毒性大不能注射用的抗真菌药

解析:制霉菌素作用和机制和两性霉素B相似,但毒性较两性霉素B大,故不宜作注射用;酮康唑是第一个广谱口服抗真菌药,口服可有效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口服用于治疗肠道真菌感染,局部应用于治疗皮肤、指甲及黏膜等浅表真菌感。
A解析:制霉菌素作用和机制和两性霉素B相似,但毒性较两性霉素B大,故不宜作注射用;酮康唑是第一个广谱口服抗真菌药,口服可有效治疗深部、皮下及浅表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静脉注射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口服用于治疗肠道真菌感染,局部应用于治疗皮肤、指甲及黏膜等浅表真菌感。

乱用抗真菌药

3,什么病要用抗真菌药

二者的抗菌谱不同,有的抗真菌药只能针对某一部分真菌,而广谱抗真菌药物的抗菌谱更广泛一些,对很多真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当然是真菌感染的疾病,常见的如脚气,体癣,头癣,甲癣,小儿鹅口疮,以及女性真菌性阴道炎,使用抗真菌药物要注意:1 可局部用药的尽量局部用药2 多数抗真菌药均有肝肾损伤,原则上应定期查肝肾功能,且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3有些真菌感染系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

乱用抗真菌药

4,人体抗真菌药物能不能乱换吃

不可以,抗真菌药和其他抗生素一样,先吃一种,如果效果不佳,再换另一种,否则会耐药的很快,也就是吃哪种都不管用了,而且抗真菌药一般不提倡联合使用,除非是深部真菌感染。
实际上,人一直生活在一个充满微生物的环境,真菌只是其中的一种, 在人的体表,鼻腔口腔,呼吸道等处一直有真菌生活,所谓不被侵蚀,你指的是尸体腐烂么,应该是多种微生物和腐生生物的作用。活体的人类是通过全身的免疫系统来及时清除外源异物的。另外皮肤的屏障作用也很重要

5,抗真菌的药物有那些

灰黄霉素 两性霉素B 达克宁
抗真菌药物按结构可分为抗真菌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烯丙胺类抗真菌药及其他合成抗真菌药。 (一)抗真菌抗生素按结构可分为多烯类和非多烯类。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代表药物有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甲帕霉素、曲古霉素等,主要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非多烯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常用的有灰黄霉素、西卡宁(癣可宁)等。 (二)类抗真菌药物按结构可分为咪唑类和三氮唑类。其中,咪唑类抗真菌药物有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噻康唑、布康唑、硫康唑、奥昔康唑和联苯苄唑等;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康唑等。 (三)烯丙胺类抗生真菌药物代表药物为萘替芬。 (四)其它合成抗真菌药物还有氟胞嘧啶、托萘酯、托西拉酯、环吡酮胺、阿莫罗芬等。

6,滥用抗菌药物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你好!有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一是使人体正常菌群失调:抗生素杀灭人体病菌的同时,也杀灭其他非致病菌(包括一些益生菌),从而破坏了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造成了菌群紊乱,引起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可导致葡萄球菌肠炎、念珠菌群病、败血症等继发性感染。 二是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当不该使用抗生素的时候使用抗生素,可以使一些病菌逐渐产生对抗生素的抵抗力,即抗药性,一旦确定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就不得不加大剂量才能有效,甚至加大剂量也无效。 三是毒性反应:如链霉菌对前庭与耳蜗神经的损害,可出现眩晕、平衡失调、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氯霉菌对骨髓的毒性,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可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严重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红霉素酯化剂、二性梅素B、灰黄酶素等都能损害肝脏,造成肝功能不全或原有肝损加重;庆大酶素、卡那酶素、新酶素、巴龙酶素、先锋酶素等对肾脏可有较大损害。 四是过敏反应:如常用的青酶素其发生率约为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八,轻者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发热等,较重者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或喉头水肿,最严重的为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将会死亡。 抗生素的上述危害,除过敏反应外,其余均具有渐进性、累积性,病人自己很难察觉,因此易发生危险。因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以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7,滥用抗菌药物有什么危害

