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我想买本中草药图谱必须要有彩色图谱还有文字说明要药草品种2,请问本草纲目和中草药全图鉴那个好那个内容简单更好懂3,请问本草纲目和中草药全图鉴那个好那个内容简单更好懂4,我想了解中药谁能推荐几本书给我中药没有实物怎么能有效的方……
本文目录一览
1,我想买本中草药图谱必须要有彩色图谱还有文字说明 要药草品种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分上、下二册,共收中草药2200种左右。各药均按名称、来源、形态、生境、栽培、采制、化学、药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顺序编写,并附以墨线或彩色图。全书内容丰富,资料较准确可靠,可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知识,绘图精致,可供科研和临床的参考。 本版《图谱》收集各类中草药的原植物、原动物、原矿物共1096幅彩色照片图,其中原植物药图1020幅,原动物药图53幅,原矿物药图23幅。本书收载的部分品种图片如剑龙血树等,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刊物中属首次载入的。每幅图片均注明了种名和拉丁学名。
2,请问本草纲目和中草药全图鉴那个好那个内容简单更好懂
现在市售的本草纲目,价格低于100的基本都是不完整的。所以本草纲目的购买见仁见智,想要完整的话,我个人推荐金陵本的本草纲目,但是价格相对高一点,专业性比较强——至于其他版本,像家庭本草纲目,或者本草纲目选,比较容易理解,那就随个人喜好吧;中草药全图谱的话,不知道你选的是哪种?如果是《中草药图谱》,还是可以的,里面的药材和图片都比较实用;但是《中草药全图谱》就没有看过了,不过估计专业性也是比较强的。如果不是专业需要,只是作为日常科普的话,像《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图解中草药》《实用中草药图鉴》一类的书,从价格和内容上都是比较大众化的,可以作为选择的参考。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具体购买请根据自己情况谨慎选择。

3,请问本草纲目和中草药全图鉴那个好那个内容简单更好懂
现在市售的本草纲目,价格低于100的基本都是不完整的。所以本草纲目的购买见仁见智,想要完整的话,我个人推荐金陵本的本草纲目,但是价格相对高一点,专业性比较强——至于其他版本,像家庭本草纲目,或者本草纲目选,比较容易理解,那就随个人喜好吧;中草药全图谱的话,不知道你选的是哪种?如果是《中草药图谱》,还是可以的,里面的药材和图片都比较实用;但是《中草药全图谱》就没有看过了,不过估计专业性也是比较强的。如果不是专业需要,只是作为日常科普的话,像《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图解中草药》《实用中草药图鉴》一类的书,从价格和内容上都是比较大众化的,可以作为选择的参考。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具体购买请根据自己情况谨慎选择。
4,我想了解中药谁能推荐几本书给我中药没有实物怎么能有效的方法
本草纲目既有药物的性味归经,作用主治,常用方剂,产地性状,还有图谱,药还特别全,你可以看本草纲目,中药学,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个人感觉,了解每个中药的归经之后,功效比较好记!不过一般都是从死记开始的!中药学吧。这个书里面常用的中药有详细说明。至于如何比较好记住药性。这个你可以看看药性赋。这个你可以在白度上自己抄写下来。顺便也记在心里。
5,河南都有哪些野生中草药最好付图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河南省共有药用资源2302种,其中药用植物1963种,药用动物270种,药用矿物69种。据有关资料记载,河南有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白附子、千金子、红花、金银花、旋覆花、鬼箭羽、漏芦(禹州漏芦)、连翘、茜草、虎掌南星、商陆、蒺藜、斑蝥、全蝎、禹余粮等l9种有名的道地药材。此外,山茱萸、辛夷、丹参、白芷(禹白芷)、柴胡、半夏、栀子、何首乌、栝楼(天花粉)等在全国亦很著名。“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为河南产名贵地药材,在焦作地区已有三千年的种植历史 J。怀药的药性及保健值极佳,为历代中药典籍所称道。金银花也是河南道地药材,分布和种植广泛,尤以新乡封丘金银花和郑州新密金银花影响较大。桐桔梗产自桐柏山区,为河南道地药材,以质优著称。