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跌打中草药藤,跌打草药谁认得这2种植物叫什么名字

跌打中草药藤,跌打草药谁认得这2种植物叫什么名字

本文目录一览跌打草药谁认得这2种植物叫什么名字2,中药带藤的都有哪3,我在古方上看到一位中药活血藤为什么在书里找不着它的性能是什4,扁担藤的功效与作用5,骨折用什么中草药6,南蛇藤有什么用7,发痧藤8,紫金龙是什么草药9,解毒消肿千金藤……

本文目录一览

1,跌打草药谁认得这2种植物叫什么名字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紫背菜 紫背菜原产我国,据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紫背菜有治咳血、血崩、经痛、血气 亏、支气管炎、盆腔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和外用创伤止血等功 效。其嫩枝叶做菜,质脆嫩,具有菊科类植物的特殊清香,风味独特。民间认为紫背菜有凉血、去虚火的功效,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健康 保健蔬菜。

跌打中草药藤

2,中药带藤的都有哪

钩藤,大血藤,鸡血藤,金银花藤(又叫忍冬藤),络石藤,鸡矢藤。还有丁公藤,海金沙藤,雷公藤,青风藤,首乌藤(又叫夜交藤),天仙藤。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海风藤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心肌缺血区侧枝血管阻力,对冠心病和脑血栓有较好的疗效;海风藤提取物可以拮抗静脉注射内毒素引起的动脉血压下降,并能减轻内毒素血症对肺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引起的肺水肿。海风藤有行散之性又能利水消肿,可单用煎服,临床上常与大血藤、三七、没药,红牛膝、地乌龟等配伍泡酒服用,治疗跌打损伤;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脉拘挛、肢节疼痛,常与羌活、独活、桂心、当归等配伍;治疗脘腹冷痛者,多与干姜、香附、陈皮等同用,以增散寒行气止痛之效。

跌打中草药藤

3,我在古方上看到一位中药活血藤为什么在书里找不着它的性能是什

性凉,味苦,无毒。归肝,大肠二经。 功能: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 主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
活血藤即是血藤。因它是属草药,故在一般中药书里找不到。它有 养血消瘀,理气化湿的功效,主治痨伤吐血,肢节酸疼,心胃气痛,脚气痿痹,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症。

跌打中草药藤

4,扁担藤的功效与作用

扁担藤是良好的中药材,可以祛风除湿,对于一些关节扭伤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将其煎汤食用可以活血化瘀,另外若是有跌打损伤,取新鲜的扁担藤捣碎覆在伤口的位置,可以有止血化瘀的效果,另外通过外敷内服的方法还可以治疗风湿骨痛。 扁担藤的功效和作用 1、祛风除湿 扁担藤是一种药用价值比较高的植物,扁担藤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可以祛风除湿,目前是在风湿疼痛常见的用药,对于一些常见的风湿病以及腰酸疼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活血化瘀 扁担藤入药之后还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对于关节扭伤等现象,都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日常可以将其煎汤食用,通过内服的方式可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短暂时间内让肿症瘀血的情况得当减轻。 3、跌打损伤 扁担藤可以有效的治疗跌打损伤,扁担藤是一种中药,若是有外伤的时候,可以直接采集新鲜的扁担藤,将其捣碎之后敷在伤口之处,每天换药一次,连续使用3~5天的时间,淤血的症状就会得到好转。 4、风湿骨痛 扁担藤日常也可以用来治疗风湿骨痛,若是有风湿病以及关节炎的患者,可以使用扁担藤进行治疗,取新鲜的扁担藤,将其切碎之后用高度白酒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将其内服,剩余的药渣可以敷在伤口的位置,可以在短暂时间内使病症减轻。