对群体、社会而言,滥用抗菌药物可以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如果许多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都耐药,这种局面更为可怕,即这些细菌感染将变得所向无敌,人类对它们束手无策。如当前耐多药结核菌就成了世界上结核病防治的难题。
滥用抗菌药危害既多且大,轻则局限为个人,重则泛滥危害社会,贻误子孙!在此,仅扼要列举以下4个方面的危害: (1)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地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生素不存在耐药现象。据文献报道:耐红霉素的金葡球菌已超过50%,耐头孢菌素的菌株已达40%以上,耐喹诺酮的菌株在35%左右。如果耐药持续发展,最后可能造成无药可治的后果。 (2)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使承重骨关节出现水泡,少数病人出现关节痛和炎症。此外,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均可引起肝损害;氯霉素服用后难以灭活,可引起儿童心血管衰竭的“灰婴综合症”,严重者可致死。 (3)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菌群在互相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群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群则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浪费医药资源。抗生素的生产有天然、半合成、合成3种方法,其中前两种需要粮食作培养基;同时新的抗生素价格昂贵,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

8,滥用抗菌药有什么危害

对群体、社会而言,滥用抗菌药物可以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如果许多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都耐药,这种局面更为可怕,即这些细菌感染将变得所向无敌,人类对它们束手无策。如当前耐多药结核菌就成了世界上结核病防治的难题。
滥用抗菌药对人的肝脏和肾的损害很大,而且滥用抗菌药还会引起菌群失调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滥用抗菌药危害既多且大,轻则局限为个人,重则泛滥危害社会,贻误子孙!在此,仅扼要列举以下4个方面的危害: (1)诱发细菌耐药。病原微生物为躲避药物,在不断地变异,耐药菌株也随之产生。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抗生素不存在耐药现象。据文献报道:耐红霉素的金葡球菌已超过50%,耐头孢菌素的菌株已达40%以上,耐喹诺酮的菌株在35%左右。如果耐药持续发展,最后可能造成无药可治的后果。 (2)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使承重骨关节出现水泡,少数病人出现关节痛和炎症。此外,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均可引起肝损害;氯霉素服用后难以灭活,可引起儿童心血管衰竭的“灰婴综合症”,严重者可致死。 (3)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菌群在互相拮抗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群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群则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4)浪费医药资源。抗生素的生产有天然、半合成、合成3种方法,其中前两种需要粮食作培养基;同时新的抗生素价格昂贵,滥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
抗菌药物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青霉素刚刚应用于临床之后几年,临床医师就发现一些细菌产生耐药性。随着大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严重的影响临床医疗和病人安全。其次是抗菌药物毒副反应。一些药物具有耳毒性或肾毒性、肝毒性,如耳毒性药物使用不当,是造成药物继发性耳聋的主要原因。另外,抗菌药物还会造成的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院内感染。 全国每年3万儿童药物致聋 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调查显示: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不恰当地使用耳毒性药物而造成耳聋。 另外,一项对药源性死亡病例的分析结果显示,在225例药源性死亡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死亡为97例,占43.1%。抗菌药物的滥用还导致药物资源的巨大浪费,仅不合理使用第3代头孢这一项,每年就浪费7亿元。浙江的一项调查还表明,一些细菌的耐药率已从4年前的14%上升到44.3%。
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更多疾病 对机体器官损伤很大·比如肝,肾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1.最大的危害就是对抗菌药物产生广泛而迅速的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和不断增加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引起菌群失调。应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广谱抗菌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对体内的正常菌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破坏人体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造成内源性感染(医院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增加医疗费用支出。3.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如肝、肾损害,药物性营养不良等。抗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大都具有渐进性、积累性,故有隐蔽性,一时难以觉察,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发生致残或致死。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