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日夜黄,有什么样的中药别名叫天黄

中草药日夜黄,有什么样的中药别名叫天黄

本文目录一览有什么样的中药别名叫天黄2,哪些中药材是可以调节内分泌养发护发3,黄津中药的功效与作用4,地黄是什么样的它都有什么功效5,哪些中药材是可以调节内分泌养发护发6,哪种中药祛黄美白7,老年人口干苔黄食欲不佳用什么中药8,中药大黄……

本文目录一览

1,有什么样的中药别名叫天黄

叫天竺黄。
你这样的情况,其实不用过于忧心的。这些药对bb没有绝对的副作用,但有可能会导致流产,你如果现在感觉没有什么不适,那影响不会太大。 但一定要注意,要定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包括bb健康筛查)。 心态好对bb才好,千万不要为这件事过于忧心而影响到bb。 如果你还不放心,请及时到医院检查一下吧。
叫天竺黄。

中草药日夜黄

2,哪些中药材是可以调节内分泌养发护发

祛斑不但要使用具备正规备案的祛斑产品,内外结合 同时使用。而且还需要配合改善日常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科学的祛斑效果才是最好的。祛斑单单只依靠一种祛斑产品是不能够把色斑去除的,首先要分析身子色斑形成的具体原因,根据色斑形成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和正规的祛斑产品才是科学的祛斑方式。色斑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多,大致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阳光中的紫外线、环境污染、过度使用化妆品、电器辐射等等;内部原因: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脾气不好、内分泌系统紊乱、人体代谢能力不足等等;除了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防晒:不管是祛斑前还是祛斑后,都必须要注重防晒!因为我们长斑的很大的一个原因都是因为太阳光!在祛斑之前一定要做好防晒,祛斑之后效果才会更好哦~减少感光食物的摄入。感光食物被摄入后,人体皮肤内的黑色素细胞活力会增加,从而加重脸上色斑。所以,你在做祛斑之前,就要开始减少光感食物的摄入,这样才能保持最佳的祛斑效果!戒酒。  酒精本来就对肌肤有一定的刺激性,相信很多的女生也是不喝酒的。保准睡眠充足。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会加重黑色素的沉淀,易产生雀斑。每天晚上至少保证8小时的休息时间。防止便秘。便秘会使体内的毒素堆积,没办法正常的排泄出来,使得毒素全部在体内形成黑色素,从而以雀斑的形式出现在皮肤上。

中草药日夜黄

3,黄津中药的功效与作用

我是来看评论的
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药用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附方1、壮筋骨,益精髓,变白发:黄精、苍术各四斤,枸杞根、柏叶各五斤,天门冬三斤。煮汁一石,同曲十斤,糯米一石,如常酿酒钦。(《纲目》)2、补精气:枸杞子(冬采者佳)、黄精等分。为细末,二味招和,捣成块,捏作饼子,干复捣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水送下。(《奇效良方》枸杞丸)3、治脾胃虚弱,体倦无力:黄精、党参、淮山药各一两,蒸鸡食。(《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4、治肺劳咳血,赤白带:鲜黄精根头二两,冰糖一两。开水炖服。(《闽东本草》)5、治肺结核,病后体虚:黄精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炖猪肉食。(《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6、治小儿下肢痿软:黄精一两,冬蜜一两。开水炖服。(《闽东本草》)7、治胃热口渴:黄精六钱,熟地、山药各五钱,天花粉、麦门冬各四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8、治眼,补肝气,明目:蔓菁子一斤(以水淘净),黄精二斤(和蔓菁子水蒸九次,曝干)。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空心以粥饮调下二钱, 日午晚食后,以温水再调服。(《圣惠方》蔓菁子散)9、治荣气不清,久风入脉,因而成癞,鼻坏色败,皮肤痒溃:黄精根(去皮洗净)二斤。日中曝令软, 纳粟米饭甑中同蒸之,二斗米熟为度,不拘时服。(《圣济总录》)10、治蛲虫病:黄精八钱,加冰糖一两,炖服。〔《福建中医药》

