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中草药地榆,中药地榆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中草药地榆,中药地榆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中药地榆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2,地榆是什么3,中药地榆的入药部位是4,地榆有什么功效5,地榆是什么草药有什么功效呢6,中药地榆有什么用7,生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8,地榆是什么药9,地榆作用10,草药地榆有什么药理作用中药……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地榆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

地榆 苦酸;寒;无毒   归经 肝;肺;肾;大肠经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主治 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用药禁忌 虚寒者忌服。

中草药地榆

2,地榆是什么

地榆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根,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地榆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中草药地榆

3,中药地榆的入药部位是

中药鉴定学试题 2831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模拟试题(一) B 730 种 C 850 种 D1746 种 E1892 种 2.2005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细辛的入药部位是 A 全草 B 地上部分 C 根 D 根茎 E 根及根茎 3.2005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就精确度来说,至忧掀曰樱淳保稿宛首肥孔炮涛尝鸣蒲累全峪陵役濒哇畸鼠沽卵志野松敷虐我荣窜皱登歧呸萤脯沮痰滨式广埂渠瞅党搬遥韵甫沾蔚毁功砒掠缅侦扛

中草药地榆

4,地榆有什么功效

地榆以根部入药,一般春季采挖晒干即可,其性寒、味苦、酸,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以及消肿敛疮的功效,因而临床上对于咯血、尿血、便血以及湿疹、赤白带下等方面的疾病症状有治疗作用。1.止血作用止血作用是地榆当中较为突出的作用,药理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研究显示,地榆的鞣质成分可以缩短凝血时间,从而起到止血作用。2.抗炎抗菌研究显示,地榆对于炎症所致的肿胀症状有改善作用,同时对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3.镇吐作用药理研究还表明,地榆具有镇吐作用,可以抑制洋地黄引起的催吐作用。
痔疮出血,余常用地榆槐角丸治之,见效甚速。方药组成如下:槐花、槐角各90克,枳壳、当归、大黄、赤芍、防风、荆芥穗各30克,地榆、黄芩、生地、红花各60克。蜜丸10克重,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方中地榆与槐角配伍,有相辅相成之妙,凉血止血之力更胜。此方乃治疗痔血之灵丹也。

5,地榆是什么草药有什么功效呢

〔品质〕以条粗、质硬、断面色粉红者为佳。〔主要成分〕地榆甙、鞣质。 〔性能〕苦微寒。凉血,止血。 〔适应〕①水火烫伤。②便血、痢血、尿血、崩漏。 〔用量〕9~15克。〔配伍〕①配大黄粉用医用凡士林调敷治水火烫伤。②配地锦草粉各等份吞服治便血。(每次3克,日服二次)。, 地榆是治疗烫伤的要药,农家有彦语:家有地榆皮,不怕烫伤皮。地榆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是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以条粗、质坚、断面粉红色者为佳。产于浙江、安徽、河北等地。春、秋季采挖,晒干备用。地榆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切片的生地榆,偏于凉血、解毒、敛疮。炒炭的地榆,可增强收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病证。治疗水火烫伤时,可单味研末,拌麻油调敷,可使伤口渗出液减少,减少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大面积烧伤者不宜于本品,本品含有大量鞣质,人体吸收过多会造成肝损坏。本品还可用于湿疹,皮肤溃烂等疾病。 地榆是什么草药呢? 地榆是主要分布在我国三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常生长在草原、山坡草地、林缘,别名有山枣子等,为蔷薇科植物。 一,地榆的外形特点 1,生性:茎直立,有槽,分叉,常无毛;根粗壮,多为纺锤状,表面褐色,有纹,切面黄白色或紫红色。 2,叶子:基生叶是羽状复叶有小叶九到十三片,小叶片卵状,长约五公分,顶端圆秃,基部心状,叶边有圆齿,两面绿色;茎生叶稀少,叶片稍小,叶片表面叶脉明显,很像榆树的叶片,又是草本,故名“地榆”。 3,花:穗状花序椭圆形,生长枝顶,直立,长三公分左右,小花朵有花萼四个,紫红色,无花瓣。4,果实:果实包在宿存的花萼筒里面,卵状四棱形,长三毫米左右,褐色;种子卵形。二,地榆的功效 地榆的根止血主要药,有收敛、止血、凉血作用,内服可治疗吐血、血痢、便血、烫伤火伤、蛇虫咬伤等症。药用时请遵医嘱。 地榆的根还可作兽药,有收敛、止血、止泻作用;根叶捣烂后的水浸液可作农药,对防治棉蚜、红蜘蛛有效。 另外,地榆根茎叶可提制栲胶;根含淀粉可酿酒;嫩叶在有些地方食用。地榆的枝条秀丽,叶形美观,花穗红色醒目,可栽培观赏。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供参考。 谢谢真友邀请! 非常抱歉回复晚了! 地榆是一味中药,在农村的田间地头经常可见。 主要是在南方,江苏,浙江,安徽一代。 药用价值在枝杆,根部。 可以止血,凉血,治疗伤口瘀血,修复受损肌肤干燥,尽快恢复 健康 的功效。 还可以治疗出血痢疾,便血的肠道菌群。 抱歉! 回答不全面!

