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一枝间,中药一枝莲有什么功效

中草药一枝间,中药一枝莲有什么功效

本文目录一览中药一枝莲有什么功效2,新疆常见中草药的种类及用途3,一枝蒿和二郎剑是同一种草药吗4,活血化瘀的中草药有哪些啊怎么吃5,中草药有一支线吗谢谢6,中药一支蒿7,一枝蒿的药用价值8,请问中药一枝箭的功效及用法是什麽9,一枝蒿的性……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一枝莲有什么功效

消炎 解毒 清热

中草药一枝间

2,新疆常见中草药的种类及用途

新疆一支蒿:【别名】一支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岩蒿Artemisia rupestri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晒干。 【性味归经】辛,微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胃痛,胃胀,痛经;外用治痔疮出血,无名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备注】据谓本品经药理试验认为有抑制癌细胞能力。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新疆雪莲:【别名】雪荷、塔格来依力斯[维语]【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 et Kir. ex Maxim.,以全草入药。夏季开花时采收,阴干。【性味归经】微苦,热。有毒。【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散寒除湿,强筋助阳。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肺寒咳嗽,小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阳痿。【用法用量】 2~5分,水煎或泡酒服。【注意】孕妇忌服。【备注】(1)本品有毒,过量后可出现大汗淋漓。注意用量,避免发生中毒事故。【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草(《本经》)【异名】藐、茈草(《尔雅》),紫丹、紫苭(《本经》),地血(《吴普本草》),茈蔰(《广雅》),紫草茸(《小儿药证直诀》),鸦衔草(《纲目》),紫草根(《现代实用中药》),山紫草(《江苏植药志》),红石根(《辽宁经济植物志》)。【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植物形态】①紫草多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根直立,圆柱形,略弯曲,常分歧,外皮暗红紫色。茎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歧,全株被粗硬毛。叶互生,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约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聚伞花序总状,顶生;花两性;苞片叶状,两面具粗毛;花萼短筒状,5深裂,裂片狭渐尖;花冠白色,花冠管短,先端5裂,喉部具有5个鳞片状附肢,基部具有毛状物;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短或无;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线形,柱头球状,浅裂。小坚果直立,卵圆形,淡褐色。种子4枚,卵圆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于山野草丛中、山地阳坡及山谷。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徽、广西、贵州、江苏等地。②新藏假紫草多年生草本,高25~35厘米,全株被白粗硬毛。根直生,略呈圆锥形,支根常数个扭转在一起。茎直立,单一或基部两歧,被长硬毛。根生叶丛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全缘,黄绿褐色;茎生叶互生,较短小,无柄。蝎尾状聚伞花序密集于茎顶,花两性;苞片线状披针形,具硬毛;花萼短筒状,裂片5狭窄叶状,与花冠等长或超出;花冠长筒形,紫色或淡紫色,长达1.5厘米,裂片5,椭圆形,外侧略被白毛,喉部与基部光滑;雄蕊5,花丝短或无;子房上位,花柱纤细,柱头球形,2深裂。小坚果阔卵形,淡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生长于高山野草丛中或向阳坡地。分布新疆、西藏、甘肃等地。③滇紫草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根直立,圆柱形,质坚硬,外皮暗红紫色。茎单一,直立,无柄;基生叶狭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约20厘米,宽约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被糙伏毛,叶背中脉被长硬毛;上部叶渐小,披针形。蝎尾状聚伞花序呈圆锥形;花两性;萼筒几全裂,裂片线形至披针形;花冠筒状,红色,长约1.4厘米,先端5浅裂,裂片呈三角形,反卷;雄蕊5,花药5个相连包围花柱,基部楔形,花丝短,被白色柔毛;子房上位,深4裂,花柱露于花冠之外。