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清代的中草药,清代药方中茴香是大茴香还是小茴香

清代的中草药,清代药方中茴香是大茴香还是小茴香

本文目录一览1,清代药方中茴香是大茴香还是小茴香2,清代王清任名方10味中药组成可治慢性盆腔炎3,大清热的中草药有哪些4,在清朝针对疫情的中药方剂5,这两种中药的名称看大清6,清热的中药有7,清热的中药有哪些8,清火的中草药有哪些9,清热解……

本文目录一览

1,清代药方中茴香是大茴香还是小茴香

搜一下:清代药方中茴香是大茴香还是小茴香
不注明的应该是小茴香

清代的中草药

2,清代王清任名方10味中药组成可治慢性盆腔炎

小茴香、肉桂、五灵脂、川芎、蒲黄、炮姜、元胡、没药、当归、赤芍 方剂名称: 少腹逐瘀汤 方剂出处: 少腹逐瘀汤源自《医林改错·卷下》,常用于少腹瘀血积块和少腹胀满、经期腰酸以及小腹胀、瘀血阻滞等证的治疗,主要功效是活血祛瘀和温经止痛、温阳理气等。 茴香 能温肾散寒、理气和胃与祛寒止痛; 肉桂 是抗菌、通经和镇静镇痛的良药; 五灵脂 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川芎 的祛风止痛和行气开郁、活血祛瘀功效显著; 蒲黄 是止血化瘀、通淋的常用药; 炮姜 则能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元胡 的活血行气、止痛效果显著; 没药 能起到明显的消肿生肌、散血祛瘀和活血止痛效果; 当归 具有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和调经等功效; 赤芍 可达到清热凉血和活血祛瘀的效果。 诸药合用,能起到化瘀通络和散寒温经、祛湿通络、止痛养血等功效。 中医将盆腔炎归为“痛经”“带下”和“症瘕”等范畴,认为发病和女性自身肝郁肾虚、寒凝血滞等有关,部分患者由于湿热瘀阻、经络不畅造成,并因此影响冲任二脉,导致气血不能正常运行,瘀滞的气血未及时消除,久之便内积发病。 本方剂源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对妇科疾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寒凝气滞、脉络瘀阻等病证造成的妇科疾病,对体内气机调节作用明显。 少腹逐瘀汤亦具有扩张血管和纠正血行的效果,对细胞的吞噬能力具有加强作用,促进炎症吸收的效果明显,并能抑制炎性肉芽肿出现,可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 综上所述,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与症状,纠正体内气机和血行,抑制炎症反应,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清代的中草药

3,大清热的中草药有哪些

看清气分之热还是血分之热
石膏、知母这是去大热的药!因为是大寒的药!

