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活血中草药,活血的中药 有哪些

活血中草药,活血的中药 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活血的中药有哪些2,活血化瘀有哪些草花3,活血中药有哪些4,请列举4个活血的中药名5,活血化瘀的中药6,活血的中药都有那些7,什么中药最活血8,具有活血作用的中药有哪些9,补血活血的中药有哪些10,有什么中草药是活血化瘀……

本文目录一览

1,活血的中药 有哪些

丹参,麝香 ,藏红花

活血中草药

2,活血化瘀有哪些草花

常见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草药有丹参、川芎、赤芍、当归、桃仁、红花、三七等。这些药物主要是治疗身体有气滞血瘀的情况,必要时可以根据病因合理的配伍一些温阳、理气、补气的药物,比如可以配伍桂枝、肉桂、枳实、柴胡、党参、黄芪等。此外,此类药物药性辛燥,容易耗伤正气,耗伤阴血,所以必要时还可以配伍一些滋阴养血的药物,比如当归、生地等

活血中草药

3,活血中药有哪些

一、活血祛瘀:赤芍药、牡丹皮、败酱草(清热药)、大黄、续随子(泻下药)、瞿麦、地耳草(利水渗湿药)、平地木(化痰止咳平喘药)、琥珀、合欢皮(安神药)、山渣(消食药)、茜草(止血药)、当归(补虚药)。 二、活血通络:红藤(清热药)、路路通(理气药)、虎杖(祛风湿药)。 三、活血止痛:接骨木、透骨草(祛风湿药)。 四、活血调经:香附(理气药)。 五、活血散结:麝香(开窍药)。 六、活血散瘀:玫瑰花(理气药)。 七、散瘀消肿:大蓟(止血药)。 八、散瘀消积:夜明砂(清热药)。 九、化瘀止痛:三七、蒲黄(止血药)、刺猬皮(收涩药)。 十、引血下行:牛膝(活血祛瘀药)。

活血中草药

4,请列举4个活血的中药名

红花,丹参,天麻,三七!
田七,川芎,红花,赤芍

5,活血化瘀的中药

活血化瘀的中药?活血化瘀是一个中医方面的名词,活血化瘀的中药指的就是那些服用之后能够疏通身体中的血脉,去除淤积血瘀功效的药材。常见的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很多,例如当归、红花、益母草以及桃仁等。那活血化瘀的中药具体有哪些? 1、当归 当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中医方面认为当归性温,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活血以及补血的作用,另外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者是痛经的情况服用当归也能够很好的缓解。除此之外,当归还具有降低血脂以及血压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扩张周血管的大小,增加冠脉中的血流量,对于一些心律失常的情况有着很好的疗效。 2、赤芍 赤芍,是著名野生地道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赤芍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以及凉血止痛的作用,另外服用赤芍之后能很好的增强身体中的冠脉血流量以及输出量,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调节作用也非常的非常不错。如果出现了中毒、惊厥、疼痛等情况,服用赤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一般情况下赤芍的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5克之前,千万不能够超量服用。 3、益母草 益母草性寒味苦,具有很好的调节月经以及活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祛瘀以及止痛、降低血压的效果,服用益母草之后能够很好的扩张身体中血管的大小,有效的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还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4、丹参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具有很好高的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很好的调整心率情况,并且增加冠脉血流量。除此之外还能够抗变态反应,对于身体非常的有好处。 5、丹皮 丹皮也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以及凉血等作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黏稠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抑制体内血小板的淤积,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另外,日常服用丹皮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另外抗菌、止血还有解热、镇痛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6、山楂 山楂,是我们最常见的开胃消食、活血化痰的良药,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服用山楂能够很好的降低血压以及血凝,除此之外抗菌、镇静以及强心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山楂服用千万不能够过量服用,否则对于身体也是没有好处的。 7、红花 看过宫廷剧的人都知道,红花具有堕胎的作用,实际上,红花的作用还不止这个。其实,红花也是属于活血化瘀的中药之一,服用红花能起到止痛以及疏通经络的作用,有效的扩张身体中的血管,降低患有高血压的可能,并且还能够很好的抑制身体出现心率过快的情况,保证身体健康。不过红花虽好,日常服用的时候仍旧需要注意用量,每次服用最好能够控制在3~10克作用,不过,孕妇千万不能够服用。 8、川穹 服用川穹之后能够很好的疏通静脉,并且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情况。另外川穹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有效的抑制血栓的形成,抑制身体出现血栓素A2。除此之外还具有镇静作用,另外降低血脂的作用也是非常的不错。 9、生蒲黄 中药生蒲黄,性凉,服用之后具有活血止血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例如还具有镇静、止痛、利尿、消肿以及收缩子宫的作用。女性在分娩之后服用生蒲黄,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不过孕妇不能够服用,避免出现早产或者是流产的情况。 10、三七 三七,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主治: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等疾病。理气止痛、化淤止血。《本经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瘀,外涂可止血定痛。

6,活血的中药都有那些

活血止痛: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等等活血调经: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鸡血藤活血疗伤:土鳖虫,马钱子,苏木,骨碎补

7,什么中药最活血

活血的中药很多,最活血的是:三七,当归,红花,益母草,丹参。
水蛭、红花、桃仁、川芎、虻虫
三棱 莪术 水蛭
三七
三七+黄芪

8,具有活血作用的中药有哪些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王不留行,鸡血藤,月季花,凌霄花,凤仙花,土鳖虫,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莪术,水蛭,三棱,虻虫,斑蝥,穿山甲。桂枝 当归……中药书的就这么多了。
活血、化瘀中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按中药作用特点不同,可将中药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昌/弘三七】、【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
【性味归经】辛、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散结消肿。用于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乳腺炎,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9,补血活血的中药有哪些

