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治湿疹中草药,治疗湿疹的中药

治湿疹中草药,治疗湿疹的中药

本文目录一览治疗湿疹的中药2,治疗湿疹的中草药偏方有哪些3,治疗湿疹的中药有哪些4,治疗湿疹的36种常用中药5,治湿疹的中药6,湿疹吃什么中药能根治呢7,有什么中药植物可以治疗湿疹8,湿疹用什么中药洗效果最佳9,湿疹吃什么中药治疗湿……

本文目录一览

1,治疗湿疹的中药

用纯中药制剂的湿宁乐很好的
银花15生地黄30菊花12桑叶12 四药煲水浸泡.

治湿疹中草药

2,治疗湿疹的中草药偏方有哪些

  生活中会有很多的人出现 湿疹 的症状,导致皮肤方面会受到特别严重的危害。那么你知道湿疹的 中医 治疗方法 吗?治疗湿疹的中草药 偏方 有哪些?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治疗湿疹的中草药偏方,希望对你有用!  治疗湿疹的10个中草药偏方   1、黑鱼头:用黑鱼的鱼头放在瓦片上烤焦,碾成粉末,然后用麻油拌了涂在患处,效果挺好的。   2、苍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苍术15克,苦参15克,生军15克,黄柏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取滤液待温凉后洗患处。每天1剂,早、中、晚各洗1次。   3、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4、荆芥10克,白藓皮15克,当归10克,大黄10克,防风10克,百部10克,连翘10克。共炒研极细末,每次6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   5、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6、取炉甘石30克,孩儿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适用于急性湿疹。   7、取轻粉,密陀僧,冰片,雄黄,硫黄,蛇床子,黄柏,地肤子,苍术,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适用于顽固性湿疹。   8、生首乌15克、徐长卿6克、蝉蜕6克、金银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参6克、生甘草5克、地肤子6克、白藓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苍术3克、茵陈6克、黄芩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9、白藓皮40克,地肤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药均研成细粉),炉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将药充分调匀贮瓶中,用时每日3次外搽。   10、全虫方 全虫(打)6克,皂刺12克,猪牙皂角6克,苦参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灵仙12克,黄柏15克,白藓皮15克,川军(大黄)15克。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   治疗湿疹四款 食疗 偏方   食疗偏方1、竹节菜粥   材料:粳米100克,竹节菜50克(干品30克)   做法:砂锅加水,放竹节菜煎汤,去渣留汁,倒入粳米,再加些水煮成粥。   食用方法:每天食用2次,早、晚各一次。   功效:能够 清热 利湿,治疗湿疹。   食疗偏方2、冬瓜莲子羹   材料:莲子200克,冬瓜300克   做法:莲子去皮、去心,用清水泡软,冬瓜去皮、去瓤,二者煮成羹,可以加些白糖调味。   食用方法:每天1次,连续服用1周。   功效:能够辅助治疗湿疹。   食疗偏方3、豆腐菊花羹   材料:野菊花10克,豆腐100克,蒲公英15克,味精、水淀粉、盐适量   做法:材料洗净,先将野菊花、蒲公英煎汁,大约200毫升,煎好后再放入豆腐,加些味精、盐,煮沸,加水淀粉勾薄芡,搅拌均匀。   食用方法:当成佐餐吃   功效:能清热 解毒 ,治疗湿疹   食疗偏方4、泻心汤   材料:黄连、黄岑各5克,大黄10克   做法:砂锅加水,放入材料煎汁,去渣取汁。   食用方法:每天1次,连服数日   功效:可以清热除湿,能有效缓解湿疹症   湿疹的原因   1、环境因素   近年来很多研究证实患有湿疹与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环境包括群体环境与个体环境,人类的群体环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围的空气、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积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积的气传致敏菌源等。个体小环境是指个体的生活环境,由于人们的生活约2/3的时间在室内,因此,个体小环境对湿疹的影响更加密切。   2、感染因素   某些湿疹与微 生物 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分枝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   3、饮食因素   人类的食 物品 种极多,一般可分为 植物 类、 动物 类、矿物类,在近代的食物中还经常应用一些 化学 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橼酸(柠檬酸)、香精、合成染料等。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变态反应,从而导致湿疹的产生。

