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的发展前景2,中药的来源发展3,新中国建立后前40年的中医药发展成就4,中药前途到底会如何发展5,中药材种植前景6,我国的中药文化是如何发展的7,中草药的发展前景如何8,中草药前景9,中草药的历史10,中药要如何发展……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的发展前景
我是一名中药学的学生,我坚信中药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中药的来源发展
00:00 / 01:45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3,新中国建立后前 40年的中医药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的价值给予高度的肯定,对中医药的发展壮大给予了各项政策扶持与鼓励。与民国政府怀疑中医的科学性,试图将中医剔除于整个医疗之外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在中医政策制定方面, 1949年9月,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1954年,毛泽东又提出“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大量的西医人员向中医学习;1958年,毛泽东又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著名指示。在成立中医组织方面,1949年11月,中医管理由卫生部医政司管,1953年5月,成立中医处,11月,成立中医司,1986年7月成立中医管理局,12月正式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5月3日,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至今。在中医教育方面,1951年各地成立中医进修班,1956年,周恩来总理要求全国东西南北各办一所中医药高等大学。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中医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代表性的有1954年中医运用温病学理论治疗石家庄爆发的乙型脑炎,取得很好的效果;1958年由中医参与治疗血吸虫病获得阶段性成就;1958年,针刺麻醉术得以承认并在全国开展实践;1971年,屠哟哟教授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知识并提取制作了高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建国后的前 40年,中医药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人民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中药前途到底会如何发展
中药之所以历史悠久,肯定有它的好处,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怎么能说废就废,
而且现在人们都注重养生,中药是养生佳品,而且有品种繁多的药膳,中药的
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5,中药材种植前景
中药材种植前景是广阔,是很不错的一个创业项目。因为中医在我国已经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可以说有文字记录以来,就有记录过关于中医的一些情况,直到目前为止,中医依然是我国最受欢迎的传统医疗方式。中医治疗方面,必须要用到大量的中药材,而现在各种资源正在急剧减少,环境保护的声音也越来越高,所以很多中药材不能仅仅只依靠野生采摘,必须要进行大量的人工栽培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投入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再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环境、以及自身能力等做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当地栽培,市场前景好的种植品种。选择好了种植品种并不代表一定能种植成功,我们还要提高栽培技术,提前找到稳定的销路,这样才能保证种植成功。种植中药材要注意什么问题:1、选用适应性强的中药材:在中草药种植的实际过程中,中草药品种必须符合当地气候和土壤要求,种植方式以轮作为主。除此之外,还要充分考虑海拔等因素以及中草药产品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2、严格规范种植技术突出种植重点: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例如,在保证中药材种植质量的同时,精准进行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林下中药材种植方式也要精准推进。
6,我国的中药文化是如何发展的
从古至今
以前人好穷 到山上采药治病 流传到现在就叫中药了中医药是相伴发展的,有中医才能指导中药的应用。现在中药产业化了,不过,医药不可分离。
7,中草药的发展前景如何
中药在南方有很大前景一冬虫夏草在南方是在北方的6倍20*1=120
8,中草药前景
中草药发展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位中医的无私奉献只有利用中草药对治病的独特效果和疗效才能够改变世人的观念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政策也是必须的需要世人的支持和理解及宣传中草药的发展历程由来久远,但是,我们中国人却没有把她发扬光大。中国政府自07年在北京启动“中医中药中国行”的科普宣传活动之后,中医中药的发展取得了快速发展。我想在未来,中草药的发展必将成为健康行业的主流趋势。 我也是做中草药的,可以多交流交流。
9,中草药的历史
人类在长期生活发展过程中,对各种疑难病症的治疗,总结经验实用药物!编辑书目……像《本草纲目》……传说史于神农尝百草 , 也不可考证 , 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有本为籍的,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又著《名医别录》,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即唐朝)《唐新本药》。这是我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整理中草药的集合。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出现。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他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井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于李时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
10,中药要如何发展
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海外市场需求不断上升中药企业经营现状分析2014-2018年品牌中药收入增速始终维持在10%以上,2017 年开始逐季提升,2018Q1受流感影响收入增速大幅提高至20%以上。14-18年品牌中药利润增速维持在10%-30%,业绩稳定。 而非品牌中药17年开始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且利润有所下滑。17年开始,品牌与非品牌中药净利率水平呈现分化趋势,品牌中药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我们预计到2018年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78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04%,2022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7680亿元。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分析2010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仅为232亿元。到2016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70亿元。 2017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约746亿元,同比2016年的670亿元增长了11.3%。1、政策支持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做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点的重大制度创新,奠定未来中医药发展基础。《“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加快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并提出“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实现20-30个中成药品种的药物注册以及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的药品注册;加强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合作”等战略目标,为中医药产品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市场需求大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与城镇化、老龄化人口结构使得国民对医药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疾病谱的变化也造成了医药消费结构的变化,过去以各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患病率逐步下降,逐步被以心脑血管类疾病、消化类疾病为代表的各类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所取代,而中成药对这些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已被不断的实践验证,因此国内对中成药的需求在未来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加强中医药的国际贸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医药的海外市场需求也会逐步上升。3、中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近年来,智能药房开始进入大中型医疗机构,在中西医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智能中药房系统的出现,更是解决了中医医疗机构药房需要“确保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药效一致”、“提升配药效率”、“方便患者服用中药与提升用药依从性”等痛点和棘手的问题。4、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在中医药产业领域,从六大方面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从消费需求看,人们对中医药服务无论是质和量都产生了“井喷式”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从服务领域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主要提供药事服务和医疗服务向提供融药事、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全链条服务的方向发展;从服务供给看,中医药服务正从主要由政府举办向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举办发展;从服务模式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从服务产品来看,中医养生产品、小型保健理疗设备等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从国际形势来看,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重视开发和利用中医药,对国内发展形成倒逼态势。未来,国家将着力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所谓中药,是指纳入中医药理论体系、能够按中医理论使用的药品。我们认为中药现代化就是把当代最新科技、手段、方法、设备融入中药研究、生产、应用,从而发展完善中医药的一个过程,其目的不是要把中药西化为“西药”。天江药业首倡的中药配方颗粒饮片剂型改革项目就突出体现了这样的发展思路。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现代技术与设备,将传统饮片的剂型进行改良,以充分保留原饮片的性味与功效为前提,既保留了传统中药饮片的精华,又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补充,充分体现了“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的学术思想。适应了当今社会发展与医疗发展的需求。虽然现在仍有不少反对的人和观点,阻力还很大,但我们坚信中药配方颗粒的出现为中药的现代化带来了曙光,已经--也应该成为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医药学与西医药学各为两大医疗保健体系。两者理论与实践完全不同,不能相互作为证伪的标准,更不能拿西医药当作中医药的历史审判庭。应该改变长期以来对中医药的政策歧视,从政策、经费投入等诸多方面真正让中医药与西医药同步。为使中药更好地走向国际化,在中药质量标准与规范上,我们必须制定适合于中药,而又明确区别于西药的标准。积极探索制定既符合中药特点,又能为国际普遍认可,能够实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 中药现代化与现代中药科技产业化,不仅是一场传统中药的新技术革命,更是一次现代中药的新文化运动。中药的现代化必须在遵循中医药传统理论精髓和继承中医药临床实践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一切人类生命科学发展的成果和现代高科技手段,多学科融合、多技术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为中药研究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促进传统中医药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的同时,突出体现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独特文化内涵。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