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哪些动物可做为中药材2,有哪些常见的动物是节肢动物3,老板让我研究动物药应该看些什么书集呢4,动物身上的中药有哪些名称5,哪些动物可以做中药有什么作用6,动物药制剂能否攻克乙肝病毒和肿瘤7,中草药海螵蛸是动物还是植物的呀8,……
本文目录一览
1,哪些动物可做为中药材
猴枣是猕猴等猴胆囊和肠道间的结石,是治疗痰热喘咳的良药;玳瑁甲片能治疗热病发狂;犀牛角是解热的珍贵药材;羚羊角是传统中药里清热解毒的名药.
《神农本草经》载有动物药65种,《新修本草》载有动物药143种,《本草纲目》载有动物药461种,《本草纲目拾遗》载有动物药160种。
这些动物药经过千百年的实践验证了其确实的药效,具体功效请参见相关书目
2,有哪些常见的动物是节肢动物
动物界中最大的类别,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的动物统称,包括一百多万种无脊椎动物,几乎占全部动物种数的84%。成员多样。两侧对称的无脊椎动物,体外覆盖著部分由几丁质组成的表皮,能定期脱落,表皮是保护装置,起外骨骼的作用,为肌肉提供附著面。肌序复杂,有的特化以操纵飞行和发声。附肢的外骨骼具关节,因而称节肢动物。有许多特殊的感觉器;体腔退化而代之以血腔;神经系由背面的脑和一对腹神经索组成。已记述879,000种以上,其中约86%是昆虫。据估计,总数有1,000万种以上。分成四个亚门︰ [编辑本段]特征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发达坚厚的外骨骼 (二)高效的呼吸器官――气管 (三)神经系统发达 (四)异律分节和身体的分部 (五)分节的附肢 (六)感觉器官灵敏 (七)体外有几丁质和蛋白质的骨骼 [编辑本段]分类 1三叶虫亚门(Trilobita):):三叶虫类(Trilobites),在约5.7亿年前的古生代早期的海洋中占优势,在2.8亿年前的二叠纪灭绝;体卵圆形,背腹扁平,分头、胸和尾节三部分;纵分为三叶。长3.5~75公分。 2单肢亚门(Uniramia):头部有触角、大腭和小腭。胸部附肢单肢或双肢。腹部有的与胸部不分,具附肢;或与胸部分开,附肢有或无。(1)烛纲(Pauropoda):极小的多足类。两对附肢变为口器,8~11对步足。触角4节(极少6节),末端分枝,并有多节的长鞭。体长最多为1.9公釐。(2)倍足纲(Diplopoda):体窄长的多足类,腹部各节由两节合成,每节有两对足和气孔。头有大腭;小腭愈合成腭唇;有时有单眼;触角短,锤形;胸部是4个单节,生殖孔在第3节。体长0.3~28公分。(3)唇足纲(Chilopoda):体窄长的多足类,有许多明显的腹节,各有一对足,第一腹节的附肢变为毒腭;生殖孔在末节。体长约0.5~26.5公分。(4)综合纲(Symphyla):小型多足类,有3对口器,12对步足和一对後纺器,生殖孔在第4躯干节。体长最多为8公釐。(5)弹尾纲(Collembola):昆虫状小节肢动物,分布广。口器外腭式;触角通常4节;眼简单;3个胸节有足;腹部6节,有分叉的弹器;通常无气管;无马氏管(malpighian tubule)。体长最多5公釐。(6)昆虫纲(Insecta):三对附肢形成口器;头由6节组成,有一对触角,常有侧眼和中眼;胸部3节,各有一对足,在第2、3节有的具翅;腹部由11节组成,成虫无附肢;生殖孔在後。体长0.25公釐到33公分。 