小坚果卵形,淡褐色。花期初夏。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及西藏、四川、贵州。【采集】4~5月或9~10月间挖根,除去残茎及泥土(勿用水洗,以防退色),晒干或微火烘干。【药材】①硬紫草为紫草的干燥根,呈扭曲的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长约7~15厘米,直径约0.7~2厘米,根头部具茎残基,常有侧根。表面暗紫色,粗糙,有纵沟,皮部薄,稍有鳞片。质硬而轻脆,易折断,断面片状,皮部深紫色,与木部之间有裂隙或呈小圆孔状,木部较明显,黄白色。气特殊,味微甘而酸。主产东北、湖北、湖南等地。②软紫草为新藏假紫草的根,呈不规则圆柱形,略扭曲,长约7~20厘米,直径约1~2.5厘米。表面暗紫色。顶端有茎基。皮部极疏松,成条状的鳞片,常十几层重重相迭,易剥落成不整齐的条状碎片。质松软而轻,易折断,断面成片状,木部不明显,黄白色,成环状,中心有暗紫色的大形髓。气特殊,味微酸。主产新疆。③滇紫草为滇紫草的根除去外皮的木部,亦称硬紫草,圆柱形,长约15厘米,直径1~2厘米。下部长分歧。表面紫褐色,被暗紫色粉末,具扭曲的纵皱。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状,木部黄白色而稍紫,髓部紫色。气微弱,味微酸。滇紫草皮:为滇紫皮的根皮,呈不规则的碎片,长约0.5~5厘米,宽约0.5~2厘米,常数层相迭。表面紫褐色、内面平滑。质脆易断。气弱,味淡。主产云南。此外尚有:①天山紫草,与新藏假紫草近似,植株较矮小,聚伞花序呈簇生状。分布新疆。②帕米尔假紫草,根较粗大,茎多分枝;叶线状披针形;花冠长筒状,黄色,喉部有紫斑。分布新疆昆仑山。③假紫草,又名:内蒙紫草。高9~22厘米。茎单一或多枝。叶片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1~1.5厘米,宽0.2~0.6厘米。总状花序,花冠黄色,裂片具紫斑。分布内蒙古、甘肃、新疆。④长花滇紫草,与滇紫草近似而矮小,高15~30厘米。花冠约3厘米。分布西藏。上述植物的根均作紫草入药。【化学成分】紫草根含乙酰紫草醌、异丁酰紫草醌、β,β-二甲基丙烯紫草醌、β-羟基异戊酰紫草醌、3,4-二甲基戊烯-3-酰基紫草醌。新藏假紫草根含β-羟基异戊酰紫草醌、3,4-二甲基戊烯-3-酰基紫草醌。【药理作用】①避孕作用紫草根(日产)乙醇提取液100毫克/100克、30%紫草根粉末混合食喂饲动物均可抑制大鼠动情期,根中提出的色素则无效。云南产紫草50%的糖浆剂,给予小白鼠口服1个月,能明显抑制其动情期,停药2个月后可恢复;并能抑制小鼠盛誉率。正常小鼠连续口服紫草两个月,卵巢明显减轻,子宫及垂体则轻微减轻,但对其他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的重量无明显影响。油剂对去卵巢的小白鼠,阴道涂片未出现角化细胞,子宫重量亦不增加,说明无雌激素样作用。欧产紫草叶的提取物能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此影响不在干扰激素的合成,而是影响其释放。新藏假紫草、广西紫草、紫草根(品种均未注明)口服降低小白鼠的生育率,并有明显抗垂体促性腺激素及抗绒毛促性激素的作用,而紫草醌则明显无效。国外所产路边紫草50%的醇浸出掖,能降低小白鼠的生育率,使正常小白鼠的动情间期延长,如再注射雌酮或促性激素仍可引起动情期;对未成熟的雄性或雌性小鼠,可引起性器官、胸腺、垂体重量减轻,生长发育延缓,此有效成分大部分在花、种子、叶、根中。其作用原理为抑制了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形成,特别是抑制了黄体生成素,也可能是它使上述激素直接失去活性,即所谓"灭能"的作用。②抗菌、抗炎作用紫草对京科68-1病毒试管内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灵杆菌亦能抑制。前苏联产紫草的酊剂对化脓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加速上皮生长以及治疗烧伤。日本产紫草根的乙醚或水提取物口服或局部应用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皮内色素渗出法);口服提取物100毫升/公斤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后肢浮肿与布他酮有同样的抑制效力,紫草醌及乙酰紫草醌亦有同样的抗炎作用。局部应用可促进创伤愈合。紫草根与当归制成之紫云膏比单味药效果好。紫草水煎剂对小白鼠结核病有一定疗效。但对豚鼠无效。用平皿法试验能抑制多种真菌。紫草膏可用于颜面癣。③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新疆软紫草(太原市购得,品种未确定)煎剂对健康家兔及蟾蜍之离体或整体心脏,皆有明显的兴奋作用,此作用与煎剂中含钙有关。在全身麻醉下静脉或肌肉注射此煎剂,能使近半数动物(兔、犬、猫)血压急剧下降,甚至死亡,但不麻醉或口服者无此严重反应。对蟾蜍内脏血管及兔后肢、离体兔耳灌流皆无影响。④抗肿瘤作用据报道,紫草根对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有一定的疗效。用美蓝试管法初筛,紫草根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极轻度的抑制作用。紫草可减少(鼠)自发性乳癌的发病率。⑤其他作用新疆软紫草煎剂对兔有缓和的解热作用,对家兔离体子宫及小肠平滑肌有不恒定的兴奋作用,口服煎剂能加强小肠的紧张性与收缩,静脉注射则无此反应。