5,骨折用什么中草药

骨折的民间中草药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跌打损伤,皆瘀血在内而不散也,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折不能续”,“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肝主筋,藏血;肾主骨,生髓;脾主肌肉,司运化;肺主皮毛,朝百脉”。根据这些理论,我们使用活血化瘀、续筋接骨、滋养肝肾、补气非血的中草药治力,有效地达到了瘀去、骨充、肌生、筋舒、气和调畅的功效。 方药主要由乳香、没药、蚂蚁蛋、马钱子、麝香、螃蟹骨、自然铜、骨碎补、土鳖虫、冰片等中草药组成。方中乳香辛、苦、温,没药苦平,同归心肝脾,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君药;土鳖虫、马钱子散血通经,消结止痛,为臣;佐以蚂蚁蛋、自然铜益肝补肾,续筋接骨;站香、冰片辛香定窜,行气止痛,引药达病所为使。君臣佐使,相辅相成,对各类骨折都有较好疗效。引药达病所为使。君臣佐使,相辅相成,对各类骨折都有较好疗效。

6,南蛇藤有什么用

南蛇藤又名果山藤、穷搅藤,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藤茎,每年春、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入药。其性温,味辛,入肾、膀胱、肝三经。含有南蛇藤醇、山柰酚-7-鼠李糖苷、槲皮素等成分,具有散血通经、祛除风湿、强筋壮骨、消炎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头痛牙痛、疝气、痛经闭经、小儿惊风、跌打扭伤、痢疾、痧症、带状疱疹、疮疡疖肿、湿疹、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症。《常用中草药》载南蛇藤“散血通经,祛风湿,强筋骨,消炎解毒。治风湿筋骨疼,腰腿痛,骶骨损伤,多发性脓肿,毒蛇咬伤”。《泉州本草》载其“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哮喘”。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从南蛇藤根皮中提出一种红色结晶,能抑制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对吉田肉瘤亦有抑制效力。临床应用还发现,将南蛇藤制成1:1蒸溜液,代替75%酒精用作注射时的皮肤消毒剂,经5万余人次的应用,无1例发生感染。 治风湿骨痛用南蛇藤根、凌霄藤各150克,石南藤75克,八角枫根45克,千年健30克,上药浸入2500毫升烧酒中,2周后去渣,澄清。每次饮用20 毫升,日2次;治腰痛、背痈、多发性脓肿用南蛇藤、鸭儿芹各21克,台湾莴苣9克,水煎,1日分3次服;治经闭用南蛇藤15克,当归30克,佩兰9克,金樱子15克,水煎,1日2次分服;治附骨疽用南蛇藤30克,水煎服,另取根皮研末用老陈醋调匀敷于患处。注意:孕妇忌服。

7,发痧藤

【拉 丁 名】Vernonia andersonii Clarke   【异名】夜牵牛、毒根斑鸠菊(《广西药植名录》),过山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细脉斑鸠菊的藤茎及根。   【植物形态】细脉斑坞菊   木质藤本,高约10~12米。细枝多,有微毛。茎外皮棕褐色。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3.5~8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通常全缘,上面有微毛;叶柄短,约5毫米,有微毛。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径约1厘米,聚伞花序式排列;苞片4列,披针形,长1~5毫米,外面的较短;花淡紫红色;两性,花冠管状,5裂。瘦果,冠毛多数。   生于山沟、溪边或疏林、灌丛中。分布广东。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辛,微温,有毒。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微温。"   ②《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辛,温。"   【功用主治】祛风解表,舒筋活血。治感冒,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牙痛。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祛风解表。治风湿痛,腰肌劳损,感冒发热,疟疾。"   ②《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湿,祛瘀止痛。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喉痛,痛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或含漱。   【宜忌】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疟疾:过山龙四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牙痛:过山龙根,切片浸盐水内,每次含一片。   ③治结合膜炎:过山龙适量,煎水洗。   ④治跌打损伤:过山龙根适量,捣烂外敷。(②方以下出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皮炎:过山龙藤茎适量,煎水外洗。(《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

