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槟榔和槟榔果有什么不同2,槟榔是中药材吗3,中药槟榔和槟榔果有什么不同4,干槟榔在中药里面是起什么作用的5,槟榔是药材吗6,中药槟榔作用7,槟榔的中药功效作用是8,中药槟郎主治有什么功效中药槟榔和槟榔果有什么不同……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槟榔和槟榔果有什么不同
槟榔 带皮 皮叫 大腹皮槟榔果 去掉皮的果实功效:驱虫 泻下导滞 行气利水不行。。。。大腹皮是理气药,功效偏于行气宽中,兼能利水消肿;槟榔是驱虫药,功效偏于杀虫。药用部位不同,其功效相差很远的,如果同意请采纳。谢谢
2,槟榔是中药材吗
槟榔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它属于一个理气类的,槟榔咱们是原产在东南亚,主要是马来西亚,在咱们中国主要在云南、海南或者台湾热带地区比较多,它是归胃大肠经当中,它的功效主要包括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抗疟的作用,它具体在临床当中,主要用于这几种疾病:第一就是各种寄生虫病,包括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等等,主要是些肠道、寄生于肠道或者是肝脏等等,其他一些重要器官,这种寄生虫病;第二个由于气滞导致的胃肠的胀气;第三个就是由于腹泻痢疾,导致的里急后重、腹胀,槟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第四个它对于双下肢,特别是足部的水肿、脚气,用槟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第五个就是对于各种疟疾,它有一定的抗疟的作用,但是槟榔,不可以就是长期的大量的咀嚼,有认为槟榔咀嚼以后,有诱发口腔癌的一个副作用,因此,虽然槟榔咀嚼口味不错,但是一定要尽量的不要咀嚼槟榔。

3,中药槟榔和槟榔果有什么不同
槟榔 带皮 皮叫 大腹皮槟榔果 去掉皮的果实功效:驱虫 泻下导滞 行气利水
4,干槟榔在中药里面是起什么作用的
中药药名 槟榔
别名 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子、青仔、槟榔玉、榔玉。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
用药禁忌 气虚下陷者禁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单用杀虫,可用60-120g;或入丸、散。
5,槟榔是药材吗
槟榔是药材吗 槟榔是药材吗,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又称花槟榔、洗瘴丹,此外尚有宾门、榔玉、槟榔子、大腹子诸名,槟榔不仅仅是一种小零食,它好像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的,那么槟榔是药材吗 槟榔是药材吗1 槟榔是单子叶植物纲、初生目、棕榈科、槟榔属的常绿乔木。原产地马来西亚,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台湾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咀嚼嗜好品。槟榔具有祛痰止咳、止吐、驱虫、消食醒酒的功效,含有脂肪、生物碱、儿茶素、槟榔油等营养成分,嚼食槟榔后还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反应更灵敏,体力更充沛。但是,嚼槟榔容易患口腔癌,对身体有害。 槟榔可以做药材吗 槟榔是一味中药它是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在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槟榔有什么药用价值 槟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可用治食积满闷或痰涎呕吐,或脾胃两虚,食不消化,腹中胀满疼痛,或寒实结胸,气塞不通等,类似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及慢性结肠炎等。常配伍木香、陈皮、莪术等理气消积药,方例《木香槟榔丸》方见木香、、《槟榔顺气汤》、《槟榔丸》、《槟榔散》。槟榔也常用于痢疾之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者,类似于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肠炎等。常配伍芍药、当归、黄连、大黄等。 槟榔的成分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是单子叶植物纲、初生目、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 槟榔有什么口味 槟榔。种类有好多种,有包青叶的,有红泥的,还有梅粉双生子 有甜筒冰激淋 多著嘞!! 吃槟榔就和嚼口香糖差不多,就是嚼里面的汁,嚼完吐掉。 槟榔树Areca catechu、为热带植物,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中国的广东、海南及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有栽培。 槟榔是药材吗2 槟榔的药用价值与功效 1、蛔虫病 ①槟榔、南瓜子仁各15~25克,南瓜子仁嚼食,槟榔煎汤送下,每日1次,空腹服食. ②新鲜槟榔60~90克7~9岁用40克,10~13岁用50克、.