紫草叶提取物可使兔血糖下降,增加豚鼠肠管张力,对大鼠无利尿作用。【毒性】以云南紫草糖浆5~15克/公斤喂饲小鼠2个月,一般食欲与活动正常,体重改变不明显,病理解剖除垂体、卵巢、子宫重量减轻外,其他如甲状腺、肾上腺的重量均无改变,在显微镜下检查所有组织,均未观察到组织上的病理改变。30%新疆紫草喂饲小鼠,1周内体重减轻30%左右,15天内有40%死亡;用根粉5克/公斤给家兔灌胃,3天后尿色深紫,尿中出现蛋白和红细胞,并有腹泻,停药两天后症状消失。【炮制】硬紫草:洗净,润透,切片,晒干。软紫草:拣去杂质,去苗,剪断。骆驼蓬 骆驼蓬(《新疆中草药手册》)【异名】苦苦菜(《陕西中草药》),骆驼蒿、臭草、臭牡丹、沙蓬豆豆(《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阿地热斯忙(维名),乌姆希-乌布斯(蒙名)。【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蓬的全草。【植物形态】骆驼蓬多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全株有特殊臭味。根肥厚而长。茎由基部四散分枝,下部平卧,上部斜生,茎枝圆形有梭。叶互生,2~3回羽状全裂,基生叶无柄,通常3出,裂片披针状线形;托叶刺毛状。花单生,与叶柄对生;白色或浅黄绿色,径约2厘米;萼片5;花瓣5,倒卵状矩圆形;雄蕊15,花丝近基部宽展;花盘杯状;于房3室,花柱3。蒴果球形,3裂,3室。种子三棱状肾形,褐色。花期6月。果期7~8月。生于路旁、河岸、戈壁滩等干旱处。分布河北、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本植物的种子(骆驼蓬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采集】夏、秋割取全草,鲜用或切段晒干。【化学成分】含l-鸭嘴花碱、dl-鸭嘴花碱、鸭嘴花酮碱、脱氧鸭嘴花酮碱、哈尔明碱、脱氧鸭嘴花碱、还含鸭嘴花定碱、鸭嘴花醇碱、鸭嘴花胺碱等生物碱。另含鸭嘴花酸。在开花期间,地上部分含生物碱量最大(5.770%),主成分为鸭嘴花碱,含量2.842%,哈尔明碱和骆驼蓬碱(又称哈梅灵Harmaline)的含量则少得多。根中生物碱含量最高时在抽芽期(1.920~2.140%)和生长季节之末(1.926~2.310%),含量最低在花期(1.588~1.697%)和种熟期(1.526~1.874%),根中生物碱的主成分为哈尔明碱(52~81%)和哈梅灵(15~39%)。籽苗和愈合组织中尚有路因碱甙。【性味】辛苦,凉,有毒。①《陕西中草药》:"酸甘,平。"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辛微苦,凉,有毒。"【功用主治】宣肺气,祛风湿,消肿毒。治咳嗽气短,风湿痹痛,皮肤瘙痒,无名肿毒。 赤芍—新疆芍药 赤芍—新疆芍药 RadixPaeoniaeSinjian-gensis (英) XinjiangPeonyRoot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新疆芍药paeoniasinjiangensisK.Y.Pan 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全体无毛。根圆柱形,多分枝。茎高40~80cm。2回三出复叶,叶片轮廓阔卵形;小叶羽状分裂,裂片狭披针形,全缘;叶柄长1~5cm。花红色单生茎顶;萼片5,卵形,苞片3~5,披针形;心皮2~4(~5);骨突果卵状,种子黑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林下。主产新疆。 【采制】 春、秋挖根,去净残质后晒干。 【性状】 根呈圆柱形,稍扭曲,直径0.5~4cm。表面灰褐色,皱缩,可见须根痕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时可见栓皮脱落形成的片状斑痕。质硬而脆,断面黄白色、淡紫色;皮部窄,有时与木部分离,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时木部的放射状纹理间有裂隙。气香、昧微甜、涩。 【化学成分】含芍药甙(paeoniflorin),另含少量的羟基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芍药内酯甙(aibiriorin)及苯甲酸。 本品在新疆作赤芍用。 【附注】 赤芍主为芍药P.lactifloraPall.的根。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吐血衄血、经闭腹痛及冠心病心绞痛。新疆木通 新疆木通(《新疆中草药手册》)【异名】天山木通、花木通,青格力克(维名)。【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西伯利亚铁线莲的茎枝。【植物形态】西伯利亚铁线莲多年生藤本,常以叶柄攀援在树上及其他灌木上,通常长3~5米。茎木质化,有膨大的节,中部茎常具六棱。叶对生,三出复叶,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缘有锯齿。花白色或黄白色。瘦果扁圆形,具白色冠毛。生于山地林中及灌木丛中。分布内蒙古、新疆等地。【性味】味苦,性微寒,无毒。【功用主治】清心火,泄湿热,通血脉。【选方】①治尿道炎,小便不利:新疆木通二钱,九节菖蒲三钱,冬葵子一两,牛膝五钱。水煎服。恶寒者加防风三钱。②治急性膀胱炎,尿血,尿道涩痛:新疆木通二钱,金银花三钱,焦栀子三钱,知母三钱,黄柏二钱,车前子三钱,茯苓三钱,萆薢二钱,甘草梢一钱五分。水煎服。

