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能拉肚子的中药2,巴豆是什么3,止泻中药有哪些4,中药泻药有哪些5,治疗泄肚的中草药6,中药中的泻药都有什么啊7,有一种草药治拉肚子的叫什么8,常用的止泻的中药材有哪些啊包括常用的便方能拉肚子的中药缓泻的有炒决明子、……
本文目录一览
1,能拉肚子的中药

2,巴豆是什么
巴豆,(学名:Croton tiglium)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有小毒,须慎用。产于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区。

3,止泻中药有哪些
中药中的收涩药都有止泻的作用,如乌梅,赤石脂,罂黍壳,可子
4,中药泻药有哪些
多啦,泻下的:番泻叶,大黄,硭硝,芦荟;润下的:火麻仁、郁李仁;峻下逐水的:京大戟,甘遂,芫花,商路,牵牛花,巴豆等。第三个有毒,力猛慎用!大黄硭硝也不能乱用;番泻叶泡茶要少喝,喝多肚子疼。偶尔的便秘可以买同仁堂的麻仁润肠丸
5,治疗泄肚的中草药
平时最常用的就是黄连素,还有就是广藿香,苍术,厚朴,佩兰····注意!如果你阴虚血燥或者气虚要慎用。而且这些药多含挥发油成分,不宜久煎,不然有效成分会跑掉哦。上面的是一个,还有就是针对另一种的,包括黄连,黄岑,黄柏,苦参,龙胆草等,不过这些药属性较寒,必须中病即止。如果你脾虚就慎用。你好!先吃几个梨让后喝一碗开水保证腹泻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6,中药中的泻药都有什么啊
大黄 芒硝 牵牛子 甘遂 大戟 芫花 巴豆 火麻仁用这句来说吧
诸子皆泻
你见药名有个仁字的中药都能泻的这个东西也说不好 中药用潘泻叶 大黄 还用芒硝(副作用比较大) 西药有果道片 中成药有 麻仁丸 麻仁胶囊
7,有一种草药治拉肚子的叫什么
婴幼儿腹泻是对小儿健康威胁较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在夏秋季发病率最高。几年来,我们采用了列当煎剂洗脚治疗婴幼儿腹泻42例,收到满意的效果,为治疗小儿腹泻开辟了新的途径。现简介如下: 一、用药方法列当每日30克。列当是一种民间草药,别名“兔子柺”,“独根草”,为列当科植物,列当的全草,主要产于北方各地。在沧州军分区医务室大夫的启发下,1968年我们开始试用3%的列当煎液给腹泻的小儿洗脚(温度适宜),一日2至3番泻叶 异名旃那叶、泻叶、泡竹叶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其实治疗拉肚子的中草药是比较的,但是中医也是很少应运单位药治疗疾病的,一般选用复方制剂。如常见的中草药(马刺见,败酱草,白头翁)都是可以治疗拉肚子的,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
8,常用的止泻的中药材有哪些啊包括常用的便方
匾蓄 中药功用: (1)清热通淋:用于膀胱湿热引起的小便涩痛,常配瞿麦、木通、滑石。(2)清热化湿:用于黄疸及皮肤湿疮。 中药剂量: 9~30克。 车前子 中药功用: (1)利水通淋止泻:用于水泻、水肿、小便不利。水肿、腹泻常配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单用即可止水泻。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2)止咳化痰:用于咳嗽痰多。 中药剂量: 3~9。包煎。 赤小豆 中药功用: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疮痈。 中药剂量: 9~30克。 大腹皮 中药功用: 消胀利水:用于腹胀或水肿、腹水。治水肿常配桑白皮、陈皮、生姜皮、茯苓皮名五皮饮。 中药剂量: 3~10克。 灯心草 中药功用: 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功效:利水通淋,清心除烦。 用于:1、热证小便水利、淋漓涩痛。2、心热烦躁、小儿夜啼、惊痫。此外本田外用吹喉,可治喉痹。 中药剂量: 1.5-2.5g。或入丸散。治心烦惊痫,朱砂拌用,处方写朱灯心。外用煅存性研末。 茯苓 中药功用: (1)渗湿利尿:用于水湿停滞之水肿尿少,常配猪苓、泽泻。(2)健脾安神:用于脾虚湿困引起的食少脘闷、腹泻及心悸、失眠。治食少脘闷常配白术、陈皮。治腹泻常配白术、薏苡仁、莲肉。治失眠常配远志、炒枣仁。 中药剂量: 9~15克。 防己 中药功用: (1)利水消肿:用于水肿。