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中群方和单方是什么意思2,单方按中药药性怎样分类3,中药单方制剂有哪些4,中药的单方是指什么5,治疗胃肠病常用的中药单方有哪些6,单方可以治疗筋骨疼痛的一种草根中药是什么7,中草药单方中的钟乳是什么8,中草药都有哪些9,……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中群方和单方是什么意思
群方就是多味药在一起组成的中药处方,单方就是只用一味中药的方剂。按医保规定有些中药是不能报销,需要自费的。为了核算的方便,中医在开中药方时,把自费的中药品种单独列出来。并注明“群方公费,单方自费。
2,单方按中药药性怎样分类
(1)解表清热剂:柴胡、山豆根、决明子、金银花、菊花等可作为单方使用。(2)行气剂:如佛手、香附可作为单方使用。(3)消食剂:如山楂、莱菔子、谷芽、麦芽可作为单方使用。(4)泻下剂:如大黄、可作为单方使用。(5)平肝熄风剂:如地龙、天麻、夏枯草可作为单方使用。(6)化痰祛湿剂:如茯苓、车前子、泽泻、薏苡仁、菖蒲根、刺五加可作为单方使用。(7)补益剂:如黄芪、白术、山药、当归、何首乌、玉竹等可作为单方使用。(8)活血祛淤剂:如川芎、丹参、红花、益母草、三七可作为单方使用。

3,中药单方制剂有哪些
中药制剂是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剂型,例如片剂、注射剂、气雾剂、丸剂、散剂、膏剂等。剂型是集体名词,一般是指制剂的类别,剂型中的任何一个具体品种,例如片剂中的元胡止痛片、注射剂中的止喘灵注射液、丸剂中的香砂六君子丸等叫做制剂。中药单方制剂,治疗作用的只有一种药品。 其他的是辅助剂或辅料,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抗氧化剂、增溶剂、助溶剂、助悬剂、防腐剂、PH值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等。希望对你有用和帮到你。太多了,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也有单方用药出现,再加上古医书上的,举不胜举,有很多,古医书上有,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也有单方用药出现,只是用途上会有差别,这个比较难统计有很多,只要是单一的一味药组成的方剂都属于这个范围,但是不知道你需要哪一个方面的方剂,例如“独参汤”就是一味人参组成的单方,这个单方用于人体危及时候的快速抢救。
4,中药的单方是指什么
中药的单方就是指只有一味药的药房,你一个问题说一遍就能有答案了,不需要多。指只有一味药的方子..比如阿胶..主料就是驴皮..配料就是黄酒..淀粉..叫单方
山楂丸 主料就是山查..配料是蜂蜜
5,治疗胃肠病常用的中药单方有哪些
消导剂(1)神曲[单方]神曲(建曲)6~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功效]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用于萎缩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由于饮食积滞引起的消化不良。(2)炒麦芽[单方]炒麦芽10~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功效]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用于淀粉类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小儿乳积。(3)炒谷芽[单方]炒谷芽10~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功效]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之食欲不振、消化不良。(4)焦山楂[单方]焦山楂10~30克,神曲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功效]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用于肉食积滞。(5)炒鸡内金[单方]鸡内金。[用法]炒后研面吞服,每次1~3克,每日3次。[功效]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用于小儿消化不良、食积,或脾虚胃弱之食欲不振。配神曲、山楂炭、枳实等治食积泄泻。理气活血剂(1)川楝元胡胶囊[单方]川楝子粉0.5克,元胡粉0.5克,醋酸洗必泰0.2克。[用法]三药混合均匀,装入胶囊为1次量,每日3次,饭前口服。[功效]适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2)消气粉末[单方]鸡内金10克,香橼皮10克。[用法]共研细末,每服1~2克。[功效]治食积胃脘疼痛。(3)五灵脂末[单方]五灵脂、炒蒲黄各90克。[用法]共研末。饭前冲服9克,每日2~3次。[功效]消化性溃疡气滞血瘀证。(4)姜黄炒香附[单方]姜黄18克,炒香附15克。[用法]共研末,每服2~3克。[功效]治慢性气滞胃痛。(5)两香汤[单方]丁香、厚朴各3~6克,木香3克。[用法]水煎服。[功效]治慢性胃炎。(6)苏梗炙杷叶汤[单方]旋覆花(包)、苏梗各10克,炙杷叶(去毛)12克。[用法]水煎温服。[功效]可治慢性胃炎之嗳气不止。(7)广木香末[单方]五灵脂50克,广木香25克。[用法]共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3次。[功效]治慢性胃炎。(8)桃仁五灵脂末[单方]桃仁、五灵脂各15克。[用法]微炒为末,米醋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服15~20粒,开水送下,孕妇忌服。[功效]治血瘀胃痛。止血愈疡剂(1)大黄粉[单方]大黄粉适量。[用法]每次3克,每日3~4次,温开水冲服。[功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出血者。(2)三七白及大黄粉[单方]三七粉3克,白及粉4.5克,大黄粉1.5克。[用法]混合均匀,每日3克。[功效]适用于胃脘痛瘀血证,呕血黑便者。