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中药贴膏起名2,治疗牛皮癣的中药药膏有哪些3,中药材地苦胆的作用4,关节炎有没有好的纯中药膏药求推荐5,外用止痛中草药有哪些6,穴苗一贴瘦为什么效果这么好7,本草纲目中药偏方大全治痔疮8,外用化痰止咳的药膏我想知道那叫什么药……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贴膏起名

2,治疗牛皮癣的中药药膏有哪些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按上述情况阴囊湿疹是体内的湿热过重引起阴囊瘙痒、或者穿过紧裤子等等都会引起的,而股癣是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感染如果没有对症会加重,而且容易传染其他人的,外用 藓 丨椿丨 霜等,实用价值大,有效果。注意卫生,多喝水不要吃辛辣油炸寒冷食物小贴士: 净鸭可以在超市或者菜市场买到,一般价格都很便宜,当然也可以专门买鸭腿、鸭翅根来做,味道也非常好。但是,烤箱温度的高低以及烘烤时间,要根据鸭子的重量适当调整,每一家的烤箱功率也各不相同,建议烤得时候随时观察,以免焦糊; 在李子的搭配下口感清新解腻,如果是青李,味道较酸,需要用糖渍的,口感更加好,如果用紫红色熟透的李子,可以直接切片搭配,颜色也非常好看; 道菜我用了半只鸭子,前40分钟的烘烤是为了使鸭肉完全成熟,后10分钟的烘烤使鸭子表面酥脆,但是底部一定要垫上锡纸,否则烤盘上的油污会非常难清洗; 传统脆皮水的调制就是蜂蜜和白醋,比例大概是2份蜂蜜兑1份白醋,要注意的是,每一次的涂抹一定要在表皮彻底晾干后进行,特别要仔细涂抹鸭肉皱褶,鸭腿里侧等部位。原料: 鸭子半只、老抽20ml、辣椒面10克、五香粉5克、葱4段、姜4片、白糖8克、黑胡椒5克、料酒20ml;李子4个、白糖20克、清水100ml; 皮原料:蜂蜜20ml、白醋10ml; 做法: 1、先将鸭子洗净,稍稍晾干水分后,加入老抽、白糖、辣椒面、黑胡椒、五香粉、料酒,以及葱姜一起拌匀,腌制2小时,或者放入保鲜袋中,放入冰箱过夜味道更好; 2、鸭子腌制上色后,放置在阴凉的地方,自然晾干汁水,然后用蜂蜜和白醋混合均匀,做成脆皮水,用刷子均匀的涂抹在鸭子表皮,然后自然晾干,反复操作至少两遍; 3、李子洗净后切成两半,把核去除,然后在炒锅中加入水和白糖,用大火将糖水烧开,然后换成中小火,慢慢将糖水熬至出现大气泡,放入李子,转成小火,直到糖浆熬煮至浓稠,李子表面开始焦黄为止;4、鸭子沥干脆皮水后,让在烤架上,底部垫上锡纸,然后放入烤箱,用220度的上下火烘烤约40分钟,然后换成180度上火,再烤10-15分钟,直到外皮金黄酥脆即可

3,中药材地苦胆的作用
它的作用有:清热泻火:清热泻火解毒之力较大,用于多种热毒症,如感冒.感冒高热. 急性扁桃体炎. 咽喉炎.,热毒疮肿等症。也可用于肺热咳嗽(包括肺炎. 支气管炎. 肺气肿合并感染等),肝热目赤肿痛(如急性结膜炎)等症。
4,关节炎有没有好的纯中药膏药求推荐
吃百傲鲨鲨鱼软骨粉吧镇痛、消炎、抑制变形同时无副作用一年左右治好就不用再吃了快点让妈妈好起来吧!