8,紫金龙是什么草药

据网上搜索,紫金龙(学名:Dactylicapnos scandens (D. Don) Hutch.)别称:申枝莲、碗豆七、川山七、大麻药(云南),藤铃儿草。是罂粟科紫金龙属植物,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粗壮, 木质,圆柱形,粗达5厘米,多分枝,干时外皮呈茶褐色,木栓质,有斜向沟纹。茎长3-4米,攀援向上,绿色,有时微带紫色,有纵沟,具多分枝。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紫金龙的根。性味归经:辛;苦;凉;有毒。归肝;胃;肾经。功效主治:镇痛;止血;降血压。用于神经性头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等各种痛证;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产后出血不止;崩漏下血及高血压病。
药名:紫金龙(《云南中草药》)别名:串枝莲、黑牛膝、川山七、豌豆跌打、大麻药、豌豆七、野豌豆。英文名:Dactylicapnos Root。为罂粟科植物紫金龙Dactylicapnos scandens(D.Don) Hutch的根。
紫金龙别名黑牛膝,为罂粟科植物藤铃儿草的根。秋季采收。切片晒干。性味归经①《云南中草药》:辛微苦,凉,有毒。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麻,性寒。功能主治止痛,降压,止血。治各种疼痛,高血压,血崩,内伤出血,跌打损伤。①《云南中草药》:止血,清热消炎,麻醉镇痛。治高血压,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止血收敛,舒筋络,止痛。治神经性头痛,牙痛,关节痛,胃痛,痧症。③《云南中草药选》:止血。治血崩,妇女产后流血过多。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紫金龙的根。性味归经辛;苦;凉;有毒。归肝;胃;肾经。功效主治镇痛;止血;降血压。用于神经性头痛;牙痛;胃痛;风湿关节痛等各种痛证;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产后出血不止;崩漏下血及高血压病。

9,解毒消肿千金藤是什么

千金藤又名小青藤、粉防己、野桃草、铁板膏药、金线钓乌龟。为防己科植物千金藤的藤茎。生长在路旁、沟边及山坡林下,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品种南北名目不同,大略相似,或是皆近于藤,生北地者根大如指,色如漆;生南土者黄赤如细辛。春秋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根圆柱状,皮暗褐色,内面黄白色。小枝有细槽,老茎木质化。 现代研究表明:千金藤藤茎含千金藤碱、表千金藤碱、次表千金藤碱、间千金藤碱、原千金藤碱、原间千金藤碱、千金藤比斯碱、千金藤默星碱等。药理证实从中提得的千金藤碱可抑制大鼠W256肉瘤、防治白细胞减少症;轮环藤酚碱有松弛横纹肌和神经节阻断作用,另一种生物碱和千金藤碱均有阻断神经节作用;两者皆可降压,能抑制实验动物胃的收缩,对结扎幽门所致的胃液及酸分泌有轻度抑制作用;千金藤季铵碱具有与蝙蝠葛碱相似的降压作用。 千金藤性味苦、辛,寒。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主治咽喉肿痛,牙痛,胃痛,痰热咳嗽,水肿,脚气,尿急尿痛,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阴湿疹,痈肿疮疖。最早载《本草拾遗》:“主霍乱中恶,天行虚劳,瘴疟,痰嗽不利,肿疽,犬毒,癫,杂疹悉主之。”其他本草亦有论述。《湖南药物志》云:“消肿止痛。”《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云:“祛风活络,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治风湿性关节炎,偏瘫,多发性疖肿,痢疾,毒蛇咬伤,子宫脱垂,咯血。”《四川常用中草药》云:“利尿,定痛,祛风。治心胃痛,腹中痞块,水肿,风肿,痈肿恶疮。”江西《草药手册》云:“清下部湿热,治下部湿疮。”《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利湿消肿。治咽喉肿痛,湿热淋浊。”用法:内服煎汤,9~15克,研末1~1.5克;外用鲜根或全草捣烂,或研末外敷。 常用验方:治咽喉肿痛:千金藤12克,板蓝根15克,水煎服;治痢疾腹痛:千金藤、白头翁各15克,马齿苋30克,白芍12克,水煎服;治风湿痹痛:千金藤、海风藤、透骨草各15克,青风藤10克,水煎服或泡酒饮;治湿热淋浊:千金藤、白茅根、益母草、车前草各15克,水煎服;治痈肿疖毒:千金藤根适量,研为细末,每次3~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或用叶捣烂,外敷患处。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