3甲壳亚门(Crustacea):多数性;鳃呼吸;外骨骼坚固;有触角、大腭。 4有螯亚门(Chelicerata):前体部无触角,但有钳状的螯肢和触肢(或称脚须); 胸部有单肢型步足;腹部如有附肢,则高度特化。(1)肢口纲(Merostomata):大型海产种类,有书鳃(gill book); 前体部完全被背甲覆盖;後体部有一长刺。(2)蛛形纲(Arachnida):前体部与後体部以一窄的腹柄相连,或两部愈合。前体部有螯肢、触肢和四对步足;後体部通常无附肢。以书肺(lung book)、气管(或两者都有)呼吸,开口在後体部。生殖孔在後体部第2节的腹面。体长0.25公釐到18公分。(3)海蜘蛛纲(Pycnogonida〔Pantopoda〕):海产;头部有管状吻和三对附肢;胸部非常窄,由4节组成,各有一对足;腹部小瘤状;无呼吸器及体节排泄器。体长0.2~6公分. [编辑本段]进化 与节肢动物亲缘关系未定的有爪类(onychophores)、缓步类(tardigrades)和五口类(pentastomids)。 节肢动物在陆地、海水和淡水中都很常见。海水中小型甲壳动物是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其他无脊椎动物、鱼和鲸的食物。陆地上昆虫占优势,作为害虫或给作物传粉,都有重要经济意义。蜘蛛、蜱蟎、蝎和其他蛛形类也生活在陆上。尽管发展了有效的杀虫药,昆虫和蜱蟎仍在世界各地威胁人和动物的生活。传播疟疾、黄热病、立克次体病、鼠疫、丝虫病等,毁坏谷物、木材和食品。多足类生活在潮湿场所,经济意义并不大。 节肢动物的坚硬外骨骼影响身体大小,只有水生种类能长得大一些,因为水能支持一部分体重。例如已灭绝的广鳍类长1.8公尺,现存的甲壳类有的更大,巨螯蟹可达6.4公斤重,两钳展开相距3.8公尺。甲壳类外壳高度钙化使体加重而有利于底栖生活。陆生种类不大︰最大的昆虫和蜘蛛不超过100公克;最小的是某些寄生蜂和蟎类,长不到0.25公釐,结构虽复杂,重量却小于一个大细胞的细胞核。深海蟹(Ethusina abyssicola)存在于超过4,000公尺的深处,而跳虫(弹尾类)和跳蛛(蜘蛛类)见于埃佛勒斯峰6,700公尺以上的高处。弹尾类和甲蟎能在南极洲定居。许多节肢动物是体内、外的寄生虫。 节肢动物身体分区︰有的分头和躯干部;有的分头、胸、腹三部;有的分头胸部(前体部)和腹部(後体部)。有的体节在胚胎发育时已合并。头胸部共同覆盖的外骨骼叫做背甲(头胸甲)。附肢的各部分排成一条直线的称单肢型,分叉的称双肢型。附肢变异为用于游泳、步行、呼吸、生殖,或作为感觉器和口器;蜘蛛的纺器也是腹部附肢变成的。昆虫的翅不像其他动物(鸟、蝙蝠、翼手龙、飞蛙、飞鱼)的翅那样由肢体变来。许多昆虫的两对翅能像一对翅那样动作。有的类群各侧的前、後翅有鬃或叶相连。有的昆虫的一对翅不用于飞行,如双翅目的後翅退化为平衡棒,它有许多控制飞行的感觉器。 节肢动物绝大多数为雌雄异体。生殖孔的位置各类不同︰蜈蚣和昆虫在靠近体的後部,甲壳类在胸部後端,马陆、烛、综合类在靠近头部,蛛形类在身体中部附近。精子通常在精荚内传给雌体。最简单的情况,蛛形类如避日蛛、节腹蛛和某些蟎类的精荚是一个黏的精子团,雄体靠附肢(螯肢、触肢或足)的帮助而传送精荚。蝎、伪蝎、无鞭蝎、有鞭蝎、裂盾蛛和某些蟎类的精荚结构复杂、棒状。交配时有婚舞,雄体将精荚固著在地上,并使雌体来到放置精荚的地方,精子得以进入雌生殖孔内。蜘蛛靠触肢器传送;节腹类的第3对步足的跗节和後跗节改变也起同样的功能。