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微课,中草药医疗知识

中草药微课,中草药医疗知识

本文目录一览中草药医疗知识2,日常必备的5种中药材可你真的了解其作用吗3,中药材4,齐帆齐微课10读本草2黄芪5,关于中草药6,把脉中草药7,怎样煎中草药8,怎样熬煮中药中草药医疗知识梨,冰糖,橙皮,蒸熟,什么药都没这有效果……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草药医疗知识

梨,冰糖,橙皮,蒸熟,什么药都没这有效果

中草药微课

2,日常必备的5种中药材 可你真的了解其作用吗

中药是经过我国传统医药理论进行指导采集、炮制后,具有临床应用的药物。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药物,并且中药中以植物药居多,因此也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常见的中药有几十种,下面就挑选里面的几种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有哪些常用的中药呢? 一、麻黄 麻黄是一种麻黄科草本类的小灌木植物,麻黄具有很强的发汗解表的功效。此外,对于一些咳嗽的病人,麻黄也有很好的效果。在临床上,麻黄常与桂枝等一起组成麻黄汤,用于治疗发热的病人,麻黄也可以与杏仁,甘草等一起组成三拗汤用于治疗咳嗽的病人。需要注意的是,麻黄的发汗能力特别强,所以失眠患者和有高血压的病人是不能使用麻黄的。 二、桂枝 桂枝又被叫做柳桂,它是一种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在使用前需要先将桂枝阴干或者晒干,然后切成小段使用。桂枝对于治疗风寒感冒和心悸的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需要注意的是,孕妇或者月经量过多的患者不能使用桂枝。 三、细辛 细辛属于双子叶植物纲。细辛通常用于治疗鼻渊,头痛,风湿痹痛等。细辛中含有乌头碱,而乌头碱是具有很强烈的毒性的,所以细辛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临床上使用细辛一定要注意用法和用量。细辛在临床上也具有提高新陈代谢和抗菌的作用,并且它对于治疗由于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也有一定的效果。 四、薄荷 薄荷又被称作为银丹草,它是一种唇形科的植物。在中国,使用薄荷代茶是一种很常见的薄荷用法。薄荷具有很好的治疗牙痛,风疹瘙痒,咽喉疼痛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体虚多汗的人千万不能使用薄荷。 五、知母 知母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一般使用的部位是该种植物的干燥块茎。知母对于治疗肺热所引起的咳嗽以及便秘具有很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知母具有一定的滑肠效果,所以大便比较稀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知母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以上就是一些较为常见的中药。除此以外,菊花,金银花,生地黄,大黄等也是较为常见的中草药。需要注意的是,中药中具有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说法,中药与中药之间也是由一定的相生相克的,所以用药一定要谨慎。

