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婆娘,这个中草药叫什么名

中草药婆娘,这个中草药叫什么名

本文目录一览这个中草药叫什么名2,这是什么草药我们这里叫婆娘腿田地里多的很3,中药女真子和枸杞的功效和作用4,中药黑婆娘是什么5,烟台当地有一种中药土名叫做老婆扇子学名叫什么有知道的吗6,中药黑婆娘是什么7,中药红心娘攻效与作用8,中药……

本文目录一览

1,这个中草药叫什么名

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里记得是这样子的黑色果子的叫龙葵,它就是了
黑瞎子果
蓝莓?
饮片

中草药婆娘

2,这是什么草药我们这里叫婆娘腿田地里多的很

应该是旱莲草

中草药婆娘

3,中药女真子和枸杞的功效和作用

都有补益肝肾的作用。都可乌发明目。与他药组方可治许多肝肾阴虚引起的疾病。
女贞子:有益肝肾阴血和清虚热的作用,能明目和强筋健骨,治须发早白 枸杞:有滋肾补髓、养肝明目的作用。

中草药婆娘

4,中药黑婆娘是什么

南方有些地方将野棉花叫做黑婆娘,当然还有叫刺头婆、痴头婆。【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野棉花,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辛;寒。有小毒。【归经】肺;肝;胆经【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杀虫;理气散瘀。主泄泻;痢疾;黄疸;疟疾;蛔虫病;晓虫病;小儿疳积;脚气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蜈蚣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注意】本品过量服用时,可致头晕、呕吐、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状,故内服宜慎。【附方】 ①治鼻疳:野棉花全草捣烂,以布包塞鼻。(《湖南药物志》)②治目翳:野棉花嫩芽三枚,烤软揉成团。先在手腕上太渊穴放一有孔铜钱,药敷钱上,布包扎,一至二小时取下。左翳贴右,右翳贴左。(《湖南药物志》)

5,烟台当地有一种中药土名叫做老婆扇子学名叫什么有知道的吗

叫射干 姥姥用来治扁桃体发炎的 貌似路边绿化带中的一种草 象开杈的扇子
病人具体症状?不要迷信偏方,中医讲究辩证治疗的
你这个方子是治疗糖尿病的,只有牟平人知道这个东西,不属于中药,只是在牟平东面的农村山上长的一种植物,这个必须得找当地村民领你去摘,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山上貌似也不是很多,[em10]
老婆扇子长得跟黄花菜差不多但没黄花菜植株那么大 最大也就巴掌大小 整株植物是扁的也抽苔开花 农村很常见
你好!你说的中药,学名可能叫射干。土名:山蒲扇·蝴蝶花。有消炎利咽,清热解毒的效果。常用于咽炎,咳嗽气喘,痰多。 仅供参考!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6,中药黑婆娘是什么

南方有些地方将野棉花叫做黑婆娘,当然还有叫刺头婆、痴头婆。【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野棉花,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辛;寒。有小毒。【归经】肺;肝;胆经【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杀虫;理气散瘀。主泄泻;痢疾;黄疸;疟疾;蛔虫病;晓虫病;小儿疳积;脚气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蜈蚣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注意】本品过量服用时,可致头晕、呕吐、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状,故内服宜慎。【附方】 ①治鼻疳:野棉花全草捣烂,以布包塞鼻。(《湖南药物志》)②治目翳:野棉花嫩芽三枚,烤软揉成团。先在手腕上太渊穴放一有孔铜钱,药敷钱上,布包扎,一至二小时取下。左翳贴右,右翳贴左。(《湖南药物志》)
没看懂什么意思?