中草药日夜黄

4,地黄是什么样的它都有什么功效

地黄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材,与大多数中药材具有配对性。从药用价值上看,地黄的功效也有明显的区别。在现代医学中对地黄的研究较多。地黄的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糖及苷类、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在药物开发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黄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10-30厘米,长有灰白色长腺毛和长柔毛,肉质根状茎,新鲜时呈黄色,茎呈紫红色。地黄的叶子通常是在茎的基部的罗塞特,强烈地向上减少成苞片,或逐渐减少到茎上交替。整个叶片卵形到长椭圆形。顶部为绿色,底部可为紫色或紫红色,边缘呈锯齿状或锯齿状。地黄花可在茎的顶部以总状花序排列,或单生在叶腋散在茎上,先端稍凹或钝,内部颜色黄紫色,外部紫红色,两侧具长柔毛。 地黄是一种中药材,主要是玄参科植物的鲜根或干根可以利用。地黄经过特殊加工,可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地黄的加工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其性味、功效都不同。其实地黄可以分为生地黄和地黄两种,两种地黄的药用价值也有明显的差异,这是生地黄的主要目的可以起到滋阴养血的作用,更适合有明显阴虚症状的患者火候使用,地黄的主要作用和作用是具有补血阴、补血贫髓的作用,常用于肾精亏虚、肝肾亏虚所致的阴虚、火旺之症。地黄属于比较寒性的中药材,所以在平时的使用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比如脾胃不足的患者和脾胃有些寒的人群是不能多吃的,可以引起疾病的患者带回家,经常出现如腹泻等性寒体质的人也不能吃地黄,否则会有病人病情加重。

5,哪些中药材是可以调节内分泌养发护发

你好!黑芝麻…何首乌…生姜…这些东西我用过,希望对你有用打字不易,采纳哦!
在我国历代医学文献中,均有数量不等的养发、护发、美发中药方剂,现主要介绍如下。  1、生发茂发中药方此类中药方剂具有防治头发脱落而使其生长,茂盛作用的验方、偏方,适用于发落不生或头发不易长者,有滋生美发之功。  (1)生发膏  原料:升麻60克,荸荠60克,莽草30克,白芷30克,防风30克,蜣螂4枚,马颈部皮下脂肪100克,驴颈部皮下脂肪100克,雄鸡脂100克,猪脂肪100克,狗脂肪100克。  制作:以上诸药除各种脂肪外,余药以醋浸泡1夜,合诸脂肪反复煎熬,过滤去渣,再熬成膏。  用法:每用时将头发用水洗净,再涂上此膏。  功能:可使脱发重生。  (2)摩发膏  原料:细辛30克,防风30克(去芦发),续断30克,川芎30克,皂荚30克,柏叶60克,辛夷30克,白芷60克,桑寄生90克,泽兰75克,零陵香75克,蔓荆子120克,竹叶25克,松叶25克,韭根汁200毫升,乌麻油2500毫升。  制作:上药细切,用桑根白皮250克,以水2000毫升煎煮至500毫升,又取韭根汁200毫升相合,浸药1夜,以绵裹人手油中,微火煎,三上三下,候白芷色黄,去渣,以瓷器盛之,用之涂摩头发,日夜三两次。  功能:可生发,长发。  (3)补益牛膝圆方  原料:牛膝500克去苗,生干地黄500克,枳壳250克去瓤,菟丝子250克,地骨皮250克。  制作:上药并生捣,罗为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生姜汤下30圆,渐加至50圆;忌生葱、萝卜、大蒜等。  功能:补肝肾精血之虚,补肾则发生而须长,益血则须美而发华,久服更好。  (4)胡麻膏  原料:胡麻油650毫升,腊月猪脂650毫升,乌鸡脂65毫升,丁香45克、甘松香45克,零陵香90克,川芎60克,竹叶60克,细辛60克,川椒30克,辛夷30克,桑寄生30克,牡荆子30克,防风90克(去芦头),杏仁90克(汤去皮尖),莽草30克,柏叶90克。  制作:上药均细切,米醋浸1夜、滤出、纳入油;猪脂鸡脂中,以慢火煎,候白芷色黄膏即成、绵滤去渣,以瓷盒盛之;  用法:洗净头、涂之,1日2次。  功能:生发、乌发。  (5)神应养真丹  原料:当归、川芎、白芍、天麻、羌活、熟地(捣膏)、木瓜、菟丝子各等份。  制作:上为细末,入地黄膏、加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温酒盐汤送下。  功能:扶正祛邪,适用于风寒湿邪伤及经络气血所致眉发脱落、皮肤光亮之油风(斑秃)。  (6)三圣膏  原料:附子、蔓荆子、柏子仁各15克,乌鸡膏适量。  制作:上药以乌鸡膏调和,捣3个杵,贮新瓷器中,封百日出。以马鬃膏(马项上部的皮下脂肪)和、敷头,随即包以头巾勿令见风,日3敷即生。  功能:适用于髭发脱落,能令再生。