清代的中草药

4,在清朝针对疫情的中药方剂

中华医学五千年传承,在全国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瑰宝绽放光芒。作为医学爱好者,近三日遍查医学典籍,找到暖冬瘟疫流行的著作《时病论》,清代雷丰(少逸)1882年著成,为时病通论著作,该书为首部关于时病的专著。内有五方供天下医者共鉴: 辛凉解表法 薄荷 (一钱五分) 蝉蜕 (一钱,去足翅) 前胡 (一钱五分) 淡 豆豉 (四钱) 栝蒌 壳(二钱) 牛蒡子 (一钱五分) 清凉透邪法 鲜芦根(五钱) 石膏 (六钱,煨) 连翘(三钱,去心) 竹叶 (一钱五分) 淡豆豉 (三钱) 绿豆衣 (三钱)祛热宣窍法 连翘 (三钱,去心) 犀角 (一钱) 川贝母 (三钱,去心) 鲜 石菖蒲 (一钱) 方中犀牛角可用黄牛角大量以代替辛温解表法 防风 (一钱五分) 桔梗 (一钱五分) 杏仁 (一钱五分,去皮尖,研) 广陈皮 (一钱) 淡豆豉 (三钱)凉解里热法 鲜 芦根 (五钱) 大豆卷 (三钱) 天 花粉 (二钱) 生石膏 (四钱) 生 甘草 (六分)整理不易,转发注明出处。附录古籍原文,文辞枯燥供医务工作者参考,择用。 昔贤谓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而即病者,名曰冬温是也。 其劳力辛苦之人,动作汗出,温气乘袭,多在于表;其冬不藏精之人,肾经不足,温气乘袭,多在于里。冬温虽发于冬时,然用药之法,与伤寒迥别。盖温则气泄,寒则气敛,二气本属相反,误用辛温,变证迭出矣。其证 头痛 有汗, 咳嗽 口渴,不 恶寒 而恶热,或面浮,或 咽痛 ,或胸疼,阳脉浮滑有力者,乃温邪窜入肺经也,宜用 辛凉解表法 加 连翘 、象贝治之,口渴甚者,温邪入胃腑也,再加 芦根 、 花粉 治之。如或下利,阴脉不浮而滑,温邪已陷于里也,宜以 清凉透邪法 加 葛根 、 黄芩 治之。倘热势转剧,神气昏愦, 语错乱,舌苔转黑者,不易治也,勉以 祛热宣窍法 治之, 紫雪丹 亦可用之。种种变证,不能尽述,须仿诸温门中之法可也。 或问∶冬温发热而不恶寒,倘恶寒者,为何病也?答曰∶冬温恶寒,偶亦有之,良由先感温气,即被严寒所侵,寒在外而温在里,宜用 辛温解表法 先去寒邪,继用 凉解里热法 而清温气。又问曰∶伤寒冒寒皆恶寒,何以别之?曰∶伤寒冒寒初起无口渴,以此别之?曰∶温邪当发为冬温,倘其微者,伏而不发,为何病也? 曰∶伏而不发,来春必变为温毒也。凡治时病者,新邪伏气,切要分明,庶不至千里毫厘之失。 又问∶先生之书,专为六气而设,风、寒、暑、湿、燥,皆已详明,何独火证不详?恐为不全之书,而火证可补述否?答曰∶子不知君火秉权之候,有温病、温毒也;相火主政之时,有热病、暑病也。君相司令而病者,非火证而何?何不全之有哉!况火为阳邪,其证最着,如 脉数 有力, 舌苔黄 燥,或 目赤 ,或口渴,或喉痛,或溺红,皆火证也,法当清凉治之。