中草药微课

3,中药材

可以种植生地、麦冬等含水分较多的中药材。

中草药微课

4,齐帆齐微课10读本草2黄芪

转眼之间,在山区小城,工作生活已大半辈子了。这些年,忽然爱上了花花草草,并一发不可收拾。 爱上草木,其实等于爱上内心的那个自己,这样的状态,是自己喜欢的。喜欢的事,做起来就不觉得累。不仅不觉得累,还是满怀欢喜的。 从春天的第一棵草发,到冬天最后一片叶子的凋零,都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这对世上草木观察的过程中,更加强烈的感觉到,四季轮回中,草木的自生自长自灭,对于人来说,要向草木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2020年的冬天刚刚开始,捧读《本草》,了解每一种草木的机理,效能,了解它们普济人类的那颗仁慈之心,在一本书里,与几百年前的一位圣人谈心,如此,甚安!╮ (. ? ? ?.) ╭ 叫黄芪的草药,在山地随处可见,但就是不知道,它是不是《本草》里讲的这种。 黄芪,也称黄耆、戴糁、戴椹、芰草、百本、王孙。 [时珍说]耆是长的意思。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因此得名。今俗称作黄芪。 |集解| [颂说]根长两三尺。独茎,或作丛生,枝干离地两三寸。它的叶子扶疏如羊齿状,又如蒺藜苗。七月中开黄紫花。其实作荚子,长寸许。八月中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绵,谓之绵黄芪。 现在很多人用苜蓿根冒充黄芪,折皮亦似锦,几乎可以乱真。但是苜蓿根坚而脆,黄芪很柔韧,皮微黄褐色,肉中白色,这是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 [时珍说]黄芪的叶像槐叶但稍微要尖小些,又像蒺藜叶但略微要宽大些,为青白色。开黄紫色的花,大小如槐花。结小尖荚,长约一寸。根长两三尺,以紧实如箭杆的为好。嫩苗可以食用。种植它只需要收取它的子,在十月下种,如种菜法便可。 | 修治| [时珍说]先将它捶扁,再涂上蜜水,火炙数次,以熟为度。也有先用盐汤润透,再盛放在器物里,放进汤瓶中蒸熟后切来用的。 根〔气味〕味甘,性微温,无毒。 〔主治〕痈疽、烂疮,排脓止痛,麻风病,内外及混合痔、瘘管,补虚,小儿百病。治妇人子宫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男人虚损,五劳瘦弱,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治虚喘(由年老体弱,喘病久延,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肺脾气虚,肾气不纳,或久服攻伐之药,损伤真气而成)、肾衰耳聋,疗寒热,治脊背部位生痈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腹内积块、淋巴结结核、大脖子,非行经期间阴道内大量出血,湿热痢(脾胃湿热内蕴,胃不消导,脾失健运,湿热夹滞所致),产前后一切病,月经不调,痰咳(由于痰盛而致咳),头痛,热毒所致赤目,治病久体弱,日久成劳,自汗,补肺气,泻肺火、心火,益胃气,去肌热及诸经痛。 |发明| [弘景说]出于陇西的,温补;出于白水的,冷补。又有赤色的,可以拿来做膏,用来消痈肿。 [藏器说]虚而客热,用白水黄芪;虚而客冷,用陇西黄芪。 [好古说]黄芪可以治气虚盗汗,以及自汗、肤痛,是皮表之药;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是里药。因此它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 [宗奭说]防风、黄芪,世间多相须而用。 唐许胤宗初做官,任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柳太后受了风邪,不能说话,脉沉且饮食不进。胤宗说:“既然不能服药,就只适宜用汤气蒸熏,药入皮肤的纹理,只需一些时日便可治愈。”于是就熬了几斛黄芪、防风汤,放在床下,气如烟雾,当晚柳太后便可以说话了。 [杲说]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的辅佐,它的功效就愈大这是相畏相使的缘故。 [震亨说]人的口与地相通,鼻与天相通。口用来养阴,鼻用来养阳。天主清,因此鼻不受有形而受无形;地主浊,因此口受有形且兼受无形。柳太后生了病不能说话,若服用有形之汤,功效缓慢作用很小,现在用药熬汤,汤气满室,那么口鼻都吸收了药效。如果不是聪明的人知晓这个道理,柳太后便不可能康复。 |附方| 1.小便不通。将二钱黄芪,加入二盏水中,煎成一盏,温服。小儿减半。 2.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将二两黄芪、一两木兰,共同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用酒送服。 3.白浊(尿液浑浊不清,色白如泔浆,或初尿不浑,留置稍长,沉淀呈粉样)用盐炒黄芪半两、加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 4.老人便秘。黄芪、陈皮各半两,研细。另将一合大麻子捣烂,加水揉出浆汁,煎至半干,调入一匙白蜜,再煮沸,把黄芪、陈皮末加入调匀服下。两服可通便。可以常服。 5.肠风泻血。将黄芪、黄连等分,研成粉末,加面糊做成如绿豆大的丸子。每次服三十丸。 6.沙淋(尿道结石)。将黄芪、人参等分,研成粉末。另在四五片萝卜中加二两蜜,稍稍炙过后,蘸药末吃下,以盐水送服。 7.吐血。将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共研成粉末。每次用姜蜜水送服一钱。 8.咳嗽脓血,咽干(这是虚热,不可吃凉药)。将四两黄芪、一两甘草,共同研成粉末。每次用热水送服二钱。 9.肺痈(骤起发热,咳嗽,胸痛,咯腥臭脓血痰)。将二两黄芪研细,每次取二钱煎汤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10.甲疽(趾甲边红肉突出成疽)。将黄芪二两、茹一两,在醋里浸一晚,加入五合猪油,用微火煎成二合。去渣,取脂涂疮上。一天三次。 11.胎动不安(腹痛,下黄汁)。将黄芪、川芎各一两,糯米一合,水一升,一起煮到半升。分次服下。 12.阴汗湿痒。将黄芪酒炒后研细,切熟猪心蘸着吃,很有效。 人 不到一定的年龄,是无心于草木万物的。与我来说,这本《本草》,其实就一直躺在父亲的书柜里,孤独,寂寞,无奈。几十年来,它一直期望有人将它打开,了解它们,让它们重新走到人们的生活中。这个日子,其实来的太迟了,但还是来了。 (2114字)

