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材网—专业的药材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植物药材> 8中草药,中草药中常见的有那些

8中草药,中草药中常见的有那些

本文目录一览1,中草药中常见的有那些2,中药8大功效药用一览表整理太齐全了收藏起来3,中草药是什么4,中药降血压效果好推荐这八款中草药帮你稳血压5,中草药八厘麻的别名6,闽清八珍是哪八种中草药7,常用的中草药名称和用途1520种左右8,中草……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草药中常见的有那些

很多,神农本草经上药物大部分都是常见的

8中草药

2,中药8大功效药用一览表整理太齐全了收藏起来

中医药是中国的瑰宝,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可以用它们来对付百病,我们更可以将其用在食疗之中,调养自己的身体~ 灵芝: 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 每天吃一点, 健康 延年好福 山楂: 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 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 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白茅根: 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菊花: 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薏苡仁: 不是珍珠胜似珍珠 甘草: 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花椒: 麻辣医生.中药驱寒很有性格 当归: 养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 红花: 活血养颜的女人花 益母草: 女皇武则天的驻颜美容师 雪莲花: 冰山来客养出花样年华 艾草: 天然 养生 “舒肤佳” 芦荟: 埃及艳后靠它征服世界 白芨: 草药里的美白仙子 葛根: 解热生津的“女人参” 白芍: 养阴补血的女性知音 杏仁: 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 玉簪花: 养血祛斑,像花一样美丽无瑕 何首乌: 温补肾阳,再活500年还是黑发飘飘 枸杞子: 古人的四季 养生 不老丹 冬虫夏草: 世间有、天上无的阴阳双补药 三七: 起死回生“金不换” 芡实: 对脾肾忠心耿耿的水中仙子 女贞子: 补肝益肾,完美的天人合一 杜仲: 双向调节血压第一药 菟丝子: 温和补养,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可以开始 白茯苓: 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 山药: 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 番木瓜: “万寿果”保你肠胃平安 陈皮: 身边最常见的健脾良药 藿香: 助脾胃正气,让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丁香花: 香喷喷的暖胃好手 板蓝根: 治感冒的经典药方 桔梗: 让大长今微笑的止咳药膳 罗汉果: 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 桃仁: 最擅长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紫苏: 散寒暖胃,吃海鲜绝对少不了它 南瓜子: 每天吃一把,不用担心前列腺 槟榔: 消食化积,南药第一名 茱萸: 外用降血压的最佳选择 冬桑叶: 止盗汗、自汗之妙品 款冬: 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选良药 落地生根: 傣家跌打损伤圣药 石菖蒲: 善入心经,冠心病患者的福音 大蓟: 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是止血良药 卷柏: 消炎止血的还魂草 仙鹤草: 让人迅速恢复体力 蒲黄: 可以降血脂的花粉 天麻: 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酸枣仁: 失眠去无踪,美梦伴一生 红枣: 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 黄花菜: 健脑清心,乐而忘忧 桂圆: 养血安神、益智强身,说不完的好处 莲花: 清心养神,固精气、强筋骨的宝贝 远志: 治疗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的特效药 金银花: 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 蒲公英: 身上长了无名肿毒就用它 鱼腥草: 消炎解毒,小草药有大作用 决明子: 历史 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枇杷叶: 清肺热的常用药 栀子: 擅长解全身热毒 夏枯草: 清热泻火,治淋巴结核第一药 紫花地丁: 解毒消痈要药 牡丹: 凉血妙品,花中神药 凤仙花: 外用可以清热解毒的“女儿花” 黄连: 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 银耳: 润肺滋阴的最佳食物 百合: 补益五脏,怎么做都好吃 荠菜: “三高”患者的极品蔬菜 薄荷: 清咽利喉的芳香疗法 茴香: 慢性胃炎的缓解药 白果: 治疗咳喘,当仁不让 车前草: 前列腺炎患者的最佳食疗

