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茅扑中草药,荖草是什么性质的中药

茅扑中草药,荖草是什么性质的中药

本文目录一览荖草是什么性质的中药2,中药黄柏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3,虎碧是中药有没详细介绍的资料4,有叫麻根的草药吗5,滑石粉在中药里的作用6,浮萍草药用作用7,中药蒲公英的作用是什么有效部分是叶子花或哪个部位荖草是什么性质的中药……

本文目录一览

1,荖草是什么性质的中药

荖草苦,微寒。归心、肝、肾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茅扑中草药

2,中药黄柏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黄柏 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 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 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 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茅扑中草药

3,虎碧是中药有没详细介绍的资料

虎碧"是中药 是一种性寒的中药
散瘀定痛
痔疮虎碧膏,目前网上没有记载
痔疮虎碧膏是管骨头的把
就是中药的虎杖!【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   【制法】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性状】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7cm,直径0。5~2。5cm。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注意】孕妇慎用。

茅扑中草药

4,有叫麻根的草药吗

麻黄根 (《本草经集注》) 【异名】苦椿菜(《大同府志》)。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 【采集】立秋后采挖,去净须根及茎苗,晒干。 【药材】干燥根弯曲不整,长约20厘米,粗约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明显的纵沟,根茎有突起的节。质坚硬,纵劈之,内部有众多之纵行纤维;横断面木质部有很多空隙,从中心向外放射,色淡黄。 主产内蒙古、辽宁、江西、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炮制】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正》:"味甘微苦、微涩,乎。" 【功用主治】治体虚自汗、盗汗。 ①陶弘景:"止汗,夏月杂粉用之。" ②《滇南本草》:"止汗,实表气,固虚,消肺气、梅核气。" ③《四川中药志》:"敛汗固表。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作扑粉。 【宜忌】有表邪者忌服。 【选方】①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局方》牡蛎散) ②治虚汗无度:麻黄根、黄芪等分。为末,飞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麦汤下百丸,以止为度。(《谈野翁试验方》) ③治产后虚汗不止:一当归一两(锉,微妙),麻黄根二两,黄芪一两(锉)。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麻黄根散)二牡蛎粉三分,麻黄根二两。捣细罗为散,用扑身上。(《圣惠方》麻黄根散) ④治肾劳热,阴囊生疮:麻黄根、石硫黄各三两,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筛,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千金方》麻黄根粉) 【名家论述】①《纲目》:"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痉诸症,皆可随证加而用之。当归六黄汤加麻黄根治盗汗尤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本草》但知扑之之法,而不知服饵之功尤良也。" ②《本草经读》:"麻黄根节,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药,以达于表而速效,非麻黄根节自能止汗,旧解多误。" ③《本草正义》:"麻黄发汗,而其根专于止汗,昔人每谓为物理之奇异。不知麻黄轻扬,故表而发汗,其根则深入土中,自不能同其升发之性。况苗则轻扬,根则重坠,一升一降,理有固然。然正惟其同是一本,则轻扬走表之性犹在,所以能从表分而收其散越,敛其轻浮,以还归于里。是固根荄收束之本性,则不特不能发汗,而并能使外发之汗敛而不出,此则麻黄根所以有止汗之功力,投之辄效者也。凡止汗如糯稻根、桃干、小麦、枣仁之类,皆取其坚凝定静之意,以收散失之气,其旨皆同,夫岂麻黄与根同出一本,而其性顾乃背道相驰耶?防风发汗,其根止汗,亦是此义。"