治急性肾炎水肿,配黄芪、白术。(2)祛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热邪阻于经络所致的急性风湿热痛,常配连翘、桑枝。 中药剂量: 3~9克。 冬葵子 中药功用: (1)利水通淋: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妊娠水肿及淋证。单用或配用茯苓。(2)下乳润肠:用于乳腺炎、乳法不下及大便不通。治乳汁不通可配花粉、王不留行。 中药剂量: 3~9克。 冬瓜皮 中药功用: 清热利水:治水肿尿少,常配茯苓皮、大腹皮。 中药剂量: 15~30克。 地肤子 中药功用: 清湿热,利小便:用于皮肤湿热之瘙痒及膀胱湿热之小便不利。配生地、黄柏治小便热痛。配蛇床子、白砜外用治湿疮瘙痒。 中药剂量: 5~15克。 海金沙 中药功用: 清热利湿排石:用于泌尿系感染及结石,尤为治疗尿热、尿痛之要药。配生甘草梢治急性泌尿系感染;配金钱草治尿道结石。 中药剂量: 9~15克。包煎 葫芦、抽葫芦 中药功用: 利水消肿:用于重症水肿及腹水。 中药剂量: 15~30克。 滑石 中药功用: (1)清暑利尿:用于中暑之烦渴、尿少及水泻下痢。治中暑烦渴尿少,常配生甘草(六一散)。(2)收敛祛湿:粉剂外敷用于痱子、湿疹、湿疮等皮肤病。(3)滑石六钱配甘草一钱,名六一散,能清热利尿;再加朱砂名益元散,兼能安神;六一散加青黛名碧玉散,能清肝热。 中药剂量: 9~15克。包煎。 金钱草 中药功用: 清热通淋,利水排石:用于肝胆结石,肾或膀胱结石及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中药剂量: 15~30克 瞿麦 中药功用: 清湿热、利小便:本品为治疗淋证(如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前列腺炎等)的常用药,多用于小便不利、尿痛、尿血。治血尿常配栀子、白茅根。 中药剂量: 9~15克。 薏苡仁、苡仁米 中药功用: (1)健脾利湿:用于脾虚湿盛之泄泻、水肿,常配茯苓、车前子。(2)清热排脓:用于肺痈胸痛。治肺脓肿常配苇茎;治肠痈、急性阑尾炎,常配败酱草、红藤。 通草 中药功用: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热淋证之小便不利,配车前子;用于尿血,配白茅根;用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 中药剂量: 3~6克。 石苇 中药功用: 清热利湿通淋:用于热淋、血淋或石淋。治热淋,如急性泌尿系感染等,常配滑石、车前草;治血淋配蒲黄;治石淋,如尿道结石配金钱草。 中药剂量: 3~9克。 木通 中药功用: (1)降火通淋:用于小便淋沥刺痛及口疮,常配生地、竹叶、甘草梢。亦可用于黄疸。(2)通经下乳:用于闭经、乳少。治经闭常配红花、牛膝;治乳少常与猪蹄煎汤服。 中药剂量: 3~6克。 路路通 中药功用: 利水通络:用于小便不利、水肿、风湿痹痛、月经不调。 中药剂量: 5~10克。 薏苡仁、苡仁米 中药功用: (1)健脾利湿:用于脾虚湿盛之泄泻、水肿,常配茯苓、车前子。(2)清热排脓:用于肺痈胸痛。治肺脓肿常配苇茎;治肠痈、急性阑尾炎,常配败酱草、红藤。 茵陈、茵陈蒿 中药功用: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湿热性黄疸及热病小便黄少。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中药剂量: 9~15克。后下。 泽漆 中药功用: 辛、苦、微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肺经。功效: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应用:1、大腹水肿、四肢面目浮肿。2、用于肺热咳嗽及痰饮咳喘。3、用于瘰疬。 中药剂量: 5-10g。 泽泻 中药功用: (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 中药剂量: 3~9克。 猪苓 中药功用: 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尿少、水泻、白带过多等症。治水肿常配茯苓、泽泻、白术。亦用于阴虚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中药剂量: 3~9克。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