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苦栋皮别名是什么2,中药楝子根有知道的不拜托了各位谢谢3,苦楝树的用途4,中草药6000种图解名字功效5,中药苦楝根皮的详细介绍有哪些6,中药楝子根有知道的不拜托了各位谢谢7,苦谏皮可轻易服用吗8,苦楝花花语是什么9,咳……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苦栋皮别名是什么
苦楝皮为楝科植物苦楝的树皮或根皮。它的别名是楝皮、苦楝根皮、川楝皮。你称为“苦根”之药,应该是叫“苦参”。药书上未见过你讲之药名。(苦参,性味及功效: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仅供参考。
2,中药楝子根有知道的不拜托了各位 谢谢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野生或栽培。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河南、甘肃等地。冬季果实成熟呈黄色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药材以个大,饱满,外皮金黄色,果肉色黄白者为佳。饮片分生用、炒制、醋炙和盐炙。 生川楝子有毒,长於杀虫、疗癣,兼能止痛。炒川楝子便於粉碎,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免伤脾胃,以行气止痛为主,病适用於脾胃虚弱患者。盐川楝子引药下行,作用专于下焦,长於疗疝止痛。醋炙川楝子引药归肝,增强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 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胃、小肠、膀胱经。功能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一、川楝子 1 .虫积腹痛 蛔虫积滞,脐腹作疼或蛲虫寄生者,以本品配伍槟榔、使君子等药物,取其既能杀虫又能止痛,如『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虫积的安虫散。 2 .头癣 头癣瘙痒,头发脱落者,以本品晒干或焙乾或烤黄研成细末,用猪油或麻油调成油膏,涂於患处(在涂药前,用明石凡水或食盐水将患处洗净),一日一次,连续七日,具有杀虫止痒作用(5)。 3 .川楝素可以诱导血癌细胞细胞凋亡。 二、炒川楝子、醋炙川楝子 1 .胁脘胀痛 肝经郁火,胁肋胀痛或脘腹疼痛者,以本品配伍醋制延胡索等同用,取其行气止痛的作用,如『保命集』之金铃子散。 2 .赤白带下 下焦湿热,月经疼痛,赤白带下者,以本品配伍小茴香、当归等同用,取其调经止带的作用,如『证治准绳』之苦楝丸。 三、盐炙川楝子 1 .疝气疼痛 疝气时作,睾丸偏坠者,以本品同小茴香、吴茱萸、木香配伍,取其调气化滞,散结止痛的作用,如『证治准绳』之导气汤。 2 .湿热膏淋 小肠、膀胱湿热壅遏,小便不利,甚则结成膏淋者,常以本品与小茴相同用,取其苦寒性降,能导湿热下走渗道,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如『圣惠方』之消膏淋方。 『用法用量』3-9g。入汤剂或供生产中成药制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注意事项】 1 .本品味苦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用。有小毒,不宜过量用 2.有些地区以同属植物楝树的果实作川楝子用。然苦楝子毒性较大,临床曾有因误食苦楝子果肉而引起中毒的报导。中毒症状可在食後出现,表现为恶心,呕吐、泻下、呼吸困难,四肢麻木,阵发性抽搐及血压升高等,症情严重者可致死亡。故以苦楝子代川楝子用时宜谨慎。

3,苦楝树的用途
苦楝树(Melia azedarach L)是楝科的落叶乔木,多生于路旁、坡脚或栽培于屋边、篱边。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苦楝树的花(楝花)、叶(楝叶)根皮和树皮(苦楝皮)作为中药使用。
苦楝皮用于清热、杀虫。常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风疹、疥癣。
楝叶用于止痛、杀虫。常用于治疗蛔虫、疝气、跌打肿痛、皮肤湿疹。
楝花用于杀虫虱。
4,中草药6000种图解名字功效