其余五志之火,龙雷之火,悉属内伤,兹不论之。所用古方 辛凉解表法 ∶治风温初起,风热新感,冬温袭肺 咳嗽 。 薄荷 (一钱五分) 蝉蜕 (一钱,去足翅) 前胡 (一钱五分) 淡 豆豉 (四钱) 栝蒌 壳(二钱) 牛蒡子 (一钱五分) 煎服。如有口渴,再加花粉。 此法取乎辛凉,以治风温初起,无论有无伏气,皆可先施。用 薄荷 、 蝉蜕 ,轻透其表; 前胡 、淡豉,宣解其风;叶香岩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佐蒌壳、 牛蒡 开其肺气,气分舒畅,则新邪伏气,均透达矣。 清凉透邪法 ∶治温病无汗,温疟渴饮,冬温之邪内陷。 鲜芦根(五钱) 石膏 (六钱,煨) 连翘(三钱,去心) 竹叶 (一钱五分) 淡豆豉 (三钱) 绿豆衣 (三钱) 水煎服。 此治温病无汗之主方,其伏气虽不因风寒所触而发,然亦有有汗无汗之分。无汗者宜透邪,有汗者宜保津,一定之理也。凡清凉之剂,凉而不透者居多,惟此法清凉且透。芦根中空透药也,石膏气轻透药也,连翘之性升浮, 竹叶 生于枝上,淡豆豉之宣解, 绿豆衣 之轻清,皆透热也。伏邪得透,汗出微微。温热自然达解耳。 祛热宣窍法 ∶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 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 连翘 (三钱,去心) 犀角 (一钱) 川贝母 (三钱,去心) 鲜 石菖蒲 (一钱) 加 牛黄 至宝丹 一颗,去蜡壳化冲。 是法治邪入心包之证也。连翘苦寒,苦入心,寒胜热,故泻心经之火邪;经曰∶“火淫于内,治以咸寒,”故兼 犀角 咸寒之品,亦能泻心经之火邪;凡邪入心包者,非特一火,且有痰随火升,蒙其清窍,故用 贝母 清心化痰, 菖蒲 入心开窍∶更用 牛黄 至宝之大力,以期救急扶危于俄顷耳。 辛温解表法 ∶治春温初起,风寒寒疫,及阴暑秋凉等证。 防风 (一钱五分) 桔梗 (一钱五分) 杏仁 (一钱五分,去皮尖,研) 广陈皮 (一钱) 淡豆豉 (三钱) 加 葱白 五寸煎。 是法也,以 防风 、 桔梗 ,祛其在表之寒邪; 杏子 、 陈皮 ,开其上中之气分;淡豉、 葱白 ,即 葱豉汤 ,乃《肘后》之良方,用代 麻黄 ,通治寒伤于表。表邪得解,即有伏气,亦冀其随解耳。 凉解里热法 ∶治温热内炽,外无风寒,及暑温冬温之证。 鲜 芦根 (五钱) 大豆卷 (三钱) 天 花粉 (二钱) 生石膏 (四钱) 生 甘草 (六分) 新汲水煎服。 温热之邪,初入于胃者,宜此法也。盖胃为阳土,得凉则安。故以 芦根 为君,其味甘,其性凉,其中空,不但能去胃中之热,抑且能透肌表之邪,诚凉而不滞之妙品,大胜寻常寒药;佐 豆卷 之甘平, 花粉 之甘凉,并能清胃除热;更佐 石膏 ,凉而不苦, 甘草 泻而能和,景岳名为 玉泉 饮,以其治阳明胃热有功。 凡寒凉之药,每多败胃,惟此法则不然。

