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怎么用中药治疗2,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中草药热敷疗法3,什么是中药熏蒸疗法4,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中草药热敷疗法5,用中草药外敷每天敷多少时间才是最佳效果6,哪些疾病更适合中药疗法7,中药如何治病8,中药的各自疗病法是什么9,中医特……
本文目录一览
1,怎么用中药治疗
鼻涕中带一点血这是感冒中后期的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之所以发生这种原因是由于感冒后期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受到了消弱而产生的肺阴虚内热症状,由于前期有大量的痰液流失,使之肺不能正常的得到滋养而引起。解决这种现象需要用中药调理,吃一些滋阴润肺清虚热的中药或中成药,如养阴清肺丸、润肺膏、梨膏等,同时要避风寒,忌食辛辣、油腻、腥物,同时还要多喝水,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适当运动,居室内要保持相对湿度。你的情况很有可能是由于鼻炎引起的症状,一般会导致流鼻涕、出血和头痛等症状,
意见建议:首先就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先服药治疗,比如服用氧氟沙星片和清开灵颗粒和鼻舒适片治疗,不行的话最好到医院做个鼻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输液抗炎治疗,祝你早日康复仅供参考
2,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中草药热敷疗法
中药热敷就是使用中药对人体进行热敷的治疗方法,使药物通过体表直达患处,直接作用于病灶的一种中医外科常见治疗方式。功效:调理脏腑经络、驱寒散湿、通经活络、消炎镇痛适用范围:适合于各种闭合性损伤,如扭伤、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颈肩腰腿疼、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坐骨神经痛、颈椎腰椎疾病等;脏腑经络功能失调。

3,什么是中药熏蒸疗法
中药熏蒸疗法指的就是把中药熬制成用中药的汤汁进行熏蒸,主要取的是药物的气味来治疗疾病。中药熏蒸疗法多应用于病人有疼痛,气滞血瘀或者是经络不通的病症。中药熏蒸属于外治法的一种,根据疾病的症型来选择配伍用药,进行局部熏蒸治疗。
4,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中草药热敷疗法
是中草药方剂的体表热敷、口服和患者体温控制等,该方法用于肿瘤、癌症、顽固性疼痛病的治疗和美容、强身、益智、延年等自我保健,具有国内外上其它方法尚不能比拟的优势。中草药热敷疗法:就是把加工好的中草药经过锅里酒炒、醋炒、姜汁拌炒至热或隔水蒸热以及水煮中草药后取药液,用毛巾或纱布沾药液热敷患处,简单来说也就是把中草药加热热敷患处,使药物成份利于渗透至病灶处,人的皮肤也容易吸收,而达到对治病有效治疗目的,但中草药热敷的热量应以皮肤承受能力为度。圣唐思邈医院的中药热敷疗法是深入挖掘古老的中医文化,继承、整理前人临床医案、疗疾效方,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而开创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是中草药方剂的体表热敷、口服和患者体温控制等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该方法用于肿瘤、癌症、顽固性疼痛病的治疗和美容、强身、益智、延年等自我保健,具有国内外上其它方法尚不能比拟的优势。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用中草药外敷每天敷多少时间才是最佳效果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一般中草药外敷一次外敷多久为宜?每天一共要敷多长时间?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一般敷20-30分钟就可以,看具体是什么疾病。如果是急性疾病可以敷时间长一些。是可以缓解的部分症状的,但是对于积水的情况是不能很好的治疗的,及要是进行性的加重示需要行手术的治疗的。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做有氧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热敷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结束。不加热的、由纱布包扎的普通外敷药物,常规用药4小时左右,如果想延长时间,可以逐渐延长,但一般不超过12小时。一般浓缩的外敷中药可以持续一周以上,但不是一直都贴在皮肤上,出现任何不适需要揭下,缓解后再贴。 一般长效的外敷中药会引起皮肤灼烧感,需要谨慎。中药外敷,一般24小时至48小时换一次,时间长了疗效无法保证。中药膏药有的可以敷3到7天,但是建议您外敷中药72小时就更换一次,保证有充分的有效成分可供吸收,发挥更好的疗效。中药外敷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以气味具厚药物为引导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灶。固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化瘀,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敷于体表的中药干粉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6,哪些疾病更适合中药疗法