切片,水煮取汁,顿服或分3次于半小时内服完. 2、绦虫南瓜子仁15~25克,研细后加适量白糖,另用槟榔15~25克,煎汤送服南瓜子仁,每日1次,空腹服. 3、鞭虫病槟榔100克,切片或打碎,加水500毫升浸渍18小时以上,再煎至100~280毫升,分成2~3等份,于清晨空腹时分次服下. 4、姜片虫南瓜子仁、槟榔各30克,南瓜子仁研细后加适量白糖,槟榔煎汤送服南瓜子仁,每日1次,空腹服. 5、流行性感冒槟榔、黄芩、金银花各9克,水煎服. 6、食积腹胀、胸膈满闷、恶心呕吐 ①新鲜槟榔1~3枚.嚼食,每日2~3次. ②大腹皮、陈皮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③槟榔10克,猪肚1个,白术30克,生姜少量,粳米100克.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生姜煎汁,去渣,用汁同粳米煮粥.猪肚可取出蘸麻油、酱油佐餐.每早、晚温热服食,3~5天为一个疗程.停3天再吃,病愈后即可停服. 7、脚气水肿 ①槟榔、紫苏叶、木瓜、生姜各6克,水煎,晨起空腹服. ②槟榔15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 8、急性、亚急性肾炎水肿大腹皮15克,鲜荸荠苗50克品12克、,水煎服. 9、小儿头疮,积年不愈槟榔适量,水磨,以纸衬之,晒干,用生油调涂患处. 10、青光眼眼压增高槟榔9~18克,水煎服.服药后以轻泻为度,若不泻可稍增加用量. 11、疟疾槟榔12克,乌梅肉、臭梧桐各9克,水煎服,疟疾发作前2~3小时服. 哪些人不能吃 1、不宜持续食用 .食用注意槟榔药性较为峻烈,有破气作用,会损人正气,故脾胃虚弱者禁用.中气下降者不宜服用.过量食用会引起流、呕吐、昏睡,甚至惊厥,故不论作果品嚼食或作药用,均应适量,更不宜持续食用. 2、不宜嚼食槟榔. 平时嚼食槟榔确能增进食欲,减少患肠寄生虫病及腹痛等病症的.发生.但嚼食槟榔也有不少副作用,如长期嚼食槟榔可导致口腔粘膜下纤维性病变,使口腔粘膜渐渐发白变硬,张口受阻,影响吞咽.近期研究表明嚼食槟榔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因槟榔中含的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致癌、致突变的作用.据调查:在某地已查出的口腔癌患者中,90%的人有嚼食槟榔的嗜好.此外,槟榔还含有多种细菌和霉菌,嚼食槟榔可诱发疾病.据最近英国医学杂志报道,槟榔的主要成分可使人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支气管狭窄,嚼食槟榔将会使哮喘发作更重,并增加治疗的困难.故槟榔不宜嚼食. 3、槟榔用量不宜过大 .单用槟榔驱除寄生虫,需大剂量才能发挥作用,但大量应用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或头昏、心慌等副作用,故用时须密切观察病人服用后的反应,注意用量不宜过大. 槟榔是药材吗3 槟榔的药用价值 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有记载如下:“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之久,则薰然颊赤,若饮酒然,苏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朱晦庵所谓槟榔收得为去痰也。三曰:饥能使之 饱。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 槟榔原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与益智、砂仁、巴戟,列入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槟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具有消积、化痰、疗疟、杀虫等功效,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其生丹津,吃后面红耳赤目眩,如醉酒一样,但可促消化、治病、美容。吃槟榔主要影响中枢和自律神经,在中枢方面,记录吃槟榔时,脑波的变化和反应动作的速度,实验结果发现,吃槟榔可以提高警度,反应动作会更灵敏,同时也会较平静;吃槟榔会增加心跳,但血压上升则相当轻微。
6,中药槟榔作用
您好,现在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槟榔作用. {药性}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
{功能} 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虐.
{临床应用} 1.用以虫积.槟榔治疗绦虫,蛔虫,姜片虫,蛲虫等肠寄生虫时可
单味研磨或配伍其他驱虫药同服.如小儿虫积腹痛,常与鹤虱,苦练根等同用.
以增强驱虫效果.如<<太平惠民和局方>.之化虫丸若脏器虚寒可加史君子.榧
子,可配人参,花椒,益气温中之品.如<<景岳全书>>之温藏丸.近年来本品大
剂量煎服,有良好效果.治疗片姜虫,可单位用,若与乌梅,甘草,同煎服,或黑丑研磨服,疗效优于单味.
2.用于胸腹积滞胀满,泻痢里急后重.凡气逆,上气喘急,胸膈满闷,不思饮食
常与沉香,乌药,人参同磨汁服.如<<济生方>>之四磨汤.如里急后重常与
木香,黄连,大黄等同用.以行气导滞,攻积泻热,如<<儒门事亲>>之槟榔丸
若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常与芍药同用.共凑"行血则脓自愈,调气则厚重自
除.之效.如<<保命集>>之芍药汤,<<瘟疫论.>>之槟芍顺气汤.