中草药6000种图解名字功效?以下是小社吐血整理的常用中草药图谱及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介绍,供大家欣赏、参考。另外,小社这次特意给每一种中药都附上了别名,便于大家平时灵活运用。(前方大量图片,建议在WIFI下观看)解表类1、发散风寒药生姜别名:大肉姜、鲜生姜?白芷别名:芳香、泽芬?防风别名:铜芸、茴草、百枝、屏风?苍耳别名:常思菜、地葵、道人头、猪耳、刺儿棵?羌活别名:羌青、护羌使者、羌滑、退风使者?细辛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山人参?荆芥别名:香荆芥、假苏、姜芥、四棱杆蒿、稳齿菜?桂枝别名:柳桂?麻黄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2、发散风热药牛蒡子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升麻别名:周麻、鸡骨升麻 、鬼脸升麻?柴胡别名:地薰、茹草、柴草、茈胡?葛根别名:甘葛、干葛、粉葛、葛条根?桑叶别名:铁扇子、蚕叶?菊花别名:甘菊、金蕊、真菊、药菊?薄荷别名:蕃荷菜、土薄荷、南薄荷、人丹草、野薄荷?泻火药1、清热泻火药天花粉别名:栝楼根、花粉、白药、瑞雪?决明子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千里光、假绿豆?知母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羊胡子?栀子别名:木丹、越桃、山栀子、黄鸡子、黄栀子?莲子心别名:苦薏、莲薏、莲心?夏枯草别名:铁色草、棒柱头花、榔头草、棒槌草、牛枯草?2、清热燥湿药龙胆别名:陵游、草龙胆、苦地胆、山龙胆、水龙胆?白鲜皮别名:野花椒皮、白羊鲜、北鲜皮、臭根皮、八股牛、八挂牛、好汉拔?苦参别名:地槐、苦骨、穿参、牛参、地参、野槐、山槐?鸦胆子别名:老鸦胆、鸦蛋子、小苦楝、苦参子?黄芩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黄柏别名:黄檗、圆柏、檗木、川黄柏?黄连别名:川连、川黄连、姜黄连、吴萸黄连、酒连?3、清热泻火药大青叶别名:大青、北板根、大靛?山豆根别名:豆根、北豆根、广豆根、苦豆根?北豆根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山地瓜秧、蝙蝠藤?白头翁别名:野丈人、头公、毛姑朵花、老公花?白蔹别名:白根、山地瓜、鹅抱蛋、地老鼠、猫儿卵?连翘别名:旱莲子、空翘、空壳、落翅?板蓝根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金银花别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宝花?鱼腥草别名:紫背鱼腥草、紫蕺?蒲公英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草、蒲公丁?4、清热凉血药地黄别名:生地、生地黄?赤芍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牡丹皮别名:丹皮、丹根、牡丹根皮?5、清虚热药银柴胡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土参?胡黄连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泻下药1、攻下药大黄别名:将军、锦纹、锦纹大黄、川军?2、润下药火麻仁别名:大麻仁、麻子仁、麻子线麻、山麻?郁李仁别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小李仁?3、峻下逐水药千金子别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巴豆别名:巴仁、巴米、红子仁、泻果、猛子仁、巴仁?甘遂别名:甘泽、陵泽肿、手花根、猫儿眼、胜于花?芫花别名:赤芫、杜芫、头痛花、南芫花、药鱼草、九龙花、闹鱼花?京大戟别名:大戟、红芽大戟、紫大戟、将军草?商陆别名:章陆、章柳根、见肿消、当陆?祛风湿药1、祛风散寒药川乌别名:鹅儿花、五毒、铁毒?木瓜别名:木瓜实、铁脚梨?草乌别名:乌头、独白草、土附子?威灵仙别名:铁脚威灵仙、酒草阶、黑骨头、老虎须、七寸草、牛闲草?独活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路路通别名:枫实、枫草、九空子、枫草?2、祛风湿清热药防己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石解?马钱子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苦实、马前?秦艽别名:秦胶、秦纠、左秦艽?