中草药一枝间

3,一枝蒿和二郎剑是同一种草药吗

二郎剑为菊科植物长穗兔耳风的全草,散瘀清热,止咳平喘,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毒蛇咬伤,肺热咳嗽,哮喘。一支蒿的别名:蜈蚣草(《分类草药性》),乱头发(《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支蒿、飞天蜈蚣(《贵阳民间药一枝蒿草》),羽衣草(《贵州草药》),千条蜈蚣(江西《草药手册》),锯草(《内蒙古中草药》)。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岩蒿的全草。
也许是的。

中草药一枝间

4,活血化瘀的中草药有哪些啊怎么吃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一般仅作为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 (1)对于疼痛症状难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 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如地塞米松0.毫克,每日次,口服;支痛片0。5克,每日3次口服; 或者可用解痉镇痛酊外涂,以缓解局部疼痛。尽量减轻患 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复治疗方法。 (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这不仅是引起剧烈 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继发性蛛网膜粘连。为了消除局部的反应性水肿,可静脉滴注类固醇类药物,吕服双氢克尿塞等 利尿剂,静脉加压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3)对于在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发生 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特别是老年患 者,可以服用硫酸软骨素A(康得灵),每日3次,每次8~12片,连服1个月左右;或者可用复方软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当于生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当于生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与硫酸软骨素A 相同。若患 者患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可用维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史,根据丸剂的剂量不同(有10毫克、20毫克、100毫克3种)分1次或3 次口服。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按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可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近年来,对于血瘀的实质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血瘀证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各异,涉及病种很多,但一般均有血液“浓、粘、凝、聚”的倾向。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等浓度增高等。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和血浆比粘度增加。凝,指血液的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对各种因素(如二磷酸腺苷等)诱导的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由于上述种种变化,故血瘀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微循环障碍。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微血管血液循环。祖国医学早有“久病入络为血瘀”的理论,现代研究表明,血瘀患者一般均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如微血流缓慢和瘀滞,甚至血管内凝血,微血管变形(管襻扭曲、畸形、顶端扩张等):微血管周围渗血和出血;微血管缩窄或闭塞等。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瘀患者大多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某个器官或部位的循环障碍,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流量降低,如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障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血瘀患者肢体循环障碍;缺血性中风的血瘀患者脑循环障碍;慢性肝炎的血瘀患者肝循环障碍。有些血瘀患者还表现心功能异常,如冠心病、红斑狼疮、视网膜中央动静脉栓塞等的血瘀患者都有心脏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等异常。除上述三种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外,血瘀证同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纤维组织代谢障碍等可能也有一定关系。活血化瘀药的药理可归纳如下:(1)改善血流动力学:活血化瘀药一般都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22种活血化瘀药对狗股动脉血流量和血管阻力的影响,可见它们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除苏木外,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各个活血化瘀药,扩血管作用的主要部位不同,如22种活血化瘀药对股动脉的扩张作用,以穿山甲、水蛭、益母草、莪术、桃仁的作用较突出,其中除益母草外,其他均属破血散结药,说明在活血化瘀药中,对于股动脉,以破血散结药的扩血管作用最强。但研究也说明,延胡索、丹参、川芎等则对冠状动脉的扩张作用更为突出。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典型的血瘀症状,大致包含在“真心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畴中。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疗效。已证明许多活血化瘀药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的作用,如川芎、丹参、毛冬青、红花、益母草、当归、赤芍、延胡索等;由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复方如赤芍、丹参、川芎、红花、降香组成的冠心2号方,由鸡血藤、丹参组成的鸡血藤丹参方,由丹参、郁金、鸡血藤、乳香、没药、血竭组成的通脉灵,由蒲黄配伍五灵脂组成的失笑散等,都具有类似或更强的作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往往具有血瘀的见证,如肝区刺痛,痛处固定、皮肤黝黑、腹内痞块以及蜘蛛痣、肝掌等。肝区高频阻抗图证明,这类血瘀患者肝区搏动性血流量常低于健康人,流出阻力则高于健康人。经活血化瘀治疗,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肝区搏动性血流量增加,流出阻力减小。脑血管疾病的血滚患者,脑血流量降低,经活血化瘀治疗,常见脑循环改善。此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血瘀患者,经活血化瘀治疗后,也见病变器官血流量增加。(2)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①改善血液流变学。活血化瘀药及其复方一般均能改善血瘀患者血液的浓、粘、凝、聚状态,其中以养血活血和活血祛瘀类作用更为明显。各种不同原因的血瘀证,经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好转。②抗血栓形成。血瘀证常表现为血栓闭塞性疾病,如心肌粳塞、脑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视网膜血管阻塞等。实验证明,许多活血化瘀药都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因而对上述疾病有良好疗效。活血化瘀药给实验动物煎服后,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可见益母草、赤芍、当归、三棱、莪术都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泽兰也有一定作用。血栓形成过程,首先是迎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随后启动凝血机制,在各种凝血因子参与下,形成纤维蛋白,最终导致血栓形成。根据现有资料,活血化瘀药抗血栓形成主要作用于以下几个环节: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瘀患者血液的浓、粘状态,引起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在血管内膜损伤处粘着,活血化瘀药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减少了血小板的粘着和聚集。此外,活血化瘀药可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从另一方面抑制血小板聚集,如赤芍、鸡血藤、当归(体外试验)都能非常显著地抑制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其他如川芎、红花、益母草、水蛙、三棱、莪术、虻虫、土鳖虫、延胡索、五灵脂等都有这种作用。