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矿物药材> 含结晶水的矿物药容易,含结晶水的化合物脱去结晶水

含结晶水的矿物药容易,含结晶水的化合物脱去结晶水

本文目录一览含结晶水的化合物脱去结晶水2,下列矿物药中常含结晶水的是3,中学生的小飞同学侧土壤中水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如下4,为什么要得到含结晶水的物质或者是易水解的物质是用蒸发浓缩冷却5,中药矿石类的药物配伍在粉散剂中服用是否体内容易产生……

本文目录一览

1,含结晶水的化合物脱去结晶水

结晶水是矿物晶体内部的水,所以不会有水解反应。脱去结晶水的方法是加热或者用浓硫酸、浓磷酸脱水

含结晶水的矿物药容易

2,下列矿物药中常含结晶水的是

C

含结晶水的矿物药容易

3,中学生的小飞同学侧土壤中水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如下

土壤中的矿物质中含有结晶水 ,坩埚加热温度高会使矿物中的结晶水从矿物中分离。而阳光下不会破坏这些结晶水矿物的分子。

含结晶水的矿物药容易

4,为什么要得到含结晶水的物质或者是易水解的物质是用蒸发浓缩冷却

因为如果采用一般的方法,即蒸干溶剂,可能会导致产物失去结晶水(因为掌握不好温度)。而易水解的物质要加入抑制剂,比如说氯化铁要加盐酸

5,中药矿石类的药物配伍在粉散剂中服用是否体内容易产生结石

也不一定,如果按病情服药应该没事
不易长期服用,许多矿物药多含有有毒成分,长期服用容易中毒,比如朱砂、赭石等。

6,生物结晶水与结合水的区别详细

结合水是生物的结构组成部分,二结晶水不是,它是外界水进入生物体的内部或表面,形成的晶体水。
不清楚你说的是哪个领域。化学领域中,结晶水又称结合水;而生物领域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相对应。具体您可参考一下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89674.htm
答:结晶水:是以中性水分子形式参加到晶体结构中去的一定量的水;在晶格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水分子数量与矿物的其他成分之间常呈简单比例。不同的含水化合物有特定的脱水温度,绝大部分伴有显著的吸热效应;土壤中土粒所含的结晶水,不能直接参加土壤中进行的物理作用,也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结合水:是水在生物体和细胞内的存在状态,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主要是依靠氢键与蛋白质的极性基(-COOH和-NH2)相结合形成的水融体。 吸附于土颗粒表面,在寻常条件下不能移动的水。其内层称强结合水(吸着水),外层称弱结合水(薄膜水)。结合水的存在使孔隙中的过水断面减小。粘性土的孔隙细小,大部或全部充满结合水,虽然含水却难以透水,是相对隔水层(见地下水)。

7,岩石中的结晶水如何形成的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浅成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气孔、流纹等构造等。 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类新岩石。和前两类岩石主要区别是变质岩属重结晶的岩石,颗粒较粗,不含玻璃质和有机质的残体。其主要特征是:①有的具有片理(片状)构造如片岩;②有的呈片麻构造(未形成片状),岩石断面上看到各种矿物成带状或条状等,如花岗片麻岩;③有的呈板状构造,颗粒极小,肉眼难辨,如板岩。常见的变质岩如由方解石或白云石重新经过结晶而成的大理岩,由页岩和粘土经过变质而形成原解理状的板岩,由片状、柱状岩石组成的片岩,多由沉积岩和岩浆岩变质而成的片麻岩,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等。 参考文献: http://blog.dyzx.cn/more.asp?name=tantian&id=4165 http://www.pkuschool.com/x/02c06f763d9e4c53b397572d3caf0b79.html
好友你好!岩石中为何会有水呢?韩同林解释,前苏联有科学家就曾提出,现在地球表面的水仅仅占地球总水量中的13%,还剩87%的水量保存在地幔里,成为不断补充地表水分的后备来源。有一种关于地表水来源的假说就称,地球表面本来没有水,而地表最初的水,大部分以岩石结晶水的形成存在于地球内部,或者溶解在岩浆中。随着地球的演化,这些地球内部的水通过火山喷发,也可能通过岩浆侵入等方式跑出来,蒸发到大气中,再降落下来形成了地球上最初的地表水。

8,那些药潮解了是毒药

都是
中药在贮存过程中,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容易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尤其是中药大都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油、纤维素、鞣质等成分,如果贮存不当,易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质、变味、泛油等现象,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其中尤以霉烂和虫蛀对药材的危害最大,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更严重的是使中药降低疗效,甚至丧失药用价值。因此,研究中药科学保管对保证安全有效用药、减少药材损耗具有重要意义。 1 中药贮藏中品质变异的因素 中药的性状及所含成分是判定该药品质量的主要标志。中药贮藏保管的方法直接影响中药的成分及性状。 影响中药品质的因素有中药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外界环境因素通过自身因素而起作用 。 ① 中药自身因素包括化学成分性质、含水量、细菌污染情况等,而中药含水量及污染情况是发霉、虫蛀、变色的重要影响因素。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较多的中药易生虫、发霉、遭鼠害等;含挥发油多的中药易散失气味;含盐分较多的中药易潮解。所以在贮藏时应将中药充分干燥、灭菌,并根据中药化学成分的性质分类存放,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变质现象的发生。 ② 中药变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日光、霉菌和害虫。 温度对中药贮藏影响最大,能直接引起潮解、溶化、糖质分解、霉变等各种变化。中药在常温(15~20℃ )下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藏;当温度升高,可使中药水分蒸发失去润泽而酥脆甚至干裂、氧化、水解反应加快、泛油、气味散失加快;动物类、胶类和部分树脂类会发生变软、变形、黏结、熔化等现象。当温度升至34℃ 以上时含脂肪较多的中药如杏仁、柏子仁以及某些动物类药材油分外溢,形成泛油产生油哈味,药物颜色加深使水分蒸发,药材的质量降低;温度升高使芳香类中药的挥发油加速挥发,芳香气味降低,如薄荷、丁香等;含糖质较多的中药产生软化,如天冬、党参等;动物类、树脂类药发软粘连。 中药的含水量与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药物的含水量为10% ~ 15% ,如果贮藏不当,药物就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使含水量增加。若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70% 以上时,中药含水量随之增加,含糖质较多的中药会因吸潮发霉乃至虫蛀;盐制药物及钠盐类的矿物药会潮解深化。当空气相对湿度在60% 以上时,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显著降低,中药含水量又会减少,含结晶水较多的矿物药如胆矾、芒硝则易风化;叶类、花类、胶类中药因失水而干裂发脆。 空气对药材的影响:在贮藏过程中,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药材的变质起关键性作用。空气中的氧能使中药的色泽由浅加深,挥发油受到氧的作用易引起树脂化,若长时间日光照射会促使中药成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等光化学反应,如油脂酸败、维生素分解、色素破坏等均引起中药变质。
是药三分毒,没听过?
那些药潮解了是毒药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