桑枝别名:桑条?3、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狗脊别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桑寄生别名:桃树寄生、苦楝寄生、广寄生?化湿药广藿香别名:土藿香、大叶薄荷、猫尾巴香、山茴香?苍术别名:赤术、仙术、茅术、华苍术?豆蔻别名:白豆蔻、草果、草豆蔻?佩兰别名:兰草、木香、大泽兰、女兰、香草、杭佩兰?草豆蔻别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扣仁?草果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厚朴别名:川朴、厚皮、重皮、烈朴?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冬瓜皮别名:白瓜皮、白冬瓜皮?赤小豆别名:红豆、小豆、野赤豆?泽泻别名:水泻、芒芋、泽芝、天鹅蛋、水泽、如意菜、水白菜、及泻?茯苓别名:茯菟、茯灵、松薯、松苓?薏苡仁别名:薏仁、薏米、草珠子、回回米、六谷子、尿珠子?2、利水通淋药川木通别名:淮木通、山木通、花木通、白木通?车前草别名:当道、蛤蚂草、车轮草、铁贯草?石韦别名:石皮、金星草、石兰、石剑、石背柳?灯心草别名:虎须草、赤须、灯心、灯草?3、利湿退黄药垂盆草别名:半枝莲、佛指甲、狗牙半支、豆瓣子菜、狗牙齿、鼠牙半支、白蜈蚣?金钱草别名:神仙对坐草、蜈蚣草、黄疸草?茵陈别名:茵陈蒿、绵茵陈、绒蒿?虎杖别名:苦杖、斑杖、花斑杖、紫金龙、酸汤杆、山大黄、阴阳莲?温里药丁香别名:母丁香、公丁香、雄丁香?八角茴香别名:大料、大茴香、舶上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小茴香别名:土茴香、谷茴香、草茴香、谷香、小茴、小香、香丝菜?花椒别名:秦椒、蜀椒、巴椒、川椒?肉桂别名:桂树、牡桂、玉桂、紫桂、大桂、桂皮?干姜别名:白姜、干生姜、均姜、药姜?吴茱萸别名:食茱萸、吴萸、气辣子、曲药子?附子别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高良姜别名:良姜、小良姜、海良姜、膏良姜?理气药刀豆别名:刀豆子、关刀豆、刀巴、马刀豆?土木香别名:青木香、祁木香、玛奴、新疆木香?大腹皮别名:槟榔皮、大腹毛、槟榔衣、茯毛?川楝子别名:金铃子、仁枣?木香别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云木香、广木香?乌药别名:台乌药、香叶子树、白叶柴、青竹香、铜钱树、白背树?佛手别名:佛手柑、密罗柑、五指柑、手柑?陈皮别名:橘皮、橘子皮、广橘皮、红皮?枳壳别名:川枳壳、江枳壳、湘枳壳?枳实别名:鹅眼枳实?香附别名:香附米、莎草根、三棱草根?香橼别名:钩橼子、香橼柑?薤白别名:薤根、薤白头?消食药山楂别名:鼠查、棠球子、赤爪实、山里红果?麦芽别名:大麦芽、大麦蘖、麦蘖、大麦毛?莱菔子别名:萝卜子?驱虫药苦楝皮别名:楝木皮、楝树枝皮、楝皮、楝根皮?南鹤虱别名:野胡萝卜子、鹤虱、窃衣子?使君子别名:留求子、史君子、五棱子、君子仁、索子果?槟榔别名:大腹槟榔、大腹子、槟榔子、橄榄子、槟榔玉?止血药1、凉血止血药大蓟别名:鸡项草、野红花、将军草、马蓟、虎蓟、刺蓟、山萝卜、牛口刺?地榆别名:白地榆、鼠尾地榆、黄瓜香、绵地榆、红地榆、马猴枣?侧柏叶别名:柏叶、丛柏叶?槐花别名:槐蕊、槐米?2、化瘀止血药三七别名:山漆、金不换、参三七、田三七、田七?茜草别名:茹芦、茜根、活血丹、小活血?蒲黄别名:蒲花、蒲草黄、蒲厘花粉、蒲棒花粉?仙鹤草别名:龙头草、金顶龙芽、刀口草、狼牙草?3、收敛止血药白及别名:白芨、甘根、呼良姜、白及子、白鸡儿?4、温经止血药艾叶别名:艾蒿叶、家艾叶、艾草?活血化瘀药1、活血止痛药川芎别名:西芎、山鞠穷、香果、小叶川芎?延胡索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郁金别名:马莲、黄郁?姜黄别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郁金?乳香别名: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天泽香?泽兰别名:地笋、地石蚕、蛇王草、草泽兰?没药别名:末药?2、活血调经药川牛膝别名: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肉牛膝?王不留行别名:奶米、大麦牛、王母牛、留行子?丹参别名:山参、红根、紫丹参、赤丹参、血生根、血参?红花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桃仁别名:白桃、毛桃、红桃?