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药牲表,中草药名称大全

中草药药牲表,中草药名称大全

本文目录一览中草药名称大全2,老中医推荐77种中药药性一览表非常实用建议收藏3,中药材有哪些4,草药名字大全常见中草药名称列表5,中药处方查询草藓12g石菖蒲10g益智仁10g甘草6g乌药11g6,求中草药学名与俗名对照表7,中药药名查……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草药名称大全

硭销在中药还有别名吗?
猴头,人参,白术,列当
花锚是什么药
子石

中草药药牲表

2,老中医推荐77种中药药性一览表非常实用建议收藏

导语:我国对中草药的 探索 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 历史 ,从古代的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 中药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组成。中药大部分都是由植物制作的,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我国的中草药大约有5000种左右,很多的中医都会把各种药材搭配在一起,形成方剂,数量更是胜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早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 很多人都了解中药,更注重调理,所以很多人会选择服用中药来达到 养生 的目的,但是中药的性一定要了解 中药的性主要是寒,热,温,凉这四种药性,除了这四种之外还有平性的药物。中药的味主要是指药物的滋味,一般有辛,甘,苦,咸,酸这五种情况。 辛——主要是具有发散,解表的作用的。 甘——主要是有甜的滋味,一般具有滋润缓和的作用。 酸——主要是具有收敛作用的药物。 苦——是具有清热,燥湿,通泄等作用。 咸——具有泻下,软坚的作用。 归经主要是根据脏腑,经络为理论基础,以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来确立的。我国的中草药发源地,目前有12,000种药用植物, 各种中草药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 结语:使用中药调理身体是属于全身性的调理,而且治疗的范围广,副作用小,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少。 如果需要长时间服用中药,那么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千万不可盲目搭配药方,以免引起中毒。

中草药药牲表

3,中药材有哪些

我国药用植物及中药材种类繁多,新版《中药大辞典》将收载12807种中药材,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动物1581种,矿物80种。也有很多地方药材可能未被收录,即便是常用的中药材都有近千种之多,所以不能给你一一写出。 但可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分类: 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 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 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如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莨科等等。

