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治皮肤病的药有哪些2,中药的皮肤病治疗方子3,皮肤瘙痒治疗偏方4,湿疹的中药方5,哪些中药方剂可治疗湿疹6,中药治牛皮癣偏方有哪些啊7,中医治疗皮肤病有哪些方法中药治皮肤病的药有哪些首先得看患的是什么皮肤病,还要……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治皮肤病的药有哪些
首先得看患的是什么皮肤病,还要看是否严重,但最好建议你还是在医生的嘱托下用药,千万不要自行配药,以免耽误病情您好 公英 土茯苓 蛇床子 地肤子 白鲜皮等等一些中药
2,中药的皮肤病治疗方子
你好,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
牛皮癣 好发于头、面、四肢伸侧,尤以肘、膝关节伸侧为多,常为对称性分布,属于一种慢性鳞屑性皮肤病,一般提倡中医治疗牛皮癣,疗效安全可靠,以下就有两种中药治疗牛皮癣的方子,以供参考: 桂杜牛膝薏米粥方 组成:桂枝、牛膝各9克,杜仲18克,薏米30克。 用法:将桂枝、杜仲、牛膝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加入薏米煮成稀粥,加适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连用10~20剂。 功效:健脾益肾,除湿止痒。 主治:牛皮癣脓泡型,脾肾俱虚、湿浊偏盛,皮损泛发,渗液较多,脘闷纳呆,腰膝酸软,身体困重等。 银花二根露 组成:鲜金银花50克,白茅根、鲜芦根各100克 用法:以上三味水煎取汁,频频服用。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主治:牛皮癣湿热毒盛,皮损瘙痒,搔之出血鲜红。
知识有限,呵呵![中药秘方治皮肤病]()
3,皮肤瘙痒治疗偏方
用专业,肤宁乐,专业治疗皮肤瘙痒的,对老年性皮肤瘙痒,季节性皮肤瘙痒,及单纯性的皮肤瘙痒,效果显著! 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多,比如蚊虫叮咬、疥虫寄生皮肤、药物过敏、皮炎、湿疹、真菌感染、慢性疾病等等。皮肤瘙痒用药应把握好几点原则,一是分析病因对症用药;二是观察皮疹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三是看病变部位,选合适药物。
皮肤瘙痒以局部用药为主,单纯的皮肤瘙痒可以使用肤宁乐,专门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制剂的,使用方便安全。
如果皮肤已出现过敏反应,可用地塞米松、樟脑霜涂抹患处,一天2~3次,病情好转后马上停药。建议该患者,在秋天暂停用化妆品,改用温水洗脸,可适当擦些维生素E霜。
一般来说,皮炎平等激素类药膏对症状较轻的皮肤湿疹有效,即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皮,同时伴发痒和烧灼感。如因过敏导致皮肤瘙痒,应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等,但司机、高空工作者宜用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以免因嗜睡而影响工作。
4,湿疹的中药方
1)湿热证: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①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③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④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⑤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2)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本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②松香、枯矾、雄黄、黄丹各等份,共研细末,过筛,将药粉用麻油调匀,外敷于患处。很多网友反馈龙李药酒对你这样的情况效果很好,外用中药。希望适合你!