早半夏,包括唐半夏(唐河)、息半夏(息县)、汝半夏(汝南)历史上就一直为名贵的中药材,目前只有小面积种植。山茱萸主产于伏牛山区,尤以西峡产量大、品质佳。此外,禹白芷、禹漏芦、禹白附(子)、禹南星(虎掌半夏)等为禹州道地药材 J。商桔梗(商城)、卫花(滑县)、柘首乌(柘城)、大别山银杏等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独角莲人工栽培仅限于禹州和长葛,面积常年保持在33 hm 左右。葛根素有“植物黄金”之称,其营养、医疗、保健价值很高,是经国家卫生部批准认定的药食两用植物,社旗县、淮阳县两地均有种植传统。杜仲、牛蒡子、猫爪草、款冬花、千金子、栝楼(栝楼仁和天花粉)、栀子、麦冬、香附子、白芍、天南星、山楂、木瓜、丹皮、荆芥、薄荷、杏仁、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在河南省部分地区亦有零星栽培。 参考资料:王强。徐国均.道地药材图典(中南卷)[M].福州:福建科
6,请问本草纲目和中草药全图鉴那个好那个内容简单更好懂
现在市售的本草纲目,价格低于100的基本都是不完整的。所以本草纲目的购买见仁见智,想要完整的话,我个人推荐金陵本的本草纲目,但是价格相对高一点,专业性比较强——至于其他版本,像家庭本草纲目,或者本草纲目选,比较容易理解,那就随个人喜好吧;中草药全图谱的话,不知道你选的是哪种?如果是《中草药图谱》,还是可以的,里面的药材和图片都比较实用;但是《中草药全图谱》就没有看过了,不过估计专业性也是比较强的。如果不是专业需要,只是作为日常科普的话,像《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鉴》《图解中草药》《实用中草药图鉴》一类的书,从价格和内容上都是比较大众化的,可以作为选择的参考。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具体购买请根据自己情况谨慎选择。
7,独一味是什么
药名:独一味
拼音:Duyiwei
英名: Lamiophlomis rotata
出处 《四川中药志》。
独一味
科属 唇形科独一味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叶呈莲座状,无茎。轮伞花序密集排列成头状或穗状花序;花冠淡紫色、紫红色或粉红褐色。花期7-8月。 耐寒、耐干旱瘠薄。产西藏大部,常生于海拔3900-5100m的高山碎石滩、河滩地或石质草甸。分布于青海、甘肃、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也有。 基原 本品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 Labiatae 独一味 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 的根及根状茎或全草。 采制贮藏 9~10月采收,拔取全株,抖去泥沙,晒至五成干时,截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再晒至足干即成。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归经 苦,微寒。有小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小毒。
①《四川中药志》:"苦,微寒,有小毒。"
②《青藏高原药物图鉴》:"苦,温。"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腰部扭伤。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或入散剂, 1~2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1]
8,仙人掌 托物言志
仙人掌(Cactaceae)是一种植物,是墨西哥的国花。属于石竹目沙漠植物的一个科。由于对沙漠缺水气候的适应,叶子演化成短短的小刺,以减少水份蒸发,亦能作阻止动物吞食的武器;茎演化为肥厚含水的形状;同时,它长出覆盖范围非常之大的根,用作下大雨时吸收最多的雨水,目前仙人掌科的植物将近有2000种。仙人掌在我国做为药用首载于我国清代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据该书记载,仙人掌味淡性寒,功能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止泻,安神利尿,可内服外用治疗多种疾病,清代刘善术著的《草木便方》中记载,仙人掌苦涩性寒,五痔泻血治不难,小儿白秃麻油擦,虫疮疥癞洗安然。《本草求原》载:寒,消诸痞初起,洗痔。《陆川本草》记载有消炎解毒,排脓生肌的作用,用于疮痈疖肿咳嗽的治疗。《岭南采药录》记载:“仙人掌焙热熨之,用于治疗乳痈初起结核。《闽南民间草药》中说,用仙人掌鲜全草适量,共捣敷患处,治透掌疔。