6,中药地榆有什么用

地榆味酸、苦,性微寒。能清下焦血热,而治大小便出血。因有酸涩之性,故兼有止泻作用。生用凉血清热的效果好,炒炭用,止血的效果也好。地榆能清热、凉血而止血,可用于各种出血,但它的特长是治下部出血,效果尤佳。 地榆酸寒凉血,可外用于痈肿疮疡及烫火伤。可单用地榆为细末,香油调涂患处,能止痛并使愈合加快。或用生地榆二两、冰片二分、麝香少许,共研细末,伤处破者,可撤布此粉于伤面上;如未破者,可用香油调涂患处。也有用地榆末与黄连素同研为均匀细粉,用于烫伤或烧伤,取得良好效果者。白芨止血,偏理上焦出血。地榆止血,偏理下焦出血。棕榈炭、地榆炭均能止血,但棕榈炭无论寒热的出血均可应用。地榆炭则偏用于下焦湿热性的大便出血。 据近代研究报导,地榆有抗菌作用,但经高压消毒后,抗菌力下降,甚至消失;本品能缩短出血时间,对小血管出血有止血作用,其稀溶液作用更显著;对溃疡病大出血及烧伤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控制感染而防止毒血症,减少渗出,促进新皮生长。用量一般二至五钱。止血宜炒炭用;治痈肿、烧伤宜生用。重病用量可再稍大些。虚寒性出血者慎用。

7,生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地榆是蔷薇科地榆属的植物,我国古代的药物文献中就对于地榆进行过有关的记载,地榆的味道会有苦、酸、涩,的口感,地榆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功效。地榆主要作用于患者的肝、肺、肾、大肠经等人体部位。虽然它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但是因为是中药治疗手段,需要患者及早的去正规的医院,找到相关科室的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的药物。任何药物都会有服用禁忌,对于地榆也是一样,那么地榆的禁忌有哪些呢?因为它的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等功效,所以患者出现虚寒性出血症时候是禁止服用地榆,如果患者出现血虚有瘀者需要谨慎服用地榆。我们知道了地榆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所以我们需要在服用地榆的时候,更加的仔细谨慎,不要自行服用地榆,以免加重疾病的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出现。中医的药材入药,很讲究剂量与用法,患者切记不能自行服用地榆,以免因为身体疾病与地榆的药效不对症,出现更多的疾病并发症。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多利用空暇的时间,进行大量的户外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饮食方面荤素搭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将疾病拒之门外。
地榆 苦酸;寒;无毒 归经 肝;肺;肾;大肠经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主治 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用药禁忌 虚寒者忌服。

8,地榆是什么药

草原,基部截形或浅心形:Radix Sanguisorbae )为蔷薇科地榆属的植物,干燥、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洗净,有小突尖,宽0、草甸及疏林下,或趁鲜切片、山坡草地,干燥,边缘有圆而锐的锯齿,来源为植物地榆的干燥根,常生于灌丛中,除去须根,先端钝。分布在亚洲北温带。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小叶柄基部具小托叶地榆(学名。生长于海拔30米至3。5~3cm。5~6cm。中草药名称地榆(拼音名Diyu),已由人工引种栽培,000米的地区
地榆 苦酸;寒;无毒   归经 肝;肺;肾;大肠经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 主治 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绞汁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或捣汁外涂;也可研末掺或捣烂外敷。   用药禁忌 虚寒者忌服。
地榆(学名:Radix Sanguisorbae )为蔷薇科地榆属的植物。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中草药名称地榆(拼音名Diyu),来源为植物地榆的干燥根。5~6cm,宽0。5~3cm,先端钝,有小突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边缘有圆而锐的锯齿,小叶柄基部具小托叶。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在百度百科里有更加详细的。