3.用于脚气,水肿.治疗湿脚气,足胫肿痛,甚至胸闷泛恶等证,常与木瓜,苏叶
吴茱萸等同用.如<<朱氏集验方>> 之鸡鸣散.治疗水湿壅盛,呼吸喘急,二
便不利,常与羌活,泽泻,商陆等同用.如<,济生方>> 之疏凿饮子.
4.用于疟疾.槟榔治疗疟疾久发不止,常以草果,常山,等同用,更增加截虐之
效.如<<医学正传>>之截虐七宝散.如虐久发不愈胁下结块,形成虐母,常
配鳖甲,白术,川芎,以益阴补虚,行血散结.共奏扶正祛邪之效.
如<<济生方>>之鳖甲饮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克,单用杀虫,可用60-120克,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气虚下陷者忌服.
{制剂} (1)槟榔四消丸.(2)化积散.(3)驱姜片.(4)开胸顺气丸.
{临床报道}可治疗鞭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乳糜尿等症疗效显著.
你提出的问题回答完毕,谢谢.驱虫消积,下气利水。
1.用于驱杀多种寄生虫。
2.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痢疾里急后重。
3.用于脚气疼痛。
7,槟榔的中药功效作用是
出林邑:槟榔,味辛、内文如锦文者妙,气温,降,阴中阳也,鬻其肤,千万若一,森秀无柯。 3.陶弘景:槟榔有三.《南方草木状》,条派(脉)开破,取好存坐稳,合而侵人,有立时而饱闷晕眩者。非槟榔口噬,又何以迅解乎。古人疑其耗损真气,劝人调胃,不似槟榔尖长味良耳,上枝不小,调直亭亭、苦。半白半黑并心虚者,不入药用,仰望眇眇,如插丛蕉于竹杪;风至独动,而山岚水瘴之气,所谓猪槟榔者是矣。盖亦土产之异.《纲目》:大腹子出岭表。 2.《雷公炮炙论》:凡使槟榔,大腹槟榔每枝有三、二百颗,青时剖之。又《云南记》云。叶下系数房。若服之过多,房缀数十实、瓦屋子灰同食之。剖其皮,无毒。入脾,皮内皆筋丝如椰子皮、四种:出交州,形小而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而味涩;核亦有大者名猪槟榔;作药皆用之。又小者,俗人呼为槟榔孙,亦可食。 4,今人不甚分别。按刘恂《岭表录》云,交、广生者,非舶上槟榔,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为槟榔,白嫩及老,实大如桃李:槟榔,树高十余丈,皮似青桐、大肠、肺四经。消水谷,除痰癖,止心痛,杀三虫,治后重如神,坠诸气极下,专破滞气下行,反泻胸中至高之气。善消瘴气,似举羽扇之扫天,而戒食槟榔,吞吐于山巅水溪。此亦有见之言,然而非通论也,所以御卫其实也,熟如贯之,坚如干枣,以扶留藤、古贲灰并食,则滑美,下气消谷,以一片蒌叶及蛤粉卷和食之,即减涩味。端顶有叶,叶似甘蕉,借炎蒸势氛,节如桂竹,下本不大,采实啖之,以扶留藤。观此一说,则大腹子与槟榔可通用、胃,以祛瘴疠,收其皮入药,皮外黑色,天生棘重累其下。岭南烟瘴之地,其蛇虫毒瓦斯,两粤人至今噬之如始、心坚、文如流水碎破。味苦涩,但力比槟榔稍劣耳。 5.《本草新编》、滇南,即槟榔中一种腹大形扁而味涩者出自李当之《药录》 1目前中医中应用槟榔主要用其除虫、消食、利水之功效。如应用槟榔祛绦虫,槟榔60克,切碎,文火煎2小时,于清晨空腹顿服。.槟榔也可用于钩虫病及蛲虫病的治疗槟榔作用: 种子可入药,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效,是我国名贵的“四大南药”之一。主治虫积,食积、气滞、痢疾、驱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兴奋作用。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 草药名: 槟榔(betel nut) 常用的驱虫药。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中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槟榔味苦、辛,性温 。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如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虫、抗病毒和真菌等作用。食用 槟榔果可以食用,沾卤水咀嚼,初次咀嚼者会面红,胸闷,属于正常现象毒性 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功用主治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
8,中药槟郎主治有什么功效
[别名]榔玉、宾门、青仔、国马、槟楠、尖槟、鸡心槟榔 [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球形或者圆锥形,高1.5至3.5厘米,底部直径1.5至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者淡红棕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1明显疤痕状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 [鉴别] 本品横切面:种皮组织分内、外层,外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石细胞,内含红棕色物,石细胞外形、大小不一,常有细胞间隙;内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并散有少数维管束。外胚乳较狭窄,种皮内层与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内胚乳细胞白色,多角形,壁厚,纹孔大,含油滴及糊粉粒。 取本品粉末8g,加浓氨试液4ml,加氯仿5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残渣用氯仿10ml洗涤1次,合并氯仿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稀盐酸5ml 及水20ml,振摇,分取酸水层,用氯仿10ml洗涤1次,弃去氯仿液,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约9,用氯仿振摇提取2 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槟榔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浓氨试液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预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炮制] 槟榔: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阴干。 