6,哪种中药祛黄美白

美白去黄的中药有天虫,天丁,浙贝。。。。很多拉
冬瓜子仁15g、橘皮6g、桃花12g,混合研成细末,饭后用米汤调服,一日三次,连服数月,面部会变得白嫩而光滑。 冬桑叶煎浓汁装瓶收贮备用,每天早晨用一酒杯汁液倒人洗脸水中洗脸,常洗可使面部光洁柔软。 把晒干的玫瑰花浸泡在热水里,使之冷却后再滴上几滴橄榄油,用来搽睑,皮肤会保持光滑润泽。 晒过的皮肤出现红斑点,将牛奶搽脸及被晒部位,可使皮肤收缩,再用柠檬片敷面一周后斑点变小,再用黄瓜捣烂后加入葛粉和适量的蜂蜜搽几次,斑点即可消除。 用中药白果、草果各二两、加黑豆一两,研细后分成30份,每天早晨取一份搅入水中洗脸,然后擦上润肤霜,连续使用~月,皮肤将会变得白嫩。 杏去皮,滑面、轻粉各等份,研末隔水蒸片刻,取出加龙脑及麝香少许,再以鸡蛋白拌和成膏,每早起床洗脸后,用药涂抹,数月后,容颜会变得红润光滑、娇艳如春之桃花。 1、如果不是必须,尽量避免在夏季早上10点—下午2点出去,因为一天当中,这段时间的阳光最强、紫外线最具威力,对肌肤的伤害最大。 2、外出时尽可能戴帽子、撑阳伞、戴太阳眼镜、穿长袖衣裤,以保护肌肤。 3、每次晴天外出时,都应涂防晒品,而且应每隔2—3小时擦一次。而游泳时也应涂防晒品,并且还应使用防水且防晒指数较高的防晒品。 4、只要从事过户外活动,无论日晒程度如何,回家后都应先洗澡,并以按摩的方式轻轻擦拭全身,先用温水,再用冷水冲淋,并全身抹些护肤露。 5、暴晒后,如有条件可用毛巾包着冰块来冰镇发红的被灼伤皮肤以减缓局部燥热,并尽量少用手抓,否则将会加剧晒后斑的产生。 6、晒后还可取用家中鲜芦荟,刮出中间的芦荟物质敷在肌肤上,有镇定和美白的作用。 7、手在外出时也要搽防晒露,而手臂、脚、膝裸外露时也应涂防晒品,这样既可以防晒又可以有效减少斑点,特别是中年以后过早生成“老年斑”。 8、水是美容圣物,早晨醒来应及早空腹喝凉白开,如在水中加片柠檬,则美容效果更明显。晚上睡前30分钟也请喝一小杯水,让细胞充分吸收,可有效防止皱纹生成。 9、多吃黄瓜、草莓、西红柿、桔子等,因为其含有大量VC,能有效帮助黑色素还原,协助美白,增进免疫力。 10、充足睡眠,有效缓解生活压力,多听音乐,也是美白的好帮手。 11、少抽烟、少喝刺激性饮料,保证睡眠,可保持肌肤柔嫩光润。 12、远离人工添加剂,少吃油炸食品,慎用激素和避孕药,这些都会直接导致黑色素沉着和雀斑生成。
由于角质层厚造成的,脸色暗黄是什么原因可以用一些含果酸的护肤品,建议从少量,低浓度的果酸护肤品用起最好在晚上用,白天加强防晒,因为角质层薄了更易晒伤。用了一种果酸护肤品,就不要再用其它酸性护肤品了,也不要用其它去死皮去角质护肤品了
您好,知我药妆肌肤顾问很高兴帮助您。 脸色暗黄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有两个原因: 1.由于角质层厚造成的,脸色暗黄是什么原因可以用一些含果酸的护肤品,建议从少量,低浓度的果酸护肤品用起最好在晚上用,白天加强防晒,因为角质层薄了更易晒伤。用了一种果酸护肤品,就不要再用其它酸性护肤品了,也不要用其它去死皮去角质护肤品了。    2.另外可能你的血气不好,内分泌也不很好。脸色暗黄是什么原因建议你长期喝红枣茶,把红枣蒸熟,晒干,每天泡10粒,喝茶吃枣。还可以试一下桃花茶,美白去斑。  第一,每天用陈醋洗脸,量不用多,慢慢的按3至5分钟脸部,然后用清水洗干净,这是个方法主要是为了让脸部促进新陈代谢。醋还有个作用,能够软化毛细血管。    第二,每天早晨洗涮后,喝上一杯温开水,这杯温开水有讲究,要加上一片柠檬片在水杯里,但不要太酸,最好是青柠檬,味道有一点点的酸涩,作用是为是人体更好吸收水份,起到调节肠胃的效果。 知我推荐一个中医美白的面膜给您:材料:白芷、甘草、核仁、当归、绿豆粉、檀香等分研末。用法:(1)洗脸:加适量的水,即可。(2)敷脸:加蜂蜜,牛奶及1/4颗的蛋白,适量调敷于全脸(当然眼及嘴不可敷),待干后再清水洗净即可。一星期1~2次(不要太多次,皮肤会受不了),可用于青春痘、黑班、雀斑,同样也可缩小鼻旁的毛细孔,用过的人都觉的不错,皮肤变白嫩,又便宜。更多肌肤问题欢迎您到知我药妆肌肤专家平台提问,或者到知我药妆官网进行在线咨询。