5,哪些中药方剂可治疗湿疹
湿疹虽然是由过敏引起的,但是其根源却是患者的过敏体质,所以使用中药治疗湿疹,综合调理患者的身体,对于缓解症状,根治湿疹是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的。并且,中药治疗相对于西医激素类药物和抗过敏药物来说,几乎不会产生副作用,患者不用担心治疗湿疹的过程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其他伤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治疗湿疹的药方,患者朋友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1)湿热证: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①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③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 ④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⑤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 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2)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该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 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我之前也用过中药,有点效果,但是真的太慢了,后来是继续用中药又配合外用的珍安霜湿疹膏,别说双管齐下效果就是快,用了一个月差不多肛周的瘙痒,不平,还有发红的情况就没有了,现在看着和正常皮肤一样。
6,中药治牛皮癣偏方有哪些啊
1、醋熬花椒治疗牛皮癣
方法是:一瓶醋,一把花椒,混合后熬半小时,放凉后将熬好的花椒水装入瓶中,用一小毛笔刷花椒水于患处,每天坚持早、午、晚刷涂患处。
2、双氧水能治牛皮癣
你取多少双氧水就对多少自来水,即所谓50%的双氧水,一天一般涂2一3次,只涂有癣处,如涂在好皮肤上有些杀疼,皮肤发白。有裂口处不宜涂。
3、治疗牛皮癣一法
谷糠油500毫升加入30克水杨酸粉使其溶解在谷糠油中,每日涂抹数次。
4、大蒜治牛皮癣
大蒜放些盐捣烂如泥,敷在患处,用纱布盖好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新蒜泥一次。
6、北芪菇可治牛皮癣
每天配合三餐食用北芪菇干品约50克左右,一个疗程食用1500克--2500克(3--5市斤)。具体方法:干菇用冷水泡约1小时至无干心,洗净,开水焯熟,切成丝、块、丁,按做凉莱、炒菜方法食用。也可做成汤、馅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偏方在牛皮癣治疗方面所起到的也只是辅助治疗作用,并不能在治疗过程中代替治疗药物取得治疗效果。在使用药膳治疗牛皮癣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牛皮癣治疗,魔洁拔藓膏是治疗牛皮癣最好的药,不含激素,无毒副作用,采用蟾皮入药,坚持按疗程使用它的六大优势:
全球第一种单一动物提取液,能同时杀死细菌、真菌、病毒
经中国科学院生化研究所、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安全检测
智能识别有益菌和有害菌,独具人性化
靶向性一次性穿透细胞核杀死病菌
逐层修改,逐层保护,逐层隔离
激活肌肤再生免疫能力,杜绝反复治疗牛皮癣的偏方
用中成药首乌片配合磁朱丸治疗:内服首乌片,每次5片,每日2-3次,磁朱丸每次服6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至愈为止。
紫荆皮、生半夏各9克,斑蝥3克,共研细粉,白酒浸透调匀,用药蘸搽患处。
丁香5克,斑蝥7个,红娘7个,广木香3克,共研末,再用醋浸泡7日后,每日取适量涂擦患处1-2次即可。
荆芥、花椒、龙胆草、地肤子各15克,防风12克,蝉蜕18克,白鲜皮、白花蛇舌草各26克,黄连8克,槐米16克,乌梢蛇13克,薏苡仁30克。每日一剂,连服10-20剂,主治顽固性牛皮癣。气候适宜时也可用煎过的药渣再煎后外洗,效果更佳。
中药牛皮癣偏方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避免药物对身心的伤害。牛皮癣又称为神经性皮炎,是由于大脑兴奋与抑制失调所产生的剧烈皮肤瘙痒性疾病。
病因根本在于精神-神经系统以及组胺的异常释放。
所以治疗上首先要放松心情,不要紧张焦虑,注意按时休息。
其次药物上可以使用多虑平 依巴斯汀各一片每晚睡前口服,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每天两次。
7,中医治疗皮肤病有哪些方法