5,滑石粉在中药里的作用

你好!你所提的问题百科里有答案。请看  滑石  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  【性状】本品多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白色、黄白色或淡蓝灰色,有蜡样光泽。质软细腻,手摸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散。无臭,无味。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贮藏】置干燥处。  名称: 滑石  释名: 亦名画石、液石、石、脱石、冷石、番石、共石。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1、烦热多渴。用滑石二两,捣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支渣留水,和米煮粥吃。  2、女劳黄疸(下半天发热恶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额头变为黑色)。用滑石、石膏,等分为末,大麦汁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大利即愈,腹满者难治。  3、伤寒症流鼻血(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如血色紫黑,不可止血,还要服温性之药。等到有鲜血流出,便急服本药去止住)。用滑石粉和米饭,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血立卡。  4、小便不通。用滑石粉一升,加车前汁,调匀,涂脐的周围,干了就换。冬天没有车前汁,可用水代。  5、妊妇尿涩不通。用滑石粉和水调匀,糊在脐下两寸处。  6、伏暑吐泄(小便赤色,心烦,口渴)。用好滑石(烧过)四两、藿香一钱、丁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玉液散”。  7、风毒热疮(遍身流黄水)。先用虎仗、豌豆、甘草各等分,煎水洗浴,然后用滑石粉扑敷身上。  8、下部湿汗。用滑石一两、石膏(煅过)半两、枯白矾少许,共研为末,干搽患处。  9、脚趾缝烂痒。治法同上。  10、打伤肿痛。用滑石、赤石脂、大黄各等分,共研为末。热茶洗伤处后将药敷上。  11、热毒怪病(眼睛发红,鼻子肿大,喘气,浑身出斑,毛发如铁)。用滑石、白矾各一两,研细,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半。不停地饮此水,饮完为止。  12、有些病可以用“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来治疗。  【英文名】 TALCUM  【别名】画石  【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要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即3MgO·4SiO2·H2O.)。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  【制法】除去杂石,洗净,砸成碎块,粉碎成细粉,或照水飞法水飞,晾干。  【性状】本品多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白色、黄白色或淡蓝灰色,有蜡样光泽。质软,细腻,手摸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胁槐郎ⅰN蕹簦
你好;保护皮肤和粘膜的作用滑石粉能吸着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因此当撒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可有保护的作用;内服时除保护发炎的胃肠粘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外,还能阻止毒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
垂帘听政分甘绝少贪小失大GNrE
滑石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指导意见不用担心,副作用是药都有,但是配伍的得药医生开了