治湿疹中草药

3,治疗湿疹的中药有哪些

槐米15g微炒研细面,香油调成糊状,外搽患处。
讨论,湿疹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明,一般认为与微生物感染及过敏反应有关,袁贞淑等嘲报告皮炎湿疹类皮肤病78。95%有需氧菌生长,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7.89%,表皮葡萄球菌占13.15%;真菌阳性率为12.26%,均为白色念珠菌。复方蛇胆苦柏爽肤洗液不仅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和磷脂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功能,导致细胞死亡,还具有极强抗葡萄球菌等G+菌的作用,其效力与新霉素相同:曲安奈德为中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与抗过敏作用。两者合用具有抗真菌、抗G+菌、抗过敏作用,治疗湿疹具有良好效果。

治湿疹中草药

4,治疗湿疹的36种常用中药

  一、祛风类药   1.防风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肺,脾经。   功效解析: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医学启源》记载,防风“主治诸风及祛湿也”。防风辛温发散,可治疗一切风邪,而且在祛风药物中作用比较温润,祛风而不伤阴液。皮肤科常用其与荆芥配伍,增强止痒之效,治疗湿疹伴瘙痒者。   现代研究:防风含酚类物质、甘露醇、有机酸等,有解热发汗作用,并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抑制组胺释放。   2.刺蒺藜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肝,脾经。   功效解析:刺蒺藜具有散风行血,疏肝明目的功效。因其辛散苦泄,能祛风止痒,常与防风、荆芥、地肤子等祛风止痒药相配,增强止痒效力,用于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伴皮肤瘙痒者。还可用与何首乌配伍,一补一散,既可养血,又能疏风止痒,适用于湿疹日久,血虚风燥,症见皮损肥厚、干燥脱屑、瘙痒甚者。   现代研究:刺蒺藜含挥发油、皂甙、黄酮类化合物及微量生物碱等。皂甙可以抑制机体衰老过程中某些退化性变化。刺蒺藜提取物有抗过敏作用,并能改善皮损部血液循环状态。   3.全蝎   性味归经:味辛、咸,性平。归肝经。   功效解析:全蝎具有祛风止痒,通络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玉楸药解》中记载全蝎:“穿筋透节,逐湿除风。”就是说其药力能够入络脉,祛除深藏于其中的风湿邪。因其祛风而止痒故可用治风邪入络引起的皮肤瘙痒。临床则多用来治疗慢性湿疹伴皮肤瘙痒者,效果良好。全蝎与蜈蚣配伍使用,两药走窜搜剔,可以增强祛风活络、息风止痉的功效。另外,全蝎还善解毒,有以毒攻毒散结的作用,尤适宜于风毒恶血蕴结肌肤引起的顽固性瘙痒、皮肤增厚者。   现代研究:全蝎含有蝎素、氨基酸、无机元素、甜菜碱、胆甾醇、蝎酸等成分,具有抗惊厥、抗癫痫、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全蝎与蜈蚣配合使用可达到止痒的原因,与两药均有镇静作用,可降低皮肤神经末梢的敏感性有关。但二药均有毒,用量过大可引起溶血反应,临床曾有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因此,使用时应注意剂量。   4.僵蚕   性味归经:味辛、咸,性平。归肝、肺、胃经。   功效解析:僵蚕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僵蚕可治“皮肤风疮”。因其祛风止痒,多用于治疗湿疹伴皮肤瘙痒者;又因其有疏风热的作用,可治疗风热蕴结肌肤引起的湿疹,常与桑叶、菊花等疏散风热药配伍使用。   现代研究:僵蚕主要含蛋白质、脂肪、草酸胺,以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醇水浸出液有抗惊厥作用,体外试验有轻度抑菌作用。   二、祛湿类药   1.苍术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解析: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可祛上、中、下三焦之湿。因其有特异香气,还可以进行香疗,即中医理论所说的“芳香辟秽”。中医认为,身体异味,如腋臭、口臭、汗臭等,真正原因是机体内有湿热,体表孔窍是散味的“门窗”。香疗可以疏通体内代谢,祛湿热,让身体“门窗”自然散发清香。使用苍术时,需要注意因其性味辛温,不宜用于有热象证候者。   苍术对脾虚湿盛型的亚急性、慢性湿疹尤为适宜。如果伴有面色无华,食欲不佳,大便溏薄,小便不黄等脾虚症候,可与白术、茯苓、泽泻配伍使用。若伴胸闷恶心,腹胀等气滞症状,常与陈皮、厚朴合用,增强除湿理气的效力。   现代研究:苍术含挥发油,并含丰富的维生素A,有助于皮损部位愈合。   2.厚朴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解析:厚朴具有燥湿消痰,温中下气除满的功效。中医认为,性味苦燥的药物可以祛除湿邪。厚朴苦燥辛散,能祛湿邪,同时,因其性温可下气除胀满,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可以治疗湿疹证属脾虚湿盛者。常与苍术、陈皮同用,如平胃散。   现代研究:厚朴甲醇提取物和厚朴酚对皮肤肿瘤有抑制作用。   3.茯苓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解析:茯苓具有渗湿健脾的功效。《世补斋医书》记载,茯苓可以行水,又可行湿。皮肤科常用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泛发性湿疹,证属脾虚湿盛者。临床上多同山药、白术、薏苡仁配伍,达到健脾利水之功,如参苓白术散、朱仁康的健脾除湿汤等。   现代研究:茯苓含糖类、酸类物质,有抗菌、利尿的作用。   4.