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泳胜中草药,中药的苣胜子又叫什么名字

泳胜中草药,中药的苣胜子又叫什么名字

本文目录一览1,中药的苣胜子又叫什么名字2,极其少见的珍贵草药外号奶参它都有什么功效3,羌活独活什么意思4,头发掉的好历害咋办有啥吃的草药可治5,中药类里凡能疏散肌表促使发汗用于发散表邪的药物称之为6,丁公藤有什么作用7,白巨胜子有什么药性……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的苣胜子又叫什么名字

就是黑芝麻
j苣胜子就是蔬菜莴苣的种子

泳胜中草药

2,极其少见的珍贵草药外号奶参它都有什么功效

外号“奶参”,但它的学名叫做轮叶党参。轮叶党参往生长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例如雨水多阳光少的山坡、靠近河水两面的山坡上。而这种珍贵的草药往往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广西等阴暗潮湿的地区。那么这种珍贵的草药有什么功效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个:可以补充乳汁,补气血,治疗失眠。记得邻居家的嫂子,生下孩子乳汁不足,她的婆婆用轮叶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等药物,为她熬制了一味中药,她喝了几顿之后,乳汁就变得充足。与此同时,在生过孩子之后,她有气血不足症状,吃了这味中药之后,气血不足的状况有所改善。第二个:轮叶党参还可以治疗癌症,同时还具有一些抗疲劳的功效。曾有实验结果明确显示,将农业党参注射至移植肿瘤的小鼠体内,对于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可以由此得知轮叶党参可以治疗癌症。除此之外呢,轮叶党参还可以让已经游泳游得很疲劳的小鼠变得有活力起来。而且抗疲劳的作用十分显著。第三个:轮叶党参与适量的山海螺、仙茅各、猪瘦肉炖制之后服用有消肿化脓的作用。现在我们大多数人生病选择吃药治疗,都会选择吃一些西药。但是中药是中华人民的瑰宝,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当信任我们中华人民的瑰宝,相信中药的疗效一定胜过西药。中药除了熬制麻烦一些,味道偶尔不是很好,但是这些都影响不了他治疗疾病的效果。不知道屏幕前的小伙伴有没有被中药的治疗效果震惊到的事例?欢迎评论区评论哦!

泳胜中草药

3,羌活 独活什么意思

是两种中药的名字
两位祛风除湿的中药,羌活偏于治疗上半身的风湿,独活也叫大活偏于治疗下本身的风湿,一般都配合使用。
羌活,独活是两味祛风除湿的中草药。羌活发汗解表为长,独活作用于膝关节为胜。