7,老年人口干苔黄食欲不佳用什么中药

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旦口干,想到的便是饮水解渴。殊不知,经常性的口干也可能是患了某些疾病,常见的原因有:口腔疾患:如上下牙对合不好、鼻中隔偏歪、下鼻甲肥大、鼻息肉等。这些人经常张口呼吸,口腔内气体呼进呼出,带走较多的水分,致使口干。慢性肺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他们的肺功能一般较差,机体缺氧严重,因而常进行张口的代偿性呼吸,一旦肺功能有所改善,口干症状便可缓解。维生素B2缺乏:机体缺乏维生素B2时,也会引起口干,同时还会有口角溃疡、咽干、舌体溃疡。防治口干舌燥3法1.莲子芯水可防治口干舌燥:将莲子芯用开水沏,不要过浓也不要过淡,日饮二三次可预防口干舌燥、虚火上升、嗓子疼痒、声音嘶哑、脑觉昏沉等。同时还可治疗咳嗽。2.吃拘杞子治夜间口于症:每晚吃拘杞子30克,嚼得越烂越好,要坚持不断。但应指出,对长期口干的老年人,应进一步检查,例如有人患癌症, 也有口于的现象,请万万莫大意。另外,对糖尿病或老年人因津液分泌减退而感到口干者,尤其在夜间,可将拘杞子洗净备用,需要时取一粒含在舌心上,几秒钟后,就会从舌根生出津液,解除了口中干渴,入睡前含人,一夜不用喝水。3.蜂蜜加米醋治咽干舌痛:每天早晚各一次, 每次1匙蜂蜜、2匙米醋,冲一大杯开水,连续喝几个月就会好转,同时对大便异常也可得以恢复正常。舌苔白的对症治疗舌苔白 舌质淡白 多是有寒舌苔黄舌苔白、舌质偏白的人多伴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为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体质。心阳虚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劳累加重。病人可服些红参、黄芪煎水当茶喝,平时饮食中常吃些温阳散寒的生姜。郭淑云教授说,冬天阳虚病人要格外注意保暖,可多进食热粥,也可自制一个药棉背心穿。方法是用煎好的生姜水泡棉花,然后晾干,做成棉背心。脾胃阳虚脾胃阳虚病人常出现胃部疼痛怕凉,不思饮食,尤其怕食生冷食物,有的伴有大便溏泻。胃疼病人可用干姜(或良姜)、荜拔煎水喝,具有温胃散寒作用。还可用生姜、白胡椒粉捣成泥状,稍加温后敷脐,每日一换。老年人因阳虚大便干,可用肉苁蓉、附子、干姜、葱白煎水喝。还有相关文章供你参考——看舌苔调饮食祖国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许多脏腑的精气上营使之灵活,所以脏腑的病变,往往能从舌象上反映出来。观察舌质和舌苔是中医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当出现以下几种变化,应及时调整饮食,并仔细观察是否有病态,是否要去医院诊治。⑴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多为寒证,见于感冒早期,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红枣糯米粥等,以软食、羹食为宜。副食选择清淡性温的牛肉汤、羊肉汤、蛋花汤、红萝卜、洋葱、红糖等,并用醋、姜做为调味剂。水果可吃苹果、蜜桔等。少吃性偏寒凉的食物,如凉拌菜、黄瓜、冬瓜、绿豆芽、蟹、螺、鸭蛋等。忌吃冷饮。⑵舌苔白腻,或白厚腻:多为寒湿,应选用温胃健脾、散寒化湿的食物,品种同上。少用甜腻厚味的食品,否则会导致腹胀及食欲减退。⑶舌苔微黄,或黄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所致,见于感染、发热或消化功能紊乱,常伴有口舌干渴、烦躁、大便干结等症状,饮食上应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西红柿、丝瓜、藕粉、绿豆或薏仁煮粥,水果可选用山楂、梨等。