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银柴胡和柴胡一样吗2,银柴胡具体有什么功效与作用3,中药银柴胡有几种来源4,银柴胡有何功效5,银柴胡是什么6,柴胡银柴胡是同一种中药吗7,银柴胡和柴胡有什么区别如何鉴别它们8,中药银柴胡喝柴胡有什么区别9,柴胡跟银柴胡有……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银柴胡和柴胡一样吗
不是同一药物。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其性味甘苦、凉,有清热凉血的功效,主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羸瘦等证。而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其性味苦、凉,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效,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等疾病。
2,银柴胡具体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银柴胡为较常用中药,“银柴胡”一名见于《本草纲目》的柴胡项下。那么银柴胡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1、解热 柴胡有解热止痛的作用,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 2、镇静 柴胡还有镇静的作用,用于内热烦躁引起的失眠多梦有一定的作用。 3、镇咳 柴胡对中枢兴奋药有拮抗作用,因此对咳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抗病毒 柴胡对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Ⅰ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疱疹病毒也有效果。 5、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能使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强。提高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提高淋巴细胞转核率。 6、疏散退热 柴胡还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有很好的疗效。 银柴胡的药用价值 【药名】银柴胡 【别名】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等。 【炮制】切片生用,或鳖血炒用。 【性味】甘,微寒。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清热凉血,除骨蒸。 【主治】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九、散。 【用药忌宜】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银柴胡和柴胡的区别 银柴胡和柴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材,无论从来源、性状、化学成分、性味归经以及功能与主治方面都大相径庭。 药师分析:银柴胡属石竹科植物,药用部位是除去须根的干燥根。具有清虚热、除疳热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3—10克。 柴胡属伞形科植物,药用部位是除去茎叶的干燥根。具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3—10克。同用名称有北柴胡、红柴胡、柴胡头。 银柴胡和柴胡是来自于不同科属、不同植物、功效各有异同的两味中药。银柴胡和柴胡皆能退热,但银柴胡为清疳热之要药,治阴虚骨蒸潮热,以虚热者为佳;柴胡善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伤寒邪入少阳之要药,以感冒发热,有寒热往来症状者为佳。 药用柴胡中还有名叫软柴胡的,属柴胡属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带幼苗的干燥根,又名春柴胡、细柴胡。 因银柴胡形似柴胡,历史上曾把银柴胡长期混作柴胡使用。随着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才逐渐将银柴胡和柴胡从基源到功能与主治上彻底分开。猜你喜欢: 1. 调理身体的药方 2. 19岁少女月经不调的原因 3. 调理脾胃除湿的中药方 4. 麦冬的用法 麦冬如何食用 5. 清热祛湿的食物有哪些

3,中药银柴胡有几种来源
本品为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银柴胡 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 lanceolata Bge 的干燥根。
4,银柴胡有何功效
1、骨蒸劳热:阴虚火旺而骨蒸劳热,症见下午潮热,骨蒸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渴,面黄白而颧红,脉细数者,可用本品与胡黄连、秦艽、生地、鳖甲、地骨皮、元参、青蒿、知母等同用。常用方如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2、疳积发热:小儿因消化不良、虫积而腹大腹胀、面黄肌瘦、毛发憔悴、低热或下午及夜间发热以胁腹郚发热为明显者。此为疳积发热,可用银柴胡配合地骨皮、胡黄连、山楂、神曲、麦芽、使君子、槟榔、鸡内金等同用。
北柴胡(一般简称柴胡)退热,主要是解少阳经的实热。银柴胡退热,主要是退阴分的虚热。青蒿入肝胆,清肝胆虚热,兼治温热留连不退,似表似里,类虚类实。银柴胡入肝胃,清肝胃虚热兼能退疳疾发热。用量一般八分至三钱。
5,银柴胡是什么
银柴胡,善于清退虚热。曾余治一例患者肖某某,女,37岁。夜寐盗汗,消瘦,乏力,舌红无津,五心烦热,兼午后潮热,脉细数。诊为阴虚内热所致之盗汗。用滋阴清热(治本),固表止汗(治标)之法治之 。方用:黄芪、白术、防风、紫河车、龟板胶、鹿角胶、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太子参、麦冬、生地、当归、赤芍、川芎、白薇、银柴胡各50克,甘草20克。共研细粉,炼蜜为丸,每丸10克重,每日服3次,每次服1丸。本例盖因阴虚内热,阴阳不调,导致盗汗频频,消瘦乏力,五心烦热,夜寐不宁。方中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用龟鹿二仙胶(龟板胶、鹿角胶)、生脉饮(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四物汤(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紫河车滋阴补血,益气生津,以治其本。用白薇、银柴胡清退虚热;用麻黄根、浮小麦固表敛汗,以治其标。用药中的,故能收效。服1月后,津液生,阴血旺。服2月,烦热退,盗汗停,体力增,身康复。
6,柴胡银柴胡是同一种中药吗
不是同一种中药。柴胡主要用于清热解表、和解少阳、除气分之热;银柴胡多用于去虚热以及骨蒸潮热之症。柴胡、银柴胡不是同一种中药
柴胡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疏散退热,升阳舒肝。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煎服,3~9g
银柴胡为石科植物银柴胡的根。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退虚热、清干热。临床用名银柴胡。清热药,清虚热药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瘠热羸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九、散。
用药忌宜
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7,银柴胡和柴胡有什么区别如何鉴别它们
