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柒胡中草药,红胡的中药别名是什么

柒胡中草药,红胡的中药别名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红胡的中药别名是什么2,中药柴胡3,调经中药柴胡炒白术甘草川芎泽兰醋香附薄荷茯苓益4,中药柴胡的作用是什么5,谁知道绞胡蓝这种草药具体有什末功效6,柴胡是中药吗7,柴胡属于什么药8,中药天胡荽是何样子9,柴胡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一览

1,红胡的中药别名是什么

红胡豆七吧

柒胡中草药

2,中药柴胡

1.入药部位: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2.性味:味辛、苦,性微寒。 3.归经:归肝、胆、肺经。 4.功效: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5.主治: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6.用法用量:3-10g。 7.禁忌: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8.炮制方法   ①柴胡: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②醋柴胡:取净柴胡片,加入定量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柴胡片每100kg,用米醋20kg。   ③鳖血柴胡:取净柴胡片,用鳖血及适量清水拌匀,稍闷,待汁液被吸尽后,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柴胡片每100kg,用鳖血12.5kg。 9.生理特性:柴胡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其生长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 10.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 11.相关论述   ①《滇南本草》:“伤寒发汗用柴胡,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先,阳症引入阴经,当忌用。”   ②《本经逢原》:“柴胡,小儿五疳羸热,诸疟寒热,咸宜用之。痘疹见点后有寒热,或胁下疼热,于透表药内用之,不使热留少阳经中,则将来无咬牙之患。”

