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矿物药材> 中药材包括矿物药么,中药包括哪些

中药材包括矿物药么,中药包括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中药包括哪些2,矿物质也可以做为中药吗3,中草药包括动物矿物药能组成多少方子4,中药包括哪些5,中药材有那些矿物类6,中药包括A中药材B饮片C中成药D中草药谢谢谢谢谢谢7,中药是什么药8,中草药是什么9,中药分为几类举例说明……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包括哪些

中药大概的包括植物类药,动物类药和矿物类药

中药材包括矿物药么

2,矿物质也可以做为中药吗

矿物质中药有石膏、朱砂、雄黄、硫磺、炉甘石、砒霜、硼砂、明矾、皂矾、麦饭石、花蕊石、赤石脂、禹余粮、青礞石、自然铜、海浮石、钟乳石、磁石代赭石、紫石英、阳起石、胆矾等,这些都是矿物质药物。该类药物主要是贝壳类药物,所以里面含钙物质比较多,是治疗准确的,像平时出现失眠较重的话,是需要口服一些重镇安神加一些养心安神方面的中药,对于你目前的症状应该具有一定的改善的效果。

中药材包括矿物药么

3,中草药包括动物矿物药能组成多少方子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答案。就像用0-9十个阿拉伯数字自由任意组合能组成多少数字一样,是无穷无尽的。目前收录方剂最多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收载上自秦汉,下迄1986年底,1800余种中医药及有关文献中仅有方名的方剂就达9万余首,全书约1800万字,载方约10万首。

中药材包括矿物药么

4,中药包括哪些

中药有3000多种,现在最常用的有700多种为广泛药用.

5,中药材有那些矿物类

1、朱砂:是炼汞最主要的矿物原料;其晶体可作为激光技术的重要材料。还是中药材,具镇静、安神和杀菌等功效。中国古代用它作为炼丹的重要原料。过去以产在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的品质最佳而得名。2、雄黄:雄黄,是四硫化四砷的俗称,又称作石黄、黄金石、鸡冠石,是砷的硫化物矿物之一,化学式为As4S4,通常为橘黄色粒状固体或橙黄色粉末,质软,性脆。常与雌黄,即三硫化二砷(As2S3)、辉锑矿、辰砂共生;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空气中可以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3、滑石:滑石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它非常软并且具有滑腻的手感。滑石的用途很多,如作中药、耐火材料、造纸、橡胶的填料、绝缘材料、润滑剂、农药吸收剂、皮革涂料、化妆材料及雕刻用料等等。4、白矾:白矾是一种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化学式KAl(SO4)2·12H2O,其水溶液呈酸性,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状沉淀等。属于矿物质中药,外用能解毒杀虫。常为碱性长石受低温硫酸盐溶液的作用变质而成,多产于火山岩中。5、炉甘石:炉甘石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主含碳酸锌。采挖后,洗净,晒干,除去杂石。本品性状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灰白色或淡红色。表面粉性,无光泽,凹凸不平,多孔,似蜂窝状,常作中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辰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雄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滑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炉甘石

6,中药包括A中药材B饮片C中成药D中草药 谢谢谢谢谢谢

(B、C、D)
中药包括(A中药材B饮片C中成药)。
除了B全是啦

7,中药是什么药

中药有饮片,就是药房抓的那种,回家自己煎还有中成药,就是药店或者医院卖的那种以中药为原料的制剂,分很多种:比如散剂、片剂、颗粒剂、丸剂。。。。
中药即为中国的药;是中国人民经数千年的实践和积累,从大自然中认识的一大类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在内的天然药物。
中药多数是天然植物药最多!动物药,矿物药,也有是加工后的药物就是厂家已经做好的中药一般称为中成药!
当然有。那就是制剂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经验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主要是植物药,也有动物要和矿物药。包括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我们平常煎药汤用的那些就是中药饮片,现在有很多效果显著的处方都已经被药厂生产成中成药,常见的有中药的丸剂、片剂、口服液、胶囊剂、颗粒剂等等。

8,中草药是什么

指动 植物矿物等药品
中药的定义: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所使用的药物称为中药。 传统中医是以“证”辨别人体的生理状态并加以调理。钙、铁、锌等一些微量元素是现代科学发展出来的概念。中医不以单纯的钙、铁、锌等一些微量元素入药,因为没有这个具体概念,但中医在数千年的经验积累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一些用药效果与现代对微量元素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
中药是什么?中药是的指在中医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是因为中药中草类植物最多,也因为这个缘故,《说文解字》把“药”解释为“治病草 ”。自从西药传入我国以后,人们为了表示区别,便将我国传统应用的药物称之为“中药”。 中药一般包括植物、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其中植物类中药又可分为草类、木类、果类、菜类、谷类等多种类别。动物类中药也有虫类、鱼类、贝类、鸟类、禽类、兽类等之分。矿物类中药则包括可供药用的天然矿物、矿物原料的加工品及动物化石等。 如果按照药材的生产来源区分,中药又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别。还有一些中药属天然药物的加工品,如神曲、阿胶、枯矾就是分别用植物、动物、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药物。我国传统药物除了有“中药”、“本草”的名称之外,近二、三十年来,“草药”或“中草药”的名称也流行一时。但实际上,草药也是中药的一部分,它一般指广泛流传于民间,而医者应用较少,文献资料比较简略的那部分传统药物。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医临床经验的交流,许多所谓的民间草药,现已日益受到重视而逐步被推广应
中药分草部(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石部(如龙骨、牡砺、代赭石等)。谷部(如浮小麦、麦芽、谷芽等。)还有很多,就不细说啦!因草部最多,故名中草药。