中草药药牲表

4,草药名字大全 常见中草药名称列表

1、人参、人发、卜芥、儿茶、八角、丁香、刀豆、三七、三棱、干姜、干漆、广白、广角、广丹、大黄、大戟、大枣、大蒜、大蓟、小蓟、小麦、小蘖、山丹、山茶; 2、山奈、山香、山枣、山栀、山姜、山药、山楂、川羌、川军、川连、川朴、川乌、川柏、川谷、川断、川椒、川贝、川芎、马兰、马辛、马菜、马莲、马宝、马勃; 3、马蔺、卫茅、子苓、天冬、天虫、天龙、天雄、天麻、元胡、元参、木瓜、木耳、木莲、木香、木通、木贼、木豆、木笔、木蓝、牙皂、瓦松、瓦韦、贝子、贝母; 4、贝齿、牛至、牛黄、牛膝、牛蒡、见愁、手参、毛鸡、毛茛、毛姜、升麻、升登、丹砂、丹皮、丹参、乌茜、乌韭、乌药、乌头、乌桕、乌梅、方海、六曲、文元; 5、文蛤、仁杞、双花、双皮、水花、水萍、水韭、水莽、水蛭、巴豆、玉桂、玉竹、玉金、甘松、甘草、甘遂、艾叶、艾片、艾蒿、石韦、石耳、石灰、石斛、石膏; 6、石榴、石燕、石竹、石蜜、龙胆、龙齿、龙骨、龙葵、龙脑、龙眼、归尾、田螺、申姜、生地、生姜、生军、仙茅、及巳、片苓、白及、白芨、白求、白术、白芍; 7、白芷、白英、白矾、白果、白前、白丑、白参、白苏、白降、白蜜、白蔻、白蔹、白微、玄参、半夏、地龙、地黄、地椒、地榆、地笋、地锦、杞子、朴硝、芒硝; 8、朴硝、西瓜、西羌、列当、百合、百部、当归、当药、中草、曲莲、肉桂、肉果、朱砂、向前、竹叶、竹苓、竹沥、竹菇、竹黄、血余、血蝎、全蝎、全参、全草; 9、合欢、合萌、守宫、冰片、决明、米仁、羊角、羊乳、羊蹄、灯草、防己、防风、红花、红根、红粉、红参、红糖、红藤、红升、豆豉、麦冬、麦芽、赤芍、赤药; 10、赤箭、芫花、芫荽、苁蓉、砂仁、花椒、芥子、苍术、芜荑、芹菜、芡实、芦荟、芦根、芦丁、苏子、苏木、苏叶、杏仁、杠板、杜仲、杜衡、杜松、辰砂、园参; 11、旱芹、旱莲、岗松、岗梅、牡蛎、杜桂、皂角、佛手、佛片、条苓、龟甲、龟板、忘忧、辛夷、良姜、谷芽、羌活、远志、连翘、沙参、沙棘、沉香、没药、诃子; 12、没石、陆英、灵芝、鸡头、阿胶、阿魏、陈皮、附子、青皮、青果、青蒿、青黛、苦木、苦参、苦菜、苦酒、茄根、苡仁、茅莓、茅根、枇杷、松节、松音、松脂; 13、松塔、松醇、郁金、虎仗、虎刺、虎骨、果导、昆布、岩陀、知母、侧柏、乳香、灸草、佩兰、狗宝、狗脊、迭达、夜合、京墨、官桂、空青、卷柏、卷丹、油葱; 14、法夏、泽兰、泽泻、泡参、降香、饴糖、细辛、玳瑁、珍珠、荆芥、茜草、荜拔、草乌、草果、茶油、茵陈、茯苓、茯神、荠菜、荠草、莎草、莽草、药芹、茴香; 15、胡桃、胡椒、南星、南藤、枯矾、枯草、枯苓、柳叶、柳芽、柳枝、枳壳、枳实、桅子、枸杞、柿蒂、柿霜、厚朴、砂仁、砂糖、砒石、砒霜、轻粉、虻虫、胎盘; 16、将军、钩藤、钩吻、香附、香橼、香嵩、香茹、香薷、重楼、胆木、胆矾、胆星、脉通、独活、信石、鬼珠、鬼白、鬼刺、鬼针、食盐、炮姜、姜黄、姜汁、姜皮; 17、前胡、首乌、洪连、扁豆、扁蓄、扁蕾、神曲、蚤休、贯众、贯仲、秦艽、秦皮、莲子、莲肉、莲房、莲芯、莲须、莪术、荷叶、荷蒂、荷梗、桂心、桂枝、荸荠; 18、莎草、恶实、桔梗、桃仁、桃汁、盐蛇、柴胡、崖香、党参、蚌花、铁屑、铝丹、蚕砂、射干、豹骨、狼毒、拳参、益智、海马、海龙、海芋、海藻、海蛰、浮石; 19、浮萍、通天、通草、桑叶、桑枝、桑皮、桑椹、黄芩、黄芪、黄连、黄栌、黄柏、黄精、黄藤、黄丹、黄独、黄杞、黄宣、黄蜡、黄蘖、菱角、菖蒲、菊苣、菊花; 20、营实、萝卜、菘蓝、梅花、梅仁、梅片、雪胆、常山、野姜、野艾、野菊、野菱、蛇肉、蛇蜕、蛇莓、蚯蚓、银杏、银耳、银花、银翘、猪苓、兜铃、麻油、麻黄; 21、麻仁、鹿角、鹿茸、商陆、商枝、续断、绥草、缘豆、琥珀、斑蛰、斑蟊、葫芦、葱白、葛根、葛花、扁蓄、落葵、栗壳、硫磺、雄黄、喜树、椒目、棕板、掌参; 22、紫苏、紫萍、紫芝、紫草、紫苑、紫株、紫绀、紫葳、蛤壳、蛤蚧、黑丑、黑锡、黑钻、黑菜、锁阳、象贝、奥尕、猴头、滑石、寒水、童便、犀角、蒺藜、蒲黄; 23、蒲芹、椿皮、槐米、槐实、槐花、槐角、硼砂、雷丸、蜀椒、蜈蚣、蜂房、蜂蜡、蜂蜜、腰黄、锦纹、腹皮、榧子、槟榔、酸浆、酸模、碱花、磁石、豆姜、蝉衣; 24、熊胆、蝉蜕、辣蓼、赭石、蕤仁、蕲蛇、樟脑、稻芽、僵蚕、蝼蛄、鲤鱼、熟地、漏芦、鹤虱、薤白、薯莨、薄荷、橘白、橘皮、橘红、橘核、燕窝、靛蓝、糙苏。

5,中药处方查询草藓12g石菖蒲10g益智仁10g甘草6g乌药11g

是由萆解分清饮化裁而来
此方具有清热凉血、除湿润燥、解毒的作用,用于内热消渴、五心烦燥、血热妄行、无名肿疖、皮肤瘙痒等。对高血压、肝病有一定疗效。
萆解分清饮加了甘草、茯苓,萆解分清饮【来源】《杨氏家藏方》卷九。 【组成】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功效】温肾利湿,分清化浊。【主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方解】本方证为肾气不足,下焦虚寒,湿浊下注,肾失固摄所致。由于肾虚失封藏,膀胱失约,则小便频数,肾阳不足,气化无权,清浊不分,则小便混浊,白如米泔,或稠如膏糊。治宜温肾利湿化浊。方中萆薢为君善于利湿,分清化浊,是治白浊之要药。益智仁温肾阳,缩小便,为臣药。乌药温肾祛寒,暖膀胱以助气化;石菖蒲芳香化浊,分利小便,共为佐药。食盐少许为使,取其咸入肾经,直达病所之意。诸药合用,则共奏温暖下元,分清化浊之功。