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复方也有类似作用,如冠心病人股用冠心2号方后,血小板聚集性明显下降。有的药物且能使已聚集的血小板发生解聚,如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活血化瘀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血小板内的cAMP是调节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一个重要物质,血小板内cAMP含量增高能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血栓烷A2(TXA2),后者是个强烈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物。已发现冠心2号方、川芎嗪等都能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赤芍则可能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TXA2所必需的环加氧酶而使TXA2的合成减少。增加纤溶酶活性。某些活血化瘀药还可通过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 溶解而发挥其抗血栓形成作用。如益母草、红花有效成分红花黄素和活血化瘀宫外孕方(I号方由赤芍、丹参、桃仁组成,2号方再加三棱、莪术)等都有这种作用。(3)改善微循环:血瘀患者常表现有微循环障碍,如冠心病、脉管炎、子官内膜异位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硬皮病等,都普遍存在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瘀证明显的微循环障碍的程度也较严重。实验证明,许多活血化瘀的方、药都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如川芎、丹参、蒲黄、姜黄、红花、当归、益母草以及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复方如冠心2号方、川红(川芎、红花)注射液、通脉灵等都有类似作用。活血化瘀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微循环障碍改善的情况。冠心病人经活血化瘀治疗(如当归、红花、姜黄、冠心2号等)后,不仅冠脉流量增加,而且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也增加,这是从另一角度反映心脏微循环改善。活血化瘀药改善微循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改善微血流。治疗后微循环改善常首先表现为微血流改善,使流动缓慢的血流加速,这可能主要是血液流变学特性血液的浓、粘、凝、聚倾向改善而产生的间接影响。②微血管形态改善。表现为微血管痉挛解除, 循环内红细胞的瘀滞和汇集减轻、微血管攀顶瘀血减少或消失,微血管轮廓清晰,形态趋向正常。③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微血管周围渗血减少或消失。(4)其他作用:具有活血调经功能的活血化瘀药具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如益母草、红花、蒲黄等。益母草能加强子宫收缩,其流浸膏用作产后调理药,可加速子宫复归,治疗产后子宫出血和复旧不全。红花常用于痛经、闭经、难产、产后恶露不净等妇产科疾患,故有红花“主治胎产百病”之说。研究证明,红花对各种实验动物如小鼠、豚鼠、兔、猫、狗等的子宫均呈明显收缩作用,对妊娠子宫尤为明显。蒲黄也是重要的调经药,配伍五灵脂即失笑散历来用于治疗产后血瘀,止胀痛,清除恶露。近代证明其煎剂、酚剂或醇提取物均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疼痛是血瘀的重要症状。《医林改错》说:“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血证论》说: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瘀血在上焦,……或骨膊胸膈顽硬刺痛;……瘀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痛,腰脐间刺痛,……瘀血在下焦则季胁少腹胀满刺痛”。现代研究表明,具有活血定痛功效的中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确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不同类型的活血化瘀药镇痛作用的比较,其中以祛瘀止痛类较为突出。应该指出,活血化瘀缓解疼痛不一定都通过镇痛作用。例如改善器官供血也可消除缺血器官的疼痛。活血化瘀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常用治法之一,对各种炎症的早期及不同类型的炎症浸润均有明显疗效。根据活血化瘀药治疗实验性炎症的结果推测,其抗炎作用的原理可能是由于它降低炎症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了炎性渗出;同时由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促进了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所致。此外,有些活血化瘀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抗感染作用,如丹参、赤芍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赤芍、川芎能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此外,在活血化瘀治疗某些自身兔疫往疾病如硬皮病、红斑狼疮等研究中,发现治疗这类疾病的方药对体液兔疫和细胞免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活血化瘀治疗皮肤赘疣、烧伤疤痕、组织粘连等良性组织增生的疗效研究中,发现有关方药(如通脉灵)具有抑制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的作用。·白芨 拉丁: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 药材性状:多年生草本。假鳞茎块根状,白色,肥厚,有指状分歧。茎粗壮,直立,高30-60厘米。叶3-6枚,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稀疏,有花3-8朵,花大而美丽,紫红色。花瓣3,唇瓣倒卵长圆形,深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侧裂片部分包覆蕊柱;萼片3,花瓣状。蒴果,圆柱状,上面,6纵棱突出。种子细小如尘埃。花期4月下旬-5月下旬,果熟期11月中、下旬。 有变种白花白芨,花白色,园艺品种尚有蓝、黄、粉红等色。 ·飞龙掌血 拉丁:Radix Toddaliae Asiaticae 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约30cm,直径0.5~3.5cm。表面灰棕色至灰黄色,粗糙,有细纵纹及花斑纹,有的具有多数疣状突起。栓皮易脱落,露出棕色或红棕色皮部,剥去皮部可见木质柱,纹理平直细密。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与木部界线明显,木部淡黄色,年轮显著。气微,味苦。·鬼箭羽 拉丁:Ramulus Euonymi 药材性状:枝呈细长圆形,长约40-50cm,直径O.4-1cm。表面粗糙,暗灰绿色至灰绿色,有纵皱纹及灰白色纵生的皮孔。木栓质翅4条,扁平片状,近茎处稍厚,向外渐薄,宽4—10m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红色,有微细致密纵直纹或微波状弯曲纹理,有的现横向凹纹。枝坚硬而韧,断面淡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翅质轻脆,断面平整,棕黄色,细颗粒性,气微,味微涩。 ·卷柏 拉丁:Herba Selaginellae 药材性状:卷柏 全草卷缩似拳状,3~10cm。绿色或黄绿色,向内卷曲。枝丛生,形扁而有分支,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叶片近卵形,长1.5~2.5mm,宽约1mm,先端锐尖,具长芒,放大镜下观察可见叶缘膜质状,有细尖锯齿,叶面光滑,无毛,叶脉不明显。无叶柄。全草基部丛生很多须根,浅黄棕色至棕黑色。质较脆,易折断。无臭,味淡。垫状卷柏 性状与卷柏基本相同,但须根多散生。中叶(腹叶)两行,卵状披针形,直向上排列。叶片左右两侧不等,内缘较平直。外缘常因内折而加厚,呈全缘状。 ·水红花子 拉丁:Fructus Polygoni Orientalis 药材性状:本品呈椭圆形,直径2~3.5mm,厚1~1.5mm。表面棕黑色,有的红棕色,有光泽,两面微凹,中部略有纵向隆起。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梗痕,有的有膜质花被残留。质硬。气微,味淡。·马鞭草 拉丁:Herba Verbenae 药材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纵沟,长0.5~lm;表面绿褐色,粗糙;质硬而脆,断面有髓或中空。叶对生,皱缩,多破碎,绿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3深裂,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细长,有小花多数。无臭,味苦。·川牛膝 拉丁:Radix Cyathulae 药材性状:本品呈近圆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细或有少数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甜。·苦石莲 拉丁:Semen Caesalpiniae 药材性状:种子椭圆形或长圆形,两端钝圆,长约1.2~2.2cm,直径约0.7~1.2cm,外面黑褐色或暗棕色,光滑,有的具细蜜的环状横纹或横裂纹,基部有珠柄残基,旁有小圆形的合点。质坚硬,不易破开。种皮厚约1毫米,内表面灰黄色,平滑而光泽;除去种皮,可见2片棕色肥厚的子叶,富油脂,子叶中间有浅棕色的胚芽及胚根。气微,味极苦。·白芨 拉丁: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 药材性状:多年生草本。假鳞茎块根状,白色,肥厚,有指状分歧。