大病初愈大病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乏力厌食、失眠、消化不良、盗汗、低热等体虚的症状。此时采用中药治疗,能使患者较快地恢复健康。妇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妊娠反应、产后无乳、回乳等妇科疾病宜看中医。相对而言,用中医中药治疗较安全,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给孕产妇、婴儿带来的危害,而且用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疾病不仅治标还可治本。儿童疾患儿童尤其是幼儿有病时,无论是患儿还足家长都很难准确地叙述病情。而中医儿科可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化验检查,经过综合分析,可准确地诊断病症并对症下药。疑难疾病各种肿瘤病人在手术和放化疗后,合理地采用中医治疗可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延长生存期。阳 痿、遗精、少精、女性不育、阴冷、神经官能症、面瘫、麻痹、脱发、风湿、牛皮癣、白癜风等疑难病若用中医中药治疗,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有病难诊许多人自觉有病,但经各种现代化检查、化验后,仍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如气虚盗汗、耳鸣、肢麻、肢冷、腹胀、便秘、溏泻、小便频数、夜尿,难以确诊时宜看中医。上述症状以及口渴、胸闷、狂躁、忧郁、精神萎靡、身倦无力、头晕眼花、失眠健忘等,对西药过敏或有严重副作用时,亦可改用中医药治疗。
7,中药如何治病
建议; 直接咨询当地大药店老中医; 因地,因时,因人,四诊合参,诊断处方下治疗。呵呵!很有意思中药都是有偏性的,就是毒性!这就是是药三分毒的原因,在很久以前重要称为毒药的,中医认为病症可以分阴阳两大纲,得病的原因是由"三因"引起人体阴阳失调造成的,正是利用这种中药具有的偏性与归经的不同来调节这种不平衡重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详细你可以看看中药学讲的很多!同意以上说法,具体到中药治病的原理,二楼的话有道理,再简单一点说:人体有病是因为身体的阴阳失调不平衡,中药就是一些有偏阴或偏阳性质的药物,中药治病就是用药物的偏性来调节身体的偏颇,使之达到阴阳平衡.口服中药通过肠胃吸收到达全身,起到全身治疗作用.而且,现在的中药制剂已经可以注射静滴等现代的用药手段.古代的中药已经有了丸散膏丹锭栓线等剂型,有内服外洗等多种用法.我们的老祖宗比我们知道的还要聪明!同意一楼的说法中药有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归是做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8,中药的各自疗病法是什么
中药都有“四性五味”,不同性味的中药的治疗疾病趋向是不一样的,下面是五味药的治疗效果分析。辛味药:此类药辛温芳香,含各种挥发油。如解表药(麻黄、薄荷等)具有促进发汗、改善微循环、抗炎、镇痛等作用,治疗风寒感冒时可用麻黄、薄荷、生姜煎汤服用;理气药(木香、香附、乳香等)具有健脾开胃、理气止痛的作用,治疗外伤淤血肿痛、痛经时可用木香、红花泡酒服用。甘味药:此类药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糖、维生素等,可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如人参、黄芪、当归、熟地等药物能补益气血;天冬、麦冬、黄精等药物能滋阴润燥。治疗中气不足、疲劳等症时可用党参、大枣与糯米煮粥服用。酸味药:此类药含有鞣质和有机酸,能收敛正气和津液。如五味子、乌梅、白芍等药物能收敛耗伤之气,治疗出汗过多、腹泻、尿频等症时可用五味子、乌梅煎汤服;山萸肉、赤石脂、芡实、金樱子等药物具有涩精、涩肠的作用,治疗遗精时可用五味子、牡蛎做丸药服。苦味药:此类药多含有生物碱和苷类,能燥湿泻火。如黄连、厚朴等药物可治内湿之症;苦杏仁能泻肝平喘;山栀能清心火、除烦热;大黄能泻肠腑、通积滞;黄柏、知母能泻虚火、固肾阴。治疗肺热咳嗽时可用杏仁、栀子、知母煎汤服。咸味药:此类药中含碘和无机盐,能软坚化积。如牡蛎、昆布、海藻能治疗瘰疬、瘿瘤、腹中包块等症。治疗瘰疬、淋巴结肿大、结核等疾病时可用海藻、昆布、芒硝煎汤服。
9,中医特色疗法有哪些
1、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排第一 缓解疼痛者最多
在各种中医治疗手法中,选择针刺疗法的人是最多的,而所治疗的疾病中,疼痛是最主要的。
遇到身体各部位的疼痛,不单是吃止痛片了事,为了能彻底地缓解疼痛,不少已对止痛药产生畏惧心理的人选择了针刺治疗。
其实,针刺治疗就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依据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后,医生用毫针等针具刺入经穴以达到调理、治疗的目的。
在刺入后,患者大多会出现酸、麻、胀的感觉,也有些穴位刺入时皮肤会有微痛。通常,每次针刺时,针都要留在体内二三十分钟。
有些患者对中医治疗不太了解,觉得哪儿痛了就让我们扎哪儿,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是辨证施治,找到疼痛的根源,然后再对症下针。专家解释道。
其他热门针刺疗法
火针 在中医门诊,选择火针治疗的多是带状疱疹患者。火针的针体是特殊的,大多用金属材质制成,并且很耐高温。治疗时,通过对疱疹周围点刺,可起到祛邪通络的作用,产生较好的止痛效果,并促进疱疹的痊愈。
另外,为了疗效好,医生还会按照病人的情况配合体针、电针、中药,多管齐下。