薏苡仁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解析:薏苡仁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清热排脓的功效。因其性凉,能清热而利湿,又能健脾,临床常用治湿疹证属脾虚湿盛型。常与人参、白术、茯苓配伍,如参苓白术散。薏苡仁除了是一味中药外,还是一种美容食品,经常食用可以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雀斑、老年斑、妊娠斑,对粉刺、脱屑、痤疮、皲裂、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疗效。   现代研究:薏苡仁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薏苡仁酯为有效成分之一,可用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炎作用。   5.车前子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解析:车前子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车前子可利水道,除湿痹。且本药利湿而不伤阴,车前子利水作用大于清热作用。车前子与健脾祛湿药配用,可利湿止泻,用治湿疹水疱明显,皮肤湿烂者;与清热利湿药同用,增强清热效力,并通过利小便的作用使湿有出路,如配伍龙胆草、黄芩、泽泻、通草之龙胆泻肝汤,清热利湿,治疗证属湿热的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等。   现代研究:车前子含黏液、琥珀酸等,有利尿作用。   6.茵陈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解析:茵陈具有利湿退黄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其祛湿作用强,又有解毒疗疮之功,为治湿热黄疸的要药,还可用治小便不利,风痒疮疥。茵陈配伍清热药,如茵陈蒿汤,用于治疗湿热内蕴的湿疹。   现代研究:茵陈含香豆精、茵陈酮、茵陈挥发油,有利胆解热作用,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7.萆薢   性味归经:味苦,性平。入肝,胃,膀胱经。   功效解析:萆薢具有祛风除湿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萆薢为足阳明、厥阴经药也。厥阴主筋属风,阳明主肉属湿,萆薢祛风湿功效显著,能治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临床常配伍茯苓、薏苡仁、扁豆以健脾除湿,治疗脾虚湿浊不化之急性、亚急性湿疹。   现代研究:萆薢含薯蓣皂甙,有抗真菌作用,并能扩张末梢血管。   8.藿香   性味归经:味辛、微,性温。入脾,胃,肺经。   功效解析:藿香不仅具有芳香化湿、祛暑辟秽、和中止呕的功效,又可以健胃,助脾胃正气。《本草正义》记载,藿香芳香而猛烈,温煦而燥烈,能祛除阴湿邪,同时助脾胃正气,是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有效药物。皮肤科常用来治疗暑湿引起的皮肤病,如亚急性湿疹、皮炎等,如藿香正气散。   现代研究:藿香含挥发油,促进胃液分泌,并有抗菌作用,对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三、清热类药   1.黄芩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肺,胆,脾,胃经。   功效解析: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尤其善于清中上焦的湿热。金代医家张元素归纳黄芩泻热功效显著。皮肤科常用其治疗皮炎湿疹类过敏性皮肤病,辨证属湿热者。清代名医邹澍总结张仲景使用黄芩的经验,其中一条就是黄芩与黄连配伍,清中焦之湿热。现代临床中也常使用黄芩与黄连配伍来增强清热燥湿力量。黄芩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对热毒疮疡有治疗效果。   现代研究:黄芩主要成分为黄芩苷,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而且不易产生抗药性。黄芩苷对皮肤和指甲的致病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2.黄连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解析: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其清热燥湿作用大于黄芩,并且对中焦湿热最有效,而且善于清心经实火。中医认为,火分为实火或虚火,实火多为外感邪气,治宜泻火,若外邪已伤阴则泻火同时还要滋阴。虚火为阴虚而不制阳,治疗宜滋阴,若阴损及阳则需阴阳共补,不过仍以滋阴为主。   黄连可内服或外用治疗湿疹、痈肿、颜面红斑等。黄连配伍黄芩、栀子可治疗急性湿疹皮炎类疾病,辨证属湿热证者,又因黄连可清心胃之火,故心胃经有实火而兼见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表现的,使用黄连尤为适宜。黄连制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单味黄连外洗亦有收敛止痒作用,可治疗阴囊湿疹、下肢湿疹。外涂黄连浸汁,可治耳道流脓。   现代研究:黄连主要成分是小檗碱,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同时还能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对抗过敏反应。黄连煎剂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3.黄柏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解析: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长于清泄下焦湿热,也是治疗湿疹最常用的外用药之一。