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木气有几种2,木本中草药有哪些3,问一种灌木类的中草药4,南方可以种植的灌木类药材有哪些5,本草纲木的药名有几种6,简述木类中药的性状鉴别要点7,植物茎木类药物有那些8,木蝴蝶是什么药材9,中草药有几种中药木气有几种……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木气有几种

2,木本中草药有哪些

3,问一种灌木类的中草药

4,南方可以种植的灌木类药材有哪些
在南方适宜种植的中草药有:三七、巴戟天、天冬、何首乌、栝楼、天麻、白术、黄连、半夏、延胡索、浙贝母、肉桂、杜仲、黄柏、厚朴、砂仁、草果、益智、罗汉果、吴茱萸、青天葵、鸡骨草、石斛、安息香、茯苓 。 生长周期较短,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品种有广金钱草、鸡骨草、穿心莲、白花地胆头、蔓荆子等,如果周边有灌溉条件可以种植的品种就更多,比如溪黄草、广藿香、龙脷叶、凉粉草、广东板蓝根等;如果愿意中短期投资,何首乌、巴戟天、广佛手、土茯苓等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如果愿意中长期投资,降香黄檀、土沉香、檀香、喜树、女贞子等是不错的投资树种。
5,本草纲木的药名有几种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载药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其余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新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
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氏自己收集或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也提出了相当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特别是书中将动物药按“从贱到贵”的顺序排列,记载了动物对生活环境适应的重要资料,说明李时珍具备生物学进化思想。此书曾先后刻印数十次,在中国促进了本草学、生物学研究,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的节译本或全译本。其中的一些资料,直接影响达尔文进化论的形成。
6,简述木类中药的性状鉴别要点
木类中药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厚片状或长条状。表面颜色不一,有的具有黑褐色树脂状条纹或斑块,如沉香,有的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如苏木;有的因形成的季节不同而出现年轮,如苏木。 木类中药显微鉴别: 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一般分别制作三个方向的切面:即横切面、径向纵切面、切向纵切面。注意少数木类中药具有异常结构,如沉香,具有木间韧皮部。观察时应注意下列组织、细胞特征: (1)横切面 是与茎的纵轴垂直所作的切面。在横切面上可见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等横切面的形状、直径大小和胞壁厚薄,亦可见辐射状射线。 (2)径向切面 是通过茎的中心所作的纵切面。显示了射线在这个切面上的高度和长度。 (3)切向切面 是不经过茎的中心而垂直于茎的半径所作的切面。显示了射线在这个切面中的高度、宽度和细胞列数。
7,植物茎木类药物有那些
爬山虎、凌霄、常春藤、络石、葡萄、葫芦科的很多植物(如:丝瓜、黄瓜等)。。。。。。 牵牛花是缠绕茎。茎木类中药包括二大类中药:茎类中药,木类中药。一、概念和范围:茎类中药: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的茎藤。木类中药:主要用心材。茎类中药药用范围:茎藤:关木通,大血藤,忍冬藤。茎枝:桂枝,桑枝,桑寄生,钩藤。茎刺:皂角刺,鬼箭羽。髓部:灯心草,通草。木类中药:沉香,降香,苏木。二、性状鉴别:从药材的形状,大小,粗细,表面特征,颜色、气味等来观察判断。外观: 草质藤茎多呈圆柱形,少扁圆柱形,方形。具纵向棱线。有节和节间。天仙藤。木质藤茎多扭曲不直。粗细不一,外表粗糙。有裂纹与气孔。节膨大。木类不规则块状、片状或长条状。有的具有树脂状条纹或斑块。质地断面:草质茎质脆易折,疏松,断面中央具髓或有空洞。木质茎质地坚硬,断面纤维状或裂片状。纹理放射状。有的具“菊花心”“车轮纹”特征。有的有明显的小孔木类:可有年轮。气味:有的药材具有特殊的气味。如:海风藤:味苦辛辣。青风藤:味苦不辣。
8,木蝴蝶是什么药材
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又叫千层纸、千张纸、破布子、满天飞.
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木蝴蝶种 名: 木蝴蝶 学 名: Oroxylum indicum 别 名: 千张纸、兜铃、大刀树、三百两银药、玉蝴蝶、破布子、白故纸、海船果心、白玉纸、满天飞科: 紫葳科 产地分布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广东、福建 形态特征 叶对生,2-3回羽状复叶,着生于茎的近顶端;小叶多数,卵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长约25厘米。花大,紫红色,两性。花萼肉质,钟状。蒴果长披针形,扁平,木质。种子扁圆形,边缘具白色透明的膜质翅。花期6-9月。 生长习性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常生于山坡、溪边、山谷及灌木丛中。 园林用途 木蝴蝶花冠大,紫红色,果长而大,似船也似剑,种子似白色蝴蝶,是夏、秋季理想的观花和观果植物。种子可入药,具润肺、舒肝、和胃、生肌的功效。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本品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Vent.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曝晒至果实开裂,取出种子,晒干。【性状】本品为蝶形薄片,除基部外三面延长成宽大菲薄的翅。长5~8cm,宽3.5~4.5cm。表面浅黄白色,翅半透明,有绢丝样光泽,上有放射状纹理,边缘多破裂。体轻,剥去种皮,可见一层薄膜状的胚乳紧裹于子叶之外。子叶2 ,蝶形,黄绿色或黄色,长径1~1.5cm。无臭,味微苦。【鉴别】 (1) 本品粉末黄色或黄绿色。种翅细胞长纤维状,壁波状增厚,直径20~40μm;胚乳细胞多角形,壁呈念珠状增厚。(2)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加硼酸0.5g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6:1.5:2.5)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功能主治】 种子: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树皮:清热利湿。用于传染性肝炎,膀胱炎。【性味与归经】苦、甘,凉。归肺、肝、胃经。【用法用量】种子:1.5~3g;树皮:0.5~1两。【贮藏】置通风干燥处。【来源】 本品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 (L.)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曝晒至果实开裂,取出种子,晒干。《全国中草药汇编》:树皮亦可入药。