2、刮痧疗法
发热病人求退烧 中医诊室来刮痧
还记得那部电影《刮痧》吗?虽然影片主要讲的是中西方的文化冲突,但让更多人知道了中医中的这一种特殊疗法刮痧。
在选用刮痧疗法的人中,想退烧的发热病人是最多的。刮痧时,通常在刮之前要先在背部涂抹上刮痧油,采用平补平泻的办法,也就是从颈部刮到中间的督脉,然后再刮两边的膀胱经,并以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刮,火气通过刮痧板就被释放出去了。
一般来说,刮痧时出痧的颜色与发烧的程度有很大关系,若只是发红,那说明病情较轻,如果颜色发紫,则代表问题比较严重。
选择刮痧治疗的其他病症患者
头痛 高血压 内分泌疾病 失眠 腰腿痛
3、捏脊疗法
小儿疳积捏捏脊 不必光吃消化药
捏脊法因为常常用于治疗小儿的疳积(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消化不良),所以也称为捏积法。通常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多用的是三三九阳术,也就是前两遍只捏不提,第三遍边捏边提,然后重复三组,共九遍。专家说,此外,也可每捏三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五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
现在,因为挑食或是喂养不当,出现消化不良的孩子很多,不少家长为此急得团团转,只好经常给孩子买些助消化的药来吃。其实,在中医医院的儿科门诊中,用捏脊治疗疳积的孩子很多,效果也很好。专家提醒。
在捏的时候,最好借助些介质,如爽身粉或润肤油等,此外,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可为小儿每日捏一次。
10,中草药民间偏方
1.柴胡和生地 【来源】单验方 【原料】柴胡9克,生地15克,白术9克,丹参15克,香附12克,茯苓12克,薄荷3克,煨姜15克,蝉蜕6克。 【制法】水煎服此方用于肝郁脾虚者。2.参芪保胎膏 【来源】经验方 【原料】人参15克 黄芪30克 生地20克 阿胶30克 白蜜100克 【制法】先将人参、黄芪、生地加水500克煎两次,取汁浓缩至300克;阿胶加水100克隔水蒸化,然后在人参、黄芪、生地浓缩汁中加入阿胶和白蜜100克,收膏(共500克)装瓶。 【用法】每服20克,每日3次。 【功效】补气,滋阴止血。适用于气阴两虚的先兆性流产;亦适宜于身体虚弱、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3.百合杏仁粥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百合50克 杏仁10克 粳米50克 白糖适量 【制法】将杏仁去皮、尖,打碎,同鲜百合、粳米共煮为稀粥。 【用法】加白糖适量温服。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适用于病后虚弱、干咳劳嗽。4.北芪杞子炖乳鸽 【来源】《饮食疗法》 【原料】北芪30克 杞子30克 乳鸽1只 【制法】先将乳鸽去毛及内脏与北芪、杞子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 【用法】饮汤吃肉,一般3天炖1次,3~5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即愈。 【功效】补心益脾,固摄精气。用于早泄、阳痿、体倦乏力、自汗、心悸5.荸荠萝卜汁 【来源】经验方 【原料】鲜荸荠10个 鲜萝卜汁500克 白糖适量。 【制法】将鲜荸荠削皮与鲜萝卜汁一同煮开,加白糖适量。 【用法】空腹温热服。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消炎。适用于疹后伤阴咳嗽者。6.大米胡萝卜粥 【来源】《寿世青编》 【原料】胡萝卜约250克 粳米50克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 【用法】空腹食,每日2次。 【功效】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发。 7.白果蒸鸡蛋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鸡蛋1个 白果2枚 【制法】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用纸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 【用法】每日1次。 【功效】敛肺白糖米醋蛋 【来源】《家庭饮食疗法》 【原料】鸡蛋1个 白糖30克 米醋60克 【制法】先将米醋煮沸,加入白糖使其溶解,打入鸡蛋。待蛋半熟即成。 【用法】每日2次。 【功效】健胃消食,滋阴补虚。适用于妊娠呕吐或肝胃不和者。9.安胎鲤鱼粥 【来源】《太平圣惠方》 【原料】活鲤鱼1条(约500克左右) 苎麻根20~30克 糯米50克葱 姜 油 盐各适量 【制法】鲤鱼去鳞及肠杂,洗净切片煎汤。再取苎麻根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留汁,入鲤鱼汤中,并加糯米和葱、姜、油、盐各适量,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趁热食,3~5天为一疗程。 【功效】安胎,止血,消肿。适用于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妊娠浮肿。10.大黄和车前子 【来源】单验方 【原料】大黄120克,车前子30克。 【制法】水煎2次,混合,浓缩成200毫升,分4~6次服,每4~6小时服1次,首次量加倍。 【用法】 【功效】据报道,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总有效率98%。 8.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