7,中药红心娘攻效与作用

红背叶别名:红背娘、红细娘、红帽顶树、红背山麻杆、红心小娘。红背叶为大戟科植物红背山麻杆的根、叶入药。本草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根全年可采,夏秋采叶。分布浙江、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红背叶甘、凉。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的功用。主治痢疾、小便不利、尿路结石、血崩、白带、腰腿痛、跌打肿痛。外用治外伤出血。单方验方:1.治肺痈:红背叶根30g,苡米60g,水煎服。2.治脱肛:红背叶根30g,水煎,冲白糖服。3.治骨鲠:红背叶根二层皮、生盐各适量,捣烂,药汁慢慢吞下。4.治混合痔:红背叶全株50g,黄莲1g,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5.治感冒发热:红背叶10至15g(干),生用30g,水煎服。6.治跌打肿痛:红背叶鲜叶适量,捣烂调酒外擦患部。7.治皮肤湿痒:红背叶枝叶适量,水煎外洗。8.治荨麻疹:红背叶茎叶适量,煎水外洗。9.治风疹:红背叶叶、青蒿全草各适量,每天1剂,水煎外洗。本品内服常用量干品10至15g,鲜品30g。外用适量,孕妇慎用。

8,中药红姑娘有什么用处

红姑娘 别名 蒧、寒浆、醋浆、苦蒧、皮弁草、酸浆草、酢浆、灯笼草、苦耽、金灯草、姑娘菜、灯笼儿、挂金灯、红姑娘、天泡草、苦精、红娘子、珊瑚架、山瑚柳、天灯笼草、九古牛、打朴草、金灯笼、锦灯笼、蓝花天仙子 红姑娘(锦灯笼、酸浆):红姑娘为茄科多年生草本,用带宿萼的成熟果实入药。味苦、酸,性寒。功能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可治肝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既有绿色食品的特色,又有天然中药之功效。 此外,本品鲜者捣烂外敷,或干者研末调油外敷,治天疱疮有效。 药理作用 1.杭菌作用:   酸浆煎剂对宋内氏杆菌有抑制作用,酸浆抗菌有效成分初步认为在油状液,此部分在试管内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从酸浆中提出之针状晶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酸浆体外抑菌效果与临床治痢疗效不符。 2.兴奋子宫的作用:   早年提出的对离体家兔子宫有兴奋作用的酸浆根素(Hystonin,即硝酸钾)。其果实据云有催产作用。 3.其他作用:   日本酸浆果实及果囊有解热及强心作用,有谓酸浆之此项作用与其中所含草酸有关,且作用微弱,无应用价值。酸浆根素注射于动物,表现大脑抑制,若用大量,可使呼吸麻痹而死。国外曾用其同属植物的叶、果作利尿剂。果实鲜汁用平板打尚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选方 ①治热咳咽痛: 灯笼草,为末,白汤服,仍以醋调敷喉外。 (《丹溪纂要》清心丸) ②治喉疮并痛者: 灯笼草,炒焦为末,酒调,敷喉中。(《医学正传》) ③治黄疸,利小便: 酸浆、茅草根、五谷根各五钱。煎水服。 (《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小儿小便不通: 酸浆草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诸般疮肿: 金灯草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冷水凋少许,软贴患处。(《履CHAN岩本草》) ⑥治杨梅疮: 打朴草,不拘数量,水煎数沸,候微温洗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⑦治中耳炎: 锦灯笼鲜草拧汁,加冰片适量,滴耳。 (《陕西中草药》)
英文名:FranchetGroundcherryCalyxorEruit 别名:挂金灯、灯笼果、红灯笼。 采制: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橙红色时采收,干燥。 性味:宿萼略呈灯笼状。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性寒,味苦。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生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化学成份:浆果含酸浆醇A、B;种子中含禾本甾醇、钝叶醇、环木菠萝烷醇、环木菠萝烯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附注:无闻的路边小草花,却有着浓烈的红色作外衣,廉价,清热去火 == 茄果类稀特蔬菜酸浆 酸浆又名洋姑娘、红姑娘、挂金灯、戈力、灯笼草、洛神珠等,以果实供食用。 (一)起源与分布酸浆原产于中国,南北均有野生资源分布。酸浆在中国栽培历史较久,在公元前300年,《尔雅》中即有酸浆的记载。目前在东北地区种植较广泛。其他地区种植较少,仍属稀特蔬菜。 (二)营养价值与用途酸浆以果实供食用。成熟果食甜美清香,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蔬菜。浆果富含维生素C,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果实有清热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全株可配制杀虫剂,也可供观赏用。 酸浆膨大的宿存萼可入药,有清凉、化痰、镇咳、利尿之功效。全草有泻下作用,治痛风,但有堕胎之弊,孕妇忌用。 成熟的果实可生食、糖渍、醋渍或作果浆。果实香味浓郁,味鲜美。
红姑娘,又名灯笼草、红灯笼,为茄科酸浆属草本植物。多年生 草本,株高30至60厘米,地下具爬行根茎。花单生叶腋,花萼钟状, 长约6毫米;花白色,直径1.5至2厘米。果实成熟时宿存花萼增达5厘 米,与球形果同为橙红色。花期春夏季,果实秋季成熟。果实可食用。 全草入药,有清热毒功效,尤其对扁桃体发炎疗效甚佳,花萼为定喘 药。