⑷舌苔薄少或光滑无苔、或舌苔部分剥落:多因胃肠湿热或阴虚火旺所致,见于寄生虫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选用百合汤、雪梨、西瓜等有滋阴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的膳食,避免吃辛温的食物,如羊肉、蒜、洋葱等。常言道:每天照一照,有病早知道。一个健康的人,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颗粒、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经常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状况,及时进行自我保健与调理。如今到医院找中年以上的中医看病,许多医生把望舌看得比诊脉重要。在问了症状之后,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让我看看你的舌头。”对此,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郭淑云教授解释说,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舌体与肺、心、肝、脾、肾等内脏经络相连。人体内脏若有病变,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在舌头上。有经验的医生看舌头,就像看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望便知道你病情的轻重,体内的虚实寒热。中医将舌体分为三部分:舌尖反应心、肺的变化,舌中与舌两边反映肝、脾的情况,舌根提示肾的病变。不过,郭淑云教授说,中医讲的心肝肾功能与西医不同,不必硬套。舌苔黄 舌质红 多是有热郭淑云教授说,舌苔发黄,舌质红(即舌头红)的人出现口苦咽干,属于有热上火。心经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同时伴有心急烦躁、失眠多梦,多是心经有热,病人此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0363165时可用些清心火的药。如竹叶、莲子心泡水,当茶每日频饮。睡眠不好可用百合、莲子心、枣仁煮粥喝;口舌生疮可用野菊花60克,浓煎后,每日多次含服。郭淑云说,有位老干部口舌生疮多年,用了很多方法治疗无效,就用这个小验方,一个月即痊愈。膀胱湿热舌质偏红,舌苔黄腻病人伴有小便排不净感觉,或尿时感到小便发热,有痛感,多是膀胱湿热,即西医讲的泌尿系感染,可用白茅根、瞿麦、扁蓄等,水煎后当茶喝。肝经有火舌边红,苔黄偏干,眼睛红赤肿痛,或经常长麦粒肿,为肝经有火,可用酒炮制过的大黄泡水喝。郭淑云认为,大黄性寒,有降泄作用,用酒炮制后,可将大黄药力引到头目,泄上焦之火。肺经有热舌质稍红,苔薄黄为肺经有热,常见于感冒初期,或咽炎患者。伴有大便干结者可用冬凌草、大黄稍加煎煮,每日当茶饮。咽干肿痛者可用胖大海、麦冬、菊花泡茶,症状严重者加二花、山豆根、牛蒡子,大便秘结加大黄。郭淑云教授说,中医有个理论叫“肺与大肠相表里”,病毒性感冒初期,通过泄大肠宿便热毒,以消除肺经之火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不错的疗效。
肝胆湿热太盛,肝火犯胃 -----用龙胆泻肝丸加陈香露白路片口服两天有效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8,中药大黄的临床应用