内服可用于因湿热下注、瘀阻经络而引起的诸多皮肤病,症见焮红肿痛、溃破渗出等均可使用,尤其对下肢皮肤病效果较好。若外用该药,还有清热燥湿,收敛疮面的作用。常与苍术配伍使用,即二妙散。皮肤科对湿热见症明显的湿疹,手足汗疱症,脂溢性皮炎等可用此方。   现代研究:黄柏含小檗碱,具有抗菌作用,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黄柏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   4.龙胆草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胆经。   功效解析:龙胆草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龙胆草皆能治愈。可见其清肝胆热功效显著。因此,龙胆草常用于治疗以湿热为主证的急性湿疹、过敏性皮肤病,方用龙胆泻肝汤、清热除湿汤(赵炳南创制)等。龙胆草配伍苦参、栀子、黄柏、车前子效力更强。外用龙胆草单味药水煎冷敷,可以治疗急性湿疹。   现代研究:龙胆草含龙胆苦苷、当归苦苷等苷类苦味成分,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对常见细菌及致病性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5.苦参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解析:苦参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自古就是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主药。《本草图经》就评价苦参“古今方用治疮疹最多”。因其清热燥湿止痒,治疗湿热所致的急性湿疹、皮炎效果显著,且常用于治疗阴囊湿疹。内服外洗均有较好疗效。常与蛇床子配伍,蛇床子燥湿杀虫,二药相合,煎水外洗,燥湿功力更强,且寒热相济,可以治疗寒热属性不明显的男子阴囊湿疹。   现代研究:苦参含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苦参碱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而且具有类似皮质激素的抗炎、抗过敏效果。   6.玄参   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解析:玄参具有养阴生津,清热解毒的.功效。因其既清热泻火,又可滋养津液,所以热毒实证、阴虚内热证均可使用。临床常用于慢性湿疹迁延日久,证属阴伤有虚热者,因病程较长,以致耗阴伤血,生风化燥。常见皮损浸润肥厚,干燥脱屑,瘙痒剧烈,常有舌红苔花剥或舌淡苔光。朱仁康老中医创滋阴除湿法,治疗此型湿疹,方用滋阴除湿汤,便以玄参为其中一主药。   现代研究:玄参含生物碱、糖类、甾醇、氨基酸、脂肪酸、微量挥发油、胡萝卜素等。玄参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此外,本品对多种致病性及非致病性真菌还具有抑制作用。   7.白鲜皮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脾,胃经。   功效解析:白鲜皮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的功效。《药性论》记载,白鲜皮可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为皮肤科常用药。常与苦参、地肤子配伍,煎汤内服、外洗,治疗风热湿毒所致的湿疹、外阴湿疹、阴囊肿痛。   现代研究:白鲜皮含白鲜碱、白鲜内脂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变态反应,减少病变部炎症渗出,促进皮损愈合。   8.金银花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解析: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是治疗疮痈的要药。清代陈士铎对金银花大加赞赏,认为金银花最能消火热之毒,主张清火热之毒必用本药。临床中金银花常用于治疗急性湿疹、药疹、接触性皮炎等辨证属湿热而热象明显者。热象明显且有化毒趋势,常见皮肤大片红斑、丘疹,皮色焮红灼热,疼痛。常与连翘、蒲公英、地丁配伍,以清解热毒,如五味消毒饮。   现代研究:金银花含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类,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金银花茎叶提取物能明显的抑制真菌生长,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金银花水煎剂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   9.青黛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归肝,肺经。   功效解析:青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其性寒能清热,味咸可入血,故能清热解毒,消斑。临床上青黛常用于治疗急性湿疹、药疹、过敏性皮炎等,尤其适用于血热引起的皮肤红斑、热痛。外用可与黄柏、石膏等配伍。   现代研究:青黛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青黛中分离出的色胺酮对皮肤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0.土茯苓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归肝,胃经。   功效解析:土茯苓具有解毒除湿的功效。其功效能入络,清除湿热蕴毒。土茯苓汤最早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疮毒的,据说,土茯苓还是治疗梅毒的要药。作为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汤对于一般的“湿热”也有明显的功效。