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甘草画,诗中药名一

中草药甘草画,诗中药名一

本文目录一览诗中药名一2,甘草怎么画3,诸无所忌是什么意思4,中药材甘草的用途5,补骨脂恶甘草忌诸血什么意思请详解6,甘草有什么作用7,金银花菊花枸杞甘草根各有什么用8,中药里面所谓的八大味是哪几味中药啊9,李时珍的作品本草纲目收录了哪……

本文目录一览

1,诗中药名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见便相争。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童趣》攫完甘草觅全虫,竹叶芦根篓不空。庭赏红花还望月,窗糊故纸为防风;儿茶待举敲冰片,木笔常提画地龙。百部方书求远志,首乌竟近白头翁。

中草药甘草画

2,甘草怎么画

这样画

中草药甘草画

3,诸无所忌是什么意思

补骨脂 :别名 破故纸、故子、黑胡纸。 “补骨脂恶甘草,忌诸血 ”意思就是说说补骨脂这味中药,不宜和甘草、动物血同时服用。 补骨脂恶甘草,是从两药性味主治考虑的。补骨脂辛温,主入肾经。治五劳七伤,下元久冷。凡补益肾阴肾阳之经典方剂,无一有甘草,加用甘草就是画蛇添足,牵襟掣肘,药力就不集中了。这就是“恶”的原因!不只是补骨脂方剂中不用甘草,其他补肾药物也都不与甘草相伍。 至于动物血,含铁高,有补血作用。虽然古籍都有补骨脂“忌诸血”的说法,但现代药理研究并没有发现动物血影响补骨脂药性药效的情况。
没有什么可以忌惮的
没有什么可以顾忌的

中草药甘草画

4,中药材甘草的用途

甘草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厘米,直径0.6~3.5厘米。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5,补骨脂恶甘草忌诸血 什么意思请详解

补骨脂 :别名 破故纸、故子、黑胡纸。“补骨脂恶甘草,忌诸血 ”意思就是说说补骨脂这味中药,不宜和甘草、动物血同时服用。补骨脂恶甘草,是从两药性味主治考虑的。补骨脂辛温,主入肾经。治五劳七伤,下元久冷。凡补益肾阴肾阳之经典方剂,无一有甘草,加用甘草就是画蛇添足,牵襟掣肘,药力就不集中了。这就是“恶”的原因!不只是补骨脂方剂中不用甘草,其他补肾药物也都不与甘草相伍。 至于动物血,含铁高,有补血作用。虽然古籍都有补骨脂“忌诸血”的说法,但现代药理研究并没有发现动物血影响补骨脂药性药效的情况。
你好,意思就是补骨脂不要同甘草同用,同时有出血症的时候也不要用。 现在临床已经突破这样的限制了,补骨脂和甘草可以同用。同时由于气不统血的寒性出血的时候也可用补骨脂,热性出血当然不能用。

6,甘草有什么作用

止咳
你想用甘草来干嘛? 治疗咳嗽吗? 是治疗不了的,他不是治疗这方面的疾病甘草的作用很多,两点最重要 1.补中气,2.和解百药毒。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作用,有的是常服用会腻膈,但是在服用甘草时 加入一些陈皮,可以免除腻膈现象。成药的甘草片,建议你不要服用,浪费钱去药房买 没有加工过的才好,药味原汁。
甘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应用历史悠久而广泛的最常用中药。据现代研究,甘草的根及根茎含三萜皂甙甘草酸即甘草甜素,为甘草的甜味成分,此外还含有多种黄酮成分,即甘草素、异甘草素和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芒柄花甙、甘草西定、甘草醇、5-0-甲基甘草醇和异甘草醇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抑制溃疡作用,抗炎、抗变态反应及解毒作用,能促进高血压病人脂质代谢,增加胆汁分泌;以及镇咳、镇痛、抗惊厥、抗肿瘤、抗艾滋病病毒等。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阿狄森氏病,席汉氏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哮喘,传染性肝炎,急性血吸虫病,疟疾,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腓肠肌痉挛,先天性肌强护畅篙堆蕻瞪戈缺恭画直,血栓性脉管炎,子宫糜烂,眼科炎症,皮肤皲裂,艾滋病等。特别是甘草酸类成分,具有防治病毒性肝炎、高脂血症作用,能抗癌治癌,可作干扰素诱生剂及细胞免疫调节剂,又适用于制成多种生物碱、抗生素、氨基酸的复方制剂,常具协同、增溶、增效等作用。甘草在食用方面可以用甘草甜素作为饮料调味剂,根及根茎粉末及其提取残渣可以作为兽用饲料。因此,甘草的用途较为广泛,开发前景广阔,急待进一步开发研究。 参考资料:country.hbsti.org.cn/...%B2%DD
1.补中益气:用治脾胃气虚诸证。 2.清热解毒:用治疮疡肿毒。 3.祛痰止咳:用治风寒咳漱。4.缓急止痛:用治腕腹中痉急疼痛。 5.调和诸药:在复方中用甘草,以减低或缓和药物的偏性和毒性。