5,外用止痛中草药有哪些
止痛药的副作用有很多,但是中药是慢慢调理,相对于西药来说,对人体杀伤力小。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外用止痛中草药,希望能帮到你。 外用止痛中草药 1、治疗癌痛。 如乳香、没药、山甲、元胡、血竭、冰片、蟾蜍等。热证酌加青皮、山栀;寒证加丁香、肉桂;气滞加香附、川穹;血瘀加鸡血藤、桃仁等。临床选用中药因疼痛部位不同而差异颇大,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2、治疗胸痛。 白芥子、薤白、荜拨、丹皮、牙皂、细辛、乌头等。以气血瘀阻为主的止痛应化瘀通络,重用桃红四物汤及栝楼薤白半夏汤煎汁外敷;以痰湿阻肺为主的胀闷疼痛应燥湿化痰,用药以二陈汤为主。 3、胁痛。 桃仁、青皮、柴胡、香附、佛手等。 4、肝痛。 蟾蜍膏、琥珀止痛膏(琥珀、天南星、黄连、蟾蜍、樟脑、冰片、斑蝥、马钱子、小茴香等。 5、腹痛。 乌药、川椒、小茴香、三棱、毕澄茄、南星等。 外用透皮止痛中草药配方 鼠妇内服方 鼠妇又名鼠姑、湿生虫。《本草纲目》中认为,鼠妇甘、平,无毒,可治疗牙痛、闭经、血瘕诸痛。用法:可将干燥鼠妇研成细末,每次用温开水冲服3克,每日服3次。或取干燥鼠妇60克,加水适量煎煮两次,共取汁240毫升。每次服60毫升,每日服4次。服药期间患者应忌吃酸辣食物。 鳖胆止痛方 将活鳖(雌雄均可)洗净,投入沙锅或铝锅中,加入沸水煎煮5~10分钟,再将鳖剖开,取出胆囊,挤出胆汁,每日一次空腹服下。若鳖在250克以上,可将胆汁分成两份供两日服用。 蟾蒜外敷方 将活蟾蜍3只剥取蟾皮,再取蒜头1枚,将蒜捣碎后涂于蟾蜍皮上,将蟾蜍皮外敷痛处。此方适宜于肝癌剧痛而用杜冷丁无效者。 阿雄膏外敷 取阿魏、皮硝各60克,雄黄、马钱子各30克,麝香3克,葱白适量。先将前4味药研成细末,与葱白一起捣如泥状。然后将麝香涂于肝区疼痛明显处,再敷上药泥,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周换药一次。 雄黄散外敷 取雄黄、明矾、青黛、皮硝、乳香、没药各60克,血竭30克,冰片10克,醋和猪胆汁各适量。将前8味药共研细末,分成7包,每次取一包,用等量的醋和猪胆汁调成糊状后外敷,每日敷8小时,药糊干结时可用醋和猪胆汁调湿。此方对晚期肝癌剧痛者尤其适用。 穴位敷贴法 取山柰、乳香、没药、大黄、姜黄、栀子、白芷、黄芩各20克,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克,蓖麻仁20粒,鸡蛋清或蜂蜜适量。将前14味药共研细末,与鸡蛋清或蜂蜜混合后调成糊状,外敷于期门穴(位于乳头下方的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上。痛剧者每6小时换药一次,痛轻者每12小时换药一次。 中药与西药中的止痛药配合,既可增强疗效,又可减少西药的副作用。例如,在患者含服镇痛药盐酸二氢埃托啡时若将芍药甘草汤加米壳水煎服,可对肝癌和腹部其它癌症的疼痛有较好的疗效。而常用杜冷丁止痛的肝癌剧痛者,若将蟾酥、元胡、穿山甲、青皮共煎浓汁外擦痛处,可增强止痛的效果。 中药外敷疗法注意事项 1、所贴患部一定要严格消毒。 注意膏的软硬度,破口处可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洗净脓血,拭干后再贴药臂。在经穴部位、有关解剖部位及患处贴药时,先用75%酒精消毒后再贴药。 2、患处如因敷药而发生水泡、损烂,可将膏药取下,涂以龙胆紫药水。 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挑破,流尽液体,再涂紫药水。破溃的水泡可以涂上消炎软膏,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3、使用膏剂敷贴时。 应防药膏干燥,裂伤皮肤,引起疼痛或溃烂。若为硬膏,贴前应将膏药加温,微烤后再贴。注意温度要适当,避免过凉粘贴不牢,过热烫伤皮肤。 4、穴位贴药时。 敷贴穴位不宜过多,每穴药量宜小,敷贴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其它不良反应。贴后若发生患部发痒,可在膏药外面按摩,或用酒精涂擦患处后,再将膏药加温贴上。 5、小儿贴敷药物时。 注意护理好患儿,勿令抓破或撕开。由于小儿皮肤嫩薄,贴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只贴1-2个小时或1小时以内,以免引起毒副作用。 6、冰敷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在20分钟左右,老年体弱、虚寒证、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外伤破损、炎症后期、心脏病、水肿等患者,不宜冰敷。猜你喜欢: 1. 透骨草的功效与作用 2. 白木的功效和作用 3. 白虎活络膏的功效和作用 4. 穿心莲片的功效与作用 5. 祛风湿的中草药
6,穴苗一贴瘦为什么效果这么好
由医院网大全解决问题:
瘦身原理: 用雪苗一贴瘦中药药膏加速新陈代谢功能,快速分解皮下脂肪,同时刺激相应穴位方法,疏通人体经络。作用于人体的胃体和下丘脑的饱和中枢,使胃体变小,食欲减少,从而解决过多或吸收过量的问题,达到快速瘦身效果。