每个人的病因和病灶,都不同。生活环境都不同,接触的人也不同,我推荐你去医院咨询一下专家,呵呵,毕竟我们只是懂一点而已!!hehe 皮肤病的范围很广,种类繁多。但是在临床治疗中,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归纳起来,其治疗方法有十五种:
1、养血祛风法:适用于体内血虚生风、同时伴有阴血不足表现的皮肤病,如干燥的、鳞屑较多的皮肤病(鱼鳞病、静止期和消退期银屑病等)。可用桂枝当归汤加减(玉竹、黑芝麻各15克,首乌、当归、白芍、秦艽、大枣各10克,炙甘草、桂枝各5克)煎服。 2、固表祛风法:适用于表虚感受风邪所致的皮肤病,如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慢性荨麻疹等),病人常有怕风症状,多数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病史。可用玉屏风散加味(北芪、当归、甘草各30克,白术、防风各15克)煎服。 3、解表祛风法:适用于感受风邪的表实症的急性过敏性皮肤病(如急性荨麻疹、急性皮炎等)。可用如消风散加减(荆芥后下、防风、当归、苦参、苍术、胡麻仁、牛蒡子、知母、木通各10克,生地15克,甘草5克,石膏先煎30克,蝉脱3克)煎服。 4、温经散寒法:适用于感受外界寒邪、经络血脉凝滞不通所致的皮肤病,如有急性皮肤血液回圈障碍的皮肤病(冻疮等)。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桂枝、白芍、木通、大枣各10克,细辛、灸甘草各3克)煎服。 5、助阳散寒法:适用于机体阳气不足、脏腑机能减退、经络血脉凝滞不通所致的皮肤病(如硬皮病等)。可用阳和汤加减(熟地30克,白芥子6克,麻黄、炙甘草、肉桂各3克,炮姜炭1.5克,鹿角胶熔化9克)煎服。 6、利湿清暑法:适用于感受暑邪而挟湿所致的皮肤病,如夏令性皮肤病(夏令皮炎等)。可用青蒿苡仁汤加减(青蒿、藿香、佩兰、地骨皮、黄柏各10克,大青叶、公英、苦参、银花各15克,生苡仁30克)煎服。 7、解毒清暑法:适用于夏令化脓性皮肤病(如疖肿、脓疱疮等)。可用如清暑汤加减(连翘、花粉、滑石,银花各12克,赤芍、车前子、泽泻各9克,甘草3克)煎服。 8、清热利湿法:适用于感受湿邪、郁湿化热所致的皮肤病,常表现渗液较多者(如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可用萆薢渗湿汤加减(生苡仁、滑石各30克,萆薢、茯苓各12克,黄柏、丹皮、泽泻各9克,通草6克)煎服。 9、健脾利湿法:适用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滞所致的皮肤病,病人常有脾虚症状(如婴儿湿疹的体虚者、儿童慢性荨麻疹等)。可用健脾渗湿汤加减(党参、茯苓、泽泻各12克,白术、大枣各9克,扁豆,苡仁各15克,淮山药24克、陈皮、桔梗各5克)煎服。 10、养血润燥法:适用于由血虚生风化燥的皮肤病,如干燥性瘙痒性皮肤病(皮肤瘙痒症等),病人常有阴虚症状。可用如地黄饮加减(熟地30克,生地、首乌各15克,当归、丹皮、玄参、蒺藜各10克,僵蚕、甘草各5克,红花3克)煎服。 11、生津润燥法:适用于津液不足所致的皮肤病,如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可用润肤汤加减(玄参、麦冬、鈎藤、赤芍、丹皮、白藓皮各10克)煎服。 12、解毒泻火法:适用于感受火热毒邪所致的皮肤病,如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全身症状较重的脓疱疮、疖肿等)。可用如五味消毒饮(银花30克,野菊、公英、地丁各15克,青天葵10克)煎服。 13、凉血泻火法:适用于内脏之火太过所致的皮肤病,常有血热症状,如急性有红肿热痛的皮肤病(漆性皮炎等),多表现为红斑比较广泛,全身症状比较严重。可用生地银花汤加减(生地30克,银花25克,玄参、地丁、大青叶各15克,当归、竹叶,赤芍各10克,蝉蜕3克)煎服。 14、祛瘀法:凉血祛瘀法适用于血热壅滞、瘀血停留所致的皮肤病,多表现有红斑、结节等,如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性、组织肥厚的皮肤病(酒渣鼻、进行期银屑病等)。可用凉血四物汤加减(生地25克,当归、赤芍,黄芩,茯苓、红花各10克,川[芎、陈皮、甘草、生姜各5克]煎服。 15、活血祛瘀法:适用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瘀血停留所致的皮肤病,如结节性、疼痛性皮肤病(结节性红斑、脂膜炎等)。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15克,赤芍12克,桃仁、红花各9克,当归、川芎各6克)煎服。中医治疗皮肤病与西医是不同的!“中医”,什么叫中医,中和之意。绝对不是大家想的中国的医生。
我们与西医治病是有很大区别的,西医讲究的是外部因素,而我们却是以自身的调补为主。药用只是起辅导作用,这也可以解释为现在流行的说法,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西医是“治标”,而我们就算是“治本”。所有现在又讲“中西结合”,取长补短。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