《广西中草药》载:仙人掌止泻,治肠炎腹泻。《闽东本草》载:能去痰,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治肠风痔漏下血、肺痈、胃病,跌打损伤。《湖南药物志》记载:仙人掌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中国药植图鉴》记载:仙人掌外皮捣烂,可敷火伤,急性乳腺炎并治足胝。煎水服,可治痢疾。《分类草药性》载:专治气痛,消肿毒,恶疮。《贵州民间方药集》载:仙人掌为健胃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治心胃气痛、蛇伤、浮肿。从资料记载可以看出,仙人掌治疗疔疮肿毒的作用显著。
9,送铁线莲代表什么
铁线莲 【别名】山木通、番莲、威灵仙 ,铁线牡丹,番莲,金包银 白色铁线莲【拉丁文名】Clematis florida Thunb 【英文名】Clematis hybridas 【科属】毛茛科、铁线莲属。 【花语】高洁、雅致、美丽的心 叶子【产地分布】原产于中国,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均有分布。生于低山区的丘陵灌丛中。 【形态特征】多为木质藤本,长约1-2米。茎棕色或紫红色,具6条纵纹,节部膨大,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至披针形,全缘,脉纹不显。少数是宿根直立草本。复叶或单叶,常对生。花单生或为圆锥花序,萼片大,花瓣状,蓝色、紫 果色、粉红色、玫红色、紫红色、白色等,雌、雄蕊多数。园艺品种很多。花期6-9月。果期夏季。 【生长习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碱性壤土,忌积水或夏季干旱而不能保水的土壤。耐寒性强,可耐-20低温。有红蜘蛛或食叶性害虫危害需加强通风。 病虫害防治 铁线莲抗病虫害力较强.很少发生病虫严重为害现象。虫害有红蜘蛛及食叶性害虫。病害有枯萎病、特别可能发生在 花夏季雨天放晴,温度急升时,枝条突然枯萎,往往在秋天或次年春天萌发新技。其他有粉霉病(为害叶或花)、病毒病(叶部有黄斑,花畸形)等。 【繁殖方式】播种、压条、嫁接、分株或扦插繁殖均可。 【栽培变种】大花铁线莲、辣萼铁线莲、大叶铁线莲等。 【用途】一、优良的垂直绿化植物和园林观植物。可布置阳台、庭院、也作切花。 二、3~5钱。外用适量,鲜叶加酒或食盐捣烂敷患处。利尿,理气通便,活血止痛。用于小便不利,腹胀,便闭;外用治关节肿痛,虫蛇咬伤。 铁线莲广布于北半球原种200余种经多年的人工杂交出现大量园艺品种,以花大色鲜花繁期久、开花场面壮观受世人欢迎。铁线莲的花色爽洁淡雅,有像天空色的蓝花铁线莲,有花瓣白色边缘染淡淡紫晕的雪皇后,铁线莲还有含羞的淡粉紫色铁线莲,阴处色彩保持原种特色,阳光强烈处花瓣上可爱的紫红色条红会消失,淡粉红的花会退成米色。铁线莲中还有黄色紫红色蓝紫色等花色种类。铁线莲开花时蔚为壮观,差不多可从5月陆续开到11月。许多种类还很耐寒在冬季最低气温-29℃-24℃地区也能生长。大多喜爱石灰质土和湿度较高的环境。我国原产的铁线莲属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城市园林中应用较少,相信通过选育引种一定可以获得优异的新品种。 【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Thunb.,以根及全草入药。秋冬采收,分别晒干。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利尿,理气通便,活血止痛。用于小便不利,腹胀,便闭;外用治关节肿痛,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叶加酒或食盐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各家论述】 1.《国药的药理学》:根为尿酸症药,用于痛风。又治中风,积聚,黄疸。 2.《中国药植图鉴》:利尿通经。 【选方】 ①治虫蛇咬伤:铁线莲全草,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②治风火牙痛:鲜铁线莲根,加食盐捣烂,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眼起星翳:鲜铁线莲根,捣烂,塞鼻孔,左目塞右孔,右目塞左孔。(《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花语: 宽恕我,我因你而有罪。
10,罗勒和九层塔一样吗用闽南语怎么发音