益母草别名:益母、茺蔚、野天麻、地母草?鸡血藤别名:血龙藤、九层风、血筋藤、紫梗藤、血凤藤、大血藤、过岗龙?3、活血疗伤药骨碎补别名:猴姜、石毛姜、过山龙?苏木别名:苏方木、棕木、赤木、红赤木、红柴?4、破血消症马钱子别名:士的宁树、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眼、大方八、马钱树,马钱科、马钱属乔木?三棱别名:荆三棱、光三棱?莪术别名:蓬莪术、蓬术、广术、青姜?化痰止咳平喘药1、温化寒痰药天南星别名:虎掌、南星、蛇芋、野芋头?化橘红别名:柚皮橘红、化州橘红、柚子皮?白前别名:石蓝、嗽药、鹅管白前?半夏别名:水玉、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叶半夏、三步跳?芥子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旋覆花别名:金线花、夏菊、满天星、金盏花、猫耳朵花?2、清热化痰药川贝母别名:贝母、川贝、勤母?瓜蒌别名:栝楼、药瓜、吊瓜?胖大海别名:大洞果、安南子、胡大海、通大海、大海?前胡别名:土当归、水前胡、野当归?桔梗别名:梗草、苦桔梗、大药、铃铛花、尚头花、苦菜根?浙贝母别名:浙贝、象贝母、大贝母、元宝贝、珠贝?昆布别名:海带、江白菜?竹茹别名:蛤壳、瓦屋子、花蚬壳?3、止咳平喘药马兜铃别名:兜铃、水马香果?白果别名:鸭脚子、灵眼、佛指柑?百步别名:嗽药、百条根、山百根、药虱药?桑白皮别名:桑皮根、桑根白皮、桑皮、白桑皮?款冬花别名:冬花、款花、艾冬花、九九花?罗汉果别名:假苦瓜、光果木鳖、拉汉果?安神药合欢皮别名:合昏皮、夜合皮、合欢木皮?远志别名:棘菀、细草、光棍茶、细叶远志、小草、小草根?柏子仁别名:柏实、柏子、侧柏子?酸枣仁别名:枣仁、酸枣核?平肝熄风药罗布麻叶别名:茶叶花、泽漆麻、野茶叶?蒺藜别名:旁通、屈人、止行、刺蒺藜、硬蒺藜?天麻别名:赤箭芝、独摇芝、离母、赤箭、明天麻?钩藤别名:大钩丁、双钩藤?开窍药石菖蒲别名:山菖蒲、药菖蒲、金钱蒲、水剑草、石蜈蚣、九节菖蒲?补虚药1、补气药甘草别名:国老、美草、甜草根、粉草、乌拉尔甘草?人参别名:人衔、土精、棒棰、圆参、山参?大枣别名:红枣、干枣、良枣?山药别名:山芋、怀山药?白术别名:冬术、山芥、于术、浙术?党参别名:黄参、狮头参、中灵草?黄芪别名:绵黄芪、独根、二人抬?2、补阳药巴戟天别名:鸡血藤、兔儿肠、鸡肠风、猫肠筋?肉苁蓉别名:地精、大芸?杜仲别名:思仙、木绵、丝连皮、丝棉木、玉丝皮?补骨脂别名:破故纸、怀故子、川故子?蛇床子别名:野茴香、蛇米?淫羊藿别名:箭叶淫羊藿、心叶淫羊藿、仙灵脾?3、补血药白芍别名:白芍药、金芍药?当归别名:马尾归、秦归、云归、西当归?首乌藤别名:夜交藤、田猪头、铁称陀?4、补阴药牛膝别名:怀牛膝、杜牛膝、牛盖膝、牛筋?石斛别名:林兰、杜兰、千年竹、黄草?麦冬别名:寸冬、韭叶麦冬、麦门冬、寸麦冬?百合别名:白百合?收涩药五味子别名:五梅子、山花椒、五味?五倍子别名:文蛤、木附子?肉豆蔻别名:肉果、玉果、顶头肉?罂粟壳别名:米壳、粟壳?莲子别名:水芝丹、莲实、莲蓬子?芡实别名:水鸡头、鸡头实、鸡头子
5,中药苦楝根皮的详细介绍有哪些
苦楝根皮又名苦楝皮,味苦、性寒。有毒。主要用于驱蛔虫。因其性苦寒,故也能泻湿热。苦楝根一般多用煎剂驱蛔虫,可以制成100%的浓煎剂(成人每日5-15毫升)内服。也可用干燥粉末制成丸剂服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钱。据近代实验研究证明,苦楝根的作用与山道年近似,但作用较缓慢,毒性比山道年小。本品的毒性反应,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红、腹痛、腹泻、四肢麻木等,严重者可有抽搐及心律紊乱。身体虚弱及有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者慎用。孕妇不用。
6,中药楝子根有知道的不拜托了各位 谢谢
楝子根就是川楝子的根。川楝子性苦寒,功效杀虫、疗癣,其根苦寒之性更盛,不宜内服,只适合煎水外敷。“川楝子”顾名思义,主产于四川,云贵也有,四川最佳,为道地药材。 麻烦采纳,谢谢! 楝子根即是苦楝根,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蛔虫、蛲虫、绦虫、风疹、疥癣等。古唐代前因说苦楝根有毒,故不入药;唐代后才逐步用于治病。近代药理研究,苦楝根不仅没有毒性,则药效比苦楝皮大于1倍以上。本品北至河北,南至广西、云南,西至四川都有分布,以四川产的,并于冬季至春季出芽前质量最好。 本品苦寒,故体弱及脾胃虚寒者忌服。用药过量,容易引起中毒,临床应用务须注意。
7,苦谏皮可轻易服用吗