泳胜中草药

4,头发掉的好历害咋办有啥吃的草药可治

一、润发泽发零陵香油方【中药成份】零陵香、茅香、细辛、藁本、川芎、白芷、地骨皮各15克,乌麻油、连子草、诃黎勒皮、没食子、酸石榴皮、牛膝、白檀香、沉香各30克,生铧150克。【制作方法】上述药细锉,铧铁捣碎,以绵裹放入乌麻油中,浸泡49日。【使用要诀】 蘸油用以梳头。【方义解说】 本方出自《太来圣惠方》。主中零陵香、茅香、沉香、白檀香均为芳香之品,含多种芳香挥发油,具有使用权头发芳香润泽的作用,补充头发营养,诸药合用,使经血充足,头发润滑。【应用功效】 使头发黑而光滑润泽。令发易长方【中药成份】 羊乳、猪脂各800克,麻油1500克,旱莲草汁2000克。【制作方法】 先将羊乳煮沸,随即溶入炼熟的猪脂和麻油,煮沸后加入旱莲草,继续再煮2~3分钟沸后离火,待冷以瓷器盛之以备用。【使用要诀】每日用上药汁涂发。【方义解说】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方中羊乳甘温,含蛋白抟、脂肪及钙、磷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血酸,维生素A等物质,与麻油、猪脂均为 生发、润发、乌发之一食品,配甘寒之亓莲草汁,补肾填精养血,可固齿乌须发,合用具有生发乌发之力。【应用功效】令发易于生长,乌润光泽。泽头方【中药成份】兰草叶(5、6月采,晒干)300克。【制作方法】兰草叶和油300毫安浸泡。【使用要诀】每日用之涂发。【方义解说】本方出自《普济方》。【应用功效】用于头发没有光泽。肉苁蓉圆方【中药成份】肉苁蓉、熟地黄、钟乳粉、天雄、五味子、桂花心、人参、白术、远志、杜仲、巴戟、牛膝、山茱萸、覆盆子、川椒各50克,甘草25,天门冬75克,菟丝子100克。【制作方法】将上述的中草药研制成粉末,用蜂蜜调匀,然后搓成和桐子一样大的丸子。【使用要诀】每日1次,每次空肚用温酒服用30丸。【方义解说】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应用功效】肉苁容久服可以养颜益发,补肾益气。冷油涂头方【中药成份】干莲子草15克,蔓匡子、细辛、藁本、柏子仁、川芎、甘松香、零陵、白檀香各30克,胡桃20颗,铧铁500克,清油2500克。【制作方法】上述各药细锉,,,铧铁捣碎,用绵囊,与清油一同放入瓷器中浸泡半个月即成。【使用要诀】每天用汕涂控发。【方义解说】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方中蔓荆子、细辛、藁本、白芷辛温上行,祛风止痒,温通血脉;甘松香、零陵香、檀香气味芳香,使头发润泽;胡桃润泽头发;铧铁染发黑,诸药可以使头发润泽。【应用功效】祛风益发。令发润泽不白。二、香发1、 洗发腻垢方【中药成份】莜叶、芝麻叶、皂角、泽兰各50克。【制作方法】上述药物加水适量煮煎,去滓取汁。【使用要诀】用药水洗头。【方义解说】本方出自《花卉食疗与美容》。方中莜叶、芝麻叶含胶质物,能润泽头发;皂角含三萜皂甙、鞣质及生物碱等,可祛风痰,除湿毒、杀虫,外用洗头去油垢,光泽生发;泽兰含芳香之挥发油,活血化瘀,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应用功效】洗发之后,使头发芳香、光泽、洁净。2、香发油【中药成份】零陵香30克,麻油2400毫升。【制作方法】将零陵香放进麻油内,用文火隔水蒸半日,取油备用。【使用要诀】洗完头发后,把药村油抹于头发上。【方义解说】本方出自《血急千金要方》。【应用功效】香发润发。3、水仙方【中药成份】水仙适量(花、叶、根不限)。【制作方法】把水仙放进清水中用中火煎煮,去渣取汁备用。【使用要诀】用药汁洗发,每日1次。【方义解说】本方出自《本草纲目》。水仙用于香泽头发、肌肤、可以秽气,艳丽存沁。【应用功效】香发润肤。4、香发散【中药成份】白芷90克,零陵香30克,檀香18克,辛荑、玫瑰花各15克,大黄、丹皮、甘草各12克,公丁香、山奈、苏合香油各10克,细辛3克。【制作方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苏合香油拌匀,晾干,再研细面【使用要诀】用热水把头发洗净,晾干后把药粉均匀抹于头发即可。【方义解说】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本方可以通窍辟秽。相传为老佛爷慈禧太后所用。方中零陵香、山奈、檀香、细辛、公丁香等气味辛温燥烈、芳香通窍;辛荑上行头面。可"生须发"(《名医别录》);白芷祛风邪;丹皮、大黄凉血活血。【应用功效】香发护发,使落发重生,至老不白。5、香发木犀油【中药成份】清晨摘半开之木犀花(即桂花)。【制作方法】将木犀花拣去茎蒂放入干净瓶中,加入香油,再放瓷器,用油纸密封,置于锅内煎熬,然后提出放阴凉处,十日后,将花油滤出,倒入罐中密封。【使用要诀】用油抹发。【方义解说】本方出自《花卉的食疗与美容》。方中木犀花即为桂花,其气味芳香,含多种芳香和的确良抽,能辟秽除臭;香油润泽毛发。【应用功效】可润发香发,治毛发干枯不泽者。三、生发1、巨胜丹【中药成份】巨胜子、当归、芍药各30克,胡粉15克。【制作方法】将上述药格研成细末,用蜂密调和成丸子如粟大。【使用要诀】用黑豆汤送服10丸。另外把药放进黑豆汤内搅匀即可用来洗头。内外并用,半月为一疗程。【方义解说】本方出自《幼幼新书》。本方可以滋阴补血,生发润发。【应用功效】主治头发稀疏。2、苁蓉丸【中药成份】当归(去尾)、生干地黄、肉苁蓉(酒洗,炙),芍药各30克,胡粉15克。【制作方法】将上述药村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成丸子如粟米大。【使用要诀】用黑豆汤送服10丸,另外把药丸放进黑豆汤内搅匀即可用来洗头。内外并用,半月为一疗程。【方义解说】本方出自《千金翼方》。能滋补肝肾,养血生发,【应用功效】用于间断脱发所致斑秃少发者。1、后不能生发热鸡血抹头上,连续使用。2、秃头生发① 毛发一把烧存性,香油调搽。② 胎发、轻粉、松脂、脐带研粉,麻油混匀涂之。3、染头发五倍子120克,捣烂和水,以布浸湿包之于头。4、发落不生生胡麻油涂之。5、使发不白头发煅炼服食。6、斑秃(鬼剃头)① 用鲜姜或大蒜瓣摩擦掉头发处,或用辣椒油抹在秃的地方。② 蛇床子500克,百部250克,黄柏100克,青矾25克,酒精34~44毫升,上药泡在酒精内1~2周,去渣,每100毫升加甘油20克毫,搽患处。7、发秃者复生取蛇蜕按发秃之大小面剪之,以水湿面粉,捏之使粘,如制膏药状贴在发脱处。8、头发脱落取桑白皮120克,用水煎,捞去其渣,以之洗发。9、拔白发生黑发拔去白发之后,涂脂抹粉生姜汁于其根上,则生黑发,10使妇人发长面生光泽煎其人所脱之发,至水分将干而止,其时锅底有如饴状之物,用以涂发。11使青年不生白发拔去白发后,涂蜂蜜于其迹,如是数次12、眉毛脱落半夏研粉,涂搽。13、脱发① 生姜适量,切片,每次理发后用生姜搽1次。② 鲜侧柏叶,浸入60%酒精中,7天后滤液,涂搽头部,一日3次。③ 黑芝麻500克,干桑叶60克,放一起碾碎成末,用蜂蜜调和为丸,如杏核大,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续服用。