7,本草纲目中药偏方大全治痔疮
陈梅消痔茶 我之前就是喝这个的,一个老中医的祖传百年配方
★治:疗痔I疮有效的方法,可以佰|渡【 王梦菡摆脱痔痛的经历 】值得借鉴,很有帮助的★2不是太严重的话你可以试试尚草痔愈丸,搭配痔舒茶效果会更好。平时的饮食蔬菜和水果样样都吃,多吃些粗粮,这样坚持下去是缓解症状的前提,也才能很好的配合后续的治疗。养成了好习惯,就有了好前提了,可以弄些东北 辽阳产 的“山菇娘”牌 山菇娘油膏套装试试喽,效果比较好,都是食品级原料,用着也放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8,外用化痰止咳的药膏我想知道那叫什么药名
你好,这种药物应该是一种外用刺激背部肺腧穴通过经络调节的药物,比如利肺片,维生素B12。可以使用的、还有刺激性的巴豆丸。感冒咳嗽家庭护理方案集锦(转) 1、感冒初起时,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现象。这时要给宝宝多喝水,增加vc的供给量,可喝vc泡腾片或鲜榨橙汁,增强抵抗力。如果认为宝宝是受风或受凉感冒,应该先吃点小儿感冒冲剂(或小儿宝泰康,治早期感冒蛮有效),注意保暖,不要吹风,尽量控制呼吸道感染的扩散。 2、宝宝鼻塞时,注意清理一下鼻屎,加大空气湿度。可用热毛巾捂一下鼻翼,配合按摩鼻翼。 3、如果出现咳嗽症状,要提高警惕了。一般出现咳嗽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主要目的是让医生听一下有无支气管或肺部炎症。如果没有炎症,只是上呼吸道感染,这时不要吃医生给开的抗生素类药,更不必打针甚至挂吊瓶。感冒多半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丝毫无效,只能破坏自身肌体免疫力。 4、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咳嗽或是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嗽,建议用药是小儿止咳糖浆(或鲜竹沥、百草琼浆益气贴等止咳化痰)加抗病毒冲剂(如板蓝根)。还有一个重要的家庭护理方法就是煮冰糖川贝梨水给宝宝喝。 梨水的煮法:1个大鸭梨+3至4个川贝+2至3小块单晶冰糖,加水煮半小时以上,煮成水约在200cc左右,一天喝完,第二天再煮新的。 5、如果宝宝咳嗽不厉害或感冒之后久有小咳不愈,冰糖川贝梨水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蹦蹦曾经咳嗽近一个月不好,用药无济于事,最后是喝梨水才痊愈的。食补是帮助宝宝战胜病菌、提高抵抗力的最好方法。 6|、最后一点是宝宝预防感冒的注意事项,就是加强户外活动,多增加空气浴和冷空气刺激,锻炼呼吸道粘膜。在家不要给宝宝穿盖太多,保持小手温温的即可。 7、 乳加防风(中药)加带须须的葱头一根炖给宝宝喝,适宜感冒咳嗽初期喝。 1、宝宝出现感冒出起的症状:打喷嚏,流眼泪、流清水鼻涕,说明宝宝是伤风着凉了,我就给他吃三天的小儿速效感冒冲剂,主要是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然后就把药停了,一般一星期左右会自愈的,多吃药不如多喝水。
9,治疗牛皮癣中药偏方 牛皮癣中药偏方大全
牛皮癣偏方大全 ,这是病友们推荐的比较好的偏方,可根据自己病情有选择的使用。
牛皮癣偏方1.生半夏大者1个,醋少许。
用法:半夏蘸醋磨汁,搽患处。
牛皮癣偏方2.苦参200g,陈醋500ml。
用法:一同浸泡5天,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去掉鳞屑,再涂以上药,早晚各1次,连用3-5天。
牛皮癣偏方3.银花丹参饮:
配方: 金银花20克,丹参15克。
制法: 将金银花、丹参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以文火煎熬30分钟,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用法: 早中晚分3次服用。
牛皮癣偏方4.石榴皮煎剂:
配方: 石榴皮100克。
制法: 石榴皮加适量水,煎煮取汁。
功效: 杀虫止痒。
用法: 趁热用汁液洗患处。每日2次,每剂药可煎3次。
牛皮癣偏方5.乌梅膏:
配方: 乌梅1500克。
制法: 将乌梅洗净,去核,水煎,熬成乌梅膏,装瓶备用。
功效: 杀虫止痒。
用法: 每次1汤匙,白糖调味,开水冲服,每日3次,服用天数视病情而定
牛皮癣偏方6.大枣甘草汤
配方: 大枣30克,甘草10克。
制法: 大枣、甘草洗净,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 益气调中,扶助正气。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饮用。
牛皮癣偏方7.槐花粥:
配方: 生槐花30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
制法: 将生槐花加水煎取汁液约1000毫升,再与粳米、红糖一起煮成粥。
功效: 清热凉血。
用法: 早晚服食,连用7~10日。