现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疮毒以及湿热久郁的湿疹。   现代研究:土茯苓根茎含皂苷、鞣质、树脂等。土茯苓苷能给肌肤补充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促进人体自身对皮脂的调理,达到平衡。鞣质等酸性成分及其衍生物有滋养肌肤,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   11.马齿苋   性味归经:味酸,性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解析: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血消肿的功效,对治疗痈肿毒热有明显疗效。如《医宗金鉴》记载的马齿苋膏即以马齿苋鲜品捣烂外敷,治疗血热毒盛的肿疡。现代临床多用其煎汤外洗,单味水煎剂有明显收敛、消炎、止痒作用,所以,常用于治疗急性湿疹,有渗出糜烂者。   现代研究:马齿苋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钾盐,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等,具有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过敏作用。   12.地肤子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解析:地肤子具有利湿清热止痒的功效。《本草原始》记载,地肤子可以去皮肤中湿热,皮肤外湿痒。临床常用与白鲜皮、苦参、黄柏同用,煎汤外洗,治疗湿疹伴瘙痒者;与猪苓、泽泻、车前子配伍可以清利下焦湿热,止痒。   现代研究:地肤子含苷类及生物碱、维生素A等,有保护皮肤、抑菌的作用。   四、理血类药   1.生地黄   性味归经:味甘,性凉。归心,肝,肾经。   功效解析:生地黄具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珍珠囊》记载生地黄“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因其有凉血的功效,所以,可以清解血分热毒,可用于治疗血热毒盛型湿疹。常与黄芩、丹皮等配伍。又因其能润燥生津,也可用于治疗血虚风燥之慢性湿疹。   现代研究:生地黄含地黄素、甘露醇、生物碱、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成分,具有抗辐射、保肝、降低血糖、强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的作用。   2.当归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解析: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归”。 《本草新编》记载:“当归,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虽有上下之分,而补血则一。”当归头止血,当归身和血(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当归尾破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虽然当归有头、身、尾之分,功效也略有不同,但补血为其最大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证的慢性湿疹。常配伍白芍、熟地以养血润燥。   现代研究:当归含挥发油、酯类、菸酸、维生素A类等。当归提取物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致炎物质的释放,从而起到抗炎作用。当归煎剂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并且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3.赤芍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肝经。   功效解析:赤芍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因其性凉入肝经,可凉血、活血化瘀,临床上适用于血热型湿疹皮炎等皮肤病。应用时常与丹皮配伍。   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应用时有人常把两者混淆。白芍味苦、酸,性凉,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白芍补血敛阴,凡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赤芍活血凉血,凡血虚者慎服。   现代研究:赤芍含有芍药苷、苯甲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   4.紫草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心,肝经。   功效解析:紫草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紫草,其功长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因其长于清理血分之热,所以可以治疗一切脏腑火热炽盛之实火病。常用于麻疹及其他热病发斑疹而斑疹紫暗,色不红活或疹出不畅等。常与赤芍、生槐花、白茅根等配伍。   现代研究:紫草含乙酰紫草素(水解后生成紫草醌)、紫草红、异丁酰紫草素等,有抗炎、抗菌作用,同时对皮肤真菌及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5.丹参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功效解析: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本草汇言》记载:“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临床常用于慢性湿疹,湿热久郁而致血瘀者。