7,金银花菊花枸杞甘草根各有什么用

其实没必要放那么多进去,当归和党参用水是泡不出药效的,还有金银花 菊花 甘草什么的就别一起加进去了,黄芪+枸杞是补气的还可以这么搭配菊花+枸杞是菊花茶清凉解毒,清肝明目的,你要是放这么多进去,到时候你吸收不了,对身体也没啥好处,所以还是分成几样的来喝就好了,喝混了的话你也不知道自己喝什么有用,这样多碍事的
金银花,为中药材和植物的统称。植物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甘草(药材名称:Radix Glycyrrhiza),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可以泡在一起喝,没有 菊花(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常用chrysanthemum,拉丁文 Flos Chrysanthemi),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枸杞是茄科枸杞属(Lycium)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国内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 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枸杞还可用园林作绿篱栽植、树桩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8,中药里面所谓的八大味是哪几味中药啊

上网搜
大茴香 小茴香 肉桂 高良姜 花椒 草果 白芷 丁香
中国调料之“八大味”如下:  一:  肉 桂  俗名桂皮,是我这一代人极熟悉的“口香糖”。小学校的门口总有提篮小卖的小商贩,他们的竹篮里量多且便宜的就是那一根根卷成筒状的桂皮。一、两分钱就可以买到一根,放在口袋里,不时地掰下一小块送进嘴里,那种味道有些辛辣,但异常清凉爽口。在那贫瘠的年代,桂皮是孩子们的首选,扮演着零食的主角。时至今天,若见到调料中的桂皮,还会情不自禁地嚼上一片,那辛辣而清凉的味道恰是我少年时代的感觉……  现代研究表明:桂皮确有杀菌作用,有助于对付口腔细菌,防止口臭。现在就有加入了桂皮的口香糖。如此说来,儿时选择的零食还是很科学的。只是今天的孩子再也不会去吃桂皮了,甚至不知道桂皮为何物。  二:良 姜  八大味中见到的良姜都切成片状,干硬粗糙。从画图上看,良姜呈圆柱形,根茎有节,节上生根,与平日食用的生姜不像亲兄弟。不仅如此,味道和作用也有异同。良姜做香料似乎是在其次,主要是入药,用于胃寒痛,呕吐,消化不良,疝气等病症。相传刘邦与项羽争雄之际,身染疾病,久治无效,服了良姜茶即愈。后来刘邦将良姜定为贡品。  虽然都有一个姜字,但生姜似乎要威猛得多。俗语说“姜还是老的辣”———喻人年老即成“老奸巨猾”,城府也越深。毕竟走的桥比年轻人走的路还要多,怎么能不“辣”呢?但也有“不辣”的,比如糖姜片,辣中有甜,甜中含辣,既开胃又爽口,不失为一味独特的休闲食品。  三:白 芷:  白芷作为八大味中的一员似乎有点亵渎了它。在八大味中,白芷犹如阳春白雪,颇有贵族气息。因为在两千多年前,白芷就在屈子的《离骚》中散发着芬芳:“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白芷因其天生异禀,常常被栽于园庭,若蔽于衣袖,则芬馨满径,衣袂生香。自古就有“孔子佩白芷,屈原挂泽兰,曹操藏江离”,以喻其行止清洁,并为后人赞美效仿。香草名士,“腹有诗书气自华”,自有一种不俗的气节和气度。这应该是白芷一类香料的本来意旨。  中国的文人与香似乎达到了难舍难分几近情侣的地步:抚琴燃香,品茗香伴;衣需香熏,衾乃香暖;那读书呢,则更要“红袖添香”了。但一直心存疑惑:身边有如玉红袖,那书还读得下去吗?  四:丁 香:  丁香的样子煞是可爱,像一枚微型的小钉子,又因其强烈的香味而得此名。丁香花原产我国,主要品种有白丁香、紫丁香等。