茎粗壮,直立,高30-60厘米。叶3-6枚,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稀疏,有花3-8朵,花大而美丽,紫红色。花瓣3,唇瓣倒卵长圆形,深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侧裂片部分包覆蕊柱;萼片3,花瓣状。蒴果,圆柱状,上面,6纵棱突出。种子细小如尘埃。花期4月下旬-5月下旬,果熟期11月中、下旬。 有变种白花白芨,花白色,园艺品种尚有蓝、黄、粉红等色。 ·飞龙掌血 拉丁:Radix Toddaliae Asiaticae 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约30cm,直径0.5~3.5cm。表面灰棕色至灰黄色,粗糙,有细纵纹及花斑纹,有的具有多数疣状突起。栓皮易脱落,露出棕色或红棕色皮部,剥去皮部可见木质柱,纹理平直细密。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与木部界线明显,木部淡黄色,年轮显著。气微,味苦。·鬼箭羽 拉丁:Ramulus Euonymi 药材性状:枝呈细长圆形,长约40-50cm,直径O.4-1cm。表面粗糙,暗灰绿色至灰绿色,有纵皱纹及灰白色纵生的皮孔。木栓质翅4条,扁平片状,近茎处稍厚,向外渐薄,宽4—10m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红色,有微细致密纵直纹或微波状弯曲纹理,有的现横向凹纹。枝坚硬而韧,断面淡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翅质轻脆,断面平整,棕黄色,细颗粒性,气微,味微涩。 ·卷柏 拉丁:Herba Selaginellae 药材性状:卷柏 全草卷缩似拳状,3~10cm。绿色或黄绿色,向内卷曲。枝丛生,形扁而有分支,枝上密生鳞片状小叶。叶片近卵形,长1.5~2.5mm,宽约1mm,先端锐尖,具长芒,放大镜下观察可见叶缘膜质状,有细尖锯齿,叶面光滑,无毛,叶脉不明显。无叶柄。全草基部丛生很多须根,浅黄棕色至棕黑色。质较脆,易折断。无臭,味淡。垫状卷柏 性状与卷柏基本相同,但须根多散生。中叶(腹叶)两行,卵状披针形,直向上排列。叶片左右两侧不等,内缘较平直。外缘常因内折而加厚,呈全缘状。 ·水红花子 拉丁:Fructus Polygoni Orientalis 药材性状:本品呈椭圆形,直径2~3.5mm,厚1~1.5mm。表面棕黑色,有的红棕色,有光泽,两面微凹,中部略有纵向隆起。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浅棕色略突起的果梗痕,有的有膜质花被残留。质硬。气微,味淡。·马鞭草 拉丁:Herba Verbenae 药材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纵沟,长0.5~lm;表面绿褐色,粗糙;质硬而脆,断面有髓或中空。叶对生,皱缩,多破碎,绿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3深裂,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细长,有小花多数。无臭,味苦。·川牛膝 拉丁:Radix Cyathulae 药材性状:本品呈近圆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细或有少数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甜。·苦石莲 拉丁:Semen Caesalpiniae 药材性状:种子椭圆形或长圆形,两端钝圆,长约1.2~2.2cm,直径约0.7~1.2cm,外面黑褐色或暗棕色,光滑,有的具细蜜的环状横纹或横裂纹,基部有珠柄残基,旁有小圆形的合点。质坚硬,不易破开。种皮厚约1毫米,内表面灰黄色,平滑而光泽;除去种皮,可见2片棕色肥厚的子叶,富油脂,子叶中间有浅棕色的胚芽及胚根。气微,味极苦。 ·茺蔚子 拉丁:Fructus Leonuri 药材性状:本品呈三棱形,长2~3mm,宽约1.5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深色斑点,一端稍宽,平截状,另一端渐窄而钝尖。果皮薄,子叶类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干漆 拉丁:Resina Taxicodendri 药材性状:呈不规则块状,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蜂窝状细小孔洞或呈颗粒状,有光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凹凸不平,具特殊臭气。·斑蝥 拉丁:Mylabris 药材性状: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l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虻虫 拉丁:Tabanus 药材性状:虫体呈长椭圆形,长1.5~2cm,宽5~10毫米。头部呈黑褐色,复眼大多已经脱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呈壳状而光亮,翅长超过尾部;胸部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对,多碎断。腹部棕黄色,有6个体节。质松而脆,易破碎。气臭,味苦咸。·水蛭 拉丁:Hirudo 药材性状:呈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长4~10cm,宽0.5~2cm。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梢隆起,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腹面平坦,棕黄色。两侧棕黄色,前端略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1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质脆,易折断,断面角质状。气微腥。·三棱 拉丁:Rhizoma Sparganii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直径2~4cm。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无臭,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莪术 拉丁:Rhizoma Curcumae 药材性状:蓬莪术: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刘寄奴 拉丁:Herba Artemisiae Anomalae 药材性状:干燥的带花全草,长60~90cm,通常已弯折,直径2~4毫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常被白色毛茸,茎质坚而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白色而疏松。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白毛,质脆易破碎或脱落。枝梢带花穗,枯黄色。气芳香,味淡。以叶绿、花穗黄而多、无霉斑及杂质者为佳。·茺蔚子 拉丁:Fructus Leonuri 药材性状:本品呈三棱形,长2~3mm,宽约1.5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深色斑点,一端稍宽,平截状,另一端渐窄而钝尖。果皮薄,子叶类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干漆 拉丁:Resina Taxicodendri 药材性状:呈不规则块状,黑褐色或棕褐色,表面粗糙,有蜂窝状细小孔洞或呈颗粒状,有光泽。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凹凸不平,具特殊臭气。·斑蝥 拉丁:Mylabris 药材性状: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l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虻虫 拉丁:Tabanus 药材性状:虫体呈长椭圆形,长1.5~2cm,宽5~10毫米。头部呈黑褐色,复眼大多已经脱落;胸部黑褐色,背面呈壳状而光亮,翅长超过尾部;胸部下面突出,黑棕色,具足3对,多碎断。腹部棕黄色,有6个体节。质松而脆,易破碎。气臭,味苦咸。·水蛭 拉丁:Hirudo 药材性状:呈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长4~10cm,宽0.5~2cm。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梢隆起,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腹面平坦,棕黄色。两侧棕黄色,前端略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1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质脆,易折断,断面角质状。气微腥。·三棱 拉丁:Rhizoma Sparganii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直径2~4cm。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无臭,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莪术 拉丁:Rhizoma Curcumae 药材性状:蓬莪术: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长2~8cm,直径1.5~4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气微香,味微苦而辛。·刘寄奴 拉丁:Herba Artemisiae Anomalae 药材性状:干燥的带花全草,长60~90cm,通常已弯折,直径2~4毫米,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常被白色毛茸,茎质坚而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白色而疏松。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白毛,质脆易破碎或脱落。枝梢带花穗,枯黄色。气芳香,味淡。以叶绿、花穗黄而多、无霉斑及杂质者为佳。