牛皮癣偏方8:红皮鸡蛋5个,老陈簇1斤,浸泡7天后,去壳留清蛋黄搅匀,外搽患处,1日2次,有良效
牛皮癣偏方9--顽癣偏方:
侧柏叶、苏叶、各200克,蒺藜40克,共研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6斤沸煮后小火煮30分钟,涂洗患处,日3次。
牛皮癣偏方10:中药偏方
处方:生地3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丹皮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苦参10克,白鲜皮30克,蝉蜕10克,大青叶15克,牛蒡子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10,中国四大膏药哪个最好
膏药从很久以前便被人们作为一种滋补品和外用的治疗贴敷剂广泛用于生活中,纵观古今,膏药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煎膏、软膏、硬膏和敷药。我们看看这几类膏药分别是如何制作和使用的:1、煎膏:唐时称“煎”。一般是药物经过煎煮、去渣、浓缩,再加蜜或糖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供内服的制品,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优点。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性滋润,故又称“膏”或“膏滋”。也有将加糖的称为“糖膏”,加蜜的称为“蜜膏”。近年风靡全国的膏方,即为此类。单纯的煎膏根据稠度分干浸膏、浸膏、流浸膏。2、软膏:古时称“贴”。是用植物油、蜡腊、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作基质,加入药物加热后,提取有效成分;或不经加热,研粉掺入所制成的供皮肤或粘膜应用的半固体剂型。习称“药膏”,又称“油膏”。具有保护、湿润、润滑或局部治疗作用。某些软膏剂中的药物亦可透皮吸收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3、硬膏:通称为“膏药”,系将药物溶解或混匀于适当基质中,摊涂于裱褙材料上,供贴敷使用的一类近似固体的外用剂型,具有局部治疗作用或全身治疗作用。根据基质组成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①铅膏药:指药料用植物油炸取成分后,与铅丹化合而成半固体或固体状制品。主要为油酸铅,在加工中由于铅丹的应用比例及加热时的温度和时间不同,可以得到色泽和硬度不同的制品,色泽由白色、黄色乃至黑色,通常黑色者多。用章丹(四氧化三铅)制成的称“黑膏药”,加铅粉(碱式碳酸铅)者称“白膏药”。最早铅膏载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八——成膏:“清麻油十三两,菜油亦得;黄丹七两。二物铁铛文火煎滤,湿柳批篦搅不停,至色黑加武火,仍以扇扇之,搅不停,烟断绝尽,看渐稠膏成……”由此可见,南北朝时的铅膏,就是今天所称的基质;后世逐渐发展,在基质上加入主要药物,疗效更为提高。此剂型亦为现时常用剂型之一。②松香膏:这是一类无铅膏药,系用松香和油脂类为基质,与药物合成的硬膏剂。制作有类似铅膏药的方法,也有捣碾而成的。③橡胶硬膏:又称“橡皮膏”,以橡胶为基质,制作而成的一类含药或不含药的外用制剂。④巴布膏剂:这是以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为骨架材料,添加充填剂、增粘剂、保湿剂、交联剂及交联调节剂制成基质,加入中药提取物后,经摊涂、切割、包装而成的现代外用膏剂。⑤透皮贴剂:以高分子聚合物及高分子控释材料制成,药物可透过皮肤起局部及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类新型制剂。4、敷药:古时称“薄”,是将药物粉末,用各种液体调制后,使成糊状及软膏状,敷贴于人体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制剂。又称“薄药”、“敷贴”、“糊剂”。根据赋形剂的不同,可分为水性敷药和油性敷药两类。包括临时调剂和制剂制备两个内容:①临时调剂:多采用新鲜药材或药材饮片,捣粘或添加溶剂混匀,外敷。②制剂:经加工后的药物粉末包装,或将药物粉末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外用糊状制剂成品。一般固体粉末含量达25%以上,稠度较高。外观类似软膏剂,但其硬度高、吸水性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另外,现代的“涂膜剂”亦应列在此范畴。涂膜剂是将药物及高分子成膜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成的一种外用液体涂剂。涂于患处,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可保护创面,而且可逐渐释放药物而发挥治疗作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