9,地榆作用

当然肯定是中药地榆碳止血效果好了。所有的植物的根茎烧成碳都有止血作用的。
①治血痢不止:地榆二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渣,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地榆汤)  ②治红白痢,禁口痢:白地榆二钱,炒乌梅五枚,山楂一钱。水煎服。红痢红糖为引,白痢白糖为引。(《滇南本草》)  ③治急性菌痢:水橄榄根研粉,成人每服三至六分,每天三次,儿童减半。(《全展选编·传染病》)  ④治便血: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每末五钱,水二盏,入砂仁末一钱,煎盏半,分二服。(《沈氏尊生书》地榆甘草汤)  ⑤治久病肠风,痛痒不止;地榆五钱,苍术一两。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日一服。(《活法机要》)  ⑥治妇人漏下赤色不止,令人黄瘦虚渴:地榆二两(细锉),以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渣,食前稍热服一合。亦治呕血。(《圣惠方》)  ⑦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生地榆、太子参各一两,或加怀牛膝一两,水煎服,连服二月。(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无名肿毒,疖肿,痈肿,深部脓肿:地榆500克,田基黄200克,研末,田七粉5~15克。调入700克凡士林中成膏,外敷患处。(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⑨治湿疹:一地榆一两,加水两碗,煎成半碗,用纱布沾药液湿敷。二地榆面、煅石膏面各二十两,枯矾-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三地榆面十五两,密陀僧三十两。研匀,加凡士林三十至四十两,调膏外敷。(《全展选编·皮肤科》)  ⑩治面疮赤肿焮痛:地榆八两(细锉),水一斗,煮至五升,去渣,适寒温洗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⑾治烧烫伤:地榆根炒炭存性,磨粉,用麻油调成50%软膏,涂于创面,每日数次。(《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⑿治猘犬咬人:地榆根末,服方寸匕,日一、二,亦末敷疮上,生根捣敷佳。(《补缺肘后方》)  ⒀治蛇毒:地榆根,捣绞取汁饮,兼以渍疮。(《补缺肘后方》)

10,草药地榆有什么药理作用

可以祛斑,淀粉含量高。
1. 收敛作用 地榆含有鞣质, 具有收敛作用, 能止泻和止血.外用炒地榆粉, 对兔及狗的Ⅱ度、Ⅲ度实验性烫伤面有显著收敛作用, 能使渗出减少、感染及死亡率降低.但从地榆中提取出的鞣质或市售之鞣酸, 对烧伤的疗效均不如地榆粉.提示地榆治疗烧伤的有效成分除了所含鞣质外, 尚有其他因素参与.地榆对去神经组织上的烧伤的疗效比没有去神经组织上的疗效稍差. 2. 抗菌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 地榆 100%的煎液对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痢疾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及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某些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在0.5mg/ml 时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有报告认为, 地榆的抗菌作用与其中所含鞣酸有关.药液经高压灭菌则抑菌作用明显减弱. 3. 抗炎作用 地榆对甲醛性足跖肿胀小鼠巴豆油性耳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前列腺素E引起的皮肤微血管通透性亢进, 地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尚能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生, 并能促进伤口愈合. 4. 止血作用 生地榆、水提物、地榆炭、地榆制剂均有制血作用.地榆水提物可使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地榆炭煎剂给家兔口服能使凝血时间明显缩短;给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出血时间缩短;蛙后肢灌流试验可见血管收缩.有报告指出, 地榆加热炮制可使其鞣质含量降低, 止血作用减弱.由于地榆的止血作用主要与鞣质有关, 因此报告者建议在用于治疗出血为主的疾病时以生品为好, 并建议以鞣质含量为地榆的质量标准. 5. 对心脏和血压的作用 地榆煎剂低浓度可使离体蛙心收缩加强, 频率减慢, 心脏排出量增加, 高浓度则呈抑制作用.对麻醉兔有暂时性的轻度降压作用. 6. 其他作用 地榆煎剂低浓度使离体兔肠收缩减弱, 高浓度则使收缩加强, 甚至呈痉挛状态. 煎剂给鸽灌服3g/kg, 每日2次, 共服4次, 对静脉注射洋地黄引起的呕吐有止吐作用, 表现为呕吐次数减少;但狗服5g/kg, 共服2次, 对静脉注射阿朴吗啡引起的呕吐无效. 鲜地榆注射液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地榆水提取物给胃瘘手术后的大鼠口服, 能显著增加其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