银柴胡为石科植物银柴胡的根。主产于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原植物生长于干燥草原及山坡石缝中,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忌水浸,以沙质土壤最易生长。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退虚热、清干热。临床用名银柴胡。 柴胡-植物形状柴胡属于灌木,一般高40-70厘米。通常从基部分出数茎,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多次分枝。叶为宽或窄的披针形,背面具有5-7条明显突起的纵脉,基生叶和下部的茎生叶有长柄,叶片较大;茎上部的叶小,披针形或线形。伞形花序常有伞幅10-15,伞幅长2-3厘米,形成开展疏散的圆锥花序;总苞片4-6,披针形,长0.5-1厘米,宽1-3毫米,向后反折,顶端渐尖;小总苞片通常5,少数7,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毫米,宽1-2毫米,亦向后反折;花瓣淡黄色。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油管在每棱槽中通常1条,少数2-3条。花期6-7月,果期7-8月。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8,中药银柴胡喝柴胡有什么区别
银柴胡:同属植物太平洋丝石竹Gypsophila pacifica Kom.内提取的三萜皂甙Gypsozid,给家兔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同时或以后每天内服,可降低血清胆甾醇浓度,使胆甾醇/脑磷脂系数降低,并使主动脉类脂质含量降低。对于动脉硬化家兔所表现的兴奋。脱毛以及肢体皮下类脂质增厚等症状均有改善。有人认为,皂甙可作用于血浆脂蛋白,阻止胆甾醇的酯化及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也有认为可以阻止胆甾醇从肠道吸收。 柴胡: 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 柴胡的作用: 柴胡的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功能: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具有:1、解热、退热作用平稳可靠;2、镇静、镇痛,有解除胸闷胀痛,开郁调经作用;3、抗菌,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4、抗肝损伤作用;5、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第1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具有抑制作用。 主治 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补充说明: 1、解热 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 2、镇静、镇痛、镇咳 镇静 自主活动减少、条件反射受抑制,与巴比妥类有协同作用,对中枢兴奋药有拮抗作用。 3、抗菌、抗病毒 (1) 抗菌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 (2) 抗病毒 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Ⅰ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疱疹病毒。 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4、促进免疫功能 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强。提高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提高淋巴细胞转核率。提高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对脂代谢和肝、胆的影响 降血脂 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酯(在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身上)。保肝 对CCl4、酒精、伤寒疫苗、卵黄、霉米、D-半乳糖胺等所致肝功能障碍有保护作用。表现:转氨酶降低,肝功能恢复、肝损伤减轻。
9,柴胡跟银柴胡有什么区别
正柴胡: 【组成】柴胡(9克) 防风(3克) 陈皮(4.5克) 芍药(6克) 甘草(3克) 生姜(三五片) 功能主治:表散风寒,解热止痛。主治外感风寒初起或太阳少阳台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喷嚏,清涕,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 小柴胡: 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炙,三两(6g);半夏洗,半升(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主治〕 1)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就是说:正柴胡多用于感冒,小柴胡现在多用于疏肝和胃止呕。银柴胡和柴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材,无论从来源、性状、化学成分、性味归经以及功能与主治方面都大相径庭。银柴胡和柴胡是来自于不同科属、不同植物、功效各有异同的两味中药。银柴胡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的根,主产于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原植物生长于干燥草原及山坡石缝中,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忌水浸,以沙质土壤最易生长。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退虚热、清干热,临床用名银柴胡。银柴胡是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银柴胡的药用部位是银柴胡的根。柴胡原产中国,主产于湖北、四川等地。朝鲜、日本、苏联也有分布。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按性状不同,前者习称“北柴胡”,后者称“南柴胡”。银柴胡和柴胡皆能退热,但银柴胡为清疳热之要药,治阴虚骨蒸潮热,以虚热者为佳。柴胡善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伤寒邪入少阳之要药,以感冒发热,有寒热往来症状者为佳。柴胡是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柴胡属石竹科植物,药用部位是除去须根的干燥根。具有清虚热、除疳热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3~10克。柴胡属伞形科植物,药用部位是除去茎叶的干燥根。具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3~10克。同用名称有北柴胡、红柴胡、柴胡头。 银柴胡和柴胡是来自于不同科属、不同植物、功效各有异同的两味中药。银柴胡和柴胡皆能退热,但银柴胡为清疳热之要药,治阴虚骨蒸潮热,以虚热者为佳;柴胡善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伤寒邪入少阳之要药,以感冒发热,有寒热往来症状者为佳。银柴胡与柴胡都是中药,两者完全不同。银柴胡与柴胡的功效也是有区别。第一,银柴胡的功效主要是退虚热,清肝热,所以对于临床的治疗上主要是虚热内扰的疾病,适合于银柴胡,并且有骨蒸盗汗或者是颧红等疾病,是银柴胡的治疗范围,银柴胡在临床上用药的部位是银柴胡的根部。第二,柴胡。柴胡是治疗感冒发热的疾病,往往对于往来寒热或者是疟疾以及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或者是子宫脱垂、脱肛、月经不调等疾病有治疗的效果,柴胡的功效主要是疏肝理气,并且能够升阳止泻,所以对于柴胡和银柴胡是完全有区别的,在临床上应该加以区分。柴胡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由它为主药组成的小柴胡汤更是临床最常用的方剂之一。而银柴胡在临床上则是另一种药,银柴胡与柴胡,两者科属、性味、功效均不相同,不得混用指导意见:银柴胡适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及小儿疮积低热、消瘦等证。并无升阳透表,疏肝解郁的功效,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但没有退虚热,消疮积的作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