大枣1.补气,适用于气虚者,即气少,元气虚弱,可见面色苍白、头晕耳鸣、心跳短气、动则汗出、语气低微、疲乏等。一般脾气虚、肺气虚多见。①高丽参或吉林参6克,竹丝鸡半只,炖服。②西洋参6克,瘦猪肉300克,炖服,适用于气阴两虚,即气虚伴口干、“上火”表现者。③党参15克,北芪15克,淮山120克,大枣6枚,瘦肉500克,炖或煲汤。2.补血,适用于血虚者,见于失血过多,症见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跳、唇舌淡白无华等。一般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多见。①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0克,生姜100克,羊肉1000克,煲汤。②鹿茸6克,瘦肉或竹丝鸡400克,炖或煲汤。③黄精20克,熟地20克,杞子20克,大枣8枚,瘦肉400克,炖或煲汤。
常用补血药:当归、白芍、熟地、阿胶、何首乌、龙眼、紫河车、枸杞子等。常用的补血方剂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十全大补汤等。 中成药有当归补血膏、桑葚蜜膏、阿胶补血膏、健血冲剂、延年益寿精、养血生发胶囊、归芍地黄丸等、 当归养血膏。 常用活血的中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王不留行,鸡血藤,月季花,凌霄花,凤仙花,土鳖虫,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莪术,水蛭,三棱,虻虫,斑蝥,穿山甲等。

10,有什么中草药是活血化瘀

三七,丹参
田七
一、散寒活血化淤 即用温热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温经通络散寒化淤,.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使经脉舒通血活淤化。取“寒者热之”,“血得温则行”之义。寒为阴邪,最能收引经脉,凝滞气血而导致气血淤滞。这里的寒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寒客络,阳气受困;一是脾肾阳虚,阴寒内生。在临床应用散寒活血化淤治则时,应当分清温经通阳活血通脉和补阳益火活血化淤之法。 常用药物:温经通阳如桂枝、附子、肉桂、吴茱萸、细辛、炮姜等;补阳壮火如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胡芦巴、仙茅等;活血化淤常选性温的川芎、当归、红花、乳香、五灵脂、骨碎补、天仙藤、急性子、川续断等。 二、祛湿活血化淤 即用燥湿或渗湿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祛除湿邪,促使血活淤化。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易阻气机而致脉络阻滞而血淤。湿邪有外侵或内生之分,病理过程中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别;且与脾之运化,肾之温煦有密切的关系。从四肢血管性疾病的特性来看,外湿多从热化,所以具体应用祛湿活血化淤时,又要区分清热利湿,健脾温肾利湿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清热利湿,如赤茯苓、车前子、淡竹叶、汉防己、泽泻等;健脾利湿,如茯苓、薏苡仁、苍术、白术、赤小豆等;温肾化湿,如益智仁、肉桂、桂枝、乌药、威灵仙、木瓜等;活血化淤兼渗利水湿者,如性寒凉之益母草、马鞭草、虎杖、半枝莲、穿山龙、木通、落得打等,性偏于温之泽兰、天仙藤等,性平之刘寄奴、王不留行等。 三、理气活血化淤 即用理气的药物,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使血活淤化。气之为患,不外乎气滞、气虚、气逆三个方面。而四肢血管病症又以气滞、气虚多见。气为血帅,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所以气机不畅,郁滞不行则血行为之涩,而致血淤,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缓慢而成淤。反之,血为气母,气赖血载,血淤既成又致气滞,在病理上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气血密切相关,决定了理气法在血管病症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又由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又主藏血,所以舒肝行气在四肢血管病症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临床上具体应用时还须分辨行气和益气活血化淤二法的应用。 常用药物:疏肝行气性偏凉如柴胡、川楝子、郁金等,性偏温之佛手、青皮、枳壳等;以及性平之香附、香橼等。益气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山药、炙甘草等。 四、清热活血化淤 即用寒凉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清解热邪,以使络宁血活淤化。是“热者寒之”之义。“夫脉者,血之府也”,所以热邪侵入脉络多及血分;又有热之甚即为毒,热邪灼津伤阴,虚热内生。“血受热则煎熬成块”,阻滞脉道,而成血淤,由此可见,具体应用清热活血化淤法时,首先应分清虚实,和在气在血。从而推演出清热凉血,清热解毒和养阴清热活血化淤三法。 常用药物:清热凉血如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紫草、生地、玄参、大青叶等;清热解毒如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千里光、土茯苓等;养阴清热如生地、玄参、天花粉、白芍、麦冬、沙参、地骨皮、知母、黄柏等。活血化淤如兼清热凉血之牡丹皮、紫草、丹参、赤芍、郁金、凌霄花、鬼箭羽等,兼清热解毒之红藤、虎杖、败酱草、金荞麦、落得打等。 五、补血滋阴活血化淤法 即用补血滋阴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增加血液使其充盈脉道,血活淤化。血液在脉道中流行,血量充沛则脉道充盈;血液虚少,阴津不足则脉道萎闭,继而成淤。所以应补血滋阴,增液盈脉,活血化淤。 常用药物:补血滋阴药如生熟地、阿胶、首乌、枸杞子、龙眼肉等,活血兼补血者如鸡血藤、当归等。 六、平肝潜阳活血化淤 即用平肝潜阳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以使阳潜血和,络通血活,而得到淤化之目的。肝阳升发太过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脉络壅塞,可致血淤。故应平肝潜阳,解除壅阻,以化血淤。 常用药物:钩藤、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鳖甲、刺蒺藜、天麻、石决明等。活血化淤如性偏凉润之丹参、牡丹皮、玄参、赤芍、牛膝、郁金、凌霄花等。
当归 三七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