也有的营孤雌生殖、卵胎生或多胚生殖(一个受精卵形成几个胚胎)。 大多数甲壳类和许多多足类的胚胎的体节数少于成体。相反,许多有螯类在胚胎发育时形成许多节。有的类群直接发育,有的孵出时为幼虫,不同类群的幼虫也有不同。激素控制体色的变化、生长、蜕皮、变态和发育。有的具毒腺,用于捕食、消化。在某些膜翅类中,毒腺与产卵器或螫针相连;幼虫的毒腺与刺或刚毛相连。有的腺体产生难闻的气味。除单眼或复眼外,还有触觉毛,或有嗅觉、味觉、听觉和感受内部刺激的感官,还有感受湿度和温度的。在昆虫翅的附近有测定表皮张力的钟形感受器。蜘蛛足的琴形器能感受网的震动,区别雄蛛在网上弹丝和猎物在网上挣扎之不同。节肢动物与多毛纲(Polychaeta)环节动物(annelid worm)有许多相似点,一般认为这两类由一共同祖先演化而来。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种类繁多,从深海到高山均有分布,有的甚至出现了可以飞翔的翅,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目前已知的节肢动物超过120万种,大约占动物界已知总数量的84%。比较常见的有各种虾、蟹等水生的节肢动物,也有蜘蛛、蜈蚣、昆虫等陆生的种类。 节肢动物是一种长形、扁平、一段一段的、以腐肉为食的动物,其每一段有两只脚。演化于希留利亚纪,约有一万种生物仍存活在今日。节肢动物和蜈蚣即为众所周知的多足纲节肢类动物。 节肢动物(Arthropod) 有节肢和外壳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壳会随着成长过程脱换。三个主要的种类是蜈蚣、千足虫、昆虫类,蜘蛛,子类和甲壳类。这三种种类的祖先在寒武纪时期已经发展建全。 节肢动物(Arthropoda)是动物界最大的一门,品动亦最繁多,约占全部动物品种的百分之八十五.对环境的适应力特强,生存地方包括海水、淡水、高山、空气、土壤,甚至是动物及植物的体内及体外。 节肢动物也叫节足动物。是一类身体由很多结构各不相同、机能也不一样的环节组成的动物。通常可分为头、胸、腹等3部分,但有些种类胸部和头部合在一起,也有些种类胸部和腹部没有分化,还有些种类全身愈合,不分头、胸、腹。节肢动物身体表面有由几丁质生成的坚厚的外骨骼。一般每个体节上都有着一对分节的附肢,又叫节肢。节肢的运动极其灵活,主要用于爬行和游泳。节肢动物在动物界中的种类最多,占已知动物的85%,达100多万种,而且每种的数目多得惊人。在节肢动物里,昆虫占其总数的80%。甲虫又占昆虫的87%例如一个蜂群,总数可达5万多个。节肢动物身体的分化,以及身体变化的多样性,使它获得了高度的适应性,几乎在地球上任何空间都可以找到节肢动物。常见的有蜈蚣、虾、蟹、蜘蛛以及各类昆虫等。 分类 现生的节肢动物,除已灭绝的三叶动物亚门外,传统上根据有无触角而分成2个亚门。无触角的叫有螯动物亚门,因第1对口后附肢是取食用的螯肢而得名,包括鲎、蝎、蜘蛛、蜱螨等;有触角的叫有颚动物亚门,其第1对口后附肢是大颚,包括昆虫纲、甲壳动物,蜈蚣和马陆等。但现在大多数动物学家认为有颚动物亚门是人为的组合,所包括的类群之间并无亲缘关系。因此,节肢动物门应该分成4个亚门:已灭绝的三叶动物亚门、现存的螯肢动物亚门、甲壳动物亚门和单枝动物亚门。三叶动物亚门表现出最原始的特征,均生活在海洋中。除触角外,其余各体节均有双枝型附肢。螯肢动物亚门的肢口纲和蛛形纲头部的附肢。书鳃和书肺为同源,说明两纲比较接近。