与金银花、连翘、乳香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药配伍,用于治疗疮痈肿痛。   现代研究:丹参含丹参酮类、丹参醇类、维生素E等,能改善机体微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丹参制剂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6.白茅根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肺、胃经。   功效解析:白茅根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其性寒,善清肺、胃之热,又因其可凉血止血,同时又有利水作用,故能导热下行。作用特点是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尤以热证而有阴津不足者,最为适用。   现代研究:白茅根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三萜烯、钾盐、白茅素、芦竹素、羊齿烯醇等,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其水浸剂有利尿作用。   7.莪术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   功效解析:莪术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本草经疏》记载:“莪术行气破血散结,是其功能所长。”莪术苦泄辛散温通,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破血消瘀,行气止痛。临床用于病情迁延日久,湿热毒邪瘀热互结于肌肤的慢性湿疹。常与活血药配伍应用。   现代研究:莪术含有的挥发油成分,有抑菌、抗炎作用,并能促进局部微循环。   五、补益类药   1.白术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   功效解析: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炒用其健脾益气效力更强,临床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型的亚急性、慢性湿疹。常用炒白术配伍党参、茯苓等,以健脾除湿,同时佐以清热药,如参苓白术散。   现代研究:白术能显著增强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白术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有恢复的作用。白术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反应的能力。   2.党参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肺经。   功效解析: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血的功效。党参为常用补气中药,但其力量较人参弱,一般慢性虚弱病证都可选用。皮肤科常用其与茯苓、白术、黄芪配伍,以健脾益气,治疗湿疹属脾虚湿盛证。   现代研究:党参含皂苷、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生物碱以及多种氨基酸等,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3.熟地黄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解析: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补精益髓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熟地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熟地黄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临床常用其与当归、白芍配伍,治疗湿疹迁延日久,有血虚证候者。   现代研究:熟地黄含地黄素、维生素A、糖类及氨基酸等,有抗炎和减少渗出的作用。   4.沙参(南沙参、北沙参)   性味归经: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解析:南沙参具有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的功效;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南沙参与北沙参虽是不同科属的两种植物药材,但一般认为两药功用相似,但细分起来,南沙参偏于清肺祛痰,而北沙参偏于养胃生津。皮科用于治疗慢性湿疹后期,阴伤有热者。   现代研究:北沙参含生物碱,有降温、镇痛作用;南沙参含皂苷,有抗菌作用。   5.何首乌   性味归经: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解析:何首乌具有养血祛风,补益肝肾,乌须黑发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可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其性不寒不燥,是滋补的良药,其功效又在地黄、天冬之上。临床常用何首乌与天冬、麦冬、白芍配伍以养血润燥,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而血虚风燥见症者。   何首乌的藤茎可入药,名首乌藤,又名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能养血安神,祛风止痒。《本草纲目》记载首乌藤:“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甚效。”可以治疗失眠多汗、血虚身痛、皮肤瘙痒,特别适宜湿疹肤瘙痒伴睡眠差者。   现代研究:何首乌含卵磷脂等细胞新生和发育所必需的物质,有利于皮损细胞新陈代谢和再生。