(3)地榆汤[单方]地榆2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出血者。(4)田七粉[单方]田七粉。[用法]口服,1次1~3克,1日3次。[功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出血者。温中止痛剂(1)荔枝核末[单方]荔枝核适量,木香适量。[用法]将荔枝核烧焦,每3克加木香0.5克。共为细末,热汤调下。[功效]治疗胃寒气滞。(2)干姜胡椒末[单方]干姜10克,胡椒10粒。[用法]共研为末。每日2次,水冲服。[功效]治疗寒性胃痛。(3)高良姜桂皮香附汤[单方]高良姜15克,桂皮6克,香附9克。[用法]水煎服。[功效]治疗萎缩性胃炎。(4)毕澄茄白豆蔻末[单方]毕澄茄、白豆蔻各等份。[用法]研末,每服1.5~3克。[功效]治疗虚寒胃痛。(5)葱头生姜贴[单方]葱头带须30克,生姜15克。[用法]捣烂炒热,用布包好,趁热敷在胃部。[功效]治疗寒性胃痛。益气养阴剂(1)百合乌药汤[单方]百合30克,乌药9克,延胡索9克。[用法]水煎服。[功效]治虚热胃痛。(2)乌梅白芍砂仁末[单方]乌梅2枚,白芍5克,砂仁1.5克。[用法]焙干研末。冲服。[功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3)大枣红糖白芍汤[单方]大枣、红糖、白芍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4)枸杞子[单方]枸杞子。[用法]每次20克,每日2次,于空腹时嚼服,2个月为1个疗程。[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5)黄芪白芍汤[单方]黄芪30克,白芍15克,桂枝、炙甘草各9克,干姜、木香各6克,红枣3枚。[用法]水煎服。[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和中制酸剂(1)诃子藿香白豆蔻末[单方]诃子6克,藿香6克,白豆蔻6克。[用法]共研末,每服3克,姜汤送下。[功效]治慢性胃病恶心吐酸。(2)番石榴末[单方]番石榴30克。[用法]焙干研细末,过筛。每日3次,每服9克,饭前半小时服。[功效]治慢性胃病之胃酸过多。(3)两贼末[单方]乌贼骨9克,木贼草18克,川军9克。[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克,开水送服,早晚各服1次。[功效]治胃病吐酸水。(4)香附高良姜汤[单方]香附6克,高良姜3克。[用法]水煎服。[功效]适用于胃脘痛之泛酸明显者。清热泻下剂(1)钩藤番泻叶饮[单方]番泻叶10克,钩藤10克。[用法]开水浸泡,代茶饮,以大便通为度。[功效]适用于各型便秘。(2)苏子全瓜蒌汤[单方]苏子10克,全瓜蒌30克。[用法]水煎,早晚各服1次。[功效]用于习惯性便秘或体弱、产后便秘。(3)望江南汤[单方]望江南30克。[用法]煎汤口服。[功效]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4)槐角决明子饮[单方]槐角10克,决明子10克。[用法]泡水代茶,饮不拘时,味淡更换药物。[功效]用于便秘且有高血压病者。(5)当归肉苁蓉饮[单方]当归20克,肉苁蓉20克。[用法]沏水代茶饮。[功效]用于治疗阴虚血亏,肠中干燥而便秘者。(6)白蜜汤[单方]白蜜化汤,加入玄明粉10克。[用法]空腹服。[功效]适用于习惯性便秘。(7)菊花大黄饮[单方]菊花10克,生大黄10克。[用法]开水浸泡,代茶饮,以大便通为度。[功效]用于高血压病人的便秘。收敛止泻剂(1)乌贼骨末[单方]乌贼骨500克。[用法]焙干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6克。[功效]用于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吐酸、黑便者。(2)双黄汤[单方]葛根10克,黄连、黄芩各6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功效]治疗热泻。(3)五倍子末[单方]五倍子不拘量,醋适量.[用法]炒研细末。每次服3克,米汤送下,日服2次。[功效]治疗慢性肠炎久泻不止。(4)鹿衔草干叶汤[单方]鹿衔草干叶200~250克,水1000~2000毫升。[用法]文火煮沸30分钟,滤出药液,分6次服完,每日3次,10~15天为1个疗程,连服1~2个疗程。[功效]可治感染性腹泻、慢性菌痢(休息痢)。(5)无花果叶末[单方]无花果叶100克,红糖50克。[用法]将鲜叶切细,加入红糖同炒研末。顿服。[功效]治疗久泻不愈。
6,单方可以治疗筋骨疼痛的一种草根中药是什么
看是热痛还是寒痛了, 一味药就管住了,除非这个病刚起。
7,中草药单方中的钟乳是什么
钟乳石:【性味归经】甘,温。归肺、肾、胃经。【功能主治】温肺,助阳,平喘,制酸,通乳。用于寒痰喘咳,阳虚冷喘,腰膝冷痛,胃痛泛酸,乳汁不通。【用法用量】 3~9g 。通草20克,王不留行20克,黄芪10克,党参15克+猪手半个,木瓜1大块煲水喝汤吃肉,2天后宝宝吃不完的奶
8,中草药都有哪些
有很多啊!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就连一株不起眼的草也许是治疗某种病的良药
比如大黄吧,可生用加芒硝治热结便秘、酒用大黄治火热上溢(口疮、咽喉肿痛、牙疼等)、与陈石灰拌炒后去石灰研末,撒布伤口,能治创伤岀血。
哇,老兄,这个问题大了去了,就连家里吃的香蕉,苹果,橘子,黄瓜,丝瓜等都可以入中药呢,
这让人不好回答
9,中草药有哪些
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中草药有很多种。神农本草经记载常用365种, 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中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现在中国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所讲述的内容就是通称的中草药。
10,常用的中草药名称和用途1520种左右
1.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 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苓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