罗勒 (陶弘景) 【异名】兰香(《齐民要术》),香菜(《嘉佑本草》),翳子草(《纲目》),千层塔、九层塔、香花子(《岭南采药录》),家佩兰(《中国药植志》),苏薄荷、紫苏薄荷、丁香罗勒(《广西中药志》),野金砂(《中国药植图鉴》),鱼香、薄荷树(《广东中药》Ⅱ),省头草(《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全草。 【植物形态】罗勒 一年生直立草本,全体芳香,高20~70厘米。茎四方形,上部多分枝,表面通常紫绿色,被柔毛。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1~3.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或全缘,下面有脓点;叶柄长0.7~2厘米。轮伞花序顶生,呈间断的总状排列,每轮生花6朵,或更多;花轴长而被有密柔毛;苞片卵形而小,边缘具毛;花萼管状,先端5裂,上面1片特大,近于圆形,其余4片较小,呈锐三角形;花冠2唇形,白色或淡红色,长约9毫米,上唇的4裂片几相等,裂片近圆形,边缘浅啮蚀状。下唇1片椭圆形,全缘;雄蕊4,2强,均伸出于花冠外,花药2室,靠合;子房4裂,花柱完全着生于子房底部,柱头2裂。小坚果4粒,卵形至矩圆形,长约2毫米,暗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野生或栽培。分布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等地。 本植物的根(罗勒根)、果实(罗勒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9月采收,除去泥沙,切段,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为带有果穗的茎枝,叶片多己脱落。茎方形,表面紫色或黄紫色,有柔毛;折断面纤维状,中央有白色的髓。花已雕谢,宿萼黄棕色,膜质,具5裂,内藏棕褐色小坚果。气芳香,有清凉感。以干燥、茎细、无泥沙杂草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02~O.04%,主要成分为罗勒烯、α-蒎烯、1,8-枝叶素、芳樟醇、牻牛儿醇、柠檬烯,蒈烯-3、甲基胡椒酚、丁香油酚、丁香油酚甲醚、茴香醚、桂皮酸甲酯、己烯-8-醇-1、辛酮-3及糠醛等。 【炮制】拣去杂质,稍润后切段,晒干。 【性味】辛,温。 ①《千金·食治》:"味苦辛涩,温平,无毒。" ②《嘉佑本草》:"味辛,温,微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手,足阳明经。" 【功用主治】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脘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疹瘙痒。 ①《千金·食治》:"消停水,散毒气。" ②《嘉佑本草》:"调中消食,去恶气,消水气,宜生食。又疗齿根烂疮,为灰用甚良。又动风,发脚气,患啘,取汁服半合定,冬月用干者煮之。" ③《岭南采药录》:"治毒蛇伤,又可作跌打伤敷药。" ④《现代实用中药》:"为产科良药,能使分娩前后血行良好,并治胃痉挛,肾脏病。" ⑤《中国药植志》:"有消暑解热效用。" ⑥《南京民间药草》:"叶与丹参煎水服,可通经活血。" ⑦《广西中药志》:"疏表,散风热。治外感头痛,发热咳嗽,皮肤斑疹瘙痒。" ⑧《中国药植图鉴》:"揉汁可治眼睛胬肉。" ⑨《广东中药》Ⅱ:"止痛消肿。治风毒疮,风湿肿。"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消肿,散瘀止痛。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痛,肠炎腹泻,外感风寒,头痛,胸痛,跌打瘀肿,风湿痹痛,湿疹皮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烧存性研末调默或煎汤洗。 【宜忌】气虚血燥者慎服。 ①《千金·食治》:"不可久食,涩荣卫诸气。" ②《嘉佑本草》:"不可过,多食壅关节,涩荣卫,令血脉不行。" 【选方】①治咳噫:生姜四两(捣烂),入兰香叶二两,椒末一钱匕,盐和面四两,裹作烧讲,煨熟,空心吃。(《外台》) ②治疳气鼻下赤烂:兰香叶(烧灰)二钱,铜青五分,轻粉二字。上为细末令匀,看疮大小干贴之。(《小儿药证直诀》兰香散) ③治毒蛇伤:千层塔、毛麝香、血见愁、七星剑捣烂敷。(《岭南采药录》) 【名家论述】《纲目》:"按罗天益云,兰香味辛气温,能和血润燥。而掌禹锡言多食涩营卫,血脉不行,何耶?又东垣李氏治牙疼口臭,神功丸中用兰香,云无则以藿香代之,此但取其去恶气而已。故《饮膳正要》云,与诸菜同食,味辛香,能辟腥气,皆此意也。"九层塔可以直接入菜提味用,应该是适用于清淡的菜肴,红烧等重味的不建议用,否则把九层塔的香味遮没了。 你知道薄荷吗?也可晒干研磨碎了像干薄荷加入面点吃。小时候家里用干薄荷和面蒸花卷味道很好的。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