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梨口尖中草药,中药梨头草的又名叫什么

梨口尖中草药,中药梨头草的又名叫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1,中药梨头草的又名叫什么2,肉里有梨头尖的毒怎么回事3,中药梨头草还叫什么名字4,梨头草是怎样的5,请问你们知道月家病吗那个要怎么治疗啊听说中药绛梨6,带梨字的中草药有哪些7,这个可以治疗咳嗽是什么药材叫什么名字8,肉里有梨头……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梨头草的又名叫什么

犁头草又名即是地丁草或紫花地丁。

梨口尖中草药

2,肉里有梨头尖的毒 怎么回事

别名: 芋头草、小野芋(《生草药性备要》),犁头草(《本草求原》),老鼠尾(《广州植物志》),大叶半夏(《广西药植图志》),犁头七(《陆川本草》),土半夏(《闽南民间草药》),三角青、山半夏、小独脚莲、土巴豆、药狗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芋头七、百步还原(《云南中草药》)。药材基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犁头尖的全草或块茎。秋季采收。化学成份: 块茎含生物碱、甾醇。犁头尖的生态分布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叶具长柄;戟形或深心状戟形,长4~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至矩圆形,广歧,边全缘或近3裂。花序柄长2.5~5厘米或更长;佛焰苞下部绿色,管状,管长1.5~2厘米,上部扩大而成一卵状披针形、深紫色的苞片,长12~18厘米,下部宽4~5厘米,上部极狭,有时旋扭;肉穗花序深紫色,子房数列,在花序的基部,接着有数列短而锥尖、直立的中性花,再隔6~8毫米,为数列无柄花药;附属体线形,长10~13厘米。浆果倒卵形,长约6毫米。花期夏季。资源分布: 喜生于空旷的湿地上。分布我国南部。犁头尖的药用信息性味: 《闽南民间草药》:苦辛,温,有毒。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磨涂。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乳痈,疗疮,瘰疬,疥癣。①《生草药性备要》:散大疮,消恶毒,去腐肉生新,又能止血。治鱼口便毒,捶烂醋煮敷之,冷则又换。②《陆川本草》:止血散毒。治乳痈,金疮出血。③《实用中草药》:消肿解毒,散瘀止血。治外伤出血,蛇头疔,癣疮,蛇咬伤,跌打损伤,血管瘤。用药禁忌: ①《南宁市药物志》:孕妇禁用。②《闽南民间草药》:内服鲜块茎,须用食物包裹,否则引起口腔粘膜起泡。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一鲜犁头草块茎,去外皮,切一片包盐菜叶或桂圆内服下。(《闽南民间草药》)二鲜犁头尖全草适量,加黄酒少许,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②治瘰疬:犁头草适量,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③治蛇头疔:犁头尖鲜块茎,调雄黄少许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④治外伤出血:一犁头草适量,捣烂,敷伤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二芋头七,研末,撒布患处。(《云南中草药》)⑤治蛇咬伤:鲜犁头草全草,洗净,捣烂敷。(《闽南民间草药》)⑥治面颈生癣:犁头草适量,用醋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⑦治胼胝:鲜犁头草块茎,捣烂敷之。(《闽南民间草药》)出处: 《本草求原》摘录: 《*辞典》

