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关于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问题2,中药材的根是如何繁殖的中药材种植什么品种好3,请问中药材农民可以培养种植吗需要条件证件吗比如向什么部门4,中草药种植技术5,哪种中草药自己最好栽培就是种上不用自己怎么管哪种的6,中草药种植7……
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 的问题

2,中药材的根是如何繁殖的中药材种植什么品种好
1、科学繁殖方法:将中药材的根茎放入含有合成培养基的容器内,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让它发育生长,利用药用植物体细胞的再生能力培育出保留原品种特性和固有性状的植株。2、普通繁殖方法:将中药材根茎的带芽部分切下,晾干切口,然后按照适宜的株行距进行开穴种植,种植后覆土压实。 一、中药材的根是如何繁殖的 1、科学繁殖方法 (1)将中药材的根茎放入含有一种合成培养基的容器中,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让它发育或生长,利用药用植物体细胞的再生能力,可培育出保留原品种特性以及固有性状的植株。 (2)根茎繁殖也称组织培养,该方法目前是现代最先进的中草药快速繁育技术,在中草药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中,常用组织培养的方法来培育无病毒植株,以及生产无公害的绿色中草药。 2、普通繁殖方法 将中药材根茎的带芽部分切下,然后晾干切口,再按照株距、行距各20厘米左右进行开穴种植,每个土穴可种植1块,种植后覆土压实。 二、中药材种植什么品种好 1、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的价格因包装规格而异,市场行情较稳定,变化幅度一般不会太大。 2、旱半夏 一般可在当年10-12月份或翌年2-5月份种植,种植后可在当年收获,常规种植的条件下亩产量一般为150-200公斤左右,若土壤肥沃、管理得当,亩产量可超过250公斤。 3、薄荷 薄荷的用途较广泛,可用于化妆品、卷烟、食品、医药、饮料、天然香料、日用化工等地方,现被广泛用于制作芳香剂、调味剂,国内和国外都有不错的市场。 4、甘草 甘草既能作为中药,也能作为化工原料、调料、食品,不过目前禁止采挖野生甘草,需要人工种植才能供应市场需求。 5、白芨 干燥后的白芨块根可以入药,但目前野生的白芨数量已大幅度减少,市场情况为供不应求。 6、何首乌 市场上野生的何首乌较少见,且价格较贵,因此大多为人工种植。 7、黄芪 黄芪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但由于被过量采挖导致它的数量大幅度减少,目前盛行人工种植。

3,请问中药材农民可以培养种植吗需要条件证件吗比如向什么部门
农民种植中药材。不需要什么证件。只要有技术,有销售渠道就可以。
4,中草药种植技术
由于中药材的天然资源匮乏,人工种植中药材成为一种趋势,那中草药怎么种植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中草药种植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中草药种植技术 种植地的选择 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的,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地块。 1、尽量避免选用高产农田,这不仅是要降低土地成本,更主要的是这些田地的农药等污染可能较严重,不宜绿色药材的种植。 2、如不是种植木本药材,就不要选择坡度大的山地,国家严令禁止在25度以上的坡地进行除林木以外的种植业。多数中药材也只有在15度以下的土地上才能较好地生长。 3、要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地方,如生荒地和多年未耕作的撂荒地,避开工业“三废”,避开公路主干道。土层宜深厚,排水要良好。因为多数药材喜欢这样的土壤。除少数品种外,粘性太重、过于偏酸偏碱的地不宜选用。 4、在平原与山区的过渡地带,这一类土地资源较多。如安徽的繁昌一带就有成片的荒岗地,有数十万亩。坡度很小,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长年无人耕作,基本上没有污染,可谓建设大型绿色中药材基地的理想场所。 5、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选择土质深厚肥沃、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性壤土或壤土种植; 6、花、草、叶类药材,宜选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湿润土地种植; 7、果实、种子类药材,适宜选择庭院、山坡地种植。 种植土壤的选择 肥力高的土壤是稳产、高产的基础,所以通过兴修水利,深翻细作,合理施肥等措施,可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并促进潜在肥力转化为有效肥力。中药材对土壤的酸碱度各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超过了适应范围就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多数中药材适宜在中性、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土壤酸碱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逐渐转变。 1、纯沙土,如果没有水种啥都不好,热情的沙漠如果有点水,还是可以发展的,如新疆的甘草。 2、沙土,含沙性土壤,河滩、季节河的河床,能种庄稼的话,就可以种中药材了,以根类药材品种为主,如桔梗、防风、射干、知母、黄芩、黄芪、板蓝根等,很多品种都喜欢含沙性土壤,利于根部生长,多施肥,产量高。 