8中草药

3,中草药是什么

专业的中草药是指没有被药典记载,但可以用于临床的草药

8中草药

4,中药降血压效果好推荐这八款中草药帮你稳血压

一、钩藤 钩藤,《全国中草药汇编》别名“倒挂刺”“鹰爪风”。息风止痉作用明显,为惊痫抽搐要药。药理研究证实钩藤能明显降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属肝阳、肝火证。其活性成分为钩藤碱,怕热,用于降血压时不宜久煎,要后下取效。 钩藤除了降血压外还能息风,抽风、惊厥,尤其是小儿慢惊风、急惊风,钩藤是味好药。 如果血压不高,钩藤就不用后下,与其他药一起煎即可。钩藤还能抗血栓,治心律失常。钩藤降血压,各种类型的高血压都可以用钩藤,沈氏女科有一个降压四味汤,第一味药就是钩藤,然后再配合辨证论治加药。 二、杜仲 杜仲,《名医别录》别称“木绵”。以产于贵州遵义、四川绵阳者最佳。药理研究证实杜仲能明显降压,又可减少肠道吸收胆固醇,特别适用于水不涵木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同时又是良好的安胎药。 杜仲有双重作用,既可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又能温补肝肾,是阴阳双补之品。 其效用在于胶丝(树脂胶类),应当生用,炒后胶丝被破坏,作用减弱。炒炭后仅用于止血止泻。 三、桑寄生 桑寄生,《尔雅》别名“寓木”“宛童”。医者以其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养血安胎。 药理研究证实桑寄生有强心利尿作用,可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又能明显降低血压。特别是槲寄生的强心利尿功效比桑寄生更明显。 四、莱菔子 莱菔子有两个功效:消食除胀力宏,用于治疗食积气滞;祛痰降气力专,用于治疗痰浊壅盛证。 莱菔子所含的芥子碱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而且效果稳定,是一味治疗高血压的效药。 莱菔子行气而不破气,在用参类补气中稍佐莱菔子(10g以下)补而不滞,反能提高疗效。正如《本草新编》所云:“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神,盖人参补气,骤服气必难受,非止喘胀之症也,然得萝卜子以行其补中之利气,则气平而易受,是萝卜子平气之有余,非损气之不足,实制人参以平其气,非制人参以伤其气。”因此莱菔子应发挥其降压之作用,并不破气,与参芪通用无妨矣。 莱菔子消食除胀,祛痰降气,哮喘病人痰多用莱菔子有效,既能平喘降气,又能祛痰。而且莱菔子能明显降血压,高血压的病人,无论是哪个类型,都可以用莱菔子来降血压,可用到15g。有个食疗方,用莱菔子芽加点儿醋,拌了当凉菜吃,开胃消食又降血压。在补气药中用莱菔子,补而不滞,但是用萝卜就不行了,吃了补气药后千万别吃萝卜,那是破气的,尤其是白萝卜。 五、夏枯草 夏枯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乃东”,《名医别录》别名“燕面”,以清肝泻火为主。 药理研究证实夏枯草可降压,尤善降舒张压,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散结,抗腺癌,用于治疗肝火痰郁证。 还有一味降舒张压的好药是海藻,低压高的病人,用夏枯草和海藻。要注意,用夏枯草必须用夏枯草的头,它的梗没作用,所以有的地方就叫夏枯头,不要掺梗。 六、海藻 海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落首”。消痰软坚作用明显,是治疗瘿瘤、瘰疬的主药。药理研究证实海藻所含的褐藻酸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并有肝素样抗凝血作用,也可降血脂,减轻动脉硬化。用其利水退肿可治肾炎,既可退肿,又能改善肾功能,特别是苔腻的肾炎,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者更宜。 海藻祛痰,连祛带消,古方海藻玉壶汤,用来治疗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瘤,即取海藻祛痰散结的作用。 临床治疗顽痰不化,可用竹茹、天竺黄、竹沥三竹轮换,如果痰仍未去,可加海藻和昆布来退腻苔。海藻能降血压,尤其是降低压,并能抗凝抗脂,利水消肿,是很好的药。使用海藻要注意一点,其所含盐分大,一定要浸泡10分钟。 七、葛根 葛根,又名“粉葛”“干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鸡齐根”。 葛根有四个功效:发表退热,解肌透疹,缓解肌肉痉挛,最宜治项背强痛;清热生津,降血糖,为治糖尿病妙药;改善脑循环,降血压,治高血压尤可消除症状;升阳止泻,治肠炎、痢疾,常用煨葛根。 葛根的心血管效应特别明显,并且具有发表退热,解肌透疹的功效。《伤寒论》里面的葛根汤,在辨证用药以后加葛根。主要治疗骨质增生引起的颈项强直症状。葛根还能帮助药物透过血脑屏障,提高药物的疗效。葛根能升阳止泻,减慢心率,可增加心脏每分钟的搏出量,又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抗血栓,降血脂。 八、珍珠母 珍珠母为蚌类动物的贝壳,既平肝潜阳,又清肝明目,对肝阳上亢、水不涵木证有特效。 高血压有上述证类者更宜,既可降血压,又能改善症状。因已研碎,不必先煎,可用30 60g。

5,中草药八厘麻的别名

中草药八厘麻的别名: 闹羊花头;闹羊花实;六轴子;闹羊花子 。

6,闽清八珍是哪八种中草药

山药、茯苓、苋实、米仁、麦芽、扁豆、莲肉、山楂等八味草药
山药、茯苓、苋实、米仁、麦芽、扁豆、莲肉、山楂 这是个药方

7,常用的中草药名称和用途1520种左右

1.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 2.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5.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7.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8. 赤芍酸寒,能泻能补,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9.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10.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添精,乌须黑发。 11.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12.天门甘寒,能治肺痈,消痰止嗽,喘气有功。 13.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泻。 14.黄苓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15.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16.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17.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甚逐。 18.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痛,解肌立妥。 19.滑石沉寒,滑能沉寒,解渴除烦,湿热皆可。 20.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21.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润燥,疏通便闭。 22.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23.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24.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25.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26.紫苏叶苦,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27.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28.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洒。 29.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化痰,骨蒸宜服。 30.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血。 31.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8,中草药有多少种