6,浮萍草药用作用

浮萍又名:紫萍,紫浮萍。多年生漂浮植物。叶状茎扁平,倒卵形或椭圆形,直径3~6毫米,长6~9毫米,先端圆,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紫红色,常3~4片相连,自中央下垂10馀条纤维状须根,中心有显明的维管束一条,束端有根帽。佛焰苞短小,唇形。花序由2个雄花及1个雌花组成,白色或淡绿色。花期夏季。生于湖沼、池塘或水田中。我国各地都有分布。②青萍与上种相似而较小,叶状茎倒卵形或矩圆形,长2~6毫米,两面均呈绿色或暗绿色。根单生下垂于水中,不具维管束,先端有钝头的根帽。花细小白色。花期4~6月。生长在池沼、湖泊或静水中。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化学成份】紫背浮萍含醋酸钾及氯化钾及碘、溴等物质。青萍含多量维生素B1、B2、C等水溶性维生素,木犀草素-7-β-葡萄糖甙。8-羟基木犀草素-8-β-葡萄糖甙等黄酮类及碘、溴等物质。其多糖是D-洋芫荽糖的丰富来源。尚含树脂、蜡质、甾类、叶绿素、糖、蛋白质、粘液质、鞣质等。【药理作用】 ①对心血管的作用青萍水浸膏对奎宁引起衰竭的蛙心有强心作用,钙可增强之,大剂量使心脏停止于舒张期;并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②解热作用青萍煎剂及浸剂2克/公斤,经口给予因注射伤寒混合疫苗而发热的家兔,证明有微弱的解热作用。③其他作用青萍抗菌、抗疟实验均为阴性,在实验室及现场对库蚊幼虫及蚊蛹有杀灭作用。【性味】辛,寒。①《本经》:"味辛,寒。"②《别录》:"酸,无毒。"③《滇南本草》:"性寒,味苦。"④《医林纂要》:"辛,平,有咸味。"【归经】入肺经。①《纲目》:"入肺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小肠二经。"③《本草求真》:"入肝、脾。"【功能主治】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治时行热病,斑疹不透,风热瘾疹,皮肤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①《本经》:"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②《别录》:"下气,以沐浴生毛发。"③《唐本草》:"主火疮。"④《本草拾遗》:"末敷面酐;捣汁服之,主水肿,利小便;又人中毒,取萍子暴干末,酒服方寸匕;又为膏长发。"⑤《日华子本草》:"治热毒风热疾,热狂,熔肿毒,汤火疮,风疹。"⑥《本草图经》:"治时行热病,亦堪发汗。"⑦《滇南本草》:"发汗,解毒。治疥癞,疥癣,祛皮肤瘙痒之风。"⑧《纲目》:"主风湿麻痹,脚气,打扑损伤,目赤翳膜,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瘫风,丹毒。"⑨《玉楸药解》:"辛凉发表。治瘟疫斑疹,中风歪斜,瘫痪;医痈疽热肿,隐疹瘙痒,杨梅,粉刺,汗斑。"⑩《岭南采药录》:"凡患风癍,以紫背浮萍沐浴数次;凡中水毒,手足至肘膝俱冷,用之煎水浸洗。"⑾《中国药植图鉴》:"捣汁涂敷虫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鲜者0.5~1两);捣汁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调敷。【注意】 ①《本草经巯》:"表气虚而自汗者勿用。"②《本草从新》:"非大实大热,不可轻试。"③《得配本草》:"血虚肤燥,气虚风痛,二者禁用。"【附方】 ①治时行热病,发汗:浮萍草一两,麻黄(去节、根)、桂心、附子(炮裂,去脐、皮)各半两。四物捣细筛。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热服。(《本草图经》)②治皮肤风热,遍身生瘾疹: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汤调下二钱,日二服。(《养生必用方》)③治身上虚痒:浮萍末一钱,黄芩一钱。同四物汤煎汤调下。(《丹溪纂要》)④治热渴不止,心神烦躁:水中萍,洗,曝干为末,以牛乳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三十丸。(《圣惠方》)⑤治消渴:干浮萍、栝蒌根等分。上二味为末,以人乳汁和丸如梧子。空腹饮服二十丸,日三。(《千金方》浮萍丸)⑥治热毒:浮萍捣汁,敷之令遍。(《子母秘录》)⑦治大风疠疾:一浮萍草,三月采,淘三、五次,窨三、五日,焙为末,不得见日。每服三钱,食前温酒下。二七月取紫背浮萍,日干为末,半升,入好消风散五两。每服五钱,水煎频饮;仍以煎汤洗浴之。(《十便良方》)⑧治痈:紫萍适量,打汁,红茴香(山木蟹)根皮打粉,一食匙。上药调匀外敷,中薄外厚,中间留孔。(《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⑨治小便不通,利膀胱胀,水气流肿:水上浮萍,暴干,末,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⑩治急性肾炎:浮萍草二两,黑豆一两。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⑾治疮疹入眼,痛楚不忍,恐伤其目:浮萍草,阴干为末,每服一、二钱,用羊子肝半斤,入盆子内,以竹杖子刺碎烂。投水半合,绞取肝汁,食后调药服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浮萍散)⑿治汗斑癜风:紫背浮萍,晒干。每以四两煎水浴,并以萍擦之。或入汉防己二钱亦可。(《袖珍方》)⒀治粉滓面酐:沟渠小萍,为末,日敷之。(《圣惠方》)⒁解蛇咬毒入腹:浮萍草捣绞汁饮之。(《品汇精要》)⒂治鼻衄不止:干浮萍草末,吹入鼻中。(《圣惠方》)⒃治胬肉攀睛:青萍少许,研烂,入片脑少许,贴眼上。【功能主治】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
百草枯
浮萍草的功效主要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为主,建议单味的药物作用效果不明显,一般可以适当的配合一点解表祛湿药物进行调理。