甲壳动物亚门过去作为一个纲即甲壳纲,因有大颚而被认为可能与多足纲、昆虫纲同源,但甲壳动物具2对触角且有其他各门所没有的无节幼体期,应为单独起源。单枝动物亚门与上述起源于海洋的亚门不同,似乎由陆地上演化而来,有触角和大颚,附肢基本上为单枝型,因而得名。 节肢动物门的5亚门20纲如下: 原节肢亚门(protoarthropoda) 原气管纲 三叶动物亚门(Subphylum Trilobitomorpha) 三叶虫纲(Trilobita) 螯肢动物亚门(Subphylum Chelicerata) 肢口纲(Merostomata) 蛛形纲(Arachnida) 海蛛纲(Pycnogonida) 甲壳动物亚门(Subphylurm Crustaceea) 头虾纲(Cephalocarida) 鳃足纲(Branchiopoda) 桨足纲(Remipedia) 介形纲(Ostracoda) 须虾纲(Mystacocarida) 微虾纲(Tantulocarida) 桡足纲(Copepoda) 鳃尾纲(Branchiura) 蔓足纲(Cirripedia) 软甲纲(Malacostraca) 单枝动物亚门(Subphylum Uniramia) 昆虫纲(Insecta) 倍足纲(Diplopoda) 唇足纲(Chilopoda) 烛蛱纲(Pauropoda) 综合纲(Symphyla)
3,老板让我研究动物药应该看些什么书集呢
恩,谢谢大家这么热心的帮助,能不能帮助我推荐几本关于动物药的好的参考书呢?我对中药不了解,这个对我来说有点跨专业了,多谢啊可能是我没说清楚,不是兽药啦,使把动物作为药材入药《动物药》作 者: 张保国,张大禄 主编出 版 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这本书还好。
4,动物身上的中药有哪些名称
作为药材的部位那就更多了。因为动物很多种,我在告诉你你想要的答案,我后天再来看下?你问的是哪种动物,你先写出来吧,每种动物身上用于药材的部位都是不一样的?中医:十八反、十九畏: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5,哪些动物可以做中药有什么作用
本草纲目把中药分为一下几类,
本草纲目
水部 火部 土部 金部
石部 草部A 草部B 草部C
草部D 草部E 谷部 菜部
果部 木部 虫部 鳞部
介部 禽部 兽部 人部
其中虫部 鳞部 介部 禽部 兽部 都算动物药
(我不知道动物的一部分算不算动物药,还有人算不算,哈哈)
见本草纲目下载:http://down.fx120.net/Soft.Asp?ID=751
http://bbs1.hwsyl.com/dispbbs.asp?boardID=20&ID=2677&page=1
6,动物药制剂能否攻克乙肝病毒和肿瘤
动物制成的治疗乙肝的药应该说可以,也可以说不可以。乙肝的治疗比较复杂,其治疗用药也要因病人的体质,因病情,因病理机制,因病程的阶段,因症状等不同而用药不同。有可能你用的这种药把乙肝治愈了,而其他人用你所用的这种药没有丝毫效果。所以,乙肝的治疗存在有个性化。有关知识请参考《肝病难愈与因人制宜》此文在我的医生博客内。乙肝的治疗存在个体差异,同样的病,检查的结果一样,因为其机体反应不同,临床表现不同,病理机制不同,所以治疗用药不同。(有关乙肝病知识请浏览:健康常在-王坤山的博客)动物药制剂第一发明人钟伟主任,人不错、技术也不错哦 肝硬化、肝腹水、肝癌、肺癌 都可以通过他发明的动物药制剂攻克啊!