梨口尖中草药

3,中药梨头草还叫什么名字

犁头草,别名心叶堇菜、玉如意、紫花地丁等。其实你可以百度的,百度上那些可以信任的,谢谢采纳!!!
犁头草又名即是地丁草或紫花地丁。

梨口尖中草药

4,梨头草是怎样的

犁头草,中药材名。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犁头草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治痈疽,疔疮,瘰疬,乳痈,外伤出血。①《植物名实图考》:根:治火症,功同地丁。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消肿,解毒。来源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犁头草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归经《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疔疮,瘰疬,乳痈,外伤出血。①《植物名实图考》:根:治火症,功同地丁。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消肿,解毒。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主根粗短,白色。叶丛生,长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2~6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下面稍带紫色,两面及叶柄稍有毛或无毛;托叶白色,具长尖,有稀疏的线状齿;叶柄长2~8厘米,上端有狭翅。花梗长6~12厘米,中部有线状小苞片2枚。花两性,花萼5,披针形,长5~7毫米,附属物上常有钝齿;花瓣5,紫色,倒卵状椭圆形,长约1.5厘米,距长约7毫米;雄蕊5;子房上位,1室,柱头三角形凸状。蒴果长圆形,裂瓣有棱沟,长6~10毫米。花期4月。果期5~8月。分布区域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湾等地。生长环境生长于山野、路旁向阳或半阴处。药材性状本品在华东地区作紫花地丁入药。参见紫花地丁条。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捣汁或入丸剂。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相关配伍①治瘩背:瘩背草根,打烂加糖或红胡椒拌敷患处;并在周围用面飞沫作围。(《南京民间药草》)②治痈疽疔疮,无名肿毒:鲜犁头草、鲜野菊花叶各等量。同捣烂,敷患处;或鲜犁头草全草,加白糖少许,捣敷亦可,每日换一次。同时捣汁一酒杯内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③治痈肿、疔疮、攘疬、乳痈、指疔:鲜犁头草捣烂敷;或晒干研末,鸡蛋白调敷,一日换一、二次。④治疔疮:犁头草研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丸,开水送下。⑤治妇人产后瘀血痛如刀刺:鲜犁头草一两,切碎,鸡蛋两个同搅和,加油略炒,再加水煎服。⑥治毒蛇咬伤;鲜犁头草捣烂敷患处,一日换一、二次。(③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⑦治外伤出血:犁头草、酢浆草各适量,捣烂,外敷患处,纱布加压包扎;或单用犁头草捣敷。(江西《草药手册》)⑧治盐卤中毒:鲜犁头草捣汁二酒杯,开水冲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临床应用①治疗白喉取犁头草1两,小叶金钱草5钱,洗净、切碎、捣烂,用开水和适量砂糖搅拌成糊状,纱布过滤,取汁内服,每日2~3次,直至痊愈。治疗13例,均有一定疗效。疗程最长10天,最短4天。治程中禁食油腻。②治疗疖痈取鲜犁头草和少量酢浆草洗净捣烂如泥,外敷局部。治疗疖肿30例,一般炎症比较局限、全身症状不明显者,敷药1~2次炎症即可消失而痊愈;若有全身症状者,敷后症状亦可减轻或消失。约80%以上的病例敷药1~2次后,因炎症局限化而疮口顶部破溃,露出一个脓头;此时可将脓头取出,疮口引流,再用犁头草捣敷:疮口肉芽生长后改用犁头草干粉撒布,外敷凡士林纱布。每日换药1次,一般2~4次可愈。治疗期间忌食雄鸡、鲤鱼及母猪肉。有报道,单用犁头草捣敷患处,治疗外伤感染19例,大多在2~3天内痊愈。③治疗角膜实质炎及匐行性角膜溃疡取鲜犁头草洗净捣成糊状,加2~4倍生理盐水拌匀,用消毒纱布反复过滤。以滤液滴眼,1~2小时1次,外加眼垫。亦可用犁头草糊加鲜鸡蛋白少许调匀外敷患处,或将犁头草晒干研粉用鸡蛋清调匀外敷,均每日1~2次。治疗角膜实质炎7例,先用犁头草液滴眼,好转后改用犁头草糊加蛋清外敷。结果痊愈5例,好转2例。视力恢复时间,多数在20~70天内;角膜混浊消退时间在30~120天内。匐行性角膜溃疡,大都用犁头草糊加鸡蛋清外敷。治疗19例,除3例尚留小白点外,其余都恢复原状。此外,用犁头草与野菊花、连翘制成复方注射液,治疗扁桃体炎、肺炎、盆腔炎等有较好效果。相关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根:治火症,功同地丁。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消肿,解毒。

5,请问你们知道月家病吗那个要怎么治疗啊听说中药绛梨

月家病的俗称叫月子病,绛梨木子确实能治疗这病,中药店应该都有卖,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达5米。幼枝灰褐色,无毛或有微柔毛,对生或近对生,顶端成刺状。叶常对生,或互生、集生于短枝顶端,薄纸质,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8厘米,宽2~4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仅脉腋处有髯毛,边缘有圆锯齿,侧脉3~5对。叶柄长0.8~1.5厘米,有短柔毛或近无毛。花单性,绿色,成聚伞花序或簇生于短枝;花萼4裂;花瓣4;雄蕊4。核果球形,成熟后黑色,直径0.7~0.9毫米,有2核。种子宽倒卵形,背面有纵沟。花期5~6月。 治月子病的验方:治月家病:绛梨木子二两。捣碎熬水服三次。服后出现便泻,泻后用二钱,盛入鸡腹内炖服。我插入这要的图片给你看看