7,中药蒲公英的作用是什么有效部分是叶子花或哪个部位

英文名:Dandelion  拼音:Pu gong ying  拉丁名:Herba Taraxaci  科别:菊科 Compositae  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千金方》)、蒲公草、耩褥草(《唐本草》)、仆公英(《千金翼方》)仆公罂(《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  花期-3~8月  使用部位-花、叶、茎、根  介绍  蒲公英又称尿床草,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风湿,不过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还是不要擅自使用为佳,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香药草,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干燥蒲公英则选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者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  药材  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圆柱形,多弯曲长3-7cm,棕褐色,根头部有茸毛,叶破碎,完整叶片为倒披针形,暗灰绿色或绿褐色,边缘浅裂或具有羽状缺刻,基部下延成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葶1至数条,头状花序顶生,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有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药用部位: 干燥的全草。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应用参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花语  蒲公英:有着充满朝气的黄色花朵,花语是“停不了的爱”。  紫蒲公英:呈淡紫色的蒲公英,花语是‘传说的紫色’,属性暗。  飞箭蒲公英:冠以飞箭之名的蒲公英,花语是‘瞄准弹珠’,属性风。  ----------------------------------  蒲公英茶  材料: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cc  作法:  1.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  2.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  3.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  蒲公英中药配伍:配夏枯草:清热;配地丁:清热解毒;配金银花:消痈化疡;配决明子:清热泻火。  蒲公英药性说明:甘寒清解,苦以开泄,功专解毒消肿,为治乳痈要药。兼有利湿之功。  蒲公英功效: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l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1.用于烧伤合并感染: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75%酒精调敷患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5):301) 2.治疗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参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33) 3.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针草30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33页) 4.治疗腮腺炎:以鲜蒲公英30g捣碎,加入1个鸡蛋清中搅匀,加冰糖适量,捣成糊状,外敷患处。日换药1次。(《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1993;12) 1.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2g,水煎服。 2.乳腺炎、阑尾炎、疮疖疗肿: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15g,山甲、当归、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单用其鲜品捣烂局部外敷。 3.目赤红肿:蒲公英30g,黄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4.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解、生蒲黄、木通、车前子各10g,水煎服。  注意事项: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1.用量过大 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 2.过敏反应 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3.药不对证 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化学成分: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胶 (Pectin)等。同属植物药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的根中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φ-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胶等。叶含叶黄索(Lutein)、蝴蝶梅黄索(Violaxanthin)、叶绿醌 (Plastoquinone)、维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5~9毫克/100克。花中含山金车二醇(Arnidiol)、叶黄素和毛莨黄索(Flavoxanthin)。花粉中含β-谷甾醇、5α-豆甾-7- 烯-3β-醇(5α-Stigmast-7-en-3β-ol)、叶酸(Folic acid)和维生素 C。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又本品含考迈斯托醇(Coumestrol)、核黄素 1.43 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7~8.8%。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蒲公英素(taraxo- 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菊糖、果胶及胆碱等。  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卡他球菌等亦有一定杀灭作用;对某些病毒,真菌以及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利胆、利尿及苦味健胃、轻度泻下等作用。  采收:春、夏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  加工炮制:拣去杂质,洗去泥土,切段,晒干。原药拣净,抢水洗去泥屑,捞出摊开晾干,切1-1.5mm段片,晒干,筛去灰屑。  储藏:放箱内或其他容器内,置干燥处,防霉蛀。  来源考证:出自《唐本草》; ①《唐本草》:“蒲公英,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 ②《纲目》:“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如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③《本草新编》:“蒲公英煎膏,尤胜于生用。煎冒之法,每次须百斤,石臼内捣烂,铁锅内用水煎之。一锅水煎至七分,盛于布袋之内,沥取清汁;每大锅可煮力‘斤, 十次煮完,俱取清计,入于大锅内,再煎至浓汁;然后取入砂瓶内盛之,再用重汤煮之,侯其汁如蜜,将汁倾在盆内,用中皮膏化开入之,搅均匀为着,晒之自干矣。大约浓汁一厅,人中皮膏一两,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可取膏七斤,存之药笼中,以治疮毒火毒最妙。凡前药内该用草一两者,止消用二钱,最简妙法也。无鲜草可用干草,干则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  卡包:其他  日文名:ダンディライオン  中文名:蒲公英  星级:3  罕贵度:金字UR  卡种:效果怪兽  属性:地  种族:植物  攻:300  防:300  效果:这张卡被送去墓地时,在自己场上2只「绵毛トークン」(植物族·风·1星·攻/守0)守备表示特殊召唤。这些衍生物(TOKEN)在特殊召唤的回合不能作为祭品召唤的祭品。  蒲公英属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蒲公英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  近年的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作用 ......
蒲公英的功效:蒲公英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蒲公英的作用: 1、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蒲公英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 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蒲公英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