3、黄土,一般品种都可,根类、花叶子类都可种,北方多黄土,有水利条件最好。 4、东北黑土地,是多年的腐殖质土壤,野生就有很多中药材品种,如桔梗、黄芪、关防风、柴胡、黄芩、远志等,尽可选定好行情品种发展。 5、粘土,不利于根部生长,根部入药品种不种为好,可选药用地上部分的品种,以植株、花朵、叶子、果实入药的品种就可,如紫苏、蒲公英、红花、金银花、枸杞、藿香、巨麦、地丁等。 耕作整地 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5~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深耕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 适当翻耕,在不耽误种植的前提下,最好把土晒白,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 结合整地,用石灰或菌毒清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1·5公斤,拌细砂或细土375公斤~450公斤,将药土施入,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打除草剂除草,防止草害,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种子与种苗的采种繁育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有性繁殖,用种子播种,繁殖系数高,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如黄芪、黄芩、望江南、红花、紫苏、薏苡、白芷、柴胡、防风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无性繁殖利用茎、叶、芽、根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母体阶段发育的延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可提早开花结实,而且发芽率达95%以上。中药材大约有35%采用无性繁殖,如采用鳞茎繁殖的有贝母、百合;球茎繁殖的有藏红花;根状茎繁殖有款冬、薄荷;块茎、块根繁殖有半夏、地黄;分根繁殖有芍药、玄参等。它们的栽种期,一般在休眠期或幼芽开始生长前。此外,还可以采用枝条作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在休眠期栽种容易操作,且栽后遇到适宜温湿度就能及时生根发芽,出苗茁壮。而生根发芽以后再栽,容易碰伤根和芽,操作不便,出苗弱,加上晚栽,生长期短,产量也不高。一般无性繁殖比用种子繁殖生长快,产量高,生长年限短,并能保持母本优良种性,如银杏用种子繁殖约20年才能结果,如用良种嫁接后,5年左右即可结果,山茱萸种子繁殖需10年左右结果,采用嫁接,一般3~5年可开花结果,同时果大产量高。建议初学种药者尽量采用种苗种植,以免因种子不发芽造成经济损失。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一部分中药材既能进行有性繁殖,又能进行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 1、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握。 2、播种期,多数中药材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的,如薏苡、紫苏、决明子、红花、荆芥宜春播。在北方,多年生草本如甘草、黄芪、桔梗、黄芩等适宜春播,也可夏播。 3、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穴播等,生产上多为条播,其优点是覆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齐,通透性好,也便于田间作业。硬粒种子可以机播,节省人工,播种质量好。 4、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决定播种的成败,多数中药材种子细小,芽拱土能力弱,宜浅播。一般原则: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5倍,约为1~2厘米,播后一定要压实,并浇出苗水。 种子与种苗的消毒处理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为害,必须挑选当年新产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的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进种子吸水,早发芽。 3、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l%,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施肥技术 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的规律也不同,施肥的总原则是:1~2年生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叶生长,种子果实类药材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发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 1、适当深耕,土壤中的矿物质所含药用植物需要的养分多为不溶解的形态,必须通过适当翻耕、晒土,加速风化,才能把营养元素释放出来,为药用植物所吸收。 2、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可使土壤肥沃、疏松、保墒,特别是施用纤维多的粗肥,可防止土壤板结和盐渍化。配方施肥通过土壤肥力测试,氮、磷、钾合理配方,同时注意科学补施锌、钼、硼、钙、硒等微量元素。叶面喷施在配方施肥的同时,提倡叶面喷肥,既不易使土壤盐渍、酸化,又能追施养分提升土壤肥力。 