④ 鲜侧柏叶,剪碎,塞入瓶内,用60度白酒泡之,10天后已成黄绿色药酒,服用,最多服3~4个月。也可每日早晚用此酒搽脱发处的皮肤,用2~3个月,即可长出细黑的新发。14、白发变黑发少白头者可常服何首乌,可使头发变黑。15、防止头发脱落洗头时放一些盐和醋。16、保特发式不变理发吹烫前,先在头上喷洒一点醋。17、青年白发如白发寥寥可数,可拔掉,用猪胆涂其孔位。18、白发桃仁放水浸泡3昼夜,取出,去皮去尖。将白糖适量放锅内化开,倒入桃仁混匀,冷后食,日食2次,每次10粒,连吃3个月左右。19、使萎黄的头发变黑用香蕉汁梳头。20、秃发尖椒6克,切细后,以60°白酒30克,浸泡10天,去渣过滤,一日数次,涂患处。21、早后白发、发枯发落黑芝麻、制首乌各等份,研末为丸,每服6克,一日3次,饭后服,连服数月。22、少年白头发生地水煎,经常服之。23、少白头变黑发① 柏一视同仁装枕头,连枕半年。② 何首乌150克,黑芝麻150克,加红糖水煮沸,3次吃完,连吃半个月。斑秃中药治疗法斑秃,俗名“鬼剃头”,常突然发生,没有不适感或仅有微痒。初为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脱发,数目不一,大小不一,境界清楚,局部皮肤光滑。常见的证型如下:1、气滞血瘀型头发脱落前可见头痛,胸胁疼痛等症。患病后病程长,伴气滞胸闷,夜多恶梦,烦热难眠,舌有瘀斑。临床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处方多为逍遥散加减:柴胡、赤芍、桃仁、红花、青皮、陈皮、丹参、川芎、鸡血藤等。2、气血两虚型多见于病后或产后,头发呈斑块状脱落,范围由小变大,毛发稀疏无光泽,触摸易脱,伴唇白,心悸,气短懒言,倦怠之力,舌质胖嫩。治以益气养血,八珍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熟地、当归、白芍、何首乌、川芎、鸡血藤、茯苓等。3、肝肾不足型可见头发大片脱落,伴头晕,耳鸣,目眩,腰膝酸软等。治以滋补肝肾,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茯苓、旱莲草、仙灵脾等。目前很多医家主张综合治疗,即在服药的同时,为加强疗效,配合食疗和外治。在此推荐几个典型的方法:一、胡桃猪脑汤胡桃仁、何首乌各30克,猪脑适量。先将何首乌加适量清水煎煮,去滓取汁然后把胡桃仁同猪脑一同倒入药汁中,加少量食盐调味即可。饮汤吃物,每日一剂或隔日一剂,至生出新发。本方有补益肝肾之功。其中何首乌历来是养发生发的良药。二、菊花茶白菊花(最好是杭白菊)30克,旱莲草18克,生地30克,以水煎汤,去渣饮汁,每日一剂,分2次代茶饮,主要通过调补肝肾达到生发的目的。三、生发果菜汁莴苣250克,胡萝卜、苹果各100克,柠檬适量。以榨汁机将四物榨成果汁,坚持每日或隔天饮用一份。此混合果汁营养丰富,可促进头发的再生。四、姜片擦头方毛姜适量,将毛姜入酒浸泡2-3日后,取出切下一片,以切面摩擦患处,连用一周或见效为止。如果找不到毛姜,可取生姜切片浸泡于高粱酒中,2-3日后涂擦患处,每天4-5次,连续使用。姜片擦头,主要靠其辛辣之性刺激头皮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生发的目的。此外,斑秃患者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E的食物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黑豆、黄豆、黑芝麻、瘦肉、土豆等等。忌食辛辣、温燥、油腻食物。不宜饮浓茶、咖啡,并适当减少洗头的次数。鬼剃头并不是多可怕的顽疾,有了以上全面的治疗措施,相信您的头发不但会复生,而且还会更加乌黑亮泽。中药生发丸治脱发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鸡血藤、枸杞子、桑葚子各30克,菟丝子、墨旱连、牛膝、木瓜各20克,女贞子15克,川芎12克,水煎服;或制成斑秃丸:生地、熟地、桑叶、杭菊花、桑葚子、黑豆衣各30克,女贞子120克,当归、炙黄芪、菟丝子、红枣肉各60克,白芍45克,紫河车15克。上药炼蜜为丸,每丸9克重,早晚各一丸,连服。巧云(本版偏方验方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生诊疗。脱发的中药治疗法脱发,中医称之为"油风"、"蛀发癣"。属于现代医学斑秃、男性型脱发(脂溢性脱发)范畴等。脱发的病因不甚明了,大多认为与遗传因素、真菌感染、自身免疫、内分泌功能失调、应激能力低下、辐射、慢性中毒、微量元素缺乏、精神过度紧张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气盛,齿更发长"。《素问·六节脏象》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为阴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金匮要略》曰:"夫失精家发落";由此可见发与心、肺、肝、肾、精、气、血等有关。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肝主藏血,主疏泄;肾藏精,其华在发。王清任在《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所活之症因》里说:"皮里内外血瘀,阻塞血络,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诸病源候论·鬼舐头》:"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脱落,肌肉枯死,或如线大,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故谓之鬼舐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油风篇》认为"此证毛发干焦,成片脱落,皮红光亮……俗名鬼剃头。"《诸病源候论·白发疾篇》中认为"足少阴肾之经也……肾主骨髓,其华在发,若血气盛,则肾气强,肾气强,则骨髓充满,故发润而黑;若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变白也。"《诸病源候论·须发脱落篇》记载:"足少阳胆之经也,其荣在须,足少阴肾之经也,其华在发,冲任之脉,均为十二经之海,其别络在上唇口;若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秃落。"《发黄篇》记载:"足少阴肾之经也,外养于发,血气盛,发则润黑。虚竭者,不能荣发,故今发变黄。"这些论著对白发、脱发、头发枯黄的产生原因、病理生理特征,营养及全身脏腑组织与毛发的关系叙述得层次分明,也为论活指明了方向。