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花蕾为“公丁香”,成熟的果实为“母丁香”,此外,丁香不仅是香料,还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  但若说起丁香,总令人联想到秋风秋雨,和那“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据说南唐李璟是第一个把丁香与雨中愁怅联袂在一起的人,他在一首《浣溪沙》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句子。现代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似乎承袭了这一愁绪,他希望逢着“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想象着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又彷徨……。这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动了无数人。  而我却看不出丁香花的愁怨。在我眼里,丁香恰似一个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出手阔绰、肆意挥霍着她的豆蔻年华,她是那样随意可人、蓬勃恣意,还不懂得哀怨为何物。尽管不懂,无辜的花儿就这样永远与愁绪联姻,小小的丁香花只怕是“载不动,许多愁”。  好在丁香不解风情,至今香如故。  五:豆 蔻:  唐代诗人杜牧《赠别》有诗句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从此“豆蔻”一词也就诗意了起来,后被喻做女子美好的青春年华。旧时,豆蔻专指女孩子十三岁,这是即将步入青春期的一段光阴,青春、羞涩、风情犹如即将破土而出的嫩芽儿正在一天天蕴涵萌动。  八大味中,豆蔻是以果入味。因对豆蔻的好奇与神秘,曾特意去看豆蔻花,那花果然是想象中的细腻、娇媚,用来形容十三岁的少女真是恰如其分。但也令人担忧那种娇嫩不堪风雨,秋风乍起就会落英委地。  仔细搜索自己的豆蔻年华及有关往事,脑海里竟是一片空白:没有娉娉袅袅,没有青春的萌动,甚至连娇羞也不懂得。因为在那个“革命是暴动”的年代,豆蔻这两个字太斯文太嗲,让人恶心摒弃是自然的,有谁愿意与豆蔻比肩呢?  六:陈 皮:  即晒干了的橘子皮 。陈皮,贵在陈字,年代越久越好,过百年的陈皮甚至贵于黄金,可谓至宝。  橘子人人爱吃,没想到其外皮既可入药、做香料,还给人们提供了味美的零食:川贝陈皮、甘草陈皮、九制陈皮、陈皮梅、陈皮李等……,若没有陈皮,口福中真是少了一福。而八大味中有了陈皮的加入,自是品味不俗,味高一筹。因为它是“后皇嘉树”:“横而不流”、“淑离不淫”,有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即使撕成碎片,其味也依然不改初衷。  七:八 角:  八角,也称大茴香。在八大味的家族中,八角的形状最美:蓇葖果,星状放射八角形。特别是裹在八角里面的种子,油鉴光滑十分可爱。八角的香气中有一股甜甜的味道,煮鸡蛋、花生、炖肉、煲汤等,别的调料可以缺,但八角是不能缺席的。  幼时,我常常把长相端庄的八角挑选出来,让它在中秋节一展身手。每年中秋节,母亲总要蒸上一只大月饼。当母亲把九层大月饼做好之际,我先用父亲的小酒盅在大月饼上印上一轮满月,然后用八角在满月旁边烙印上一颗颗星星:那星星疏朗有致,自然天成。八角这时不再是香料的身份,而是高级的绘画大师。  近年,禽流感的传播让人们惶恐不安,八角突然之间具有了重要的医用价值,因为它含有一种抗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小小的八角,在送给人们香味的同时,还做着胜造七级浮屠的伟事呢。  八:花 椒:  是最家常的调味品,最普通最常见且价格低廉,正因为此,花椒通常不在正宗的“八大味”之列,但它却位居“十三香”之首,与百姓的关系最紧密,用它做的菜肴也最多。它是中国特有的香料,因而有“中国调料”之称。

