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桂枝的功效2,桂枝中药作用与禁忌桂枝的作用是什么3,桂枝是一种什么药材4,你知道中药桂枝具体有哪些功效吗5,中药材桂枝的药理作用是什么6,中药桂枝的作用是什么7,桂枝中药材主治什么病8,桂枝的中药功效最好附带特殊功效9,……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桂枝的功效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作用:1、有解热作用、能使皮肤血管扩张、调整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表体有利于散热排汗、2、健胃作用;3、对流感病毒、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显著抑制作用、4、对家兔心脏有抑制作用、并使血压下降。
2,桂枝中药作用与禁忌 桂枝的作用是什么
1、桂枝为肉桂的嫩枝,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 2、用于风寒感冒,可以与桂枝、白芍、甘草等药物同用。桂枝具有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效,可以用于胸痹证,以及中焦虚寒,肩臂疼痛等。 3、还可以治疗心阳不振引起的心悸动,脉结代等,常与甘草、党参、麦冬等同用。 4、桂枝辛温助热,容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3,桂枝是一种什么药材
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力较弱)。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4,你知道中药桂枝具体有哪些功效吗
桂枝,是一味疏风散寒的中草药,味辛甘,能够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比较温柔。有温通经脉、祛风散寒、宣痹止痛的功效,经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痰饮、水肿、心悸等还用于风寒湿痹,经络不通的肢体关节疼痛。风寒之症适用,温热之症不能使用,对于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能使用本品。古人中最善于用桂枝入药的就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以桂枝命名的方子很多,用到桂枝的有43处之多,在甘草之后位居第二。可见古人对桂枝有多重用。桂枝是啥呢,其实桂枝就是肉桂的干燥嫩枝,长椭圆形,多分枝,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特异的香气,微甜、微辛,道地桂枝就是广西桂枝了。桂枝都有哪些作用?桂枝入药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早在东汉时期的《伤寒杂病论》中,用到桂枝的地方多达38种药方,并且随着配伍不同,功效也不相同。《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牡桂,味辛温,主上气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从该段文字记载可知桂枝具有降气、利关节,补中益气之功。本书将其列为上品,可强身保健,为诸药先聘通使,曰:“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可见应用广泛之所在。1、散寒解表桂枝辛温发散,具有疏散风寒的作用。古代历代本草书中对桂枝的作用都是记载的散寒解表。2、调和营卫《本草纲目》说:“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景岳全书》说:“桂枝气轻,故能走表,以其善调营卫。3、温通经脉桂枝的药用部位是枝条,枝条具有通达四肢的作用,还能温通经脉。4、温助阳气历代医学家都认为桂枝有温通五脏的阳气,调畅血脉和经络,还能补中益气,具有治病养生养颜的作用。5、利肝肺气中医上认为桂枝能够平肝、伐肝、抑肝的作用。从桂枝的气味和习性来说,桂枝有利肝肺气的作用。桂枝都有哪些禁忌?桂枝能旺盛行血,属于温热药物,所以,在风温等热性传染病的时候,就不能用桂枝了。比如高热、脉象洪大而汗不出者,就不能使用桂枝了。如果用错了,会引起鼻子出血。有口干舌燥、吐血、咳血等内火的患者,也不能使用桂枝。桂枝的常用剂量是3克-6克,用于解表的最少也需要2.4克-4.5克,一般情况下使用6克剂量较多。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时候,用量比较大,甚至达到30-45克,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5,中药材桂枝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1.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mg/ml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
2.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l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
3.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g/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着,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
都是从绿金在线的网站看来的
6,中药桂枝的作用是什么
:桂枝的功效: 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 1. 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 2. 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 3. 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 4. 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用。 5. 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 6. 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等配伍应用。 7. 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8. 桂枝为风寒外感,寒凝血滞、阳不化气等证之要药。其发汗之力虽不及麻黄,然其味甘力缓又无伤阳之弊,故风寒感胃虚实皆可应用。
7,桂枝中药材主治什么病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2、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散寒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化气。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8,桂枝的中药功效 最好附带特殊功效
发汗解表,温经止痛,助阳化气.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2、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mg/ml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 2.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l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 3.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g/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
9,药材桂枝有什么用
(1)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白朮等配伍应用: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1)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苦开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熙,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风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协调营卫、发表散寒。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则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2.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 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 4.用于阳虚不得温通之证。本品可温经通阳,胸阳不振,心脉淤阻。胸麻心痛,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用量用法】3~9克.入汤剂.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孕妇胎热以及产后风湿伴有多汗等情形均忌用.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扩张血管、促进发汗 ① 有效成分 桂皮油。 ② 作用 扩张血管,调节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体表,加强麻黄发汗作用。 解热、镇痛 ① 有效成分 桂皮醛、桂皮酸钠。 ② 机理 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促进发汗;提高痛阈值。 镇静、抗惊厥 ① 有效成分 桂皮醛。 ② 作用 小鼠自主活动减少,增加巴比妥类药作用,对抗苯丙胺作用,抗士的宁作用;减少烟碱致惊厥,抑制听源性惊厥。 抗炎、抗过敏 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 ② 机理 抑制IgE所致肥大细胞颗粒反应。降低补体活性,抗过敏作用。 抗菌、抗病毒 ① 抗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致病性真菌。桂皮油、桂皮醛,抗结核杆菌。 ② 抗病毒 流感病毒、孤儿病毒。功效: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
作用:1、有解热作用、能使皮肤血管扩张、调整血液循环、使血液流向表体有利于散热排汗、2、健胃作用;3、对流感病毒、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显著抑制作用、4、对家兔心脏有抑制作用、并使血压下降。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