中医对脱发的所致病因,多由心血虚弱,肝血不足,以致血虚生风,风胜生燥不能营养肌肤、毛发;或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以致气滞血瘀,发失所养而成;或肝肾阴虚,精血耗伤,发枯脱落;或过食辛辣、油腻酒酪,导致蕴湿积热,发失所养,发根不固;或由于思虑过度,心绪烦扰,以致血热生风,风动发落。现分述如下:心血虚损,症见:头发突然成圆形或椭圆形片状脱落,不留一茎,患处皮肤光亮,无炎症,或有轻度发痒,如虫行,或毫无感觉,严重者全部头发及眉毛均脱光,伴有心悸,气短,神疲自汗,动则尤甚面色白,体倦乏力,舌淡嫩,脉细弱无力或结代。治以养血安神,用四物汤加紫河车、阿胶、远志、枣仁、琥珀等;或用归脾汤加减。肝血不足,症见:初始头部突然出现铜钱大小的脱发,斑秃处皮肤光滑,肤色正常,伴有面色不华,眩晕,耳鸣,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肢体麻木或痉挛拘急,手足抖动,爪甲干枯,妇女则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脉弦细。治宜补肝养血,用补肝汤加阿胶、何首乌等。肝气郁结,症见:头发稀少脱落,精神抑郁,善太息,胸胁或乳房胀闷疼痛,痛势走窜,咽堵或为梅核气。妇女则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紧。治宜疏肝解郁,用柴胡疏肝散,四七汤类。肾阴虚型,症见:发脱齿摇,形体消瘦,面色憔悴,腰膝酸软,足跟疼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盗汗,或性欲亢进,五心烦热,舌红少津,或无苔,脉细。治宜滋养肾阴,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类。 气滞血瘀,症见:头发稀少脱落,发质油腻而细,伴有头痛,心悸,气短,面、唇、甲青紫或暗红,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治以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或失笑散类加味。此外,下面列示治疗脱发的中药方剂17例,供大家参考:方剂1白矾、郁金各等份制用法:研末制蜜丸。每次4-5克,日服 2次。适应症:脱发方剂2代赭石适量制用法:研细末。每日2次,每次3克,白开水冲服,连服2-3个月。适应症:脱发方剂3芝麻花、鸡冠花各60克,樟脑1.5克,白酒500克制用法:将芝麻花、鸡冠花撕碎,泡白酒内,密封,15天后过滤,再将樟脑入药酒中使之溶化。以棉签蘸药酒,涂搽脱适应症:神经性脱发方剂4何首乌30克,白米50克,冰糖适量制用法:做成米粥食用,长服有效。适应症:脱发长久难愈方剂5何首乌、黄芪、党参、黄芝麻、紫河车各30克,枸杞子、补骨脂、当归、熟地、菟丝子、怀牛膝各20克,侧柏叶、苦参、丹参、熟枣仁、柏子仁、远志各15克,熟附子、巴戟、淫羊藿、炙甘草各12克制用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克,早晚1次。早期脱发, 1-2剂可愈。适应症:脱发方剂6首乌藤20克,葛根12克,生地、蝉衣、辛荑花、当归、仙灵脾、紫草、菟丝子各10克制用法:制成糖浆500毫升,每日3次,每次服50毫升。适应症:脂溢性脱发方剂7当归、黄精、侧柏叶、楮实子各15克,大胡麻、胡桃肉、何首乌各20克,冬虫夏草10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肝肾不足,头晕耳鸣者加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各15克;风盛血燥,瘙痒脱屑者加生地15适应症:脱发方剂8女贞子、旱莲草、天门冬、麦门冬、虎杖各18克,熟地黄、丹参各30克,生地黄、柏子仁各20克,制首乌60克,钩藤15克,桔梗、炒远志各9克,大黄6克,茯苓12克,甘草3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全秃方剂9菟丝子、山楂各30克,益智仁15克,青黛20克制用法:共研为末。每次3-4克,日服2 次,黄酒为引。适应症:脱发方剂10当归、杭菊花各30克,川芎、羌活、天麻各24克,木瓜18克,熟地、菟丝子各60克制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 克。饭后服下。适应症:受惊脱发方剂11熟地24克,山萸、山药各12克,丹皮、泽泻、茯苓各9克,五味子30克制用法:研为细末,炼蜜为丸,9克重。每日2次,每次服1丸。适应症:妇女血虚脱发方剂12菟丝子、熟地、肉苁蓉各60克,补骨脂、沙苑子、白蒺藜、生地各30克,枸杞子、黑芝麻各45克制用法:研为细末,炼蜜丸,每丸重9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适应症:肾阴亏虚脱发方剂13黑芝麻、女贞子、旱莲草各30克,桑叶10克,白芍12克,生地、桑椹、何首乌各15克制用法:水煎服。适应症:肾精亏虚脱发方剂14黑芝麻500克,干桑叶60克制用法:研末,蜜调为丸,如杏核大。每日早晚各服1枚,长服有效。适应症:脱发方剂15黑芝麻适量制用法:炒熟研末,每服20克,日服2-3 次,白糖调服,长服有效。适应症:毛发纵裂方剂16蔓荆子、青葙子、莲子、附子各30克,碎头发灰适量制用法:共研细,用酒浸渍,密封后装入瓶中,半月后将药取出,用乌鸡脂调和。适应症:脱发方剂17黑芝麻梗、柳树枝各等量制用法:煎液。洗头发。适应症:脱发养发食谱便方推荐生发黑豆。黑豆500克,水1000毫升(夏季各用1/4量)。将黑豆洗净,放入沙锅中,加入水,以文火熬煮,至水浸豆粒饱胀为度。然后取出黑豆,撒细盐少许,贮于瓷瓶内。每次6克,每日2次饮后食用,温开水送下。黑芝麻粥。黑芝麻250克捣碎,加粳米熬粥食用;用小尖辣椒20克切细,烧酒50毫升,浸泡10天, 取汁涂擦脱发处,每日数次。蒲公英黑豆糖。将蒲公英150克,黑豆500克,加水煮熟,弃蒲公英渣,再加冰糖200克收干,每日吃100克。枸杞子、何首乌、熟地、山萸肉共煮取汁,再加核桃、黑豆共煮至核桃熟烂,烘干,每次服6克,每日二次。胡萝卜一个,杏两个,苹果半个,西芹40克。把胡萝卜、杏、苹果去皮,与西芹一起放进搅拌器,充分搅拌后服用。核桃仁1000克,放冷水中浸泡3日,取出后去皮。然后将适量白糖放入锅中,待溶化后倒入核桃仁搅匀,冷后即可食用。每日吃2次,每次10粒。鲜桑椹1000克(或干品5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然后加水再煎,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后,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为稠粘时,加蜂蜜300克煮沸停火,待冷后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饮用。参考资料:SOHU女人社区