6,求中草药学名与俗名对照表

你看看: 茯苓木又名黄松节 天花粉又名瓜蒌根 川花椒又名红椒、又秦椒 蜀椒 辛荑花又名木笔、又名迎春 蕤仁又名白蕤 槐角又名槐实 降真香又名紫金藤 川楝子又名金铃 诃子又名诃梨勒 公丁香又名鸡舌香 老冰片又名龙脑 枳具子又名木( )又鸡距 银杏又名白果 萹蓄又名扁竹 青木香又名天仙藤 枯黄芩又名片芩条( )子芩 破故纸又名补骨脂 淫羊霍又名仙灵脾 香附子又名莎草根 小茴香又名怀香 牛蒡子又名恶实又名鼠粘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 土茯苓又名饭团、又名仙遗粮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又名左缠藤、又鸳鸯藤 苏芡实又名鸡期子 甘蔗又名石蜜 鹤虱头又名杜牛膝 附子又名三建、又名天雄 白蔹又名白根 冬瓜又名白瓜 地肤子又名拂手菜 千金子又名续断 淮山药又名薯蓣 胆矾又名石矾 山楂核又名唐球子 丝瓜络又名天罗布 大黄又名将军 鸡内金又名 生南星又名虎掌 独活又名独 王使 硼砂又名篷砂 夜明砂又名天鼠矢 人言即信又名砒霜 泽兰又名千金草、又千里菊、又呼香草、又孩儿菊 苍术又名山羌 海狗肾又名肭脐 乳香又名薰陆香 穿山甲又名鲮鲤甲 蒌蕤又名玉竹 薤白又名晶子 海螵蛸又名乌贼骨 紫菀茸又名女菀 寒水石又名凝水石 紫河车又名混沌布 红花又古名蓝花 石苇即古瓦上瓦苇 苍耳子又名果耳、又卷耳 粉甘草又名国老 鹿衔草又名吴风草 当归又名文无 婴粟壳又名 春花、又衔米壳 青葱又名和事老 天麻芦又名赤箭 旱莲草又墨肠草、又金陵草、又墨斗草

7,中药药名查询

【功 效】:清热,泻火,凉血。【主 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性味归经】:苦,寒。①《本经》: "味苦,寒。"②《别录》: "大寒,无毒。"③《医林纂要》: "苦酸,寒。"入心、肝、肺、胃经。①《汤液本草》: "入手太阴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心、肺、大小肠、胃、膀胱六经。"③《药品化义》:"入肺、胃、肝、胆、三焦、胞络六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未调敷。【用药忌宜】:脾虚便溏者忌服。①《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②《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有叫金线凤的中药 ,为兰科植物花叶开唇兰的干燥全草。生于密林下或近溪边潮湿的草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日本、斯里兰卡、印度及尼泊尔亦有。 性味和功用 甘,平。归肺,脾,肾经。清热润肺,消肿解毒。用于肺热咳嗽,肺结核,风湿关节痛,胃炎,膀胱炎,肾炎,吐血,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功用: 归肺,脾,肾经。清热润肺,消肿解毒。用于肺热咳嗽,肺结核,风湿关节痛,胃炎,膀胱炎,肾炎,吐血,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常用量3~6克;外用适量。
山振-振应为错写=山栀性味归经:苦寒,入心肺胃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量用法:内服,3-10g。外用,适量,研磨调敷。主治: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2、湿热黄疸及热淋小便短赤。3、血热妄行引起的尿血、吐血、血淋、衄血等。4、外用可治扭挫伤及外伤肿痛。

8,常用的中草药名称和用途1520种左右

1.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 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苓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9,17种中药的药名和药效

人参 【性味】甘微苦,温。 【归经】入脾、肺经。 【功用主治-人参的功效】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大黄 【性味】苦,寒. 【归经】入胃、大肠、肝经。 【功用主治-大黄的功效】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黄芩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 【功用主治-黄芩的功效】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 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黄芪 【性味】 性温,味甘。 【功能主治】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入心、脾、肺经。 【功用主治-茯苓的功效】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白术 【性味】苦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白术的功效】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 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用主治-川芎的功效】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 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