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1,那些中药可以治疗高血压求处方2,哪些中药材能降压推荐八种降压药材3,什么中草药治高血压4,中药治疗高血压的药方5,治疗高血压的中药6,高血压吃什么中药好7,有什么中草药可以治疗高血压8,高血压中药调理9,有哪些中药的降压药1……
本文目录一览
1,那些中药可以治疗高血压求处方
中医治疗高血压要经过辨证的,有个方剂可以一试:菊花30克、白芍15克、夏枯草15克、黄芩10克、元参10克、牛膝20克、石决明30克、磁石30克、川芎10克、山楂10克、决明子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2,哪些中药材能降压推荐八种降压药材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大家要知道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合理的降血压,血压控制不好会诱发多种并发症,中药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大家要注意正确用中药能很好的降血压,可减少血压带来的并发症,哪些中药材能降压?1、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 2、葛根,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3、川芎,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这是常见的降压中药材之一。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4、野菊花,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5、臭梧桐,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6、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7、罗布麻叶,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8、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这种常见的降压中药材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中药具有降压的作用就能很好的控制血压,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大家都知道血压带来的危害非常大的增加,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大家应该要正确合理的服用中药,能起到降压的功效,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的问题,老年人是高血压常见人群。

3,什么中草药治高血压
罗布麻、草决明、三七花、银杏茶、绞股蓝茶、生山楂、夏枯草、白菊花、钩藤每天煮水喝,可以预防、治疗高血压。目前没听说有中草药能治高血压,可能只能起缓解作用。一般是用西药控制血压,的了高血压就要终生服药。
4,中药治疗高血压的药方
高 血压 是老年人常见的 疾病 ,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患上了高血压,治疗高血压可以试试 中医 偏方 ,下面我们来看看治高血压的中医偏方大全。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 中药 治疗高血压的药方,希望能帮到你。 一:中药治疗高血压的药方 滋阴 潜阳汤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滋水涵木,潜阳熄风,主治肾阴亏损,水不涵木,肝阳上扰性高血压。 【处方组成】玄参12克,麦冬9克,牛膝9克,茯苓9克,钩藤9克,菊花9克,蝉蜕6克,代赭石15克,龙骨l5克,牡蛎15克,炙远志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肾阴亏甚者,可加熟地、女贞子、龟胶;血压持续不降者,可酌加桑寄生、夏枯草、杜仲。 五皮汤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行气导滞,利水散浊。主治高血压危象。 【处方组成】桑白皮50克,大腹皮30克,赤茯苓皮15克,陈皮9克,生姜皮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如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失眠时加天麻、钩藤;如精神错乱、躯体木僵、抽搐、视力模糊时,加天麻、僵蚕;如胸闷痛时加瓜萎皮、丹参。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50例高血压患者,显效(症状消失,血压恢复到发病前水平)38例,有效6例,好转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七子汤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滋肝 补肾 ,降压熄风。主治肝肾阴虚性高血压。 【处方组成】决明子24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15克,金樱子9克,沙苑子12克,桑椹子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莲须山药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主治肝肾阴虚性高血压。 【处方组成】莲须12克,女贞子12克,桑堪子12克,山药15克,钩藤10克,地龙10克,早莲草10克,生牡砺25克(先煎),龟板(或鳖甲)25克(先煎),牛膝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金银花菊花治高血压 【功能主治】软化血管。主治高血压。 【处方组成】金银花、菊花各2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1剂分4份,每份用沸开水冲泡10~15分钟后当茶饮,冲泡2次弃掉另换。可连服1月或更长时间。 【加减】若 头晕 明显者,加桑叶12克,若动脉硬化、 血脂 高者,加山楂24~30克。 二: 食疗 治疗高血压 1、治疗高血压的 中医食疗 ——天麻猪脑羹 材料:猪脑一个,天麻10克,食盐少许 做法:将猪脑、天麻加水用文火炖一小时,熬成稠厚羹汤,除去药渣,加入食盐调匀,一日内分顿连脑带汤同食。 功效:天麻猪脑羹具有平肝熄风、补精益髓的功效,对精亏阳亢者效果较好。 2、治疗高血压的中医食疗——当归羊肉羹 材料:山羊肉250克(切块),黄芪、党参、各25克,当归15克,生姜及食盐适量 做法:将党参、黄芪、当归用纱布包裹,与羊肉同放入沙锅,加水煎煮,至肉烂时放入生姜及盐。随意食肉喝汤。像这类病人,平时可多吃红枣、桂园肉、花生、猪血等食品。 功效:当归羊肉羹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但应注意内热病人慎用。
5,治疗高血压的中药
没有任何的药可以治疗高血压
只有调理正常值 《饮食调理和营养调理》这里就有讲究了
还要好的生活习惯
吃的讲究少油 清淡为主 多绿色食物杜仲,当归.田七.丹参.天麻,党参.白芷.各20克
黑枣5颗
简单点的话就用田七.丹参打粉煲瘦肉珍珠母30克(先煎),菊花,决明子,丹皮10克,桑椹,牛膝,杜仲各12克,钩藤15克,黄芩6克。
便秘加大黄10克。阴虚加六味地黄丸。