苦楝皮,中药名。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或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树皮和根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树皮和根皮。4炮制方法除去杂质、粗皮,洗净,润透,切丝,干燥。5性味苦,寒。6归经归肝、脾、胃经。7功效杀虫,疗癣。8主治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9相关配伍1、治蛔虫病,可单用水煎、煎膏或制成片剂、糖浆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榔、大黄等同用,如化虫丸。(《全国中成药处方集》)2、治蛲虫病,与百部、乌梅同煎,取浓液于晚间作保留灌肠,连用2~4天。与石榴皮同煎服之,可治钩虫病,如楝榴二皮饮。(《湖北药物志》)10禁忌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11相关论述1、《日华子本草》:治游风热毒,风疹疮疥癞。2、《名医别录》:疗蛔虫,利大肠。
8,苦楝花花语是什么
苦楝花的花语是残酷的君王。苦楝花(学名:melia azedarach),药用部位 以植物的花入药,功效分类 清热祛湿药;杀虫药;止痒药。苦楝为楝科落叶乔木植物,花期4-5月,果期10-12月,高10-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该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用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用时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苦楝好的花语:望向远方,只为一眼就能看见,人海中你温暖的笑颜。苦楝花落叶大乔木,又叫苦苓、旃檀、楝树和森树,闽南语俗称苦楝仔。苦楝花树形潇洒,枝叶秀丽,花淡雅芳香,又耐烟尘、抗污染并能杀菌?苦楝花一般做庭荫树、行道树,也是工厂绿化、园林绿化的好树种。苦楝花移栽成活率比较高,园林绿化植物,园林上经常用到。?楝树除了树干粗壮,枝叶同样是柔软细致,将细小的淡紫色花衬托得更加娇媚迷人,花和树如此悬殊的差异对比,使得苦楝花开时格外地引人注目。苦楝花的花语是: 望向远方,只为一眼就能看见,人海中你温暖的笑颜。苦楝花,中药名。为楝科植物楝和川楝的花。楝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广西、云南,西至四川等地。具有清热祛湿,杀虫,止痒之功效。常用于热痱,头癣。扩展资料:故乡莆田湄洲湾常见一种树——苦楝。它属落叶乔木,树形庞大,树冠优美,是伙伴们少时的天然乐园;更以其葳蕤枝叶年复一年荫护乡民。每年春分节气,一场春雨一场绿。苦楝饱吮甘露,舒展筋骨,羽状复叶边缘呈锯齿状向上生长,无论是农家墙角、花生田畔,抑或山岭塘沿,那一簇簇、一片片、葱绿、翠绿、黛绿或浅或深,或深或浅,繁复晕染出一幅幅写意水墨画,悠然在眼前朴素诗意地流淌。一株株灰褐色高大且粗糙的树干擎撑着黛绿的枝桠,盛满白中透紫的小花,蓊郁秀雅;花瓣儿挂着晶莹的雨珠子在微风中打着颤儿,继而四下弯曲分散;花蕊呈墨紫色竖棒状,花蕊头似小喇叭口,花围呈淡紫,蕊心呈鹅黄,张满了花粉,引来蜜蜂嘤嘤嗡嗡,贪婪吮吸着生命的酒酿。苦楝下,空气中弥漫紫色的香气,在鼻翼间氤氲升腾,久久不能弥散,让人仿若置身于一条紫色梦幻长河不愿醒来。立夏已到,小满渐至。墨紫花蕊逐渐中空,受粉后的雌蕊结出苦楝子。一颗颗苦楝子外皮青绿圆润,由起初绿豆大小逐渐变成指头模样,一拨拨男孩子攀爬树身采摘当子弹丸子,互掷逗玩。树底下女孩们细心侍弄晃落在地面的苦楝子,用旧毛线串结成新颖别致、大小不一的手镯、项链、耳环等饰品,互相佩戴媲美。时令大暑,正是花生收获季。乡民将地里拔起的花生或聚拢成堆,或分拨捆扎,有的干脆置于苦楝下直接采摘,有的用人力车运至家中土埕尾。一棵棵苦楝亭亭如盖,宛如一把把大凉伞穿透阳光的照隙,一道道浓荫下,乡民全家老小齐上阵,分摘花生荚,忙得不亦乐乎。一叶知秋。泛黄苦楝叶子一片片在风中飘零;橙黄苦楝子累累挂满枝头,不时引来小麻雀啄食;暮色时分,乡村炊烟袅袅升起,勾勒出一幅隽永含蓄的画来;入冬之后,苦楝树叶子全然褪尽,躯干通身皴裂,兀自孤立、喑哑不语。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苦楝花
9,咳嗽黄花苗根汤能治吗