6,带梨字的中草药有哪些

治疗炎症,有一些清热解毒的功效!但不是很好!
1.白梨 乔木,高达5-8m。树冠开展;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二年生的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叶柄长2.5-7cm;托叶膜质,边缘具腺齿;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cm,宽3.5-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带刺芒尖锐齿,微向内合拢,初时两面有绒毛,老叶无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直径4-7cm总花梗和花梗幼时有绒毛,花梗长1.5-3cm;花瓣卵形,长1.2-1.4cm,宽1-1.2cm,先端呈啮齿状,基部具短爪;雄蕊20;长约花瓣的一半;花柱5或4,离生,无毛。果实卵形或近球形,微扁,褐色。花期4月。果期8-9月。2.沙梨 本种与白梨的区别为:叶片基部圆形或近心;果实褐色。花期4月,果期8月。3.秋子梨 本种与2种的区别为:叶形大,长5-10cm,宽4-6cm,叶边刺芒长;花柱5;果实黄色,果梗长1-2cm。花期5月,果期8-10月。
梨皮。。。。

7,这个可以治疗咳嗽是什么药材叫什么名字

牙齿松动多因胃热或虫积所致。齿龈淡红而润泽,胃气充足,气血调匀之源。 注意饮食营养平衡,多吃蔬菜水果。多食蔬菜及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辛辣,冷凉食物。不吃过或过热的食物 牛膝12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黑豆60克,粳米100克。将各物分别用水洗净,地黄切碎,加适量清水煮成粥,去牛膝、地黄的药渣,用少许盐调味随意食用。适宜体虚正气弱的老年患者食用。 或者直接喝德脯的杯齿灵茶最好,巩固牙齿,保护牙龈。
不知道,没见过,不懂,咳索还是用大白梨,把上边切一块,当盖子,然后把梨的心挖出,然后放入冰糖,把梨的盖子盖上,放锅里蒸,然后连梨带汤都吃了,喝了,这样治咳索,不知道,没见过,不懂,咳索还是用大白梨,把上边切一块,当盖子,然后把梨的心挖出,然后放入冰糖,把梨的盖子盖上,放锅里蒸,然后连梨带汤都吃了,喝了,这样治咳索,不知道,没见过,不懂,咳索还是用大白梨,把上边切一块,当盖子,然后把梨的心挖出,然后放入冰糖,把梨的盖子盖上,放锅里蒸,然后连梨带汤都吃了,喝了,这样治咳索,不知道,没见过,不懂,咳索还是用大白梨,把上边切一块,当盖子,然后把梨的心挖出,然后放入冰糖,把梨的盖子盖上,放锅里蒸,然后连梨带汤都吃了,喝了,这样治咳索,不知道,没见过,不懂,咳索还是用大白梨,把上边切一块,当盖子,然后把梨的心挖出,然后放入冰糖,把梨的盖子盖上,放锅里蒸,然后连梨带汤都吃了,喝了,这样治咳不知道,没见过,不懂,咳索还是用大白梨,把上边切一块,当盖子,然后把梨的心挖出,然后放入冰糖,把梨的盖子盖上,放锅里蒸,然后连梨带汤都吃了,喝了,这样治咳索,,不知道,没见过,不懂,咳索还是用大白梨,把上边切一块,当盖子,然后把梨的心挖出,然后放入冰糖,把梨的盖子盖上,放锅里蒸,然后连梨带汤都吃了,喝了,这样治咳索,

8,肉里有梨头尖的毒 怎么回事

别名: 芋头草、小野芋(《生草药性备要》),犁头草(《本草求原》),老鼠尾(《广州植物志》),大叶半夏(《广西药植图志》),犁头七(《陆川本草》),土半夏(《闽南民间草药》),三角青、山半夏、小独脚莲、土巴豆、药狗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芋头七、百步还原(《云南中草药》)。药材基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犁头尖的全草或块茎。秋季采收。化学成份: 块茎含生物碱、甾醇。犁头尖的生态分布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叶具长柄;戟形或深心状戟形,长4~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裂片卵状披针形至矩圆形,广歧,边全缘或近3裂。花序柄长2.5~5厘米或更长;佛焰苞下部绿色,管状,管长1.5~2厘米,上部扩大而成一卵状披针形、深紫色的苞片,长12~18厘米,下部宽4~5厘米,上部极狭,有时旋扭;肉穗花序深紫色,子房数列,在花序的基部,接着有数列短而锥尖、直立的中性花,再隔6~8毫米,为数列无柄花药;附属体线形,长10~13厘米。浆果倒卵形,长约6毫米。花期夏季。资源分布: 喜生于空旷的湿地上。分布我国南部。犁头尖的药用信息性味: 《闽南民间草药》:苦辛,温,有毒。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磨涂。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乳痈,疗疮,瘰疬,疥癣。①《生草药性备要》:散大疮,消恶毒,去腐肉生新,又能止血。治鱼口便毒,捶烂醋煮敷之,冷则又换。②《陆川本草》:止血散毒。治乳痈,金疮出血。③《实用中草药》:消肿解毒,散瘀止血。治外伤出血,蛇头疔,癣疮,蛇咬伤,跌打损伤,血管瘤。用药禁忌: ①《南宁市药物志》:孕妇禁用。②《闽南民间草药》:内服鲜块茎,须用食物包裹,否则引起口腔粘膜起泡。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一鲜犁头草块茎,去外皮,切一片包盐菜叶或桂圆内服下。(《闽南民间草药》)二鲜犁头尖全草适量,加黄酒少许,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②治瘰疬:犁头草适量,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③治蛇头疔:犁头尖鲜块茎,调雄黄少许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④治外伤出血:一犁头草适量,捣烂,敷伤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二芋头七,研末,撒布患处。(《云南中草药》)⑤治蛇咬伤:鲜犁头草全草,洗净,捣烂敷。(《闽南民间草药》)⑥治面颈生癣:犁头草适量,用醋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⑦治胼胝:鲜犁头草块茎,捣烂敷之。(《闽南民间草药》)出处: 《本草求原》摘录: 《*辞典》
搜一下:肉里有梨头尖的毒 怎么回事