5,关于中草药

效果差不多,但不能这样做,有的要内部是不能服用的,而熬汤只是应用了他能用的部分,最好不要随意改变他的服用方法,这就像西药,你不能把外用的药内服一样。

6,把脉中草药

一般好的中医把脉就知道你的症状哦!我自己觉得中药好些啊,虽然说中药的效果慢些但是它伤身体少些啊,西药效果是快,但是很毒的,是药三分毒啊
我自己觉得中药好些啊,虽然说中药的效果慢些但是它伤身体少些啊,西药效果是快,但是很毒的,是药三分毒啊 !
中医脉诊是四诊之一,只用诊脉开方治病不科学有背于中医学的四诊合参的理论,只是那些江湖郎中骗人的手段,这是治病不是儿戏。中药与西药各有利弊,应取长补短。

7,怎样煎中草药

那可是学问——不仅要看具体成分、状态和药性药效,还要看具体病情之类 很复杂的!
先用凉水把中药浸泡10分钟,水要没过中药,然后再开火煎煮20分钟剩一碗药水时倒在一个容器里;然后把药渣再添水煎煮20分钟剩一碗药水时再倒在装药水的容器里,混合后分早晚两次服用。
煎中草药是先泡30分钟后,不能把泡过的水倒掉,药的味道已经出来很多在水里了,直接煎,这是一煎,煎好后倒出来,再放水进去煎,就是二煎,一副药可以煎2-3次。可以熬一次 喝一次,也可以一下子全部熬好,兑在一起,分2-3次喝完,后者方法得到大家认可,因为药力可以一直维持,不会出现开始喝的浓,后面淡淡现象。 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 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芳香类药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对于滋补药,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 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一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一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煎药并非越久越好。 特殊煎服:药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药,先煎30分钟,再加入群药;注有“后下”的小包药,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药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液与“烊化”药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冲服”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

8,怎样熬煮中药

通常无特殊要求时,可先把中药放入水中浸泡一下,时间可以在半小时左右.然后用砂锅(专用的一般的土杂商店都有十几块吧).如没有的话,可以用不锈钢的器具,最好不要用铁和铝,因恐有化学反应,水可根据要求放,一般是三分水熬成一分,不过不一定.普通的药,半小时就行,特殊要求除外.
中药的煎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煎前浸泡:首次煎煮(一煎)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的主的药物可浸泡一小时;再次煎煮(二煎)时,不用再浸泡。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5厘米,二煎加水液面淹没药物即可。 煎煮次数:一般煎煮两次。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 煎煮火候:一般未沸前用大火(武火),沸后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状态。对于解表、芳香类药物等,宜用大火急煎,以免药性挥发,药效降低;对于滋补药,多宜小火久煎,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出。 煎煮时间:一般药物,一煎应沸后再小火煎20-25分钟,二煎沸后再小火煎15-20分钟;解表、芳香类药一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药一煎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煎药并非越久越好。 特殊煎服:药包中注有“先煎”的小包药,先煎30分钟,再加入群药;注有“后下”的小包药,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投入再煎;注有“包煎”的小包药,用纱布包扎好投入药群中一起煎;注有“烊化”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液与“烊化”药物煎煮溶解后服用;注有“冲服”的小包药,用煎好的药汤冲服。
熬中药的器皿不能有油,不能用铝制品,应该用砂锅,搪瓷或不锈钢的容器。药先用冷水泡半小时,然后加水加到刚好没过药品一点。大火煮开后,改小火。一般药小火煮半小时左右;清热解表药时间略短开锅煮20分钟左右;补药大概煮一小时左右。一付药熬两次,两次得到的药汁混合后分2次服用。早晚各服一次。
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中药的煎煮方法了,你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应该知道中药的煎煮方法。科学的煎煮中药的方法是:器皿:沙锅或陶瓷;方法:先把待煎的药用水泡三十至六十分钟,使药物充分吸水变软,夏季缩短侵泡时间,水宜高出药面一至二厘米,然后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煮至一陶碗,再加一碗半水,再煮至一碗,如果有时间再加水煎一次最好,然后把药液混合,分三次服,还有如果胃口不好吃了想吐者,宜少量频服,至于先下和后下的药医生会给你交代的。我说完了,祝君健康!
中药要小火慢熬。把三碗水熬成一碗的分量就好了/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