3、科学栽种,因土制宜,合理轮作、间作、套种,使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养分,使土地“永葆青春”。 4、合理排灌,晒田后灌水,有机态氮易被分解,铵氮明显增加。而旱地渍水呈涝害,缺水则土壤中的养分也难于被药用植物吸收。只有合理排灌,才能发挥土壤肥力。 5、搞好中耕,中耕能使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加强,利于土壤有效养分的释放与转化,增加土壤肥力。所以,中耕必不可少。 6、秸杆还田,将秸杆和农作物茎叶斩短切碎撒抛在土壤地表,然后,深翻埋入土壤中,使之腐烂分解转化而释放有效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7、养土保墒,免深耕以养土保墒,同时通过炼土即日晒雨淋,使土壤表层盐分溶解至深层;采用膜下滴灌,防止土壤板结。结合改良对潜育化田地要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水旱轮作等进行改造;对酸性土壤可施石灰来中和,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转化,促使肥力提升。 8、对于不同土壤施肥方式有所不同: ①砂质土壤:要重视有机肥如厩肥、堆肥、绿肥、土杂肥等,掺加粘土,增厚土层,增强其保水保服能力。追肥应少量多次施用,避免一次使用过多且流失。 ②粘质土壤:应多施有机肥,结合加沙子,施炉灰渣类,以疏松土壤,创造透水通气条件,并将速效性肥料作种肥和早期追肥,以利提苗发棵。 ③两合土壤:此类土壤兼有沙土、粘土的优点,是多数中药材栽培最理想的土壤,施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根据栽培品种的各生长阶段需求合理地施用。 中药材种植前景 白术 白术为菊科苍术属中药材,根茎入药,在浙江、安徽、河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山东、河南等地均有大面积种植,属于种植量和使用量比较大的一个中药材品种。主要功能为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 行情好时,鲜白术都能卖到十几块钱一公斤,亩收益近万元,药农种植积极性高涨,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产量增加,成品价格随之下降,如今虽然亩纯收益在三四千块钱左右,但比起其它经济作物还是属于比较赚钱的品种,因此种植量一直居高不下。 白术最主要的病害为根腐病、茎基腐病、立枯病、叶枯病等,白术不能重茬种植,中后期死棵现象一旦发生往往是毁灭性的,这也是种植白术的主要风险所在,所以,只要控制好白术死棵现象,亩收益就能做到稳赚不赔。 白芍 白芍属于毛茛科多年生根茎类中药材,三至四年即可收获,花可观赏,可泡茶,可沐浴,根茎入药,即是中药材又能当观赏植物种植,目前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种植规模庞大,2015年以前亩年均收益三千元左右,但前两年可套种玉米辣椒芝麻等作物。 白芍也面临种植量过大问题,未来三年价格不看好,但由于其能间作其它作物,还是受到药农的首选品种。 白芍病害主要有茎基腐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褐斑病、病毒病等,需要提前预防,防治得当,白芍每年可多生长两个多月的黄金期,这对白芍的增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牡丹 牡丹也属于毛茛科多年生中药材,种子可提炼食用油,根茎可入药,入心、肝、肾三经,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经之作用,还有降低血压、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寿、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气血活肺、容颜红润,改善月经失调、痛经,止虚汗、盗汗等,因此用途非常广泛。 今年来开发了用牡丹籽提取牡丹油的新用途,牡丹油被专家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油”,其亚麻酸含量超过橄榄油二百多倍,是植物油中的极品,目前只有高端人群才能消费得到,因此,使牡丹苗销量激增,价格也一路攀高。 牡丹不但是名贵中药材,还是极具观赏性的中药材,牡丹花有花中之王的美称,全国范围内种植面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目前来看,1-2年牡丹苗最为畅销,亩收益五千元以上。牡丹苗期重点预防立枯病,噻夫酰胺防效最为理想。 菊花 菊花为菊科中药材(观赏类除外),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也是比较常用的中药材之一。药用菊花品种主要有: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等八大品种,其中又以亳菊、贡菊、杭菊和滁菊最受关注。 药用菊花种植相对简单,对土壤适应性强,微酸或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管理也相对简便,只是人工采摘费用相对较高,机器采摘仍然是片空白,而且采摘时期受天气影响也较大,这些都是左右菊花价值的关键。 药用菊花在经历了两年滑坡后,2015年价格有些抬头,受去年产量限制(菊苗受气候影响供应不足),今年价格仍然看好攀升,平均亩收益三千元左右。 中药材市场行情俗称“鬼行情”,受使用量和种植面积影响,价格最易随之波动,行情好时,药农每亩就有上万块钱的收益,行情不好时,也有赔钱的情况出现,因为种植投入成本相对较高。
5,哪种中草药自己最好栽培就是种上不用自己怎么管哪种的
6,中草药种植
生地、白术、桔梗、板蓝根、黄芪、黄芩、玄参、白芷、牛膝、党参、丹参、白芍、防风、柴胡、甘草、远志、半夏、知母、枸杞、山茱萸、牛子、水飞蓟、沙苑子、栝楼、金银花、红花、菊花、丹皮、半支莲、天麻、黄连、当归、菌灵芝这些都可以啊!种的话我提供技术!