炒槟榔:取槟榔片,照清炒法炒至微黄色。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用法用量]3至9g;驱绦虫、姜片虫30至6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记得采纳啊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因为瘴疠之症,一般都同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有关,而槟榔却能下气、消食、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即使墨客骚人对槟榔也情有独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就曾写过“红潮登颊醉槟榔”的佳句。鲜食槟榔有一种“饥能使人饱,饱可使人饥”的奇妙效果,空腹吃时则气盛如饱,饭后食之则易于消化,可谓人间仙果。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槟榔有“下水肿、通关节、健脾调中、治心痛积聚”等诸多病症。不仅如此,槟榔还有治青光眼、 血压增高、驱虫等症的效果。 此外,槟榔果还能驱虫、治腹胀、驱风、消水肿等。槟榔主要的功效有:1、用于蛔虫、蛲虫、钩虫、绦虫,姜片虫等多种寄生虫病。 2、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泻痢后重等证。 3、用于水肿及脚气病等证。 4、用于疟疾病。 此外,由于本品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的功效,海南、两广、云南、福建、湖南很多地方的群众都习惯酒饭后吃槟榔的习俗,甚至把它视为"人间仙果"。槟榔: 【药性】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应用】 1.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本品驱虫谱广,对绦虫、蛔虫、蛲虫、钩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都有驱杀作用,并以泻下作用驱除虫体为其优点。用治绦虫证疗效最佳,可单用(《千金方》),亦可与木香同用,如圣功散(《证治准绳》),现代多与南瓜子同用,其杀绦虫疗效更佳;与使君子、苦楝皮同用,可治蛔虫病、蛲虫病;与乌梅、甘草配伍,可治姜片虫病。 2.食积气滞,泻痢后重。本品辛散苦泄,入胃肠经,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常与木香、青皮、大黄等同用,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证,如木香槟榔丸(《儒门事亲》);与木香、黄连、芍药等同用,可治湿热泻痢,如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水肿,脚气肿痛。本品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常与商陆、泽泻、木通等同用,治疗水肿实证,二便不利,如疏凿饮子(《济生方》);与木瓜、吴茱萸、陈皮等配伍,用治寒湿脚气肿痛,如鸡鸣散(《证治准绳》)。 4.疟疾。本品截疟,常与常山、草果等同用,如截疟七宝饮(《伤寒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用法用量】煎服,3~10g。驱绦虫、姜片虫30~60g。生用力佳,炒用力缓;鲜者优于陈久者。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伏尸,疗寸白。” 2.《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3.《本草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息。疗诸疟,御瘴疠。”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生物碱0.3%~0.6%,主要为槟榔碱,其余有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槟榔副碱,高槟榔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等,均与鞣酸结合而存在。又含脂肪油14%,其中脂肪酸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十四碳烯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等。尚含鞣质及槟榔红色素。 2.药理作用:槟榔能使绦虫虫体引起驰缓性麻痹,触之则虫体伸长而不易断,故能把全虫驱出;槟榔碱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麻痹作用,能使全虫各部都麻痹,对牛肉绦虫仅能使头节和未成熟节片麻痹;槟榔对蛲虫、蛔虫、钩虫、肝吸虫、血吸虫均有麻痹或驱杀作用;对皮肤真菌、流感病毒、幽门螺旋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槟榔碱有拟胆碱作用,兴奋胆碱受体,促进唾液、汗腺分泌,增加肠蠕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滴眼可使瞳孔缩小。 3.临床研究:槟榔30~120g,带皮南瓜子50~150g,煎煮取汁,清晨空腹服,30~60分钟后冲服硫酸镁粉5~30g,治疗绦虫病22例,全部治愈(中国寄生虫防治杂志,2001,2:99);新鲜干槟榔果8g,水150ml浸1小时,文火煎至50~70ml,上午空腹服1次,2周为1疗程,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2例,胃镜复查后,糜烂性胃炎8例,均获效,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例,有效23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4:248);槟榔碱制成眼用药膜,将其置于眼结膜囊内之穹隆处,治疗青光眼患者37例70只眼,一般用药后10分钟即开始瞳孔缩小,15分钟后眼压逐渐下降(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0,3:49)。另有用槟榔治疗疟疾、麻痹性肠梗阻、乳糜尿、小儿咳喘等。 槟榔药材 槟榔饮片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