5,中药类里凡能疏散肌表促使发汗用于发散表邪的药物称之为

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发表药。根据解表药的药性和主治差异,一般将其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多属辛温,故又名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发散风热药多属辛凉,故又名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
你好!这是在做填空题?如有疑问,请追问。
写的什么

6,丁公藤有什么作用

丁公藤又名麻辣子,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及光叶丁公藤的藤茎。生于山地密林、路旁灌丛中,或攀援于树上,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药材为外皮灰黄、灰褐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纵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栓皮呈薄片状剥落,质坚硬,气微,味淡。炮制:将干药100斤切碎,水浸过面,加生盐5千克浸泡24小时,捞起后加水再浸过面,用生甘草3斤煮汁加入,浸24小时,捞起隔水蒸4小时,晒干备用。现代研究认为丁公藤含包公藤甲素、乙素、丙素、东莨菪苷等。药理证实有抗炎、促进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收缩子宫、缩瞳等作用。其茎、根有毒,服用不当常引起中毒,症状为出汗不止、四肢麻痹等。如中毒较轻,可用甘草、蜂蜜内服解毒和温水洗手处理。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载丁公藤:“解表发汗,驱风湿,除痹痛,消肿止痛。”其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等。凡虚弱者及孕妇忌服。用法内服煎汤,3~6克;或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临床报道用丁公藤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原生药5克),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日1~2次。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病,效果显著。治风湿骨痛及神经痛:用丁公藤为主药的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外搽患处,每日3次,有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作用;治青光眼:用丁公藤总提取物和丁公藤碱Ⅱ(包公藤甲素)制成眼药水滴眼,每日2次,有缩小瞳孔、降低眼压和改善房水流畅的作用,其缩瞳作用略强于毛果芸香碱。