名称:木蝴蝶
性味归经:凉;苦、甘;归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敷贴,或研末撒。
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
作用 清肺利咽,疏肝和胃。主治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9,中草药有几种
草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也叫也称中草药中草药种类很多一般按功效分可分为解表清热泻下祛风湿化湿利水渗湿温里理气消食驱虫止血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安神平肝息风开窍补虚收涩涌吐攻毒杀虫止痒拔毒化腐生肌等等(1)大黄 广谱抗菌药。抗菌作用强,对由黏细菌引起的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及病毒病有效果。 防治黏细菌性病:1%大黄煎煮液,药浴5分钟,或1.25~3.75毫克/升遍洒,或1~1.5毫克/升大黄与0.5毫克/升硫酸铜遍洒,或每千克鱼体重用5~10克大黄粉末,混入饵料内,1大1次,连用3天。 . (2)五倍子 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防治黏细菌、产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遍洒:2~4毫克/升,治疗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白皮病和赤皮病等。 (3)大蒜 抗菌药。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用于防治肠炎病,每千克鱼体重用药10~30克。先将大蒜捣碎,然后与饵料混合,并加入适量食盐,稍作晾干后即可投喂。1天1次,连用6天。 (4)水花生 防治出血病,每万尾鱼种,用鲜草4千克捣烂,加豆饼制成饵料,连喂3天。 (5)生姜用0.4毫克/千克的生姜粉与0.5毫克/千克的辣椒粉合剂,可以治疗小瓜虫病。 (6)南瓜用南瓜子粉250克和饵料1千克做成药饵,连续喂3天,可以治疗绦虫病。 (7)韭菜韭菜10克,食盐2.5克,拌和饵料500克,制成药饵,可以治疗细菌性肠炎等病。 (8)鸟桕、地锦草、水辣蓼防治肠炎病、烂鳃病,按每50千克鱼体重用乌桕或地锦草或水辣蓼鲜草1.5千克(干草0.25千克)的比例,煮汁后拌人饵料中,连喂3天。中草药的种类太多了,一般常用的就500多种,教科书上也是,但中药大辞典里面收集的中药多达上万,可以说草药占一多半,其他的包括矿物质药和动物药。中草药的种类很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约在八千种左右,常用中草药亦有700种左右。如此繁多的种类必须按照一定的系统,分门别类,才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药物分类的方法是根据人们对于药物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例如中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药物按照毒性强弱和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延年益寿药,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是防病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是治病愈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这种分类方法简单而粗糙,其中有些药物的分类也不一定恰当。但当时,可能在避免因用错药物而中毒的问题上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梁代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时,增药365种,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六类,每类又各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根据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开端,但仍较粗糙。直到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分类方法始有重大的发展。他采用了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六十类。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而且他还往往把亲缘相近或相同科属的植物排列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类中的53种药物中,有21种属于菊科,而且其中10种是连排在一起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药材原植物(或动物)的辨认与采收,对于澄清当时许多药材的混乱情况起了很大作用。现代记载中草药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四种: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莨科等等。中草药中有许多名药,植物药以人参、灵芝、何首乌、枸杞最为著名。动物药以牛黄、熊胆、蛇毒、鹿茸等最为珍贵。矿物药以朱砂、赭石、滑石、芒硝等为最为常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