(大黄(将军)) 味苦,寒、大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一名黄良。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二月、八月采根,火干。(得芍药、黄芩、牡蛎、细辛、茯芩疗惊恚怒,心下悸气。得硝石、紫石英、桃仁疗女子血闭。黄芩为之使,无所畏。) 陶隐居云: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为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西川阴干者胜。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耐蛀堪久。此药至劲利,粗者便不中服,最为俗方所重。道家时用以去痰疾,非养性所须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矣。唐本注云:大黄,性湿润而易坏蛀,火干乃佳。二月、八月日不烈,恐不时燥,即不堪矣。叶、子、茎并似羊蹄,但粗长而浓。其根细者亦似宿羊蹄,大者乃如碗,长二尺。作时烧石使热,横寸截,着石上爆之,一日微燥,乃绳穿眼之,至干为佳。幽、并已此渐细,气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凉州、西羌、蜀地皆有。其茎味酸,堪生啖。亦以解热,多食不利人。陶称蜀地者不及陇西,误矣。今按:陈藏器本草云:大黄,用之当分别其力。若取和浓深沉,能攻病者,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紧硬者。若取泻泄骏快,推陈去热,当取河西锦纹者。凡有蒸、有生、有熟,不得一概用之。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叶似蓖麻。根如大芋。旁生细根如牛蒡,小者亦似羊蹄。又云《图经》云:高六、七尺,茎脆。药性论云:蜀大黄,使,去寒热,忌冷水,味苦、甘。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能破痰实,冷热,结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浓,破留血。日华子云: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壅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疾,利大小便。并敷一切疮疖痈毒。廓州马蹄峡中者次。 图经曰:大黄,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今蜀川、河东、陕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锦文者佳。 其次秦陇来者,谓之土蕃大黄。正月内生青叶,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旁生细根如牛蒡,小者亦如芋。四月开黄花,亦有青红似荞麦花者。茎青紫色,形如竹。二月、八月采根,去黑皮,火干。江淮出者曰土大黄,二月开花结细实。又鼎州出一种羊蹄大黄,疗疥瘙甚效。初生苗叶如羊蹄,累年长大,即叶似商陆而狭尖。四月内于押条上出穗,五、七茎相合,花、叶同色。结实如荞麦而轻小,五月熟即黄色,亦呼为金荞麦。 三月采苗,五月收实,并阴干。九月采根,破之亦有锦文,日干之。亦呼为土大黄。凡收大黄之法,苏恭云:作时烧石使热,横寸截,着石上爆之,一日微燥,乃绳穿眼之至干。今土蕃大黄,往往作横片,曾经火爆。蜀大黄乃作紧片如牛舌形,谓之牛舌大黄。二者用之皆等。《本经》称:大黄推陈致新,其效最神。故古方下积滞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用处尤多。 又有三物备急丸。司空裴秀为散,用疗心腹诸疾,卒暴百病。其方用大黄、干姜、巴豆各一两,须精新好者,捣筛,蜜和,更捣一千杵,丸如小豆,服三丸,老小斟量之。为散不及丸也。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刀刺痛,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之。 