5,这两种中药的名称看大清

清宣止咳颗粒效果可以,对于过敏性咳嗽应该用糖皮质激素类止咳的,去大医院看看
王不留行20克,牛膝18克

6,清热的中药有

清热药分为五种: 1.清热泻火:石膏 知母 栀子等 2.清热燥湿: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 3.清热解毒:金银花 连翘 大青叶 青黛等 4.清热凉血:生地黄 玄参 牡丹皮 赤芍 水牛角 紫草等 5.清退虚热:青蒿 地骨皮 白薇等
清热解毒口服液

7,清热的中药有哪些

清热的中药也是有很多种的,可以分为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等,由于种类繁多,我这里就稍微举几个例子,比如黄芩、黄连、黄柏、白茅根、板蓝根、青黛、石膏、浙贝等。还要根据肝心脾肺肾的归经视具体情况使用。
金银花露 操作:金银花的花、叶加水,先用猛火后用小火蒸30分钟,滤出汤汁加冰糖后饮用。 适用:清热、解暑。 tips:金银花宜忌 ● 在十二经络中属于肺、胃经,对肺和胃的不适很有办法。 ● 禁忌:体质寒凉、胃肠不好的人忌服。

8,清火的中草药有哪些

白藓皮 【性味】 苦、寒。 【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胜湿:用于风热湿毒所致的皮肤病,配苍术、银花、苦参治皮肤疮疡或皮肤瘙痒;配防风、白蒺藜、乌梢蛇等,治慢性湿疹、荨麻疹;也可用于黄疸,常配茵陈;用于风湿热痹,常配银花藤、威灵仙等。 【用法】 5~10克。外用适量。 红藤 【性味】 苦、微寒。 【功用】 清热解毒:用于肠痈腹痛(急性阑尾炎),常配丹皮、大黄、桃仁、元明粉、瓜蒌仁、赤芍;用于乳痈,常配银花、贝母、蒲公英、夏枯草、连翘、花粉。 【用法】 10~15克。 半枝莲 【性味】 微苦、寒。 【功用】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肝炎、肝肿大,肝硬化腹水;疮痈肿毒;蛇虫咬伤。 【用法】 10~30克。 土茯苓 【性味】 甘、淡、平。 【功用】 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疮痈,尤其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疮疡、湿疹,常配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前人多用于梅毒。 【用法】 15~60克。 山豆根 【性味】 苦、寒。 【功用】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本品为喉科常用药。用于肺胃热盛或热毒壅盛的咽喉肿痛或牙龈肿痛,常单味含服,或配射干、板蓝根水煎服。 【用法】 6~10克。 蚤休(草河车、七叶一枝花) 【性味】 苦、微寒、有小毒。 【功用】 清热解毒,熄风定惊:用于疮疡痈毒、各种脓毒败血症以及小儿高热惊风等。亦可用于肺热咳喘,如急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痰黄。 【用法】 5~10克。 败酱草 【性味】 辛、苦、微寒。 【功用】 (1)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用于痈肿及急性阑尾炎,常配薏苡仁、银花。 (2)活血行瘀:本品辛散行血,对血瘀引起的胸腹疼痛有效。 【用法】 6~15克。 白头翁 【性味】 苦、寒。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本品为止痢要药,用于重症菌痢、阿米巴痢疾,常配黄连、秦皮。 【用法】 6~15克。 马齿苋 【性味】 酸、寒。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用法】 9~15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山慈菇 【性味】 辛、甘、寒。有小毒。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疔疮肿毒、瘰疬痰核、肿瘤以及毒蛇咬伤。 【用法】 3~6克。 穿心莲 【性味】 苦、寒。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咽喉炎、肺炎、疮疖肿毒、肺结核、腮腺炎、急性泌尿系感染以及毒蛇咬伤等。 【用法】 6~15克。 白花蛇舌草 【性味】 甘、淡、凉。 【功用】 清热解毒,散瘀消痈:用于急性阑尾炎、盆腔炎、泌尿系感染及蛇咬伤等。亦可用于消化道癌症。 【用法】 15~60克。 漏芦 【性味】 苦、咸、寒。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用于痈疖、疔疮肿毒、乳痈、乳汁不通。 【用法】 5~12克。
板蓝根,金银花,银翘,牛黄,大青叶。。。太多了但是要注意配伍

9,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常用清热解毒12种方法 此类药物功能清泄里热,解除热毒,凉血泻热,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里热证候。 1、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2、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4、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5、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6、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7、知母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含多种皂甙及皂甙之,此外还含有两种黄酮类成分、芒果甙等。试验证明:知母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潮热均有明显疗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利,大便燥结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肾阳虚,两尺脉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8、板蓝根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叶属植物菘兰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蓝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蓝根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条钩端螺旋体作用。临床上用板蓝根煎剂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显著疗效;对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疗效,能缓解或消退症状,促进肝功能改善;用板蓝根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脑炎、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 用量:——般5—9克;但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9、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绿原酸,肌醇,黄酮类成分等;药理试验证明:金银花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流感病毒和多种致病菌、皮肤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功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 用量:一般为6-12克;但虚寒泄泻及疮流清脓无热毒者不宜用。 10、夏枯草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内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齐墩果酸,挥发油及维生素,氯化钾等;药理研究证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煎剂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 用量:一般为9克左右。
清热解毒作用的:1/金银花5克,栀子3克,麦冬5克。2/公英5克,黄连3克,麦冬5克。滋阴清热作用;1/麦冬5克,石斛5克。菊花3克。2/菊花3克,百合5克,玉竹5克。方法:将药物冲洗后,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后即可饮用。期间可以再加入4-5次开水,直至没有味道为止。决明子芦根连翘知母金银花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