7,白巨胜子有什么药性其别名是什么

白巨胜子。 [作用与用途]舒筋活血,祛风湿,补肝肾。适用于腰膝酸痛无力,肢体麻木,抽筋。
就知道巨胜子 巨 胜 子 【简述】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以巨胜子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 北巨胜。 【来源】 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拉毛果Dipsacus fullonumL.的干燥成熟果实(CT2-39-1)。 【产地分布】 主产于江苏、浙江等省。销湖北等部分省区。 【性状鉴别】 果实呈长方柱形,长0.3-0.5cm,宽约0.2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 色,无光泽,其四棱,两棱间有1-2条突起的纵肋,具短毛。质硬,剥去果皮内含种 子" 枚。气无,味稍苦涩。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种皮部分最外为一列栅状排列的圆柱形细胞,外壁向外凸出呈圆头状,细胞内充满黑色素,并含一个大形的球状草酸钙结晶团,系由大量小柱晶结合而成,向内为一层扁长方形的薄壁细胞,细胞腔内常见分散的小柱晶。再向内可见颓废的压扁的外胚乳残余细胞,内胚乳为3-4层薄壁细胞,多角形。子叶呈双面型,上表皮之下为圆柱形的栅栏细胞。胚乳与胚的细胞内均充满淀粉粒和脂肪油。 种子粉末:灰黑色,有香气,油性。外种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胞腔内充满黑色素,并含有一个大形的球状草酸钙结晶团,直径25-48μm。 2、子叶及胚乳细胞类圆形,含大量糊粉粒。3、游离糊粉粒卵圆形,长3-7μm,内含一个球晶体及一个方形或多角形的拟晶体。4、脂肪油散在。 【理化鉴别】 取本品1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小时,倾取上清液,置试管中,加含蔗糖0.1g的盐酸10ml,振摇半分钟,酸层显粉红色,静置后, 渐变为红色。(检查芝麻酚) 【附注】 各地使用的巨胜子品种复杂,来源较多。据《本草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巨胜子即中药黑芝麻。各地使用的巨胜子有以下几种。 (1)菊科植物莴苣Lactuca sativa L.的果实。又称“白巨胜”,详见白巨胜项下。 (2)菊科植物茼蒿Chrysanthtmum coronarium L.var.spationsum Baily的果实 (3)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Kipsacus asper Will及日本续断D.japonicus Miq.的果实。 (4)用麻科植物长朔黄麻Corchorus olitorius L.或黄麻C.capsularis L.的种子。 (5)茺蔚子,详见茺蔚子项下。 (6)毛莨科植物瘤果黑种草的种子,又称“南巨胜子”。