若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喉,须臾瘥。未知,更与三丸,腹当鸣转,即吐下,便愈。若口已噤,亦须折齿灌之,药入喉即瘥。崔知悌疗小儿无辜闪癖,瘰 ,或头干黄耸,或乍痢乍瘥,诸状多者,皆大黄煎主之。大黄九两,锦文新实者,若微朽即不中用,削去苍皮乃秤,捣筛为散。以上好米醋三升和之,置铜碗中,于大铛中浮汤上,炭火煮之,火不用猛,又以竹木篦搅药候任丸乃停,于小瓷器中贮。儿年三岁一服七丸,如梧子,日再服,当以下青赤脓为度。若不下脓,或下脓少者,稍稍加丸。下脓若多,丸又须减。病重者或七、八剂方尽根本。大人、小儿,以意量之。此药唯下脓宿结,不令儿利。须禁食毒物。食乳者、乳母亦同忌法。崔元亮《海上方》:治腰脚冷风气。 以大黄二大两,切如棋子,和少酥炒令酥,尽入药中,切不得令黄焦则无力,捣筛为末,每日空腹以水大三合,入生姜两片如钱,煎十余沸去姜,取大黄末两钱,别置碗子中,以姜汤调之,空腹顿服。如有余姜汤,徐徐呷之令尽,当下冷脓及恶物等,病即瘥止。古人用毒药攻病,必随人之虚实而处置,非一切而用也。姚僧垣初仕,梁武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垣曰:大黄乃是快药,至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弗从,几至委顿。元帝常有心腹疾,诸医咸谓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垣曰:脉洪而实,此有宿妨,非用大黄无差理。帝从而遂愈。以此言之,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病,其偶中病,便谓此方之神奇;其差误,乃不言用药之失,如此者众矣,可不戒哉? 唐本云:叶似蓖麻,根如大芋,旁生细根如牛蒡。《图经》云:高六、七尺,茎脆味酸,醒酒未至亥。,如此蒸七度。晒干,却洒薄蜜水再蒸一伏时,其大黄擘如乌膏样。于日中晒干用之为妙。 圣惠方:治时气发豌豆疮。用川大黄半两微炒,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分为二服。又方:热病狂语及诸黄。用川大黄五两锉炒微赤,捣为散,用腊月雪水五升煎如膏,每服不计时候,冷水调下半匙。外台秘要:疗癖方:大黄十两,杵筛,醋三升,和匀,白蜜两匙煎,堪丸如梧桐子大。一服三十丸,生姜汤吞下以利为度,小者减之。千金方: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等。用锦纹大黄一两,杵罗为末,用头醋半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患者用温醋七分盏化五丸,服之,良久下。亦治马坠内损。千金翼治妇人血癖痛。大黄三两捣筛,以酒二升,煮十沸,顿服。经验后方:解风热疏积热风壅,消食,化气导血,大解壅滞。大黄四两,牵牛子四两,半生半熟,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茶下一十丸,如要微动,吃十五丸。冬月中最宜服,并不搜搅人。梅师方:治卒外肾偏肿疼痛。大黄末和醋涂之,干即易之。斗门方治腰痛。用大黄半两,更入生姜半两,同切如小豆大,于铛内炒令黄色,投水两碗,至五更初顿服,天明取下。腰间恶血物用盆器盛如鸡肝样,即痛止。简要济众:治吐血。川大黄一两,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生地黄汁一合,水半盏煎三、五沸,无时服。广利方:治骨节热,积渐黄瘦。大黄四分,以童子小便五大合,煎取四合,去滓,空腹分为两服,如人行四、五里再服。伤寒类要:疗急黄病。 大黄粗切二两,水三升半渍一宿,平旦煎绞汁一升半,纳芒硝二两绞服。须臾当快利。姚和众治小儿脑热常闭目。大黄一分粗锉,以水三合浸一宿,一岁儿每日与半合,服余者涂顶上,干即更涂。别说云谨按大黄收采时,皆以火烧石爆干。欲速货卖,更无生者,用之不须更多炮炙,少蒸煮之类也。 衍义曰:大黄,损益,前书已具。仲景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用大黄、黄芩、黄连。 当须吐衄也。此乃邪热,因不足而客之,故吐衄。以苦泄其热,就以若补其心,盖两全之。有是证者用之无不效。最虚实用药。
泻下药用来通便
止泻的!