5,中草药有一支线吗谢谢

没有一支线,只有“一支箭”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可能有
没有一支线,只有“一支箭”。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 (L.) Sw.阴地蕨科 Botrychiaceae 阴地蕨属别名:蕨萁 蕨綦 春不见 大独脚鸡 大一朵云 蕨[艹/綦] 三太草 一朵云 一支蕨 劲直阴地蕨 蕨箕 蕨箕细辛 蕨苴 蕨藄 蕨乌七 一支箭

6,中药一支蒿

荷花池中药市场是我国西南最大的中药批发市场,极少有草药销售。而雪上一支蒿是草药,一般会没有卖的。你可到草药店咨询。
可能不易购到…雪上一枝蒿苦;辛;温;有大毒内服:研末,每次不超过0.02g,1d量不超过0.04g。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研末调敷;或煎汤熏洗。祛风除湿、活轿止痛...风湿骨痛;趺打损伤;肢体疼痛;牙痛;疮疡肿毒;癌性疼痛《云南中草药》: 误服雪上一枝蒿药物中毒者,可用生甘草一两,绿豆四两,加水2000ml,煎至1000ml,频服。本品剧毒,未经炮制,不宜内服;治疗剂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孕妇、老弱、婴幼儿及心脏病、溃汤病患者均禁服。酒剂禁内服。中毒症状主要表现迷走神经强烈兴奋,出现流涎、呕吐、腹痛、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困难或抽搐昏迷,可因循环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7,一枝蒿的药用价值

名称:雪上一枝蒿 类别:祛风湿药 拼音:XUE SHANG YI ZHI HAO 拉丁:Radix Aconiti Brachypodi 别名:铁棒锤、三转半 药用部位:块根 药材性状:干燥块根呈长圆柱形,直径约0.5~1.7cm,长达5~8cm以上。外表面呈黑褐色或黄棕色,饱满,皱纹微细,亦有较明显者,以皱纹为多,常有侧根的断痕,偶有分枝者。质坚脆易断,断面略呈圆形,现粉白色。栓皮菲薄,皮部较宽,木部及髓部约占直径1/3,形成层附近色较深,呈黑褐色圈。气微弱,味辛辣而麻。 栽培要点: 产地:云南、四川 采收加工:夏末秋初挖取块根。去掉叶苗及小根,洗净晒干,装麻袋内撞击,使外表光滑。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温;苦、麻;归肝、肾经;大毒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疡肿痛,毒虫及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1g。外用:适量,浸酒磨敷。 禁忌:孕妇及心脏病、溃疡病患者及小儿忌服
有很强的毒性,不宜乱用,主要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病等。
温;苦、麻;归肝、肾经;大毒 不宜乱用。听医嘱
此药大毒,外用一般适量,皮肤有破损不要外用,过敏者不要用,中毒应立即去医院对症处理!