9,李时珍的作品本草纲目收录了哪些药材

...《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万字,分为五十二卷,另在卷首还附刊了一些有关的重要资料,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 其他的.盛不下了,自己找吧.
《本草纲目》有很多版本的```大致的跟上一位老兄说的差不多```你可以到书店看一下```一般都有一千多种``过三分之二都有附图``还有一万多个治百病的药方```
《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玉、石、卤石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谷、菜、果、木等5部;革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鳞、介、禽、兽、人等6部。还有服器部。《本草纲目》共分为16部62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药材  【本草纲目-药材】 添加日期:2007-2-12  、陈米半升,先用水三升,煮米至一升,去米入药,煎至一杯,温服。有特效。此方名“千金胶蜡汤”。  3、肺虚咳嗽(体倦肌瘦,发热减食)。用黄蜡(熔滤令净,浆水煮过)八两、化作一百二十丸,以蛤粉四两为衣。每服一丸,加胡桃半个,细嚼。温水送下。服药后静卧一段时间,闭口不语。一天二次。此方名“立效丸”。  4、肝虚雀目。用黄蜡不限量,熔成汁,加蛤粉适量调匀。每次用刀子切下二钱,夹进破开的二两猪肝中,麻绳捆定,煮熟。乘热熏眼。待水转温。取肝吃下。每日二次,直至病愈。其效极验。  5、脚上冻疮。浓煎黄蜡涂搽。  6、汤火伤疮,红肿成脓。用麻油四两、当归一两,煎焦去渣,加黄蜡一两搅化,放冷后摊布上贴高分子,极效。  7、呃逆不止。用黄蜡烧烟熏二、三次即止。  8、各种疮毒(臁疮、刀伤、汤火等疮)。用黄蜡一两、香油二两、黄丹半两,同化开,收存瓶中,备用。  附方  蜜蜂:  释名 蜡蜂。  气味 (蜂子)甘、平、微寒、无毒。  主治 大麻风(须眉脱落,皮肉已烂成疮)。用蜜蜂子、胡蜂子,黄蜂子(并炒过)各取一分,白花蛇、乌蛇(并酒浸,去皮骨,炙干)、全蝎(去尾,炒)、白僵蚕(炒)各一两,地龙(去土,炒)半两,蝎虎(全用,炒)、赤足蜈蚣(全用,炒)各十五枚,丹砂一两,雄黄(醋熬)一分,龙脑半钱。以上各药,共研为还想,每服一匙,温蜜汤调下。一天服三至五次。  附方  蛔虫:  释名 人龙。  气味 大寒。  主治 1、多年风眼。用蛔虫五条,晒干,研为末,加腻粉一钱、石胆半钱,共研为末点眼。每日二、三次。  2、一切冷瘘。和人吐蛔虫烧灰涂搽。涂前以甘草汤洗净患处。  3、小儿赤眼(胎赤眼或风赤眼)。用小儿吐出的蛔虫二长,装磁盒中,纸封好,埋湿地内。过五天取出,收存汁水。每日以箸蘸汁点眼。此方名“玉箸煎”。  附方  土蜂:  释名 蜚零、马蜂  气味  主治 1、蜘蛛咬疮。用土蜂烧为末,调油敷涂。  2、痈肿疮毒。用土蜂房一个、蛇蜕一条,黄泥封固,煅存性,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酒送下。有腹痛反应,不必疑虑。  附方  露蜂房:  释名 蜂肠、蜂窠、百穿、紫金沙。  气味 甘、平、有毒。  主治 1、小儿 疾。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一天洗三、四次。  2、手足风痹。用黄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个、或小者三、四个,烧成灰,加独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一起捣烂敷痛。忌生冷劳腥。  3、风虫牙痛。用露蜂房煎醋热漱。又方:用蜂房一枚,孔内以盐填实,烧后研为末,擦患处,待一会,盐汤漱增。或取一块咬齿间。又方:用露蜂房一个、乳香三块,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细辛煎水含漱。又方:用璐蜂房同蝎。研末擦患处。  4、喉痛肿痛。用露蜂房灰、白僵蚕,等分为末。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  5、舌上出血。窍如针孔。有紫金沙(即露蜂房顶上实处)一两、贝母四钱、卢会三钱,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子,如雷丸大。每服一丸,加水一小碗,煎至五成,温服。如兼吐血,则用温酒调服。  6、吐血、鼻血。治方同上。  7、崩中漏下。用蜂房末三指撮,温酒服下,极效。  8、小儿下痢。赤白痢。用蜂房烧末,水送服五分。  9、小儿咳嗽。用蜂房二两,洗净烧研。每服一、二分,米汤送下。  10、二便不爱。用蜂房烧还想,酒送服二、三钱。一天服二次。  11、阴萎。用蜂房烧末,新汲井水送服二钱。  12、绦虫、蛔虫病。用蜂房烧存性。酒送服一匙,虫即死出。  13、乳石热毒( 闷,头痛口干,小便浑浊,赤少)。用蜂房煮汁五合服下。乳石末从小便中排出。极效。  14、头上疮癣。有蜂房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15、妇女妒乳(乳痈,汁不出,内结成肿,即为妒乳)。用蜂房烧灰,研为末。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碗,煎至六成,去渣,温服。  16、蜂螫肿痛。用蜂房研为还想,调猪油敷涂。用蜂房煎水洗痛处亦可。  附方  艺翁:  释名 土蜂、细腰蜂、蜾赢、蒲芦。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久聋、咳嗽逆境,疗鼻窒,治呕逆。  附方  蛞蝓:  释名 陵蠡、土蜗、托胎虫、鼻涕虫、蜒蚰螺。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1、蜈蚣咬伤。用蛞蝓生捣敷涂。  2、痔热肿痛。用大蛞蝓一个捣中泥,加龙脑三分、胭脂坯子半钱,敷患处。敷药前。以石薜煮 水熏洗更好。  3、脚胫烂疮。用蛞蝓十个,瓦上焙干,研为末,调油敷患处,立效。
...《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万字,分为五十二卷,另在卷首还附刊了一些有关的重要资料,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 其他的.盛不下了,自己找吧.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