9,中药急性子的最新用途

急性子 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种子。 【别名】凤仙花, 指甲花。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肺经。 【功效】活血通经、祛风止痛。 【应用】 1、用于经闭、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外用解毒, 2、用于痈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量用法】煎服,用量3~6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附注 凤仙花茎枝亦供药用。
急性子,即凤仙花子,性味微苦,温,其性急速,能透骨软坚。  功能与主治:破血软坚,消积。用于癓瘕痞块,经闭,噎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动物体内实验急性子对小鼠移植性肿瘤37有抑制活性的作用。国内有临床研究报告,用急性子配合蜣螂虫可平气降逆、活血化瘀,治疗食管癌69例,有效21例,有效率30.43%。荷蒂性味苦、涩,平,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止血。上二味相佐伍用,以蜂蜜调制成饮品,对中老年食管癌患者出现瘀滞噎膈、气机不畅等证尤为适宜,且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惟需注意的是,我国古代医家提示,急性子性强烈,不可多服,见效即停用。  “急性子”:凤仙花  在中药里有许多用途:花可用来治疗脚癣和灰指甲。种子含皂甙及脂肪油,有降气通窍、活血化瘀的功效。凤仙花全株内服或捣敷,可治疗毒蛇咬伤  急性子:指甲花其它用途:  1、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2、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  3、蛇咬伤伤。用凤仙花捣酒服。  4、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
清代苏北地区名医赵海仙从小跟父亲学医,他父亲医道很好,颇受大家尊敬。过去行医,逢年过节,人家都送礼给先生,以示感谢。 有一天,一个农民送礼来,赵海仙的父亲不认得他,也不曾替他看过病,婉拒不收。农民说:“是我家婆娘生养,谁知三天养不下来,无奈我来请你,可是你不在,是你家公子看的,吃了你家公子开的药,孩子就生下来了。” 赵海仙的父亲想,奇了,我又不曾教他。于是把赵海仙找来,问开的是什么药方。赵海仙说:“我随手捋了点成熟的凤仙花种子给他回家煎服。”其父又问是什么道理“瓜熟蒂落,凤仙花种子成熟,一碰即落,医者意也。”父亲赞许地笑了。 凤仙花是人们喜栽种于庭院内观赏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凤仙花的种子药名叫急性子,性微苦温,有行瘀散结的作用。可用于闭经,难产,骨鲠咽喉、肿块积聚等症。《本草从新》谓治产难积块、噎膈骨鲠。凡咽中骨鲠欲死者,取凤仙花子研末,水一盅,以竹筒灌入咽,其物即软。又可用于食道癌,可使症状减轻。李时珍日:凤仙花子其性急速,故能透骨软坚,庖人烹鱼肉坚者,投数粒即易软烂。凤仙花还能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但孕妇应慎用。 ~~~~~~~~~~~~~~~~~~~~~~~~~ 急性子 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种子。 【别名】凤仙花, 指甲花。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肺经。 【功效】活血通经、祛风止痛。 【应用】 1、用于经闭、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外用解毒, 2、用于痈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量用法】煎服,用量3~6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附注 凤仙花茎枝亦供药用。 http://forum.healthy.eladies.sina.com.cn/cgi-bin/viewone.cgi?gid=36&fid=54&itemid=55092
还含有蒲黄,白芷片,辛夷花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阴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 呈椭圆形、扁形或卵圆形,长2~3mm,宽1.5~2.5m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粗糙,有稀疏的白色或浅黄棕色小点。种脐位于狭端,稍突出。质坚实,种皮薄,子味灰白色,半透明,油质。无臭,味淡、微苦。 微苦、辛,温;有小毒。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破血软坚,消积。用于癓瘕痞块,经闭,噎膈。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