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适用中草药,有哪些中草药

适用中草药,有哪些中草药

本文目录一览有哪些中草药2,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适用于3,中草药都有哪些4,中草药有哪些5,常用的中草药6,常用的中草药名称和用途1520种左右7,市场常用中草药有哪些8,17种中药的药名和药效有哪些中草药1七叶一枝花2龙葵3天南星……

本文目录一览

1,有哪些中草药

1七叶一枝花 2 龙葵 3 天南星 4 斑蝥 5 石蒜 6 肿节风 7 蜈蚣 8 黄药子 9 川乌 10 山豆根
中草药要是编本书,够你看几天!
中药有12800多种,你指的是分类还是某种药?
天大的题目

适用中草药

2,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适用于

A,B,E本题出自药事管理相关知识。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适用于中国境内生产制造的中药品种,包括中成药、天然药物的提取物及其制剂和中药人工制成品。故本题选ABE。

适用中草药

3,中草药都有哪些

哇,老兄,这个问题大了去了,就连家里吃的香蕉,苹果,橘子,黄瓜,丝瓜等都可以入中药呢, 这让人不好回答
有很多啊!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就连一株不起眼的草也许是治疗某种病的良药 比如大黄吧,可生用加芒硝治热结便秘、酒用大黄治火热上溢(口疮、咽喉肿痛、牙疼等)、与陈石灰拌炒后去石灰研末,撒布伤口,能治创伤岀血。

适用中草药

4,中草药有哪些

中草药有很多种。神农本草经记载常用365种, 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
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5,常用的中草药

  (1)大黄 广谱抗菌药。抗菌作用强,对由黏细菌引起的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及病毒病有效果。  防治黏细菌性病:1%大黄煎煮液,药浴5分钟,或1.25~3.75毫克/升遍洒,或1~1.5毫克/升大黄与0.5毫克/升硫酸铜遍洒,或每千克鱼体重用5~10克大黄粉末,混入饵料内,1大1次,连用3天。 .  (2)五倍子 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防治黏细菌、产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遍洒:2~4毫克/升,治疗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白皮病和赤皮病等。  (3)大蒜 抗菌药。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用于防治肠炎病,每千克鱼体重用药10~30克。先将大蒜捣碎,然后与饵料混合,并加入适量食盐,稍作晾干后即可投喂。1天1次,连用6天。  (4)水花生 防治出血病,每万尾鱼种,用鲜草4千克捣烂,加豆饼制成饵料,连喂3天。  (5)生姜用0.4毫克/千克的生姜粉与0.5毫克/千克的辣椒粉合剂,可以治疗小瓜虫病。  (6)南瓜用南瓜子粉250克和饵料1千克做成药饵,连续喂3天,可以治疗绦虫病。  (7)韭菜韭菜10克,食盐2.5克,拌和饵料500克,制成药饵,可以治疗细菌性肠炎等病。  (8)鸟桕、地锦草、水辣蓼防治肠炎病、烂鳃病,按每50千克鱼体重用乌桕或地锦草或水辣蓼鲜草1.5千克(干草0.25千克)的比例,煮汁后拌人饵料中,连喂3天。

6,常用的中草药名称和用途1520种左右

1.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 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苓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7,市场常用中草药有哪些

补气药 人参 党参 太子参 西洋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黄精 扁豆 大枣 甘草助阳药 鹿茸 紫河车 冬虫夏草 蛇床子 淫羊藿 巴戟天 仙茅 肉苁蓉 锁阳 胡桃仁 补骨脂 益智仁 杜仲 续断 狗脊 菟丝子 海马 骨碎补补血药 熟地 首乌 当归 白芍 阿胶 桑椹子 龙眼肉 鸡血藤养阴药 沙参 天门冬 麦门冬 玄参 石斛 玉竹 百合 枸杞子 女贞子 龟板 鳖甲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荆芥 防风 白芷 羌活 辛夷花 苍耳子 胡荽 柽柳发散风热药 薄荷 菊花 桑叶 柴胡 葛根 升麻 木贼 蝉蜕 牛蒡子 淡豆豉 浮萍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栀子 夏枯草 芦根 天花粉 竹叶 鸭跖草 寒水石 谷精草 密蒙花 决明子 青葙子 夜明砂清热燥湿药 黄芩 黄连 黄柏 胡黄连 龙胆草 苦参 白藓皮 秦皮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穿心莲 鱼腥草 蚤休 大青叶 青黛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红藤 败酱草 马齿苋 白头翁 鸦胆子 射干 马勃 山豆根 土茯苓 白蔹 漏芦 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 山慈姑 垂盆草 四季青 地锦草 金荞麦清热凉血药 水牛角 生地黄 牡丹皮 赤芍 紫草 地骨皮 白薇 银柴胡 攻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润下药 火麻仁 郁李仁 蜂蜜峻下逐水药 甘遂 大戟 芫花 商陆 牵牛子 巴豆平肝息风药 石决明 玳瑁 代赭石 天麻 钩藤 白蒺藜 蚯蚓 僵蚕 全蝎 蜈蚣 罗布麻 羚羊角行气药 橘皮 青皮 木香 香附 乌药 枳实 大腹皮 佛手 香橼 沉香 降真香 檀香 薤白 柿蒂 甘松 荔枝核 腊梅花 玫瑰花

8,17种中药的药名和药效

人参 【性味】甘微苦,温。 【归经】入脾、肺经。 【功用主治-人参的功效】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大黄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功用主治-大黄的功效】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黄芩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 【功用主治-黄芩的功效】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 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黄芪 【性味】 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入心、脾、肺经。 【功用主治-茯苓的功效】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白术 【性味】苦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白术的功效】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 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用主治-川芎的功效】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 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