失眠加夜交藤20克,酸枣仁15克。
肝火旺加龙胆草,栀子各10克
6,高血压吃什么中药好
家传高血压秘方(治一个好一个)鬼针草10克、临合草10克、梧桐子5克(打碎)、收月果10克、槐米5克,每天泡水喝(就和泡茶一样,直到喝清汤为止)。根据个人的病情,快者10天见效,慢者20见效,坚持喝,一直喝到血压正常后,再坚持喝一个月,永不复发。(已经有几万人用了,绝对根除)推荐使用纯中药 利压肽 药性平和 无副作用依赖性 平稳降压 改善血管激活血管内壁细胞活性增强血管弹性 降低过氧化脂质产生 保护靶器官不受伤害等功效 可结合蕃楸草 沸水冲泡做茶饮 调节血压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现在的医生或者是懂医学知识的,是不愿意把这方子告诉别人,还是说真就不知道教授教我的,我也在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和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中传授,菊花+槐花+决明子,这三种中药适量的泡热水中,每天当茶水喝不要停西药,等用中药以后血压偏低的时候再减西药的用量。具体用什么中药,到中医院的心内科请大夫诊脉后确定。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综合措施可提高高血压病的治愈率》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 如何中西药配合治疗高血压病?》回复专家: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王玉民副主任医师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亲,您好欢迎您使用百度问一问,我是百度为您匹配的客服,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为您查询相关资料马上为您解答治疗高血压的中药较多,具体如下:1、草木类:包括天麻、钩藤、杜仲、牛膝、夏枯草、桑叶、菊花等常见中药,可起清热解毒、平肝逆风等作用;2、金石类:珍珠、瓜蒌、牡蛎等中药,可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有效缓解高血压症状。高血压患者证型不同,以上药物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群,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症药物。
7,有什么中草药可以治疗高血压
中成药可用丹参,罗布麻 (1)葛根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 15~30克。 (2)野菊花 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3)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4)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5)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6)天麻 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次9~12克。 (7)石决明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8)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9)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10)臭梧桐 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11)川芎 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12)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此外,根据国内外报道,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杜仲、丹皮、黄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用量各10克,黄连减半。青木香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常用量为10 克。根据你所说的情况,血压145/100mmhg,考虑还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可能性大,中医讲多于肝阳上亢有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平肝潜阳的中草药治疗改善,比如可以使用天麻,钩藤,龙骨牡蛎以及决明子,夏枯草等药物,具体用药最好是经中医辨证使用。
8,高血压中药调理
病情分析: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指导意见:要是血压太高就不可以,因为中药慢。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将芹菜洗净,切成六分长的段,粳米淘净。芹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再加少许盐和味精,搅匀即成。据国家卫生部统计:2002年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3亿,成为世界上高血压疾患严重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在高血压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上,主要以化学药物为主。化学药物是通过舒张血管或利尿作用控制血压在正常值之内来达到治疗目的,而实质上身体机能并未改善,所以表现为在短期内服了升,升了降,反反复复,控制血压是化学药物降压的主要手段,患者必须要终生服药。但事实证明,要使患者完全康复,仅是控制是不够的。国外的科学家在一次动物实验时发现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由于体型特殊,血压比一般动物或人类高三倍以上,却很少患高血压,令人称奇。研究后发现长颈鹿的心、脑、肾功能极强,强大的心肌充分保证了血液输送到达3-4米的脑部及全身,富有弹性的血管使大脑和躯干供血充足,即使快速奔跑后机体状况仍一切正常,肾脏则能快速分解排泄在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在良好的心、脑、肾功能保护下血压趋于稳定,机体状态正常。虽然人与动物区别很大,但是生理机能及心肾机能是相似的。1999-2000年国际高血压会议上专家提出“一百多年对高血压的研究实践中最终发现---保护心、脑、肾是治愈高血压的关键。” 翻开《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上面记载着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对高血压的认识:“病变在肝、病源在肾、症结于肝阳上亢、升降失调、脏腑虚损、病邪阻滞”,这一结果竟与今天西方医学的病理结论不谋而合。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广受青睐,中药治本求源、安全无毒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同。 