柒胡中草药

3,调经中药柴胡炒白术甘草川芎泽兰醋香附薄荷茯苓益

活血化瘀理气
逍遥散加前减只适合经前服用建议经后复诊

柒胡中草药

4,中药柴胡的作用是什么

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前者习称“北柴胡”,后者习称“南柴胡”。原植物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河南、湖南、江苏、四川等地。原植物柴胡生长于向阳旱荒山坡、路边、林缘灌丛或草丛中;狭叶柴胡生长于干燥草原、狭叶山坡及灌木林缘等地。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功效解表退热、截疟、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临床用名有柴胡、醋柴胡、酒柴胡、鳖血柴胡。【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药性论》:能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良。《日华子本草》:味甘,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狂热乏绝,胃胁气满,健忘。《开宝本草》:味苦,平、微寒,无毒。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温痹拘挛,亦可作浴汤。《开宝本草》:仲景治伤寒,有大、小柴胡汤,及柴胡加龙牡、柴胡加芒硝汤等,故后人治寒热,此为最要之药。《本草衍义》:《本经》并无一字治劳,今人治劳方中鲜有不用者。呜呼!凡此误世甚多。尝原病劳,有一种真脏虚损,复受邪热,邪因虚而致劳,故曰劳者牢也。当须斟酌用之,如《经验方》中,治劳热青蒿煎丸,用柴胡正合宜耳,服之无不效,热去即须急已。若或无热,得此愈甚,虽至死,人亦不怨,目击甚多。《日华子》又谓补五劳七伤。《药性论》亦谓治劳乏羸瘦。若此等病,苟无实热,医者执而用之,不死何待!注释本草,一字亦不可忽,盖万世之后,所误无穷耳。苟有明哲之士,自可处治。中下之学,不肯考究,枉致沦没,可不谨哉?可不戒哉!如张仲景治寒热往来如虐状,用柴胡汤,正合其宜。《本草发挥》:成无已云:柴胡之苦,以发表热。又云:柴胡、黄芩之苦,入心而折热。洁古云:柴胡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此手足少阳、厥阴四经行经药也。善除本经头痛,非他药所能止。治心下痞,胸膈中痛。能引胃气上升,以发散表热,去寒热往来。胆痹非柴胡不能除之。又去胁下痛,往来寒热,及日晡发热,用柴胡。《主治秘诀》云:柴胡味微苦,性平,微寒,气味俱轻,阳也,升也。少阳经分药。偏头痛乃少阳也,非柴胡不能除。《本草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运,目赤昏痛障翳,耳鸣聋;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面疳羸热。劳有五劳,病在五脏。若劳在肝、胆、心及包络胃有热,或阳气下陷,则柴胡乃引清气,退热必用之药。惟劳在肺肾者,不用可尔。然东垣言诸有热者,宜加之,无热则不加。又言诸经之疟,皆以柴胡为君。十二经疮疽,须用柴胡以散结聚。则是肺疟,肾疟,十二经之疮,有热者则可用之矣。但要用者精思病原,加减佐使可也。寇氏不分脏腑经络,有热无热,乃谓柴胡不治劳乏,一概摈斥,殊非通论。庞元英《谈薮》:张氏久病疟,热时如火,年余骨立。医用茸附诸药,热益甚。召医宫孙琳诊之,投小柴胡汤一帖,热减十之八九,三服脱然。淋曰:此名劳疟,热从髓出,加以刚剂,气血愈亏,安得不瘦?盖热有在皮肤、脏、骨髓,非柴胡不可。若得银胡,只须一服。南方者加减,故三服乃效。观此,则得用药之妙也。行手、足少阳,黄芩为佐;行手、足厥阴,黄连为佐。《景岳全书》:味苦微辛,气平微寒。气味俱轻,升也,阳中之阴。用此者,用其凉散,平肝之热,入肝、胆、三焦、心胞四经。其性凉,故解寒热往来,肌表潮热,肝胆火炎,胸胁痛结,兼治疮疡,血室受热;其性散,故主伤寒邪热未解,温疟热盛,少阳头痛,肝经郁证。总之,邪实者可用,真虚者当酌其宜。虽引清气上升,然升中有散,中虚者不可散,虚热者不可寒,岂容误哉!兼之性滑,善通大便,凡溏泄脾薄者,当慎用之;热结不能者,用佐当归、黄芩,正所宜也。愚谓柴胡之性,善泄善散,所以大能走汗,大能泄气,断非滋补之药。凡病阴虚水亏而孤阳劳热者,不可再损营气,盖未有用散而不泄营气者,未有动汗而不伤营血者。营即阴也,阴既虚矣,尚堪再损其阴否?然则用柴胡以治虚劳之热者,果亦何所取义耶?观寇宗《衍义》曰:柴胡,《本经》并无一字治劳,今人治劳方中,鲜有不用者,呜呼!凡此误世甚多。尝原病劳之人,有一种脏本虚损,复受邪热者,当须斟酌用之,如《经验方》中治劳青蒿煎之用柴胡,正合宜耳。若或无邪,得此愈甚,虽至死人亦不怨,目击甚多。《日华子》又谓补五劳七伤,《药性论》亦谓治劳乏羸瘦,若此等病,苟无实热,医者执而用之,不死何待?注释本草,一字不可忽,盖万世之后,所误无穷,可不谨哉?观此寇氏之说,其意专在邪热二字,谓但察有邪无邪,以决可用不可用,此诚得理之见,而复有非之者,抑又何也?即在王海藏亦曰:苟无实热而用柴胡,不死何待?凡此所见略同,用者不可不察。《医学衷中参西录》:味微苦,性平。禀少阳生发之气,为足少阳主药,而兼治足厥阴。