8,请问中药一枝箭的功效及用法是什麽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别名】 青藤(《分类草药性》),蛇咬子(《四川中药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 ①一支箭分布于福建、台湾、 ...
有些偏方是无法用常理来臆测的。 所谓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但却是当地人通过长期实践,证明有效的方药。 中医学中还有道医、佛医, 用药的规律跟主流医学不完全相同, 但同样能治好病。 孙思邈、扁鹊的用药就跟张仲景的用药很不同, 他们是属于道教一派的。 如果有效,你就用, 不一定非得弄个水落石出。
可以的,一支箭是治疮痈的,对火性大的人很好,体寒的就不用
很少用这个药吨鸭子的 这个药主要是清热解毒的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治乳痈,疔疮,疥疮身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①《草木便方》:清热毒,除风热。治肾囊肿痛,疗肿恶毒,胸腹宿血,蛇毒。   ②《分类草药性》:治痒子,消疮毒,跌打损伤,肿毒。   ③《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痈肿。治犬伤,疥疮。
一支箭 (《草木便方》) 【别名】青藤(《分类草药性》),蛇咬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瓶尔小草科植物一支箭或狭叶瓶尔小草等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①一支箭 多年生小草本,高15~20厘米。根状茎短,呈圆柱形。营养叶单一,卵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或有小突尖,全缘,基部阔楔形,侧脉网状,不与中脉平行;孢子叶自营养叶基部抽出,线形穗状,先端尖;孢子囊约30~60对,排成2列;孢子苍白色,近于平滑。 生于沟边、草地等阴湿处。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安徽、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②狭叶瓶尔小草 多年生小草本。高10~16厘米。根茎短而直立,簇生多数细长的肉质根。叶单生或2~3叶同自根部生出,总柄长8~13厘米,纤细。营养叶自总柄基部以上3~6厘米处生出,长2~5厘米,宽3~10毫米,倒披针形或长圆倒披针形,先端微尖或稍钝,基部狭楔形,全缘,叶脉网状;孢子叶自营养叶的基部生出,有长柄,高出营养叶,孢子囊穗呈狭线形,长2~3厘米。 生于河滩、草地阴湿处.分布东北、河北、陕西,湖北、江苏、台湾、江西、四川、云南等地。 此外,同属植物心脏叶瓶尔小草和钝头瓶尔小草亦同等入药。两种的主要特征是:前种营养叶宽卵形,基部心脏形,有短柄;后种营养叶广卵形,无柄。 【采集】春、夏采挖带根全草,洗净泥沙,阴干或鲜用。 【性味】苦甘,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治乳痈,疔疮,疥疮身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疥疮身痒:一支箭、蒲公英、鱼鳅串、侧耳根,炖鳝鱼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痈肿初起:一支箭、鱼胆草、铧头草、野烟叶,捣烂敷。(《四川中药志》) ③治乳痈:一支箭、蒲公英各适量,捣烂外敷。 ④治疖疮痈肿:一支箭、熟大黄各一钱五分,对经草四钱,柴胡二钱。水煎服。 ⑤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一支箭鲜品适量,捣烂外敷。(③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⑥治小儿疳积:一支箭、使君子、鸡内金,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9,一枝蒿的性质及功效

【别名】蜈蚣草(《分类草药性》),乱头发(《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支蒿、飞天蜈蚣(《贵阳民间药草》),羽衣草(《贵州草药》),千条蜈蚣(江西《草药手册》),锯草(《内蒙古中草药》)。 性味】辛苦,微温,有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辛麻苦,有毒。   ②《陕甘宁肯中草药选》:味辛苦,性子,有小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肝,肺三经。   【功用主治-一枝蒿的功效】活血,祛风,止痛,解毒。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   ①《纲目》:蓍叶主治痞疾。   ②《纲目拾遣》: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驱风理怯。   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涂疮生肌。   ④《东北药植志》:为健胃、强壮剂,又为痔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O.5~1钱;浸酒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泡酒涂擦;研末调敷。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   ①治跌打损伤:一枝蒿一两。泡酒涂擦。   ②治重伤,止痛消肿:一枝蒿二钱,法半夏三钱,生白芷三钱。各药研成细末,混合成散剂,开水吞服,每服三分。   ③抬跌打损伤,风湿疼痛:一枝蒿一钱,五香血藤五钱,见血飞二钱,黑骨头五钱,排风藤四钱,红牛膝三钱。泡酒二斤,每次服一两。(宜忌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腹中痞块:蓍叶、独蒜、穿山甲末、食盐。同以好醋捣成讲,量痞大小贴之,两炷香为度,其痞化为脓血,从大便出。 (《保寿堂经验方》)   ⑤治头风、年久头风痛:一枝蒿捣绒绞汁,漓耳心。<《贵州草药》)   ⑥治经闭腹痛:蓍草叶三至五钱。 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⑦治肿毒:蓍草叶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⑧治风火牙痛:一枝蒿捣绒,揉擦两太阳穴;如痛不止,再取叶含塞于痛处。(《贵州草药》)   ⑨治毒蛇咬伤:一一枝蒿、水慈姑。捣烂,或晒研末,调淘米水敷伤口。(《贵阳民间药萆》)   二一枝蒿茎叶一握,捣烂,在患肿上部向下推,直到伤处,敷于伤口周围,并可止血。此药敷后疼痛减低。(《贵阳市秘方验方》) 蓍草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弗氏痢疾杆菌有高度的抑菌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为内酯香豆精类化合物。用相当于人剂量的625倍于小白鼠(腹腔注射)无死亡。10%鲜草醇溶性部分用平板纸片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疾患将蓍草制成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相当原生药8克,成人每次2~4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小儿酌减。或取鲜茎叶3~5钱,水煎服,每日2次。亦可用茎叶加工制成60%凡士林软膏外用。曾治急性外科感染、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炎、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深部脓肿、痈、妇科炎症疾患、上呼吸道感染、慢性中耳炎、湿疹等共188例。急性炎症以3天为观察期,如已见效可继续用药6~7天以巩固疗效;慢性炎症以7~10天为观察期,疗程视病情而定。结果一疗程后痊愈137例(72.8%),好转36例(19.2%),无效16例(8%)。据临床观察,本品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退热镇痛作用,尤其对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而对呼吸系统炎症效果较差。有效病例多数在1~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2~3天内白细胞数逐惭恢复正常。经动物实验证明,本品毒性低,临床使用较安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