7,中药材种植方法 种植药材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1、尽量避免选用高产农田,这不仅是要降低土地成本,更主要的是这些田地的农药等污染可能较严重,不宜绿色药材的种植。2、如不是种植木本药材,就不要选择坡度大的山地,国家严令禁止在25度以上的坡地进行除林木以外的种植业。多数中药材也只有在15度以下的土地上才能较好地生长。3、要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地方,如生荒地和多年未耕作的撂荒地,避开工业“三废”,避开公路主干道。土层宜深厚,排水要良好。因为多数药材喜欢这样的土壤。除少数品种外,粘性太重、过于偏酸偏碱的地不宜选用。4、在平原与山区的过渡地带,这一类土地资源较多。如安徽的繁昌一带就有成片的荒岗地,有数十万亩。坡度很小,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长年无人耕作,基本上没有污染,可谓建设大型绿色中药材基地的理想场所。
8,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人才需要什么素质能力要求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 该专业介绍: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草药基本理论,中草药植物引种驯化、栽培、加工、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植物生长与环境、中草药基础、中草药栽培技术、中草药植物遗传育种技术、中草药材贮藏与加工技术、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草药炮制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中草药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中草药栽培技术技能训练、中草药病虫害防治技术技能训练、中草药植物遗传育种技术训练、中草药材贮藏与加工技能训练、岗位就业综合实训等。就业面向:各中医药科研究所、医药管理部门、制药企业、外贸、职业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中药龙头企业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经营单位;中药材市场管理部门;县、乡(镇)农业多种经营部门。随着我国中药材在国际市场占有份额的增加,面对野生中药材资源已近枯竭的态势,只有通过人工种养的产业化发展才是解决中药材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的根本途径。因此,社会急需中药资源人才.
9,中药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我也是药学毕业的`同行啊
你学是中药还是西药`
我马上是要要考试药士拉`
决明栽培技术
(一)概述
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
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 L.)的种子,作药用。有清肝、明目、润肠作用。分布很广,主产贵州、广西、安徽、四川、浙江、广东一带;北方各地也有栽培。
(二)植物特性
决明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达2米,通体被有短柔毛。茎基部木质化。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早落,有小叶2对左右,在下面两小叶之间的叶轴上有长形腺体;小叶片倒卵形,长1.5~6.5厘米,宽0.8~3厘米,先端圆形,有小突尖,基部楔形,全缘,幼时两面疏生柔毛,小叶柄短。夏季开花,花成对腋生,小花梗长10-23毫米;萼片5,分离;花冠鲜黄色,花瓣5,下面2片稍长,倒卵状圆形,长约1.2厘米,有短爪;雄蕊10,长短不一,3个不育。荚果长线形,微弯,质硬,稍四棱形,长15~24厘米,果柄长2~4厘米。种子多数,菱状方形,长0.3~0.4厘米,浅棕褐色,光亮,两侧面各有一条线形的浅色余凹纹。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怕冻害,幼苗、成株受霜打后,叶片脱落甚至死亡,种子不能成熟,要求疏松肥沃的土壤。
(四)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发芽温度15~20℃,播种前,种子用50℃水浸泡一昼夜,使种子膨胀,捞出晾干表面。4月份左右播种,条播50~60厘米,开6厘米深的沟,均匀撒入种子,覆土3厘米。
2.田间管理
苗高6厘米间苗,10厘米定菌株距30厘米,植株封垄前施硫酸铵112.5千克和过磷酸钙22.5千克松顷,混合撒入行间,然后中耕培土,把肥料理入土中。
3.病虫害防治
褐斑病:中央色稍淡,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发病前或初期喷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
(五)采收加工
9~10月份种子成熟时采收,全株割下,打下种子,去杂质即可用。
1.注意事项:
在北方要注意适时播种,否则种子不成熟。
2.决明子的经济价值
(1)决明子产量很高,既可药用又可食用。
(2)决明子是水土保持好材料,任何沟坡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均可生长。
(3)决明子公顷产万元以上,近日市场价很好。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