肝气不舒畅者,此能舒之;胆火甚炽盛者,此能散之;至外感在少阳者,又能助其枢转以透膈升出之,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寒热,寒热者少阳外感之邪也。又谓其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诚以五行之理,木能疏土,为柴胡善达少阳之木气,则少阳之气自能疏通胃土之郁,而其结气饮食积聚自消化也。《神农本草经》柴胡主寒热,山茱萸亦主寒热。柴胡所主之寒热,为少阳外感之邪,若伤寒疟疾是也,故宜用柴胡和解之;山萸肉所主之寒热,为厥阴内伤之寒热,若肝脏虚极忽寒忽热,汗出欲脱是也,故宜用山萸肉补敛之。二证之寒热虽同,而其病因判若天渊,临证者当细审之,用药慎勿误投也。柴胡非发汗之药,而多用之亦能出汗。小柴胡汤多用之至八两,按今时分量计之,且三分之一剂可得八钱。小柴胡汤中如此多用柴胡者,欲借柴胡之力升提少阳之邪以透膈上出也。然多用之又恐其旁行发汗,则上升之力不专,小柴胡汤之去渣重煎,所以减其发汗之力也。或疑小柴胡汤既非发汁之药,何以《伤寒论》百四十九节服柴胡汤后有汗出而解之语?不知此节文义,原为误下之后服小柴胡汤者说法。夫小柴胡汤,系和解之剂,原非发汗之剂,特以误下之后,胁下所聚外感之邪,兼散漫于手少阳三焦,因少阳为游部,手、足少阳原相贯彻也。此时外达之经络作汗而解,而其留于胁下者,亦与之同气相求,借径于手少阳而汗解,故于发热汗出上,特加一却字,言非发其汗而却由汗解也。然足少阳之由汗解原非正路,乃其服小柴胡汤后,胁下之邪欲上升透膈,因下后气不能助之透过,而其邪之散漫于手少阳者,且又以同类相招,遂于蓄极之时而开旁通之路,此际几有正气不能胜邪气之势,故必先蒸蒸而振,大有邪正相争之象,而后发热汗出而解,此即所谓战而后汗也。观下后服柴胡汤者,其出汗若是之难,则足少阳之病由汗解,原非正路益可知也。是以愚生平临证,于壮实之人用小柴胡汤时,恒减去人参,而于经医误下之后者,若用小柴胡汤必用人参以助其战胜用力。用柴胡以治少阳外感之邪,不必其寒热往来也。但知其人纯系外感,而有恶心欲吐之现象,是即病在少阳,欲借少阳枢转之机透膈上达也。治以小柴胡可随手奏效,此病机欲上者因而越之也。又有其人不见寒热往来,亦并不喜呕,惟频频多吐黏涎,斯亦可断为少阳病,而与以小柴胡汤。盖少阳之去路为太阴湿土,因包脾之脂膜原与板油相近,而板油亦脂膜,又有同类相招之义,此少阳欲传太阴,而太阴湿土之气经少阳之火铄炼,遂凝为黏涎频频吐出,投以小柴胡汤,可断其入太阴之路,俾由少阳而解矣。又:柴胡为疟疾之主药,而小心过甚者,谓其人若或阴虚燥热,可以青蒿代之。不知疟邪伏于胁下两板油中,乃足少阳经之大都会,柴胡能入其中,升提疟邪透膈上出,而青蒿无斯力也;若遇燥热者,或热盛于气分者,不妨多用润燥清火之药佐之。是以愚治疟疾有重用生地、熟地治愈者,有重用生石膏、知母治愈者,其气分虚者,又有重用参、耆治愈者,然方中无不用柴胡也。【现代药理研究】1. 柴胡有镇静及延长睡眠时间的作用。实验证明柴胡皂甙可延长猫的睡眠时间,特别是慢波睡眠Ⅱ期(SWS)和快动睡眠期(REM)的增加与给药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2. 柴胡有解热镇痛作用。北柴胡油、北柴胡皂甙对酵母诱发的大鼠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北柴胡皂苷和柴胡煎剂对电击尾法引起的大鼠和小鼠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3. 柴胡有抗惊厥作用。柴胡煎剂20g/kg给小鼠灌胃,对咖啡因诱发的小鼠惊厥有对抗作用。4. 柴胡有抗炎作用。柴胡总皂苷和挥发油对多种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慢性增殖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5. 柴胡有抗菌抗病毒作用。体外实验证明,柴胡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柴胡对流感病毒、肝炎、钩端螺旋体及牛痘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6. 柴胡有护肝利胆作用,其利胆的主要成分是所含的黄酮类成分。7. 柴胡有降血脂作用,柴胡皂苷肌注能使试验性高脂血症动物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酯的水平降低,尤以甘油三酯的水平降低最为显著,还能加速胆固醇及其代谢产物从粪便排出,从而使血脂下降,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柴胡皂苷a、b。8. 柴胡有抗过敏作用。9. 柴胡有抗溃疡作用,柴胡总皂苷口服可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液的pH值,对实验性醋酸溃疡有治疗作用,对胰蛋白酶有较强抑制作用。10. 柴胡皂苷有明显的溶血作用。11. 柴胡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12. 柴胡有抗肾炎作用,柴胡皂苷d对动物膜性肾炎有抑制作用。13. 柴胡有抗肿瘤作用。14. 柴胡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5,谁知道绞胡蓝这种草药具体有什末功效