7,中草药海螵蛸是动物还是植物的呀
这是景天科植物凹叶景天,具体属性你可以去查一下~ 【平の楽\(^o^)/小平平】海螵蛸就是乌贼的背骨,一般整条的乌贼干里都可以找到,一块蛮大的,白色的,像橄榄核形状的东西,用手指轻轻一刮就可以把粉末刮下来.是动物的骨.一种软体动物,也就是乌贼鱼骨. 海螵蛸为较常用中药,原名乌贼鱼骨,"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李时珍称乌贼鱼骨又名海螵蛸。市售品的原动物有多种,而以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贝壳为最佳。你好!中药海螵蛸是动物药——乌贼的干燥内壳,功效: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是动物类药物,是属于墨鱼的头骨,对治疗胃病有很好的疗效~
8,哪些中药材于动物有关
白花蛇斑蝥鳖甲蚕砂蟾酥刺猬皮虫衣玳瑁地龙蛤蚧龟板海狗肾海龙海马桑螵蛸海螵蛸鸡内金僵蚕鹿茸九香虫牡蛎龙骨牛黄全虫蛇蜕石决明水牛角水蛭天龙土元瓦楞子蜈蚣珍珠珍珠母紫河车乌蛇在我国的中医学宝库中,可以做为药用的动物很多,在这里不便一一列举,比如: 水蛭(蚂蟥)--性平,味咸、苦。有毒。破血、逐淤、通经。 地龙(蚯蚓)--性寒,味咸。清热、定惊、平喘、通络。 全蝎--性平,味甘、辛。有毒。熄风镇痉,祛风功毒。 海马--性温,味甘。温肾壮阳,散结消肿。 等等不胜枚举,具体要看你想了解的具体品种或用途。 网站上自己找!找动物的! 药用动物的种类 中国动物种类资源也很丰富,药用动物来源非常广泛。中国现有药用动物11门、33纲、141目、414科、879属、1574种和种下等级(不含亚种)。其中陆栖动物329科、720属、1295种,海洋动物85科、141属、275种。现按约翰逊系统(1977)分门统计。药用动物11个门中,脊推动物占有较大优势,包含了约62%的药用种;无脊椎类共有10门、199科、362属、606种。 中药资源很丰富,其中动物药很多,诸如蝙蝠(夜明砂), 犀牛(犀角), 水牛(水牛角), 牛(牛黄), 虎(虎骨), 蛇(蛇蜕), 白花蛇, 乌梢蛇, 蝉(蝉蜕), 蚕(蚕砂), 九香虫, 地鳖虫, 鸡(鸡内金), 人(头发-血余炭, 胎盘-紫河车, 尿-人中白, 粪-人中黄), 鼯鼠(五灵脂), 穿山甲, 水蛭, 虻虫, 蛤(海蛤壳), 浮海石, 乌贼(海螵蛸), 龙骨, 龙齿, 鲍(石决明), 牡蛎, 蚌(珍珠母), 阿拉伯绶贝(紫贝齿), 羚羊(羚羊角), 蚯蚓(地龙), 蚕(僵蚕), 全蝎, 蜈蚣, 麝(麝香), 蜜蜂(蜂蜜), 驴(阿胶), 乌龟(龟板), 鳖(鳖甲), 鹿(鹿茸,鹿角胶,鹿角霜), 海豹(海狗肾), 海马, 冬虫夏草, 蛤蚧, 壁虎(守宫), 五倍子, 螳螂(桑螵蛸), 斑蝥, 蟾蜍(蟾酥), 胡蜂(露蜂房)等等.1、鹿茸是名贵药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强身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但需配合海萃人参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全世界的鹿约有4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有19种。2、蝉花,中药材名。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分生孢子阶段即蝉棒束孢菌及其寄主山蝉幼虫的干燥体。形态特征:孢梗束丛生,由蝉幼虫的前端发出,新鲜时白色,高1.5~6厘米;柄分枝或不分枝,粗1~2毫米,有时基部连接,顶部分枝并有粉末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方卵形,两端稍尖,6~9×2~2.5微米,往往含2个油滴。3、燕窝是雨燕科几种金丝燕分泌的唾液及其绒羽混合粘结所筑成的巢穴。主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及我国的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带。燕窝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以及特征物质——唾液酸,具有滋阴、润燥和补中益气等功效,作为药食两用的高档滋补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4、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黄色,体型更小。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较为常见。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5、犀角硬度低,约2.25,相对密度1.29。中医认为,犀角是珍贵的药材,它性寒味苦酸威,功能凉血,清热解毒,主治热病神昏、谵语发狂、斑疹、吐血、衄血等症。犀角自古还被我国人民视为“物之珍,国之宝”,认为它有避邪、镇凶、护平安的作用。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鹿茸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蝉花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燕窝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蜈蚣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犀牛角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