8,什么中药材具有抗过敏消炎的作用

抗过敏的中药材有菊花,鱼腥草,补骨脂,五味子,山药,苍耳子等等。但过敏性鼻炎很难治愈。不要迷信特效药。*****论坛的精华有中药治好鼻炎的案例,建议看看,也许你也可以好---->
可以抗过敏的中药一览1.荆芥: 有发汗解表,宣毒透疹,和血止血作用,用于风疹痒疹、疹出不透、疮疡等。与防风配伍时为祛风止痒方剂的基础,可用于风疹、皮肤瘙痒等证,常与蛇床子、土茯苓、蝉蜕等配合使用。本品可促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强,有轻微的解热镇痛作用。可促进皮肤感染性疾病的愈合与病损组织的吸收。 2 、防风: 有散寒解标,胜湿止痛,祛风止痉,止痒作用。用于风邪克于皮肤之风疹、瘾疹、疮疡等证。常与荆芥配伍使用。 3 、细辛: 有温经发散、祛风散寒、除弊止痛作用。与辛夷等药物配合可治疗鼻窦炎、鼻炎等症。 4 、白芷: 有祛风解表,透毛窍、通鼻窍,散寒止痛,燥湿解毒作用。善治头面皮肤之风,外用可治疗皮肤瘙痒症。本品可减少支气管分泌、扩张冠状动脉;能促进被破坏组织的吸收,对慢性溃疡、皮肤炎症有促进吸收或促进其化脓的作用;有止血作用,用其治疗鼻窦炎、慢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 5 、薄荷: 有散风解表、行气解郁、祛风止痒、透斑疹作用。可用于皮肤瘙痒、风疹等证。与蝉蜕为临床常用药对之一用于一般风疹、麻疹后的皮肤瘙痒,亦能改善老年性皮肤瘙痒及牛皮癣瘙痒症状。 6 、蝉蜕: 有疏散风热,解表透疹,祛风止惊作用。近代研究认为,蝉蜕可降低反射性肌紧张反应、降低横纹肌的紧张性,对神经节有轻度阻断作用。 7 、生姜: 有发表散寒、解毒健胃、温经行气作用。配合其他药物调敷用于湿疹疮疡。 8 、石膏: 有清热泻火、止渴除烦作用,内服后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煅后外用,可敛疮生肌止血,用于疮疡流水、湿疹、烫火伤等。 9 、黄芩: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抑菌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用于热毒火邪浸淫皮肤之疮痈毒肿等证10 、黄连: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抑菌作用。可用于热毒疮痈、湿疹等证。 11 、黄柏: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滋阴降火作用。与苍术配伍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痒疹等症。与滑石研末外用,是治疗湿疮、湿疹通剂。 12 、金银花: 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能控制炎症的渗出和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有抑制作用,可治皮肤感染。 13 、连翘: 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本品有强大的抗炎抑菌作用,对无菌性炎症有明显的抗渗出,降低病灶部位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 14 、椿白皮: 有清热燥湿、止血止痒作用。外用可治疗疮癣湿痒等证。 15 、生地黄: 有清热凉血、祛淤生新作用。 可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荨麻疹、癣疹等证。 16 、赤芍: 有清热凉血、祛淤止痛、抗炎疗溃疡作用。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17 、半边莲: 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湿疹、疮疡。 18 、白附子: 有祛风豁痰、通络、消肿散节等作用。鲜品外用捣敷,可治疗湿疹。 19 、款冬花: 有润肺止咳,消痰下气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咳嗽气喘等症。近代研究发现,其醚提取物能缓解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本品有轻微的舒张支气管作用,但大量使用时反而会使支气管收缩。 20 、 枳实: 有抗过敏作用。 21 、 冰片: 外科作涂敷药用于湿疹、痒疹、疮疡痱子等。 22 、 钩藤: 有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作用。有抗组胺作用。 23 、 地龙: 有清热定惊、通经活络、平喘利水作用。可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治疗支气管哮喘。并有抗组胺作用24 、 薏苡仁: 有清热利湿、健脾止痒、利尿排脓作用。现代常用于过敏性疾病辅助治疗。 25 、 茵陈: 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祛风作用。亦能发散肌肤邪热而祛风止痒,用于风湿凝聚肌肤之瘾疹、皮肤瘙痒等。与荷叶配伍可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痒疹等。 26 、 防己: 有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作用。能作用于垂体 — 肾上腺皮质轴,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27 、 五加皮: 有补益肝肾、祛风湿、强筋骨作用。外用可治疗阴囊湿疹及皮肤瘙痒症。 28 、 茅根: 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29 、 侧柏叶: 有凉血止血、清肺止咳、清热平肝作用。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外用酒浸涂搽,可治疗脂溢性皮炎及斑秃。 30 、 旱莲草: 有补肝益肾、凉血止血的作用。对水田性皮炎、湿疹效果较好。 31 、 地榆: 有凉血止血、泻火解毒、收敛作用。与黄柏合用可治疗湿疹。生料外用对皮肤感染有减少渗出,控制感染促进组织生长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32 、 蒲黄: 有止血、化淤止痛作用。外用可治疗皮肤湿疹。 33 、 艾叶: 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作用。所含艾叶油有止咳平喘去痰作用。煎洗可治疗皮肤湿疹、瘙痒、疥疮等。 34、人参: 有抗过敏、抗炎作用。 35、黄芪: 有补益脾土、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等作用。能改善疮疡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病变组织的吸收或化脓。 36、甘草: 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祛痰止咳作用,并能健脾和中、缓急止痛。本品对人体作用广泛,所含之甘草素甘草次酸,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抑制炎症、抗过敏作用有中枢性镇咳作用,对支气管黏膜有保护作用。 37、五倍子: 有收敛涩肠、敛肺降火、解毒敛疮的作用。可用于湿疹疮疡、阴挺湿痒等症。38、银柴胡 防风 五味子 乌梅 炙甘草 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皮肤病