5,治湿疹的中药

丛水,哲汽尿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建议可用以下中草药来治疗:①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③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如果想要更好更快地去除湿疹,建议你再涂抹植物成分的蕴肌霜来改善,每日早晚各坚持一次,一个月左右即可治好。
1.寒水石30克,黄柏15克,青黛3克。研细末,有渗液直接撒上,无渗液者用香油调涂患处;潮红明显者先用龙胆草煎水湿敷后再用。本方适宜急性湿疹。 2.五石散:寒水石,石膏,冰片,赤石脂,炉甘石各等分,研末,用蜂蜜调匀外涂患处,每日2-3次,用于慢性湿疹。

6,湿疹吃什么中药能根治呢

病情分析:可能是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发病率约占皮肤病的1/4。临床特征是皮损多形性,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有渗出倾向,由于致敏因素较多,往往不易查清,有些对食物中的鱼、虾、牛肉过敏,有些因吸入物中的花粉、尘螨、羊毛、羽毛过敏。有些因慢性感染病灶指导意见:湿疹一旦发生,作为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开水烫洗、肥皂擦洗、饮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湿疹的病情。还要积极遵医嘱配合药物的内服和外用来治疗。
不要用激素药 立湿宁治疗湿疹的效果很好,喝中药调理也可以,找中医抓清热,利湿的中药,或者直接到同仁堂买 皮肤病血毒丸吃也行。 再买上几盒纯中药的立湿宁配合在一起外用。效果会更好, 但是饮食也得注意好了,辛辣,鱼,腥,老百姓常说的发物不要吃就成了。 渗出液比较多的地方可以用生理盐水湿敷一下再外用立湿宁就可以了

7,有什么中药植物可以治疗湿疹

用立湿宁吧,注意好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性的东西, 下面亲身经验: 找个当地的老中医开上清热,利湿,凉血的中药进行内服调理这个方法是最可行的,中医理论体内有湿,内服调理可以达到治本的目的,(中药见效慢,但是疗效可靠,建议患者坚持服用),同仁堂的皮肤病血毒丸也行。 外用药品再买上几盒纯中药的立湿宁一起外用。这样配合起来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我现在已经停药了。 还有饮食也得注意好哦,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湿疹你用和你体温差不多的水清洗皮肤,平时不要用刺激性护肤品,会引起色素沉淀皮肤受损等,可选用一些温和植物成分的如芷源堂湿疹膏,这个在某宝有售。每日用两到三次一个月湿疹就能改善的。日常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太烫的水洗脸。 2.保持干爽,不要用油性的东西。避免阳光直射。 3.不要吃辛辣,生冷食物,不要吃鱼类,海鲜及油腻食物。 4.多吃新鲜蔬菜说过,多喝水,注意休息。

8,湿疹用什么中药洗效果最佳

中药对皮肤的刺激很少,治疗湿疹的效果也比较理想。长在脸上湿疹用药要更加谨慎,可以使用金银花煮水清洗,每天3次,可以消炎止痒,而且不会影响皮肤,不用担心会有什么不良反应。身上的湿疹可以用蛇床子、白术、苍术、苍耳子、白藓皮、地肤子、苦参、黄柏加水煎好后去渣滤液清洗患处,连续洗5天可以让湿疹消退。另外,艾叶煮水清洗湿疹可以杀菌、消炎、止痒,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不能完全治愈,只是可以缓解瘙痒。还有一个处方就是用赤芍、蒲公英、金银花、大青叶、茵陈、连翘、生甘草加水煎煮后滤出液体,然后清洗患处。也可以用马齿苋、生地榆、黄柏、苦参一起加水煎煮清洗湿疹。湿疹患者除了积极用药治疗之外,还有外用涂抹甘伯宗乳霜,日常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但不要使用碱性大的肥皂频繁清洁皮肤,洗澡的水温过高过低都不好,40摄氏度左右才合适,冬天不用每天都洗澡。饮食也是不可以忽视的,不要吃辛辣、燥热、鱼腥类的食物,否则会加重湿疹瘙痒,要清淡饮食,维生素摄入要充足,多吃蔬果和粗粮,同时要食用一些有祛湿清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薏米、冬瓜等,这样可以早日摆脱疾病困扰。

9,湿疹吃什么中药

慢慢养吧,尽量不要喝酒,时间长了,就自然好了,我以前也得了湿疹,吃药不管用,听我的方法吧,不要用激素的药,否则后果会更慢。信不信由你。
湿疹为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湿疹表现以红斑、水泡、渗出、糜烂、瘙痒、丘疹为特点,古人称之为“绣球风”、“旋耳疮”、“浸淫疮”、“奶癣”等,其症状均为湿疹表。因为湿邪存在,故湿疹容易反复发作。中医治疗湿疹讲究辨证论治,效果好。那么,患上湿疹,吃什么中药好? (1)虚实夹杂证:慢性湿疹患者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本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 ①松香、枯矾、雄黄、黄丹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将药粉用。 ② 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2) 湿热证:急性湿疹多属于湿热证。急性湿疹患者多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是急性湿疹的常见表现,或出现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 患上急性湿疹,吃什么中药好?宜选择清热祛湿之功效的方药: ①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 ②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③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④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⑤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⑥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