是绞股蓝吧,没有绞胡蓝的!绞股蓝的功效是:1)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2)抗动脉硬化、抑制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病。(3)安神养性,延缓衰老,改善脑力活动,提高大脑机能(4)活化人体正常细胞,减肥胖、健脾胃、解疲劳,有镇静,催眠、抗紧张作用,治疗偏头疼。(5)抗癌防癌,抑制杀灭癌细胞。增强人体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6)消除激素类药物的毒副作用。(7)消炎.抗肠、胃溃疡和肿疡。
5

6,柴胡是中药吗

可以的。柴胡是中药,其药做成颗粒或中药煎煮后都能喝,这注射液只是纯度更高些,当然也能喝了。在量的方面,大人可能要一次多喝几支才有用。这样算起来成本就比较高,还不如直接买柴胡来煎服来得方便些。现成的中药也有柴胡颗粒或小柴胡颗粒这些。
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本草图经》载:“(柴胡)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并有附图5幅。其中丹州柴胡、襄州柴胡、淄州柴胡图,以及《本草纲目》的竹叶柴胡图,《救荒本草》、《植物名实图考》的柴胡图,均为柴胡属植物。
是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功能与主治疏散退热,舒肝,升阳。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7,柴胡属于什么药

主要是疏肝解郁,其次是和解退热、升阳举陷。在柴胡疏肝散中是君药,在补中益气丸中是佐使药,在小柴胡汤中是君药。就看它放在哪个方子里。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经、胆经。是清半表半里之要药。作用为: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应用:1.表证发热,少阳证,可以治疗①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正柴胡饮、柴葛解肌汤)②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小柴胡汤)2.肝郁气滞 ①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致的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失调、痛经等(柴胡疏肝散)②肝郁血虚,脾失健运,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胁肋作痛、神疲食少、脉弦而虚者(逍遥散)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补中益气汤)以上方剂柴胡均为君药柴胡作为君药或者臣药是一般都是以以上三种情况多见,不管作为君臣佐使都是利用了柴胡的某一种或者多种功效,如果以上三种情况为病人的主症一般柴胡为君药或者臣药,如果以上症状为兼症则一般用到柴胡时多为佐药或者使药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多数是君,少数是臣,几乎没见佐使。
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本草图经》载:“(柴胡)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

8,中药天胡荽是何样子

天胡荽茎纤弱细长,匍匐,平铺地上成片,秃净或近秃净;茎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圆形或近肾形,直径0.5~1.6厘米,基部心形,5~7浅裂,裂片短,有2~3个钝齿,上面深绿色,光滑,下面绿色或有柔面均自光滑以至微有柔毛;叶柄纤弱,长0.5~9厘米。伞形花序与叶对生,单生于节上;伞梗长0.5~3厘米;总苞片4~10枚,倒披针。形,长约2毫米;每伞形花序具花10~15朵,花无柄或有柄;萼齿缺乏;花瓣卵形,呈镊合状排列;绿白色。双悬果略呈心脏形,长1~1.25毫米,宽1.5~2毫米;分果侧面扁平,光滑或有斑点,背棱略锐。花期4~5月。 生于路旁草地较湿润之处。 功用主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不利,目翳,喉肿,痈疽疔疮,跌打瘀肿。
天胡荽 【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细长而匍匐,茎节处生根及叶,单叶互生,圆形或肾形,直径0.5~1.5cm,不裂或掌状5~7浅裂,裂片宽倒卵形,边缘具钝齿,上面无毛或两面有疏柔毛;叶柄长0.5~8cm。小花绿白色或淡红紫色,10~15朵聚成圆头状伞形花序,单生叶腋,总梗细长;小花无梗;萼齿不显著;花瓣卵形。双悬果近圆形,长1~1.5mm,侧面扁平,无毛,光滑或有多数小斑点,背棱和中棱明显。花期春季。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天胡荽,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秋季采收晒干。 【性味】 甘、淡、微辛,凉。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化痰止咳。用于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胆石症,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伤风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炎,扁桃体炎,目翳;外用治湿疹,带状疱疹,衄血。
天胡荽也叫鹅不食草

9,柴胡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柴胡 别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禁忌人群: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者忌用或慎用 【柴胡的基本介绍】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或狭叶柴胡等的根。柴胡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40~90厘米,上部弯曲多分枝。单叶互生,狭披针形,基生叶和下部叶有长柄,有明显的平行脉,花小、黄色,形成项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果实为长圆形的双悬果,具棱脊,熟后褐色。花期7~9月份,果期8~10月。根直立,有不规则的侧根,外皮红褐色。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狭叶柴胡多年生草本,生于干燥草原、向阳山坡及灌木林缘等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广西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土,晒干。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柴胡的营养价值】 其成分主要含柴胡皂苷(saikosapoins a、 b、 c、 d四种),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等),脂肪油(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此外,尚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山萘苷、葡萄糖、氨基酸等。 【柴胡的选购】 北柴胡特点: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特点: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紧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大叶柴胡特点:叶较宽,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小伞梗细如丝状。比小总苞长3-4倍。生于林内及灌木丛中。 长白柴胡特点:叶较宽,长圆形或广披针形,小伞梗与小总苞片几乎等长。生于柞林、灌木丛、石砬及河岸沙地上。 兴安柴胡特点:叶较狭,线形或现状披针形,小总苞片较小伞梗长。生于河滩、林内。 【柴胡的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柴胡的食用方法】 每次3~9g入药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