遗憾的是许多患者仍抱有西方医学先进、化学药物降压快、省事、价钱便宜等主观思想,盲目治疗,延误病情,另一部分患者对疾病认识片面,认为高血压只要将血压降了就行,于是随便服用降压药,用药服服停停,血压忽高忽低,形成药物依赖,错失了治疗良机。专家断言,ⅰ期高血压患者如果能及早重视科学治疗,完全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治愈。当然,中药治本讲求综合调理、循序渐进,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对症下药,按疗程治疗是走向康复的必由之路。 2000年8月,国际高血压学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与会多位代表同时指出,中药无论是疗效还是副作用指数,都远远优于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是较为理想的特类高血压治疗药物。该产品平稳降压,有效降低胆固醇、消除血滞、恢复血管壁弹性,保护心肌,以利尿作用降低血管渗透压;通过突击、巩固、预防阶梯疗法改变了高血压患者对药物的终身依赖,开创了纯中药的新纪元。目前深圳市一致、海王、中联、永安堂、友和医药及各大连锁药店有售。
9,有哪些中药的降压药
葛根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15~30克。 野菊花 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天麻 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次9~12克。 石决明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臭梧桐 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川芎 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此外,根据国内外报道,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杜仲、丹皮、黄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用量各10克,黄连减半。青木香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常用量为10克。1、罗布麻:味淡涩性惊,有平肝降压、清热利尿、平肝熄风的作用,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型高血压症,对头晕头痛、烦躁失眠、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的作用。,可单用本品以开水泡汁作饮料,也可配合夏枯草、野菊花、钩藤同服。 2、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清肝火,散郁结。有清肝泻火、疏肝散结、化痰、降压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且伴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症状。由于本品有良好清泄肝火作用,可泡服或煎服,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者。 3、钩藤:味甘性微寒,具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头胀症状疗效较好。为中医治疗高血压药方剂中的常用药,可与夏枯草、菊花等配伍应用。 4、天麻:天麻性甘,平。平肝熄火,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病头痛、眩晕等症。长于熄肝风、平肝阳、祛风通络。天麻的作用可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 5、杜仲:性味甘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功效,与石决明、夏枯草、白芍等配伍可降血压,且对体虚之人降血压无寒凉之弊。 6、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平肝潜阳,润肠通便,使用于阳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对于防治血管硬化与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有降低血脂、降胆固醇及血压功效,对防止血管硬化有效,尤适于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常与生地、白芍、钩藤、菊花等配伍善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者。 7、茺蔚子:本品为益母草的果实,味甘性微寒,能活血调经、凉肝明目和降血压,常与决明子、生地、钩藤等配用。 8、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可单用或配伍其它降压中药内服。 9、地龙:即蚯蚓,性咸味寒,有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之功效,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是良好的降压作用,服法为研粉,每次2克,每日2次,开水吞服,也可配合它药使用。 10、生槐花:味苦性微寒,近年临床用于高血压病,可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同时,槐花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 11、葛根:味甘辛性凉,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着。单用降压,效果不够明显,现在用葛根降压片(葛根、钩藤等)治疗高血压病,降压效果明显,对高血压引起的脑病,头痛、头晕、肢麻、耳鸣等症状有良效。葛根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 15~30克。 野菊花 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夏枯草 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每次9~12克。 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天麻 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次9~12克。 石决明 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臭梧桐 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川芎 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此外,根据国内外报道,有一定降压效果的中草药还有杜仲、丹皮、黄连,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用量各10克,黄连减半。青木香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常用量为10克。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