9,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的功效各是什么

名称:地锦草 类别:清热药 拼音:DI JIN CAO 拉丁: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 别名:奶草、血见愁、血风草、铺地锦 药用部位:全草 药材性状:常皱缩卷曲,根细小。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后呈长椭圆形,长5~10mm,宽4~6mm;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细小,卵形,褐色。无臭,味微涩。 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地道沿革: 栽培要点: 性味归经:平;辛;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痢疾,泄泻,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15~3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撒。 禁忌:血虚无瘀及脾胃虚弱者慎服。 黄毛耳草 (《浙江民间草药》) 【异名】敷地两耳草、铜眼狮、地坎风、铺地蜈蚣(《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山蜈蚣、对叶寸节草(《浙江民间草药》),过路蜈蚣、串地蜈蚣、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摊地蜈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腹泻草(《中草医药经验交流》)。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黄毛耳草多年生草本,常呈铺散匍匐状,全株均被有黄绿色细长柔毛,以茎、叶柄、托叶、叶背、脉间等处为多。 茎具角棱,纤弱,节上有须根。 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2.5厘米,宽6~12毫米,先端尖,全缘,基部稍圆;托叶连合成鞘状,膜质,边缘钻状齿裂。 花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柄长2~3毫米,萼筒漏斗形,4裂;花冠漏斗形,长5~6毫米,4裂,淡紫白色,稀为白色,4裂;雄蕊4;子房2室,柱头2裂,棒状。 蒴果,扁球形,长和宽均约2毫米,室背开裂;萼片宿存。 种子黑棕色,细小。 花期7月。 果期9月。 生于路边、旷地、溪边、山坡。 分布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微苦,无毒。 ②《湖南药物志》:辛苦酸涩,无毒。 【功用主治-黄毛耳草的功效】清热,除湿,活血舒筋。 治黄疸,水肿,乳糜尿,痢疾,腹泻,跌打损伤,无名肿毒,乳腺炎。 ①《中国药植志》:浸酒或煎水服,治劳伤出血,并有舒筋活络的功能;捣烂敷患处,治无名肿毒及扭伤。 ②《浙江民间草药》:散血治内伤。 ③《湖南药物志》:行气散瘀,清热解毒,凉血,固齿,明目。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尿,平肝。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捣汁或浸酒。 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湿热黄疸:鲜黄毛耳草一至二两。 水煎服,连服三至七天。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鲜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③治湿热水肿:鲜黄毛耳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另用石蒜鲜鳞茎一两,蓖麻种子二钱,共捣烂敷足心。 (《福建中草药》) ④治小儿急性肾炎:鲜黄毛耳草水煎加红糖服。 二至三岁八钱至一两;四至六岁一两至一两半;七至十岁一两半至二两;十岁以上者二两至二两半。 以上均为一日量,分三次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乳糜尿(膏淋):鲜黄毛耳草二两,金樱根六钱,灯心草、贯众各五钱。 加水三碗煎成一碗。 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如尿中有圆柱样物,加星宿菜全草七钱,牡荆子五钱;妇女患者加地菍根一两;病重者黄毛耳草增加一两。 忌食姜、葱、蒜等。 (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痢疾,肠炎:鲜腹泻草二两(干品一两),洗净,加水浓煎,去渣,取药液,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冲服。 一天分两次服。 (《中草医药经验交流》) ⑦治中暑吐泻:鲜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⑧治小儿高热昏睡:黄毛耳草三钱,艾叶一钱,钩藤二钱,山查三钱,蜂窝一钱。 水煎服。 每小时服一次,每次服一匙。 (《湖南药物志》) ⑨治乳腺炎:黄毛耳草一两。 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⑩治妇女血崩:黄毛耳草,水煎,取汁冲红糖服。 (《中国药植志》) ⑾治跌打损伤及蛇咬伤:鲜黄毛耳草捣汁饮,渣敷患处。 (《浙江民间草药》) 樟树根的功效介绍: 樟树根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根。 植物形态详樟树果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微温,味辛。 【功用主治-樟树根的功效】祛风散寒。 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头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香薷 主要成分:花香薷含有挥发油0.3%,其中主成分为香薷二醇。还含甾醇、酚性物质和黄酮甙等。 全草含挥发油约0.7%,油中主含香芹酚约65%,另含香芹酚乙酸酯、麝香草酚、对聚伞花烃、α-侧伯酮、d-芳樟醇、α-丁香烯、l-龙脑及α-侧柏烯等萜类化合物。 性状:质脆,易折断,叶多皱缩或脱落,叶片展平后可见背面凹下的腺点,茎顶有果穗,宿萼钟状,淡紫红色或灰绿色,先端5裂,密被茸毛,小坚果4,近圆球形,具网纹,气浓清香,味凉,微辛。 功能主治: 1、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2、水肿。用干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3、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4、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用法及用量:内服:煎汤, l~3钱,或研末。 不良反应和注意: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阳暑证当忌用。 是否医保用药:医保 是否非处方药:处方 其它:置阴凉干燥处 枫树叶 治疗草鱼肠炎病73例,同样用枫树叶治疗草鱼皮肢白粉18例,有效率达86%。 1 治草鱼肠炎病 当发现草鱼肛门拖着一条黄色或白色粪便、游动时不掉不散,轻压腹部有黄水或血水渗出时,伴有肛门发炎。应立即用鲜枫树叶2.4千克/100千克鱼,按叶、水比1:10煮汁拌入饲料里,连喂3——4天就可见效。 2 治草鱼白粉病 藻类寄生于草鱼皮肤后,刺激鱼体增生粘液,使鱼体长有一层白粉,直接影响草鱼的生长。此病多发生在藻类生长繁殖的旺盛时期。当发现鱼体上出现白粉时,每667平方米用枫树叶25——30千克,均匀地投入鱼池中,沉入水中,约7天后,鱼体上的白粉就逐渐消失。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