9,中药分为几类举例说明

植物药 不必说了吧 动物药 鹿蓉 矿物药石膏
中药分类的方法   中草药的种类很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约在八千种左右,常用中草药亦有700种左右。如此繁多的种类必须按照一定的系统,分门别类,才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药物分类的方法是根据人们对于药物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  《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药物按照毒性强弱和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延年益寿药,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是防病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是治病愈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这种分类方法简单而粗糙,其中有些药物的分类也不一定恰当。但当时,可能在避免因用错药物而中毒的问题上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梁代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时,增药365种,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六类,每类又各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根据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开端,但仍较粗糙。直到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分类方法始有重大的发展。他采用了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六十类。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而且他还往往把亲缘相近或相同科属的植物排列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类中的53种药物中,有21种属于菊科,而且其中10种是连排在一起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药材原植物(或动物)的辨认与采收,对于澄清当时许多药材的混乱情况起了很大作用。  现代记载中草药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四种:  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  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  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茛科等等。  上述各种分类方法各有优缺点,究竟以采用哪一种分类方法比较适宜,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目的和要求。例如按药物功能分类,有利于学习和研究中草药的作用和用途,按药用部分分类便于学习和比较各类药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因而有利于药材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按有效成分分类有利于学习和研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其化学鉴定。采用按药材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的方法,这是由于同科属的中草药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化学成分和医疗应用等方面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不但便于学习和研究这些共同点,也便于比较它们的特异点,以揭示其规律性,这样,既有利于中草药的鉴定也有利于从同科属动植物中寻找含有相同或类似成分的动植物,以扩大药物资源。

10,中药分类主要有那些

中药分类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传统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系统:即药性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药性分类法,是根据中药药性、功效等特性进行分类的一类分类方法。因为它有利于医家掌握药物性能,故为历代医家所习用。性能是药物有别于其他物质的最大特性,因此大多数本草书籍的分类,都少不了用它来进行归纳。这也是多数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书籍,仍保留了三品分类方法的原因。 药性分类法,首创于《神农本草经》,它的三品分类法,以“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 为其分类的理论依据。虽然分类比较简略,但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本草典籍中,三品分类开创了药物分类的先河,因此对后世影响深远。虽然梁代陶弘景创立了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但一直到唐宋金元,历代修订本草,仍然保存了三品分类的属性,并以之作为分类的依据。即使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彻底打破了三品分类的方法,但仍在药名下对《本经》、《别录》药物的三品属性作了注释。然而由于药物的日益增多和对药物认识上的不断深化,这种分类方法的局限性便日见暴露出来,单凭三品分类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后世医药学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出了更为切用的分类方法。如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首创了 “十剂”分类法,根据药物功效归纳为“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类。它的分类理论是:“宣可去窒,……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涩可去脱,……滑可去著,……燥可去湿,……湿可去枯”。这对于临床用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金元期间的李东垣,将临床常用的100余种中药,根据升降浮沉的理论,将其分成五类。又署名为李东垣而实为后人所托的《药性赋》,则按药物四性(寒、热、温、平)进行分类。尤其是明、清以来,医药学家们相继总结了不少临床实用的功效分类方法。如明代王纶在其所著的《本草集要》中,将药物按功效分列为治“气、寒、血、热、痰、湿、风、燥、疮、毒、妇人、小儿”等12门。每一门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治气门分“补气清气温凉药、行气散气降气药、温气快气辛热药、破气消积气药”4 类等。这种分类比较具体而详细,无疑是一大进步。李时珍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际,在其《本草纲目》中总结了“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将药物的功效结合脏腑受病的标本、寒热、虚实进行综合归类。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对药物功效分类的贡献最大,他首先将药物分成“补剂、收涩、散剂、泻剂、血剂、杂剂、食物”七大类;而在每大类下又分若干细类,如补剂分为“温中、平补、补火、滋水、温肾”;血剂分为“温血、凉血、下血”等。李氏、黄氏的分类法,不仅对于临床医师辨证论治,遣药组方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对近代中药功效分类也有深远的影响。清代以来,除上述分类之外,还出现了按经络、脏腑以至脉象对药物进行分类。以经络分类的,有姚澜的《本草分经》;以脏腑分队归类的,有凌奂的《本草害利》、江笔花的《笔花医镜》,他们先用脏腑分队,各队再按药性分补、泻、凉、温,再分猛将、次将;按脉象分类的,有龙柏的《脉药联珠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