9,请问这植物书名叫什么老家俗称刺果子

刺梨 (《纲目拾遗》) 【异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 【植物形态】刺梨,又名:送春归(《宦游笔记》),缫丝花。 落叶灌木,高约1米。 多分枝,遍体具短刺,刺成对生于叶之基部。 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着生于两刺之间;叶柄长1.5~2.5厘米,具条纹;托叶线形,大部连于叶柄上,边缘具长尖齿及缘毛;小叶通常7~11枚,对生,长倒卵形至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先端尖或圆形,基部阔楔形,两面无毛;无柄。 花两性,单生于小枝顶端,淡红色有香气;花萼5,基部连合成简状,围包雌蕊,上端膨大而成花盘,表面密被细长刺针;花瓣5,广倒卵形,顶端凹入,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外围,有毛,长出于萼筒口;雌蕊多数,着生于萼筒基部,柱头头状。 果实偏球形,被有密刺,成熟时为黄色,内含多数骨质瘦果,卵圆形,先端具束毛。 花期4~7月。 生长于中山及低山地区的沟旁、路边或灌木林旁。 分布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等地。 本植物的根(刺梨根)、叶(刺梨叶)、花(刺梨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宦游笔记》:味甘而酸涩。 【功用主治-刺梨的功效】健胃,消食。 治食积饱胀。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胃,消食积饱胀,并滋补强壮。 ②《四川中药志》:解暑,消食。 【用法与用量】内服:生食或煎汤。
刺梨
刺梨 刺梨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又名茨梨、木梨子,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是鄂西山区的天然野果。其每年的收获期不足30天。 刺梨为野生小灌木,四至六月开粉红色、红或深红色的花,夏花秋实。果实多为扁圆球形,横径一般为二至四厘米,八至九月果实成熟,黄色,有时带红晕。果肉脆,成熟后有浓芳香味。果皮上密生小肉刺,俗称之为“刺梨”。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百克鲜果的可含部分一般含维生素C二千毫克,因此被称之为“维C之王”;单宁五百至一千毫克;含酸一至二克;总糖量一般四克左右。 刺梨-保健功效: 增强机体对传染的抵抗力,防癌抗癌,治疗坏血病,排铅作用,抗衰老 ,治疗脚气病;治疗口腔炎症;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及治疗夜育症;健脾助消化解疼痛. 刺梨-药用价值 刺梨的药用价值很高,其花、叶果、籽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特别是刺梨富含超氧化物岐化酶(简称SOD),SOD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衰、防癌作用的活性物质,还具有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在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各种肿瘤疾病防治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刺梨的果实同时也是加工保健食品的上等原料,成熟的刺梨肉质肥厚、味酸甜、果实富含糖、维生素、胡萝卜素、有机酸和20多种氨基酸、1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过氧化物歧化酶。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极高,是当前水果中最高的,每100克鲜果中含量841.58~3541.13毫克,是柑橘的50倍,猕猴桃的10倍,具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 刺梨果实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其味酸、涩、平;消食健脾,收敛止泄;用于治疗积食腹胀、痢疾、肠炎、维生素C缺乏症等,刺梨汁还具有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内合成并具有防癌作用;对治疗人体铅中毒有特殊疗效。 刺梨提取物中有效成份维生素C,有抗衰老、延长女性青春期等作用! 刺梨果实可加工果汁、果酱、果酒、果脯、糖果、糕点等。刺梨也是一种很好的观赏花卉和绿篱植物。 在上个世纪的1996年,刺梨果实价格一度飑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风靡医药界的三株口服液也采用的有刺梨提取物成份!
蔷薇科植物缫丝花的果实刺梨,又名茨梨、木梨子,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
刺梨
刺梨.果皮上密生小肉刺,俗称之为“刺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