其实黄花苗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蒲公英。它不仅可以食用,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只要能够充分的利用,给人体健康及生活带来的好处还是很多的。 蒲公英泡水喝的作用 蒲公英是一味珍贵的中草药,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主治:急性乳腺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疗毒疮肿、急性结膜炎、咽炎、感冒发烧、急性扁桃体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肺炎、胆囊炎、急慢性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骨髓炎、阴道炎、盆腔炎、十二指溃疡、痤疮、粉刺、结石症、以及多种癌症等数十种病症。 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c.肺痈咳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蒲公英泡水喝功效 1.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l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1.用于烧伤合并感染: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75%酒精调敷患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5):301) 2.治疗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参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33) 3.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针草30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33页) 4.治疗腮腺炎:以鲜蒲公英30g捣碎,加入1个鸡蛋清中搅匀,加冰糖适量,捣成糊状,外敷患处。日换药1次。(《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1993;12) 1.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2g,水煎服。 2.乳腺炎、阑尾炎、疮疖疗肿: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15g,山甲、当归、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单用其鲜品捣烂局部外敷。 3.目赤红肿:蒲公英30g,黄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4.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解、生蒲黄、木通、车前子各10g,水煎服。 蒲公英茶 材料: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cc 作法: 1.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 2.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 3.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性味功能: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应用参考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注意事项: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1.用量过大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 2.过敏反应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3.药不对证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普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