上万种,但常用的没有那么多,也就500-700种左右
中药具体有上万种,但常用中药500味左右.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后人又有增补。至今大概有四百余味。 很苦的,不好说,味苦的药大概是50~60多种。
中草药的种类很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约在八千种左右,常用中草药亦有700种左右。如此繁多的种类必须按照一定的系统,分门别类,才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药物分类的方法是根据人们对于药物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例如中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药物按照毒性强弱和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延年益寿药,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是防病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是治病愈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这种分类方法简单而粗糙,其中有些药物的分类也不一定恰当。但当时,可能在避免因用错药物而中毒的问题上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梁代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时,增药365种,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六类,每类又各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根据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开端,但仍较粗糙。直到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分类方法始有重大的发展。他采用了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六十类。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而且他还往往把亲缘相近或相同科属的植物排列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类中的53种药物中,有21种属于菊科,而且其中10种是连排在一起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药材原植物(或动物)的辨认与采收,对于澄清当时许多药材的混乱情况起了很大作用。现代记载中草药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四种: 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 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 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莨科等等。
中药具体有上万种 但常用中药500味左右 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9,中草药有几种

(1)大黄 广谱抗菌药。抗菌作用强,对由黏细菌引起的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及病毒病有效果。 防治黏细菌性病:1%大黄煎煮液,药浴5分钟,或1.25~3.75毫克/升遍洒,或1~1.5毫克/升大黄与0.5毫克/升硫酸铜遍洒,或每千克鱼体重用5~10克大黄粉末,混入饵料内,1大1次,连用3天。 . (2)五倍子 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可防治黏细菌、产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遍洒:2~4毫克/升,治疗白头白嘴病、烂鳃病、白皮病和赤皮病等。 (3)大蒜 抗菌药。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用于防治肠炎病,每千克鱼体重用药10~30克。先将大蒜捣碎,然后与饵料混合,并加入适量食盐,稍作晾干后即可投喂。1天1次,连用6天。 (4)水花生 防治出血病,每万尾鱼种,用鲜草4千克捣烂,加豆饼制成饵料,连喂3天。 (5)生姜用0.4毫克/千克的生姜粉与0.5毫克/千克的辣椒粉合剂,可以治疗小瓜虫病。 (6)南瓜用南瓜子粉250克和饵料1千克做成药饵,连续喂3天,可以治疗绦虫病。 (7)韭菜韭菜10克,食盐2.5克,拌和饵料500克,制成药饵,可以治疗细菌性肠炎等病。 (8)鸟桕、地锦草、水辣蓼防治肠炎病、烂鳃病,按每50千克鱼体重用乌桕或地锦草或水辣蓼鲜草1.5千克(干草0.25千克)的比例,煮汁后拌人饵料中,连喂3天。
中草药的种类很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约在八千种左右,常用中草药亦有700种左右。如此繁多的种类必须按照一定的系统,分门别类,才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药物分类的方法是根据人们对于药物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例如中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药物按照毒性强弱和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延年益寿药,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是防病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是治病愈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这种分类方法简单而粗糙,其中有些药物的分类也不一定恰当。但当时,可能在避免因用错药物而中毒的问题上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梁代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时,增药365种,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六类,每类又各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根据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开端,但仍较粗糙。直到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分类方法始有重大的发展。他采用了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六十类。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而且他还往往把亲缘相近或相同科属的植物排列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类中的53种药物中,有21种属于菊科,而且其中10种是连排在一起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药材原植物(或动物)的辨认与采收,对于澄清当时许多药材的混乱情况起了很大作用。现代记载中草药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四种: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莨科等等。
草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也叫也称中草药中草药种类很多一般按功效分可分为解表清热泻下祛风湿化湿利水渗湿温里理气消食驱虫止血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安神平肝息风开窍补虚收涩涌吐攻毒杀虫止痒拔毒化腐生肌等等
中草药的种类太多了,一般常用的就500多种,教科书上也是,但中药大辞典里面收集的中药多达上万,可以说草药占一多半,其他的包括矿物质药和动物药。
中草药中有许多名药,植物药以人参、灵芝、何首乌、枸杞最为著名。动物药以牛黄、熊胆、蛇毒、鹿茸等最为珍贵。矿物药以朱砂、赭石、滑石、芒硝等为最为常用。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chihuoyunnan}删除,{因为内容来自网络}凡涉及中药秘方或者处方,需要请专业医生验证后方可使用,切不可自行乱用,本内容只是整理自网络的参考信息】
关键字:
为您推荐
2005-2023   www.ynyao.com 版权所有  内容整理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滇ICP备19000309号-1  

服务热线:192-7871-9469 【微信同号,请注明来意】 网址:www.ynyao.com