9,有人知道中药大蓟和小蓟有什么区别吗

气味归经药理几乎一样,大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善于清热;小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善于止血。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地上部分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华北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华东地区多用地上部分及根,中南及西南地区多用根。夏、秋季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 1.血热出血证。本品寒凉而入血分,功能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之诸出血证,尤多用于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如《不居集》治九窍出血,常与小蓟相须为用;《本草汇言》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皆用鲜大蓟根或叶捣汁服;若治外伤出血,可用本品研末外敷。 2.热毒痈肿。本品既能凉血解毒,又能散瘀消肿,无论内外痈肿都可运用,单味内服或外敷均可,以鲜品为佳。如《日华子本草》以大蓟叶生研调服治肠痈;《闽东本草》以鲜大蓟煎汤内服治肺痈;若外用治疮痈肿毒,多与盐共研,或鲜品捣烂外敷。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鉴别用药】大、小二蓟,首载于《名医别录》,因其性状、功用有相似之处,故大小蓟常混称。至《证类本草》、《救荒本草》、《本草纲目》才逐渐将其区别开来。二者均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广泛用治血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疡。然大蓟散瘀消痈力强,止血作用广泛,故对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为适宜;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以治血尿、血淋为佳。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令人肥健。” 2.《本草经疏》:“大蓟根,陶云有毒,误也。女子赤白沃,血热所致也,胎因热则不安,血热妄行,溢出上窍则吐衄。大蓟根最能凉血,血热解,则诸证自愈矣。” 3.《本草新编》:“大蓟,破血止血甚奇,消肿安崩亦效,去毒亦神。但用于初起之血症大获奇功,而不能治久伤之血症也。盖性过于凉,非胃所善,可以降火,而不可以培土故耳。”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三萜和甾体类、挥发油类,长链炔醇类和黄酮苷类化合物。 2.药理作用:大蓟水煎剂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其水浸剂、乙醇-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均有降低血压作用,乙醇浸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提物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用大、小蓟各30g,清水洗净,放碗中捣烂,挤出液汁,慢火炖开加糖服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中医杂志,1965,12:16);用大蓟100g,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若每剂加瘦肉30~60g,或猪肺30g同煎更好。连服3个月为1疗程。共观察肺结核26例,结果:痊愈4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浙江中医杂志,1987,11:489);用鲜大蓟根,洗净切细,捣烂取汁与食用菜油按比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治疗Ⅰ、Ⅱ烧烫伤患者182例,均在10~30天内痊愈(中医杂志,1988,3:13);另有以本品为主,内服或外用治疗高血压病、乳腺炎以及肌内注射所引起的硬结等。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 MB.或刻叶刺儿菜Cephanoplos setosum(Willd.) Kitarn.的地上部分或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季花期采集。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药性】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 1.血热出血证。本品性属寒凉,善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无论吐咯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由于血热妄行所致者皆可选用。如《卫生易简方》单用本品捣汁服,治九窍出血;《食疗本草》以本品捣烂外涂,治金疮出血;临证治疗多种出血证,常与大蓟、侧柏叶、茅根、茜草等同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因本品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生地、滑石、山栀、淡竹叶等,如小蓟饮子(《济生方》)。 2.热毒痈肿。本品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治热毒疮疡初起肿痛之证。可单用鲜品捣烂敷患处,也可与乳香、没药同用,如神效方(《普济方》)。 【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古籍摘要】 1.《日华子本草》:“小蓟根凉,无毒,治热毒风并胸膈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苗,去烦热,生研汁服。小蓟力微只可退热,不似大蓟能补养下气。” 2.《本草纲目拾遗》:“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 3.《医学衷中参西录》:“鲜小蓟根,味微辛,气微腥,性凉而润。为其气腥与血同臭,且又性凉濡润,故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者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用之皆宜,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疼、花柳毒淋、下血涩疼,盖其性不但能凉血止血,兼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种种诸效也。其凉润之性,又善滋阴养血,治血虚发热;至女子血崩赤带,其因热者用之亦效。”
大蓟与小蓟均始载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并被列入中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其载于草部湿草类。市售大蓟与小蓟品种不但复杂,而且较混乱,异物同名的品种甚多。有的地区将大蓟、小蓟颠倒相称;而有的地区则大小蓟不分,均以同一植物当之。不同地区的药用部分亦有所不同,有的使用地上全草,而有的则用地下根部。大蓟又名虎蓟、马蓟,华南称老虎俐、山萝卜,华东称千针草、野红花,福建称猪母刺、鸡姆刺,四川称土红花等。大蓟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根簇生,为长纺锤形;茎高50-100厘米,有纵条纹,密披白软毛;叶互生,根生叶倒卵状长椭圆形,长15-30厘米,羽状深裂,裂片5-6对,先端尖,边缘具不等长浅裂和针刺,基部渐狭,形成两侧有翼的扁叶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抱茎,下表面密被白绵毛;花两性,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全为筒状花冠,紫红色。 小蓟又名猫蓟、刺蓟菜、刺儿菜、刺蓟、刺角菜等。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纺锤状块根,根细长;茎直立,高25-60厘米,绿而带紫,被白色绵柔毛;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尖,叶全缘或疏齿裂,其裂程度远比大蓟为浅,每齿具金黄色小针刺,亦不及大蓟的刺长,其叶两面均有白色绵柔毛;头状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大蓟有别。 中医临床认为大蓟与小蓟均有凉血止血之功,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病证,两者又都具消散痈肿作用,可治疗热毒疮痈。然而大蓟散瘀消肿力佳,小蓟则擅治血淋、尿血诸证。正如《本草便读》所载:“大蓟则散力较优,消痈则功能较胜;小蓟功专破血通淋。”《新修本草》曰:“大小蓟叶虽相似,功力有殊。大蓟生山谷,根疗痈肿,小蓟生平泽,不能削肿,而俱能破血。”大小蓟中药饮片的区别要点是:大蓟草茎粗,髓部疏松,叶缘具刺硬而长,冠毛玉白色,有光泽;而小蓟草茎细髓部小,叶缘刺短而软,冠毛白色无光泽。 鉴于大蓟与小蓟在疗效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两者宜区别,不应混用。
大蓟和小蓟同属止血药,都有凉血止血、散瘀消痈的作用,但小蓟的药力较大蓟弱。临床上两药常一起用,有协同作用,以增强药效。两者可互相代替使用。不过,近年大蓟多用于高血压病及黄疸等;小蓟多用于尿血证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